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學達人

戀上你看書網630bookla,最快更新明騎最新章節!

第二百六十八章西學達人

馬城聽這車伕絮叨起來,也是瞭然,孫元化是徐光啓的弟子,老師都在家賦閒弟子哪會有出路,一個舉人沒有長輩提攜,想進朝廷中樞是千難萬難,這便是八股取士最大的弊端,實在難以選拔出實用型人才。做爲西學東漸的先驅,明末著名火炮專家,孫元化一人的價值就超過整個翰林院,翰林院養着的又是些什麼鳥人,混吃等死百無一用的書呆子,還天天嚷嚷着清君側。

馬城大概知道徐光啓告病辭官,閒居津門的原因,萬曆四十一年癸丑科會試,徐光啓任春秋房同考官,當時魏廣微也是春秋房同考官,徐光啓從魏廣微黜落的考卷中選出三人薦上去,這三人最終中了進士,爲官聲譽亦好,魏廣微由此忌恨徐光啓,放出謠言說徐光啓收受考生賄賂,更攻訐徐光啓迷信天主、不忠不孝。

徐光啓這段時間脖頸痛身體欠佳,遭此毀謗,頓萌去志,辭官去天津一邊養病一邊種田,編著《農政全書》,興修水利,試驗推廣南方水稻,緩解江南漕運的壓力,徐光啓覺得與其在朝中與那些言官磨嘴皮,還不如退而結網幹些實事,也是無奈。

馬車碾車黃土路到了孫氏莊園大門前,丁文朝去投刺,沒到一盞茶時間,幾個人從莊園小道上急急迎了出來,走在前面的儒者大約四十來歲,身量中等,雙眉軒朗,眼神清亮,顯示此人心志堅定而且生活有規律。

“小公爺,在下等你多日了。”

爲首快步而來的正是孫元化,隔着數丈遠便拱手作揖,喜形於色。

負責引薦的徐文爵長揖道:“孫兄,久違了。”

下車,一番寒暄引薦,聽聞馬城大名孫元化倒是別無異色,反倒有些欣喜將貴客請進莊內,馬城好笑,科學狂人多半是政治白癡,這位孫舉人倒未必弄的清,朝中真正發生了些什麼事情,只是悶頭在鄉里搞研究,不問世事。下了車行走在田間,馬城呆住,擦擦眼睛還以爲眼花了,在嘉定看了什麼,居然看到了一座教堂。

沒錯,一座如假包換的天主教堂!

馬城呆滯,今日方知天主教在嘉定發展起來,突然想起這位孫舉人,還是個經過洗禮的天主教徒。大明對天主教的態度一向是默許的,只是清流言官一直上躥下跳,百般攻訐,如今閹黨橫行這天主教倒是趁虛而入,連教堂都建起來了。天主教會入侵中國嘛,馬城好笑,也是西人不知中華文明的厲害。

佛教,伊斯蘭教到了天朝上國都紛紛碰壁,天主教當也不會例外,這些傳教士也太天真了。

對天主教,馬城倒是沒什麼惡感,也沒什麼好感。

傳教士能爲大明帶來先進技術,帶來犀利的火器這便足夠了,關起門外做烏龜,也早晚是要被人轟開大門的,後世早已經證明過了。倒不如讓淵源流長的中華文明,和西方思想主動碰撞,分個高下,馬城對中華文明還是極有信心的,佛教都不行天主教就更不行了。

有客登門,孫元化極爲興奮,引着貴客到了他的莊園,寒暄過,便領着衆人蔘觀他的莊園,孫元化在此經營了近三年,闢有農田兩千畝,這裡原來都是荒地,孫元化率僕人和僱農開墾出來種水稻、玉米和草藥,還種葡萄,因爲天主教彌撒需要紅葡萄酒,以前都是從澳門運到京師,孫元化要自釀,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非常有探索和實踐精神的人。

孫元化按照《泰西水法》製作的龍尾車、玉衡車、恆升車還有田間的灌溉、排水渠道卻讓衆人開了眼界。

孫舉人指着山邊一口深井道:“此井亦是依《泰西水法》裡尋找水源之法才確定位置的,往年這一帶找不到水,乾旱並非不能克服,天災雖烈,依然能以人力緩解。”

馬城心服口服讚歎了一番,名副其實的西學達人,可惜不得官場之門而入,這便是天朝被西方超越並遠遠甩在身後的原因。當晚,孫元化宴請諸舉人,所有雞鴨魚肉全部莊園自產,米飯也是松江引進的八月白晚稻,只是飯粒粗大一些,沒有尋常水稻種出來的那麼香,但這已然難能可貴,這牛人已經在研究優良育種了。

