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外籍軍團

奴隸交易現在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流行的,即使在現在最爲開明和先進的大明也都存在着這種情況,雖然官方是禁止的,但是民間還是十分流行,他們屬於是民不舉,官不究,你情我願的做法。

這一種貿易爲有能力做他這種生意的人帶來了滾滾利潤,也給買賣他的人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但是米柱作爲一個受過教育的現代人,他是接受不了這種壓榨人的方式,也是接受不了這種血淚的方式進行,所以在他們的南洋帝國裡面是有明文規定是不承認,不允許的。

他們沒有能力干涉奴隸的來源,也沒有能力讓那些國家改變目前處理戰俘的方式,但是他們有能力在他們國內杜絕這種生意的流行,那就是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富貴人家買賣奴隸,那是因爲他們只要買了奴隸以後,只要花很小的代價就可以買下勞動力來,永遠爲他幹活,生老病死,任由他處置,但是在南洋帝國那就是這是不合法的,即使你買下來以後簽訂了再多的契約,官方都是認定爲不合法,也就意味着你花錢買回來的,不是你想要的貨品。

如果被官府查到了,還會進行嚴重的處罰,這個罰款不是你可以承受得了的,所以說當今世界上這麼多國家,只有南洋帝國是絕對的禁止這一點的,這與他們的皇帝大力的推行有關。

雖然他們也在國家層面進行了購買奴隸,但是他們購買回來的話都是有明文規定的,只要爲他們幹了幾年工作就會獲得自由民的身份,還會獲得居住權、土地這些東西,他們所以說在這一點他們認爲他們是另一種形式的救濟難民。

當然米柱也並不認爲自己就是一個聖母婊,他這麼做的做法就是爲了以後着想。

而且也在解決他們人口不足的問題,他們認爲爲了解決他們人口不足的問題,他們用盡了他們能用的方法,這也是一種他們可以接受的。

其實在他們大明的移民政策方面,還不是相當於另類的奴隸貿易,因爲他們每從大明那裡接收一位移民過來,他們都要向大明支付一些東西的,一般是錢糧和銀子。

米柱他同意奧斯曼帝國使用奴隸的方式來支持他們,結果他就每個月就可以獲得從奧斯曼帝國方面運送來的6000名男女。

一年下來就會有7萬,並且這個數字還在增長之中,按照南洋軍的報價,基本上是每一杆槍就兩個青年男女,也就是說他們可以通過他們兵工廠日夜不停的生產,獲得更加多的人口資源。

這些人口將會被送到他們在果阿或者斯里蘭卡的城市,在那裡進行了訓練和隔離,如果在隔離期間沒有問題以後就會進入南洋帝國,分配到南洋軍的各地去。

他們主要進入的還是要進入南洋帝國工廠裡面爲他們幹活,當然在頭三年幹活裡面是沒有任何工資的,南洋方面只是包吃包住,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他們在幹完了三年以後,第二個三年開始他們就會有工資。

當然這一份工資也是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50%,在做完三年以後,他就可以帶着他三年工資進入南洋指定的部門或者自謀生路。

放眼世界,奴隸貿易都是暴利的,只有在南洋帝國這裡進行奴隸貿易纔是沒有什麼賺頭,沒有什麼搞頭的,所以說沒有了買賣就沒有了傷害,南洋帝國境內普遍是不流行買賣人口的,國家的行動爲了填補人口的流失,這才進行了買賣,而且在這方面他們算是虧錢的。

他們既然進行了人口買賣,既然口子一開,他們乾脆就擴大了這方面的額度,按照南洋這方面的要求,如果對方能提供一些工匠或者戰士給他們的話,報價會更高,比如說他們對於奴隸是有很嚴格的要求的,如果是普通男女的話,就得兩女配一男,作爲一個最基本的單位。

如果對方是有職業技能的,比如說是工匠,他就可以單個來結算,而且還可以根據他技能的高低而提高價碼,他們特別需求的戰士,如果對方是一名能當戰士的話,如果會騎兵或者會使用各種武器的話,價格就更高。

甚至是一個人就可以換一杆槍。

這個報價對奧斯曼帝國來說是相當高的,所以他們在尋找奴隸的時候,還得重點的尋找那些有戰鬥技能的戰俘。

以前的奧斯曼帝國發生爭戰,每年他們都會俘虜的大量的戰俘,這些戰俘一般都是被他們充實到他們貴族莊園裡,或者在市場上發賣,但是現在有了更好的選擇以後,他們就不會再賤賣了,也不會直接送往南洋軍的提貨點去。

