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戰而勝之

作爲一個衛所的指揮使,楊方不算是很合格的那種,至少比不上孫伯平,孫大人雖說也是個很喜歡享受的人,但卻還是非常關心衛所事務的,這也是宋慶對這位頂頭上司一直印象不錯的原因,孫伯平也有着這時代幾乎所有官員都有的毛病,但做得並不是太過分,而且有一點非常關鍵,他對自己份內的工作做的一直都很不錯,算得上是個合格的指揮使。

楊方則是個典型的反面例子,首先這人不太能夠吃苦,因此不喜歡住在衛所裡面,而是全家都搬到了邳州城內的房子裡面去,對於衛所內部的各項事務也沒有興趣,只要不是出現什麼特別大的事情,他幾乎都不會去那邊,平時只是將僉事和同知找來聊聊,又或者通過楊威這種嫡系的千戶瞭解情況,自己從來不會主動的做一些事情,這點比孫伯平差遠了。

不過他同樣也有比孫伯平強的地方,就是他對人心的揣測,孫大人雖說也是此道老手,但明顯比起楊大人稍遜一籌,就比如說這一次,楊方斷定宋慶就在城外指揮這場刺殺,他還真就猜對了。

在洛小北等人展開刺殺計劃的時候,宋慶的確是在後面策劃着一切,除了第一天完全是洛小北自己發揮之外,其餘九天都有宋慶的手筆在裡面,導致丁大官人現在看見宋某人就倒吸涼氣,原本還以爲這廝就是作戰勇猛而已,如今看來搞刺殺也是把好手,那些匪夷所思,甚至缺了八輩子德行的招數。也虧他怎麼想出來的,而且還都是拍拍腦瓜就有。

從這個角度來講,楊方的確可以算是洞察先機,把事情都猜了個大概其,值得重點表揚。

可楊指揮使也有沒猜對的地方。宋慶對於他揮軍前來,打算雙方來個硬碰硬的想法,絕對不會有什麼驚慌失措的行爲,反倒是會在內心深處瘋狂點贊,因爲這就是宋慶目的,之前的刺殺也都是爲了讓這件事來的更快一些。

宋慶的想法非常簡單。楊方終歸是個指揮使,肯定是有傲氣的,全面考慮到人家自尊心的情況下,估計楊指揮使在失敗一次的情況下,可能會感覺到疼痛,但這種疼痛卻不會疼到骨子裡。也沒法給他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更加無法讓他狂性大發,不顧一切跟自己出城決戰,因此適當的刺激方式是很有必要的,事實證明他也猜對了,而且最終成功了。

第二日一早,楊方全身披掛。在衛所中點起兵馬,雄糾糾氣昂昂的殺了出去,邳州衛很少出來活動,甚至連徐州衛那種慣例性的剿匪都不多見,這次卻是大反常態,除了做飯廚子之外,幾乎是全軍出動,讓附近百姓非常不解,想想這周圍最近似乎還有一支軍隊在活動,再想想近日來的刺殺事件。百姓們瞬間腦補,這是兩支狗官兵合流,要去剿滅那些大俠了。

宋慶自然不知自己躺槍的事情,他此刻也將自己撒在徐州到邳州沿線的人馬全都集中起來,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土匪。都是過來混淆視聽的,造成一種官兵剿匪的局面,日後若是跟誰打官司,那也有的可說。

吃過早飯,探馬來報,說是邳州衛的人馬已經到齊,大約有三五千人,宋慶無比痛恨如今這種數字計算方法,三千和五千可是兩個概念,打起來是兩種感覺,怎麼和對方打也是兩種套路,如今這情報如此粗乎,實在是讓他很不滿,只是哪怕要讓手下去改正,那也得是回去之後的事情了,如今下解決面前敵人才是正事,當即也將人馬全部排開,同時召集各部軍官到身邊來面授機宜,軍官們也都個個殺氣十足,尤其聽了宋慶的戰法之後,更是對此戰獲勝充滿信心。

約莫一個時辰之後,邳州衛的人馬到了,宋慶發現一個事實,自己之前錯怪那探馬了,別說他當時只是老遠觀望,哪怕就是這幫人到了眼前,也確實不好判斷究竟是多少,只能夠看出個大概其,也就是三五千人這個數字。

三五千人中,楊方頂盔摜甲,手下一柄五股烈焰託天叉,宋慶差點沒看樂了,這種奇葩兵器可就是尤俊達用過,可那角色還是小說家言自己幻想出來的,正經人家叫牛進達,雖說不知道是用大刀還是用長槍的,但肯定不會用這麼個玩意。

如此這般奇葩的兵器,也只有楊指揮使這種根本沒正經上過陣的,纔會如此珍而重之的拿出來,要知道這東西前端可比長槍重多了,你要不是手勁十足,加上叉法熟稔的話,根本就發揮不了多大作用。

徐州附近的好漢宋慶都知道,他自己如今就是頭一條,其他人的名字也在那份由翻山鷂子提供的英雄譜上見過,他能夠保證,其中肯定沒有這位楊指揮使的名字,此人就算會武藝,也肯定不會太高強,哪裡玩得動這種兵器。

