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忽悠

而且,臣也取得了一些成就。臣曾經和陛下多次交流過。陛下與臣都想着拋開一切俗事,專心求道。只是陛下因爲朱家的身份不得不兼顧天下。而臣爲了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也不得不羈絆其中。但是,臣一直以爲,臣的心和陛下的心是相知的,臣知道陛下的理想和願望是什麼,陛下也知道臣的理想和願望是什麼。臣有時候在想,臣在表面上雖然也有着很多朋友,比如復興社,但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知己卻只有陛下一人。

臣知道,臣把陛下當做朋友和知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和大逆不道,但是臣的心中就是這麼想的,還請陛下治罪。”

“何罪之有?”嘉靖帝脫口而出。

作爲一個皇帝,原本就是孤獨的。更何況嘉靖帝這個皇帝,還是歷史上的奇葩皇帝,有哪個皇帝會整年整年的不上朝?整天整天的修道?沒有人能夠理解,所以嘉靖帝就更加地孤獨。可以說是孤獨了一輩子,沒有想到老來老去,竟然出現了一個理解他的人,這讓他如何不激動?不興奮?

羅信見到嘉靖帝的神色,心中偷偷地鬆了一口氣,繼續道:

“臣曾經多次向陛下說過自己的理想,並且向陛下多次請辭,陛下也知道臣的願望,雖然陛下沒有同意臣的請辭,卻將臣安排到詹士府,在那裡臣有着大把的時間研究學問,臣心中雖然感激,但是更多的卻是激動,因爲得到陛下的理解,因爲得到了一個真正的朋友,一個知己而激動。

可是……”

羅信臉上的神色變了,有着幾分失落和幾分鬱悶:“我就是被徐魯卿那小子逼得寫了一首詩,卻被一些有心人弄成了我對陛下有怨氣,我也真佩服這些人的分析能力。我有過怨氣嗎?陛下您又不是沒有給過我三品的官,臣都推辭了,心甘情願地去詹士府。他們分析我那首詩,上奏彈劾我,臣根本就沒有當作一回事兒,陛下您知道爲什麼嗎?”

嘉靖帝臉色有些不自然,羅信繼續說道:“因爲我知道陛下了解我,陛下是臣的知己,知道臣想的是什麼?

但是……

臣完全沒有想到,陛下竟然信了那些人的彈劾。所以臣的心中有了怨氣,這個怨氣不是來自被罷官,對了……陛下沒罷臣的官。”

嘉靖帝的臉色一黑,羅信卻彷彿是豁出去了般地說道:“也不是來自陛下讓臣去坐牢,而是來自對陛下的失望,那是一種對真正朋友,對知己不理解的一種失望。

陛下,臣今天不吐不快,臣不知道天高地厚和大逆不道,竟然妄想和陛下成爲知己,臣有罪。請陛下治罪。陛下,您就把臣罷官爲民得了。”

羅信閉口不說話了,偏殿內陷入了沉寂。嘉靖帝臉上的神色變幻,仔細想着羅信的過往,還真是如羅信所說的那般,羅信一直不熱衷於當官,數次將羅信閒置下去,羅信都樂呵呵地接受了。而且也不鬧,就呆在家裡作學問。

自己是不是忌憚羅信很沒有道理?

每次羅信爲他,爲大明解決了問題,然後都樂呵呵地去了閒置的位子。從來沒有過怨言,自己是不是對羅信有些過分了?

喚作別人,恐怕早就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的待遇,滿腹怨言了。

知己啊!

也只有和自己一般地求道的人,纔不會在乎世俗的名利。

這一刻,嘉靖帝對羅信竟然有了愧疚之心。

“不器,這些日子在錦衣衛如何?”嘉靖帝尷尬地轉變了話題,他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將羅信罷官爲民?於是便關切地問道。

“劉大人對臣不錯,給臣安排了一個專門的獨院。而且還允許我的家人給我送了不少書。臣在裡面過得還不錯。心也漸漸地靜下來了。”

嘉靖帝的嘴角抽搐了一下道:“朕不是不理解你,是你不理解朕。你也知道,你那首詩引起的轟動,已經影響到朕求道的心境。朕想,這件事都影響到了朕的心境,恐怕也影響到了你的你的心境。如果任由這件事情發展下去,你和朕哪裡還有悟道的心境?所以,朕纔將你放進了大牢內,如此一來,這個世界便清淨了,孤也有了繼續修道的心境,而你也沒有人再盯着你。過段時間,等事情過去,朕這不就放你出來了嗎?”

