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再見老大人

感謝淚落紅塵5,耕香老人,溫豬豬的打賞,謝謝!

剛剛進入南京城的宋慶,自然不知道那位楊管事在想什麼,只不過按照他一直以來做事的仔細程度,從打進城開始,就先住進了客棧,要了三個連在一起的房間,隨後點了些吃食,回到屋子裡大吃大喝起來。

他沒指望能夠逃脫對方的眼線,只要對方想要找他,那基本上就沒跑,除非他放棄進入南京城,但這趟進城不光是要看看這邊的買賣如何,還要去拜訪一下那位丁老大人,取得一下對方在很多方面的幫助,因爲胡捷曾經透露過,這位丁老大人在京城也是有不少門生故舊和老盟友的,當初只是得罪了魏忠賢,所以才被放到南京,後來也懶得再回去了,乾脆就在這裡養老,但面子人情之類的東西一直都還在,如果能夠跟這位攀上關係,對將來自然是有好處的。

所謂攀上關係,並非是胡捷和丁老大人的這種,目前在丁老大人眼中,胡捷最多就是個表現還不錯的下屬官員,哪怕在遼東大淩河立下功勞,也只是將自己的分量稍微提升了一些,依然不足以讓老大人青眼相加,因爲胡捷的邳州衛指揮使有個很致命的缺陷,他的任免權利完全在南直隸這邊,說白了就是丁老大人和那位曲松曲尚書之間的博弈而已。

這話說起來有些好笑,胡捷好歹也是堂堂的三品指揮使,權利來自於朝廷,任免之類的事情按理說也該歸於朝廷,但南京方面卻可以全權處理,究其原因的話,大概是因爲當年永樂大帝北遷,之後再沒回來。覺得對南京方面交代不過去,逐漸的便將南直隸附近的一些地方上的任免權交給了南京方面,雖然這些事情明面上不能說,但私底下誰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其實邳州隸屬淮安,算是江北的地方了,但因爲前任指揮使楊方的關係,導致如今邳州衛也依然在南京那幾位大人物的掌控之下,當然邳州這邊跟南京的關係如何,宋慶不太放在心上,畢竟南京的手伸得再長。也管不到他徐州去,衛所方面可能勉強還要給些面子,他這個分守徐州參將卻根本不怕,因爲他完全是軍方的路子,跟地方上半點關係都沒有。

他在意的還是那位於老大人,邳州的事情歸根結底是南京兵部尚書曲松跟於老大人的爭端,據胡捷所說,那曲鬆是當朝首輔周延儒的人,而那位於老大人。走的似乎是溫體仁的路子,兩邊因此關係非常之差。

而關於這兩位閣臣大佬,宋慶如果沒記錯的的話,明年的這個時候。周延儒差不多就該要下去了,隨後溫體仁就成爲了首輔,一直做到崇禎十年,若是能夠被這位首輔大人看顧。有四年的時間,足夠他做太多事情了。

而想要走上溫體仁的關係,必然要先過於老大人這一關。兩人之前也已經見過,但那時候宋慶不過是徐州衛千戶,根本不入老大人的眼,如今他是堂堂三品參將,若是主動跟對方搞好關係,加上胡捷那邊的舊交情,於大人只要腦子不抽筋,絕對不會將他們拒之門外,只要雙方見了面,宋慶相信憑藉自己的口才和誠意,絕對能夠打動這位還算清正的老大人。

打定主意,在客棧中住了一晚,第二日宋慶清早出門,打聽於家的住處之後,便買上些禮品之類登門拜訪。

南京不同於京城,這邊的官員大多是因爲鬥爭失敗,或者上了年紀,在這邊榮養或者等待起復的,因此沒什麼重大事件,或者節日慶典之類,大家都很少過去點卯,於老大人最近跟頂頭上司斗的來勁,更是懶得過去堵心,自己在家中招了幾個清客相公,每日喝茶聽曲兒,作詩下棋,過的不亦樂乎,這些事情宋慶自然打聽的清楚,到了於家之後,便徑直找上門子,說是徐州故人要求見老大人,同時還奉上了幾兩銀子,那門子原本清冷的臉色頓時變得熱氣騰騰,轉身便進去稟報了。

過不多時,門子再次出來,已經是換上副討好的笑容,言道:“足下可是徐州宋將軍的使者,老大人有請!”