天黑前,小公爺自回南京去了,方世弘也要回揚州盤點貨物。

馬城帶着柳王二女留在孫氏莊園過夜,圍爐夜話,兩女旁聽。

有美相陪兩人談興極佳,兩個人不談什麼科舉八股,直接從強國富民之術談起。

孫元化道:“富民必以本業,強國必以正兵,當以人力克服天災的危害。’

馬城雖心中唏噓卻讚了幾句,只是嘆氣幼稚的科學家呀,當前最大的危機是建奴和天災,北方推廣水稻費時費力,乾旱之地根本沒法種,若要興修相關水利則耗資巨大,朝廷不會出這個錢,北方士紳也沒有這個眼光,終究是不切實際的。盛世時此人當是治世能臣,亂世則必然是個悲劇人物。

二人談到西學,讓馬城驚奇的是,孫元化的哲學基礎理念竟然是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孫元化最佩服的就是西學中的數學化成分,他認爲自然本身就“有理、有義、有法、有數”,是可以認知並以數理來表述的,這正是從伽利略到牛頓一脈相承的通過一系列實驗求得必要的數據從而歸納爲一個個數學模型,就是近代科學的主流。

孫元化的這些思想不可能是傳教士教給他的,就是利瑪竇也還在宣揚歐洲中世紀的九重天學說,這顯然是孫元化,也很可能是他老師徐光啓自己摸索總結的天才發現,照這條路走下去,大明應該能誕生近現代意義上的科學。

馬城真真是吃了一驚,相比在火炮製造上的造詣,馬城更看重此人樸素的科學觀,這是真的撿到寶貝了,難怪那麼多穿越衆一定要將此人收入囊中,貨真價實呀。眼睛一轉下定了決心,綁也要將此人綁去開原。這人可比自己這個半調子科學家強多了,此人是真有一套科學觀的,並且更容易被這時代的人接受。

眼睛一轉,馬城笑道:“時不我待,孫兄應該回到京中任職,只有爲官才能最大限度地造福於民,不然水稻北種之法,乃至泰西新曆和水法又如何推廣得開。”

孫元化苦笑道:“三第不中如何入朝爲官,總鎮大人說笑了。”

馬城岔開話題也不着急,慢慢的勾搭總能將這大大的人才,勾搭回去,讓開原成爲大明近代科學誕生之地,指日可待。

看清爽的小說就到

第八百六十七章 報捷第十四章 大明的官第四百三十一章 先手第八百三十九章 橫掃第六百七十九章 滿語第七百二十二章 妖蛾子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夜襲戰第八百二十二章 人品第六百一十六章 狙擊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妒第四百零九章 炮製大捷第二百三十九章 考題第三百三十二章 白眼狼第三百四十章 驚天鉅變第三十四章 聯防第四百零二章 大清洗第四百六十一章 討伐檄文第四百七十九章 時機第六百九十四章 制衡第五百八十五章 力保第二百六十三章 明志第四百八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八百四十八章 槍騎兵第五百六十七章 斬將第三百一十八章 遼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炮斃第二百七十章 幽情第四百九十八章 連隊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鎮邊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誤國第三十六章 火拼第五百零九章 金澤第三百六十章 攻勢第三百八十四章 拼命第八百七十七章 覆滅第九十二章 利器第三百六十章 攻勢第八百五十三章 爛泥第五百三十二章 全線激戰第二百零二章 天兵威武第三百九十六章 關城第八百零七章 長驅直入第五百零七章 兇悍第四百三十三章 大妃第五百三十六章 夜襲戰第一百六十章 陷害忠良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州衛第七百一十五章 亂兵第二百章 攻城第六百九十章 纏戰第八十七章 家國天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令第一百二十章 衝陣第五百七十一章 山宗第八百六十一章 邊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俠義無雙第四百九十三章 半日戰爭第八百六十三章 威遠營第六百四十二章 北海第六百零一章 初戰第四百零五章 雄風第六百五十六章 忠直第五百五十六章 畜類第二十七章 將亂第二百七十七章 人才井噴第一百二十六章 危局第五百三十七章 火力偵察第十七章 遼騎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情第一百三十八章 春華秋實第三百三十二章 白眼狼第二百六十一章 漢社第一百九十七章 國運第一百四十五章 探礦第二十八章 起家第四百二十五章 梟雄第七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六百三十七章 剋星第一百二十一章 遊擊第六百七十五章 標營第一百章 升官第三百六十三章 亂中取勝第四百七十八章 家事第四十八章 細作第五百五十三章 瓦剌第六百八十七章 興安嶺第四百六十一章 討伐檄文第二章 馬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誤國第九十六章 北關第一百七十二章 臣有本奏第三百九十五章 和議第八百二十七章 絕密第六百七十八章 黑雲第二百三十三章 開民智第一百九十八章 圍城第二百五十章 東林髒官第二百四十章 京城盛事第九十二章 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