因此宋慶毫不在意,長槍平平端起,輕輕催馬前行,身後的狗營也都踏着堅實的步調跟隨而進,到了距離對方三十丈遠的時候停步,身後的腳步聲也是戛然而止,整齊劃一程度比起之前又有提高。

反觀邳州衛那邊就差得遠了,來的時候便是稀稀拉拉,若不是指揮使大人就在最前方,說不定隊形還要更加散亂,停下來的時候也是沒個規矩,人直接散的到處都是,不過楊方似乎也不在乎這個,在他看來自己人多就行,對面宋慶的部衆總歸也就兩千上下,他這邊可是足足四千多人,其中還有集結邳州沿線好漢的虎營,收拾對方易如反掌,因此毫不客氣的擡起叉子,厲聲喝問道:“來者可是徐州衛宋慶?”

“下官正是宋慶。見過指揮使大人!”正經場合裡,宋慶禮貌從來都是很不錯,一邊拱着手,一邊露出標準微笑,語氣也是謙遜的可以。還滿臉天真的問道:“大人率部前來,不知所爲何事?”

楊方卻沒那麼好的涵養,見宋慶裝傻,心下更是惱怒,喝道:“少廢話,本指揮使今日是來殺你的!”

“殺我?不至於吧?”宋慶滿臉驚愕道:“下官究竟做錯了什麼。還望大人明示。”

“做錯什麼你心裡清楚!”

“下官不清楚,所以才請大人解惑。”

“那好,我來問你,你當時殺我兩千……”楊方話到一半,忽然想起這事不能泄露,否則軍心不穩。只得改口道:“這十日來你手下到處在邳州城中殺我的人,你敢說沒有此事?”

“這個下官當真不知。”宋慶似乎很是委屈,擺擺手道:“邳州城可是大人的地盤,下官不過在附近剿匪而已,哪裡就敢派人進城去殺您的人,況且大家都是官兵,彼此該相親友愛才是。下官又豈能做出這等事來。”

“你……”

“再者說了,大人說下官殺人,不知可有證據?”

楊方很想說有,哪怕沒有明確證詞,證人楊威卻在身旁,只不過這宋慶如此無恥,當面顛倒黑白,哪怕叫出楊威來怕是也無濟於事,況且如果將楊威叫出來,就要牽扯到之前那十萬兩銀子賠款的事情。再往前找就能找到邳州衛被殲滅將近兩千人的大事,到最後還是繞到了自己不能說的地方,他越想越是氣悶,乾脆不管不顧道:“爺爺就是看你不順眼,什麼理由都沒有。今日偏要你殺你,你又能奈我何?”

此言一出,兩軍頓時譁然,狗營那頭自然都是喝倒彩的,邳州衛這邊卻是有些驚愕,畢竟大家今日是出來報仇的,可自家卻沒有什麼證據,看人家那位宋長官的誠懇模樣,似乎也是真不知情,誰想到自家長官絲毫體面都不要了,當着兩軍陣前,竟能說出如此話來,要知道那可是徐州衛官兵,攻擊官兵形同造反,哪怕自家同樣是官兵,這罪名可也不輕。

不少人心下已經有些怯了,之前那種懷着復仇感的激動情緒也開始逐漸消散,沒人能看得清,宋慶此時臉上閃過一絲得計的微笑,隨後又肅然道:“大人此話當真,今日是一定要和下官爲難?”

楊方傲然道:“今日我非殺你不可,你待如何?”

“沒什麼,問問而已。”宋慶說罷,從懷中取出兩張寫滿了字的紙來,直接用弓箭射了過去,說道:“楊大人若是真要開戰,請將這兩張契約簽了,雙方你情我願,生死由命,成敗在天,事後無論是何結果,大家都不可以追究,楊大人若是有膽量的話,就請簽字畫押,隨後宋某一定奉陪到底。哦對了,楊大人識字吧?若是不識字的話,我可以找人給你念。”

“本官當然識字!”楊方心中大爲不耐,可終歸也知道如果簽訂了這麼一份契約,那麼自己將宋慶等徐州衛的人攻殺,孫伯平就不能來找後賬了,因此最終還是決定簽字,叫人將兩份契約撿起,仔細看過幾遍之後,發現沒什麼問題,對宋慶道:“這裡又沒有筆墨,按個手印行不行?”

按手印你就有印泥不成?宋慶心中腹誹,卻還是叫人將早已準備好的筆墨送了過去,並且取回了其中一張,待手下那小兵剛剛回陣,便毫不猶豫的喝道:“既然如此,今日宋某便領教大人高招,狗營出陣!”

兩千部下齊聲應和道:“有進無退!”