此情此景之下,宋慶自然不好說出身份,謝過門子之後便跟着進去,心中卻多少有些納罕,這位老大人的記性倒也不錯,他不過提起徐州故人,人家居然就能想到自己,看樣子也是多少有些野心的,在南京並非單純養老度日,八成還存着個重新起復回到北京的心思,最不濟也要做到在南京城乃至南直隸的實權派人物,僅僅位列魏國公和鎮守太監之下。

這卻是他想的左了,於老大人還不到六十,自然是存着更進一步的心思,雖然沒指望能夠回到北京,但在南京也是想要有所作爲的,這些猜想倒是不假,只是他對於自己身份的認同,多少還是差了一些,如今他可是手握兵權的將軍,又是皇帝賜宴過的,在官場中不少人都開始注意到他,加上那部《崇禎英雄傳》的傳播,這年頭無論是朝堂和各處的文武官員,還是市井中的販夫走卒,不知道宋慶這個名字的還真不多,儘管大家抱的心思不同,但不少人都對他很有興趣。

至於說徐州故人,於老大人在徐州原本就沒什麼故人,印象深刻的也就是宋慶,如今邳州那邊又出了事情,對方稍微一琢磨,也能猜到是怎麼回事,無非是幫着胡捷打探消息來了,只是於老大人自己也沒想到,宋慶居然親自過來。

被帶到後面花園子時,於老大人還擺出一副清貴官員的傲色,畢竟這是對待宋慶使者應有的態度,待見到正主兒的時候,臉色瞬間變得精彩萬分,撫着額頭連連苦笑:“怎麼是你?你怎麼親自過來了?”

“晚輩宋慶,見過老大人!”宋慶臉上也掛滿笑容,身段做派都放得很低。雙手作揖,身子也是來了個將近九十度的大鞠躬,若是按照規矩來算,他一個三品的實權參將,見到一個二品的賦閒侍郎,雖說該客氣也要客氣,但顯然不必到這種地步,不過他這人素來不在乎這些東西,既然要用到這位老大人,況且人家品性之類還不算壞。甚至在兵事上頭的認識要超過不少正經帶兵的,他當然也不會吝惜給人家鞠個躬,就退一萬步講,人家老大人的歲數也在這擺着呢。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句話上輩子宋慶可沒少聽,自己也還算比較注意,因此見到上歲數的人都挺客氣,給老大人鞠個躬也覺得理所當然,只是他這種理所當然看在於老大人眼中。那就很不一樣了,原本的苦笑已經變成了大喜過望,臉上的褶子疊加起來,幾乎都快匯成一朵菊花了。趕忙上前將宋慶攙扶起來,笑容滿面道:“禮重啦,禮重啦!”

身邊幾個清客都是善於察言觀色的,一看就知道這是老大人很看重的對象。趕忙識趣的先行離去,偌大個花園子,只剩下一老一少兩人獨處。老大人又吩咐下人端來差點,本想稍微存點體面,但臉上的笑容卻無論如何都無法收斂,只得拉着宋慶的手坐好,努力繃了繃臉皮,開口道:“宋……對了,你可有表字?”

“晚輩表字鵬飛!”

“好好好,鵬飛,好啊!”老大人連道四個好字,也不知道究竟好在哪裡,反正是非常滿意的模樣,不過隨後便露出警示之色,說道:“你怎麼好親自跑來南京,不知道這地方水多深嗎?”

wωw ★т tκa n ★¢ o

“老大人明鑑,實在是對方步步緊逼,我和胡指揮使都沒了章程,只得來南京城找您討個主意。”宋慶說這話的時候,神情要多真誠有多真誠,似乎一夜之間幹掉三十三名錦衣衛的不是他,他只是個被對方手段嚇到沒了頭緒的年輕小夥子。

只是他這招數對別人管用,對曾經見過他大殺四方威風的於老大人卻不那麼奏效,老大人笑笑道:“你小子也別來這套,上次見面時太過倉促,加上老夫那時對你不太熟悉,因此纔沒想太多,後來聽了你不少事情,這才覺得有些不對,你若是那麼膽小怕事,又豈能立下那許多大功,跟老夫說句實話,那楊方究竟是不是你跟胡捷聯手除掉的?”

宋慶立刻變出一張愁苦莫名,飽受冤屈的臉,似乎自己被鄉間惡少非禮,卻又被那昏庸知縣判了個紅杏出牆,勾搭良家公子,總之是要多冤有多冤,情真意切的辯解道:“老大人可不要冤枉晚輩,這種話不能亂說的!”

“無妨,就真是你們殺的又如何,那楊方尸位素餐,每年只知道伸手管這邊要錢,帶出來的兵什麼模樣我也見識過了,殺了毫不可惜!”老大人土匪範兒十足的下了結論,他本來就跟楊管事和曲松關係不算太好,當初定下楊方也不過是各方面權衡之後的結果,如今雙方撕破臉皮,就差在南京城大打出手,對於對方的人,他自然不會有什麼好臉色,看看宋慶依然面沉似水,似乎絲毫不爲所動,心中更是多了幾分讚賞,便出言試探道:“之前你們在大淩河打仗的事情,我這邊也聽說了,打的確實不錯,否則皇上也不會賜下御宴,胡捷回來之後便給我送了信,說是要靠那活着的三百多種子兵重建邳州衛,練出一支能征慣戰的兵馬來,朝中的溫閣老對此事也頗爲關注,都說江南一帶兵馬羸弱而不堪戰,如今好不容易能有這番舉動,自然是要大加鼓勵的,叫我這邊也多費些心思,給他些便利,後來還提到了你……”

話到一半,而且是最關鍵的部分,老大人就不說了,這就是中國古代文人特有的壞毛病,非要等你來一句‘願聞其詳’之後,他才肯繼續往下更新,否則你這輩子都別想聽到後頭的話,偏偏此時雙方地位存在逆差,宋慶還真不能用願聞其詳的話頭,強忍着抽眼前這老頭一嘴巴的衝動,嘴角抽搐着問道:“溫閣老如何品評晚輩,還望老大人明示!”

