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630bookla,最快更新明騎最新章節!
第五百三十四章草甸集
能做待遇優厚的商團護衛,吃香的喝辣的,誰還去做馬賊呢,總不能阻人向善,且問開闢了美洲新大陸的都是些什麼人,無非也都是罪犯,破產農夫,在歐洲遭了通緝才遠赴新大陸淘金,總不會是什麼良善百姓。然而便是這羣罪犯,開闢了一個強盛的美利堅,這也是馬城縱容歹人的原因。
除了馬匪,商隊護衛裡最多的便是家族子弟,九邊精兵也是有的。此外還有一些在開原靖安堡大營受訓,卻因爲體質,意志不合格被淘汰的新兵,這類新兵往往是極爲搶手的人力資源。雖是被開原鎮軍淘汰的新兵,可一身戰技,忠心也是護衛中的佼佼者,當個護衛家丁綽綽有餘了。一支萬人規模的軍隊很快建立起來,裝備武器自是五花八門,卻將草甸集守了個銅牆鐵壁。
草甸集有炮卻很少,四個方向各有兩門千斤佛朗機,總數八門。雖然炮少了點,各類火器卻是極爲繁多,雖然多是打不遠的短銃,可也有各類自制長弓可以彌補射程劣勢,另外,周雲蔭還截留了一批運往開原的大殺器,擡銃,約五十杆。這種的大擡銃,是由孫元化在碗口銃的基礎上改進,將原本的三聯裝拆開來使用,威力不凡。
將三聯裝的大擡槍拆開來之後,仍是需要兩到三個人擺弄一杆銃。一杆大擡槍長達兩米五,重三十斤,發射時需要一人抗着槍管,另一人瞄準擊發,射程可達兩裡,這已經不能叫做銃了,這得是炮。這種臺灣出產精鐵打造的大擡槍,是冷兵器到熱兵器時代過渡的特殊產物。
這玩意發射起來十分不便,因爲後座力太大,射手通常被撞的東倒西歪。這東西裝填十分麻煩,射速極低,典型北方火器傻大黑粗的路子,然而儘管它有諸多缺點,卻有一樣極大的優點,那便是它的威力實在太強悍了,因爲它的威力太過強悍,馬城還是准許小批量製造,用於彌補開原,臺灣兩鎮遠程火力上的不足。因爲遲遲造不出滿意的野戰系列火炮,這種相當於後世無後座力炮的支援火器,便批量製造了幾千杆。
草甸集一片兵慌馬亂,萬餘雜牌兵馬集結起來,固守土城準備與瓦剌人見仗。
清晨,開原東北方,明軍大營。
馬城展開周雲蔭放飛信鴿送來的密信,微覺錯愕,這表兄倒是個有種的,居然想集結雜牌兵馬在草甸集擋住瓦剌人。心中一動,這倒是個不錯的想法,武裝商團對上瓦剌輕騎兵,正是旗逢對手,也未必會落到下風。心思電轉給草甸集商團武裝派兩個經驗豐富的參謀官,當可一戰。
周雲蔭舉人出身,在開原體系內算是半官半商,這位表兄不顯山不露水,倒是個極低調的人才。先放飛信鴿囑咐幾點,據城而戰也不能死守,不能打呆仗,考慮到商團武裝多裝備射程不遠的短銃,可以考慮利用草甸集土城的地形,與瓦剌人巷戰,大可以將瓦剌輕騎兵放進城裡打。
這也不是馬城心血來潮,這是有經典戰例可以借鑑的。當年土木堡之變,明軍慘敗,兩萬瓦剌騎兵兵臨北京城下,當時主政的于謙就是這樣乾的,將瓦剌騎兵放進城裡打巷戰,結果北京城的老少爺們利用複雜的地形,用磚頭,菜刀,扁擔將瓦剌騎兵打的抱頭鼠躥,此戰堪稱經典。
商團武裝是雜牌,組織混亂,武器也多是防身用的短銃,簡陋的長弓。如此一支雜牌部隊想正面抗衡瓦剌輕騎兵,馬城琢磨着不出半個時辰就得全軍潰敗,然而將瓦剌輕騎兵放進地形複雜的城內,那戰局將會完全不一樣。草甸集雖然是座土城,可城中也是有堅固隱蔽點的,大量磚石結構的倉庫呀。
草甸集本身就是個大型貨物集散地,城中大大小小的倉庫數也數不過來。存放皮貨,精緻手工業品,昂貴草原地毯的倉庫,可都是用磚石精心建築的,城中大大小小的倉庫,曲曲折折的街道,倘若充分利用起來,便將商團武裝火力差,射程近的劣勢完全抵消,反倒變成了優勢,當可讓瓦剌輕騎兵吃個大虧。
幾隻信鴿呼扇着翅膀飛走,數年前馬城下令大量繁育的信鴿,如今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這時代沒有哪個將領比馬城,更重視通訊聯絡了。信鴿往來於長城內外,將各種緊急軍情彙集到開原,爲這場大戰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各個草原商埠都是建有鴿舍的,信鴿聯絡之法也逐漸大行其道。
這也是馬城的經歷使然,實在忍受不了打起仗來,兩眼摸黑的窘境。兩個參謀官派了出去,兩個都是秀才出身,開原兵學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一個叫楊同鑫,一個叫李耀祖,都是在開原兵學中混跡多年,又擁有一定實戰經驗的軍中新銳。學歷這一概念,在開原,臺灣兩鎮也逐漸盛行起來。
開原,臺灣兩鎮都有兵學,並且兩鎮的兵學影響力日漸深遠。
一個考進兵學的秀才,三年後順利畢業,授官便是個正隊官級別,這可就是一個官身,讓許多將領都爲之側目。讚賞者有之,不滿者有之,卻誰也不敢挑戰馬城這個大帥的權威,大帥那可是當代兵學宗師,這開原,臺灣兩鎮的兵學學子,那就是大帥的門生呀,皆是兵學一脈的徒子徒孫。
大帥的門生在軍中,地位自然是不同的,平白就比同僚高了一頭。明眼人早看透了,時逢亂世,儒教不顯,兵學大興,隨着一批批兵學門生畢業,加入軍中,這兵學真真是前途無量,大帥這個兵學大宗師的地位坐實了。不少聰明人便將家中子弟,想盡方法送進兵學,爲子孫謀一個大好的前程。
馬城對此的態度是敞開大門,來者不拒,多建幾個書院便可,爲了兵學的發揚廣大,敞開大門是必然的。然而兵學這扇大門是寬進嚴出,進去容易畢業難,每年能順利畢業授官授銜的,比例是極小一部分。要知道想從開原兵學畢業,難度是極高的,以難度最高的騎兵科來說。
一個騎兵科畢業的兵學人才,不但要求弓馬嫺熟,還得上馬能衝鋒,下馬會發銃,還得熟讀兵家典籍。三年兵學便如同脫胎換骨一般,將一個文弱書生徹底變成有文化的高素質軍人,可見淘汰率也多高了。軍中戲言,去兵學裡走一遭,便如同十八層地府裡打了個滾,刀山火海的滋味都嘗過了。
儘管如此,兵學,還是吸引了這時代大批人才,義無返顧的加入其中。
馬城再三叮囑,兩個參謀官到了草甸集不可浪戰,與敵巷戰,糾纏即可,如此便是立了大功。
看清爽的小說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