“殺!”宋慶一馬當先衝了出去,身後兩千狗營也是呼嘯而上,區區幾十丈的距離,不過一眨眼工夫便已經不復存在,邳州衛那邊卻絲毫沒有做好準備,楊方更是被驚呆了,他根本沒想到這宋慶如此急脾氣,竟然說打就打,按照說書先生口中的戰鬥,正式開打之前不都要再互相罵陣嗎?不是還要有雙方勇將出來單挑嗎?我這虎營可又不少好漢呢!

虎營確實有不少好漢,也確實想要反擊來着,可楊方對自家實力相當自信,因此特意安排虎營站在隊伍最末端,表示殺雞焉用牛刀,前面那些軍戶們自然是專用的殺雞刀,可偏偏衝過來的是一羣惡犬,殺雞刀轉眼就崩潰了。

作爲指揮使,楊方身邊還是有些能人護衛的,見狗營來勢兇猛,毫不猶豫護着大人先走,可將爲兵之膽,如今這剛一開戰,對方將領衝鋒在前,己方的指揮使大人卻搶先跑路,邳州衛的士氣迅速落入谷底,加上宋慶剛剛搶了三百匹馬,雖說會騎馬打仗的人不多,可好歹也能湊出五十來個,跟着他如同鑿子般撞了進去,瞬間將對方陣型衝破。

古代打仗打的就是組織度這種東西,甚至一直到排隊槍斃時代都講究這個,陣型一旦被人衝亂,立刻就是潰敗局面,根本不存在什麼單兵作戰之類的東西,後金兵之所以比明軍強,也就是強在這裡,因爲他們獵戶出身,單兵作戰能力總歸要好些,哪怕被大量敵人打散了,短時間內也能熬過去,只要挺過這口氣,明軍的攻擊再不利,往往就能反敗爲勝。

當然,這種例子終歸是少數,大多數情況下明軍纔是那個被沖垮的,甚至有聞風先遁,沒見到人就已經開始逃跑的,並且在垮掉後就再也聚合不起來,就像眼前的邳州衛一樣,完全就是一盤散沙,宋慶非常清楚,這纔是大多數明軍的正常表現,他們就應該打成這樣,這是沙子堆出來的軍隊,只需要輕輕一用力,自然就會徹底垮塌掉。

楊方看在眼裡卻異常恐懼,他怎麼都沒想到,自己覺得驍勇無敵的隊伍,連對方一次衝鋒都擋不下來,都說這宋慶在京城大放異彩,立下不少功勞,原本以爲是胡說,看樣子八成還是真的,對方既然如此強悍,那就不是邳州衛太弱,而是人家太強了,對付強敵的時候,大部分明軍軍官都會喊出同一個口號,楊方此刻自然也出現了慣性思維,高聲喊道:“撤!”

宋慶等的就是這個字,忙也應和道:“追!今日不要放跑了一人!”(未完待續。。。)

第158章 皇帝與千戶(上)第469章 被追擊的文宣隊(上)第361章 北返(一)第400章 調令第108章 安定門(下)第306章 失陷(上)第215章 楊方第101章 士氣第74章 夜鬥第270章 對撼(上)第320章 大戰開鑼第114章 周遇吉第224章 斷其羽翼(下)第308章 田英第57章 開張大吉(上)第391章 不值第213章 不堪一擊3第410章 邱老虎第263章 首戰(中)第391章 不值第154章 旗風獵獵(四)第302章 升官第97章 北上勤王(三)第409章 火銃對火銃第259章 抵達第163章 升賞第242章 閱軍4第341章 山賊大會第366章 返程第1章 初來乍到第267章 大戰多鐸(上)第247章 風向標(下)第28章 名聲大震第422章 叔侄第201章 打劫(下)第114章 周遇吉第208章 報復下(3)第25章 上官第386章 他是英雄第450章 圍而不打第476章 撤回第368章 搶劫的理論依據第87章 數月第352章 江南商館第258章 客軍過境第168章 掃蕩北直隸(上)第194章 新的開始第400章 調令第87章 數月第289章 重返大淩河第46章 入主第380章 影憐公子第184章 衝突第324章 東江鎮第117章 李婧兒第69章 樹林第251章 遠方來信第260章 鎮東將軍4第21章 三成第275章 城池拉鋸(四)第10章 狗營的構想第202章 大買賣(上)第398章 黑暗第39章 接收第386章 他是英雄第256章 臨時職務第464章 矛盾第96章 北上勤王(二)第293章 血戰大淩河(三)第51章 發財的構想第304章 吳橋兵變第212章 大戰第452章 回家的流寇第18章 賭坊第36章 聯絡(下)第161章 丁魁的春天第54章 似乎很神秘第405章 衝突第155章 驅趕第233章 入邳州第337章 乞活第197章 對臺下(4)第119章 浪漫(上)第14章 跑圈第190章 家鄉(上)第275章 城池拉鋸(四)第33章 投靠第141章 擒拿第32章 勢力圖(下)第5章 斷水斷糧第50章 各方第47章 善後第345章 南直隸來人第61章 生意興隆(下)第95章 北上勤王(一)第8章 小旗第276章 鏖戰鬆錦一(3)第152章 旗風獵獵(二)第244章 畏罪自盡第89章 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