“呵呵!”老大人祭出了足以匹敵‘去年買了個表’的笑聲,又沉默了半晌,這才說道:“當初入衛京師的時候,溫閣老便在城牆上見過你,那時就覺得你是個幹才,只是當時他也是剛剛入閣,自然不便有何表示,如今你果然成了我大明的將膽,溫閣老在京城時可是逢人便誇,說你早晚總鎮一方,還說他自己火眼金睛,爲這事可是沒少被同僚們取笑。”

“閣老竟如此看重晚輩?”宋慶的變臉術這半年來愈發精湛,不過短短一個呼吸間,已經變成了感慨莫名,又有幾分得人知遇的興奮,以及晚輩得到長輩認可時的小小得意,好幾種姿態出現在同一張臉上,也確實是蠻拼的……

這麼複雜的易容術,老大人還真是沒看出來,只覺得宋慶應該是對投靠溫體仁很有興趣,這其實也在他的意料當中,宋慶再如何聲名顯赫,畢竟年紀尚幼,而且只是個三品武將,若是能有當朝閣臣作爲靠山,仕途上面自然順暢許多,俗話說朝裡有人好做官,溫體仁雖然此時還不是首輔,但顯然也是朝中數一數二的大人物,尤其聽說周延儒似乎很不得今上所喜,內閣怕是要出現些波動了,溫體仁上位成爲首輔的機率極大,只要一個人腦子正常,都不會拒絕這種召喚。

宋慶顯然就屬於腦子正常,而且很有發展前途的,老大人也對他頗爲喜愛,笑笑道:“若是你有心的話,不妨寫上一封書信,老夫可幫你送到溫閣老府中,閣老對你頗爲看重,定然會有回信的。”

“老大人給臉,晚輩當然要兜着!”宋慶頓時大喜過望,又是一車好話送了出去,話裡話外都是要和那位遠在京城的溫閣老建立關係,賓主雙方自然是相談甚歡,一直到吃過午飯,方纔告辭而去。(未完待續。。)

第309章 逃亡第193章 祭祀第469章 被追擊的文宣隊(上)第103章 終於到來的戰鬥(下)第215章 楊方第280章 王堅的奮鬥(上)第65章 密謀(下)第307章 失陷(下)第254章 調兵遣將第150章 烏雲壓頂(三)第233章 入邳州第376章 寨下之盟第32章 勢力圖(下)第205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334章 魂兮第198章 聚集(上)第100章 風聲鶴唳(三)第16章 槍術第318章 美景和你大爺第50章 各方第78章 回城(下)第354章 邳州信第177章 沿途(下)第241章 衚衕知來了第447章 徐州好第51章 發財的構想第39章 接收第246章 風向標上(3)第153章 旗風獵獵(三)第139章 突襲(上)第370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261章 首戰(上)第266章 兄弟相見第323章 克敵(下)第36章 聯絡(下)第19章 吳老黑第86章 狗營成型第404章 初勝第225章 暴怒的周進第212章 大戰第344章 惡劣的開端第197章 對臺下(4)第228章 人頭案第289章 重返大淩河第52章 澡堂子第204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298章 再入京師(下)第293章 血戰大淩河(三)第275章 城池拉鋸(四)第346章 果然有問題第118章 青春?第219章 和談第238章 衣服的問題第125章 瀝血(二)第370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286章 獠牙(下)第12章 上任第317章 徐州事第470章 被追擊的文宣隊(下)第394章 出路何在第285章 獠牙中(3)第221章 密議第288章 再見孫承宗第271章 對撼(下)第296章 塵埃落定4第321章 三敗九成第315章 敗九成第302章 升官第373章 試探第474章 紅纓(上)第129章 霹靂第7章 迴轉第235章 招兵買馬第469章 被追擊的文宣隊(上)第36章 聯絡(下)第48章 大人物第223章 斷其羽翼(上)第353章 南直隸之行第216章 十日殺(上)第289章 重返大淩河第227章 火併第314章 平度州第194章 新的開始第385章 那人是誰?第333章 攻城第403章 對陣第346章 果然有問題第235章 招兵買馬第186章 敢動就宰了你第287章 戰後第234章 商業調查第381章 又經年第385章 那人是誰?第233章 入邳州第268章 大戰多鐸(下)第457章 北進第231章 餘波第336章 安頓第292章 血戰大淩河(二)第306章 失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