“臉皮真厚!”羅信心中暗道,不過臉上卻現出恍然之色,然後是感動之色:“陛下……是臣誤會了陛下,臣有罪,臣……”

嘉靖帝擺擺手道:“不器,我們是知己,說這些就過了。不過,正如你所說的那樣,朕作爲朱家後代,不得不打理江山。而你作爲朕的知己,也不能夠獨善其身,還是要幫朕分憂的。”

“分憂?”羅信的臉上現出詫異之色道:“如今四海清平,市舶司財源滾滾,陛下還有什麼憂愁?”

嘉靖帝的神色就是一滯,隨後指着他已經整理好的一疊奏章對黃錦道:

“拿給不器看看。”

黃錦上前,將那疊奏章搬到了羅信的面前,偷偷地給了羅信一個讚賞和佩服的眼神。羅信哭笑不得地看了他一眼,便認真開始看那些摺子,黃錦搬給他的摺子他都認認真真地看一遍。而此時,整個京城的官場目光都匯聚在北苑這座偏殿。

羅信從大牢裡面一出來,便有人知道了,當羅信進入到偏殿之後,幾乎京城所有的官員都知道了。只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憂慮,有人無所謂。

羅府。

羅平此時已經回到了府中,和妻子坐在堂屋內,不時地站起來向着門外望去。陸如黛正風風火火地巡視着府內,不時地下着命令。陸元更是不時地呵斥着下人和丫鬟。

“都給我精神點兒,把府內打掃乾淨,今日侯爺回府,誰要是犯了錯,別說我不客氣。”

裕王府。

裕王興奮地來回在地上走着,裕王妃輕聲道:“王爺,羅師真的能夠回來?”

*

*

第六百八十一章 倭亂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芳的分析第四百九十章 捅天的人第三十一章 來訪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忐忑第六百一十六章 彈劾我第五百零五章 慶賀第1501章 不在其位第三百零二章 大明陰雲第1473章 遺詔第七十章 羅青的寂寞第1555章 鳥盡弓藏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朝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對應第五百四十五章 參觀大宅門第1416章 應對第一千二百章 京城第十九章 高調第五百七十五章 半日閒第六百七十一章 收網第四十七章 英雄出少年第十一章 畫金第1328章 微服第三百七十八章 嘉靖昏厥第一百四十章 遠慮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淒涼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立之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聯手的期待第七百九十章 刺羅第六百六十三章 多方安排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死訊傳京城第七百六十九章 奏章第三百九十八章請陛下封賞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精髓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裕王請客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張榜第二十六章 財源第1556章 升位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節外生枝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躁動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罪第二百六十二章 拜訪知府第三百三十九章 殺手第五百一十六章 可爲友乎?第三百三十三章 驅逐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人心浮動第一千零九章 對奏第二百零四章 戰後第十九章 高調第七百四十三章 變本加厲第1531章 徐階的陽謀第八百三十三章 哈哈哈……第六百四十八章 毛海峰第1329章 鄭若曾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變第五百零一章 會試結束第二百一十二章 家奴第1363章 詐門第七百五十章 太湖圍剿第九百七十四章 進言的馮寶第1280章 公審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精髓第一百九十六章 對面第二百八十章 對撞第八百五十七章 相爭第三百三十一章 學府生活第三百七十章 夜襲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進攻第五百九十二章 將是軍中膽第五百一十九章 殿試(2)第五百六十九章 呵斥第1522章 錢荒第六百一十六章 彈劾我第九百零三章 散了吧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比試第1537章 高拱的悔意第五百八十五章 火燒聯軍第五百零二章 放榜日第五百五十一章 中流砥柱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不夠第1480章 入閣的希望第1322章 再進南京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問責第四百一十五章 兩個條件第六百一十章 炒菜第1591章 展開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熱鬧第五百零五章 慶賀第八百六十二章 裕王的心思第五百六十六章 轟第一百九十三章 洗塵第四百九十七章 俊傑匯京城第四百四十六章 八傑同心第一千一百章 嘉靖帝的猶豫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悠第四百二十章 陸庭芳的信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徐階的判斷第一千零二四九章 裕王的兩位老師第二百一十章 失去第一百零八章 當衆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