因爲南洋軍招特殊的人才,比如說是工匠和戰士,所以他們還組織了大量的奴隸盡心的學習,把他們培養成工匠培養成了戰士,然後再把它們賣給南洋軍,這樣可以賣一個好的價錢,這在南洋奧斯曼帝國裡面都形成爲了一種專業市場,每個環節都有專門的人負責。

而且在一開始奧斯曼帝國還是採取最普通的方法,把青年男女賣給南洋帝國,在後面他們發現如果賣專業人才價格更高以後,他們就把奴隸進行訓練和培訓以後再轉賣給南洋帝國。

這也就意味着他們奴隸運送的途中,不能像以前裝牲口一般裝船,而是要需要用設備良好的商船,並且要保證吃喝和環境的安全,以確保這些奴隸都能安全而又無恙的抵達南洋軍的提貨點,如果像以前一樣裝牲口一樣裝船,估計沒到一半就死了,南洋軍他們對於死了的是不會認賬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還得必須提高奴隸們的自身免疫力,還有衛生環境,確保能夠順利的抵達南洋軍的提貨點。

因爲奧斯曼帝國把大量的奴隸都培養成了戰士,米柱在這個基礎上組建了他們的外籍軍團,其實是有點借鑑於他們以前由辛格領導的南陽營的,當年第一批跟米柱南下打天下的人中,就有三哥辛格,他領導的就是僱傭兵外籍軍團,所以就叫他們做南洋營。

當時的南洋營是含有一種地域性偏見的,真正地位尊崇的是從大明追隨米柱前來打拼的軍團將士們。

南陽營就是由當地土人組建成的部隊,是帶有一定的偏見和高高在上在看着他們的。

但是在後來發生了一些變化,他們成立了南洋帝國,所以說他們的南洋營行情見漲,後來他們還認爲不能用一個國家的名稱來命名一支部隊,如果這支部隊打敗仗,或是損失慘重的話,對他們的國家會造成巨大的打擊,所以辛格辛格的南洋營就改名爲辛格師。

雖然後面他們的特種部隊裡面設立了南洋營,但是這只是一個例外,是由米柱他親自同意和命名的。

現在南洋軍正是在奴隸的基礎上,建立外籍軍團。這些外籍軍團是他們通過貿易或者是通過戰爭獲得的,他們將會簽署協議爲南洋軍效力,只要他們爲南洋軍效力幾年就可以脫離自由民的身份,成爲了南洋帝國的公民。

在這幾年之中,他們算是享受了極好的待遇,因爲就是南洋帝國的自由民,也是必須參軍以後,爲國奮戰三年,纔可以升格爲公民。

只是他們的人蔘軍都是有工資的,而這些外籍軍團的一開始是沒有工資的,如果是奴隸出身是沒有工資的,但是如果是其他民族或者外國的人慕名加入,他就可以享受極高的工資,享受職業軍人的待遇。

南洋帝國的人口是困擾他們各個方面的問題,比如說他們這次已經有了計劃,就要征服印度,爲了征服印度,他們把他們的軍隊由目前的30萬擴張到60萬起。

這就意味着他們將要徵集大批的大量的青年入伍,這讓他們本來就緊張的人口壓力更加的緊張。

南洋帝國雖然沒有提倡重武輕文,但是對於許許多多普通的老百姓和農家子弟來說,他們參加軍隊,立下軍功成爲公民,或者獲得封爵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在大明你可以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出身,但是在南洋帝國你想通過讀書這可不行,只能通過參軍。

在大明出了名的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但是在南洋帝國,他們的皇帝陛下親自寫下的一句名言:那就是熱血男必當兵。

而且在米柱的皇輔軍校那裡,他又寫了另外一個名言,那就是:當兵後悔三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

在南洋帝國當兵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如果一個正式的青年,他到了適齡的年紀,沒有去參加,沒有去接受軍事訓練,是非常受人所鄙視的。

這種全民參軍的氛圍極大的提高了軍人的待遇和社會地位,這些在大明是沒法相比的,所以南洋軍他擁有大明軍隊所沒有的一種傲氣,可以說就是憑着這種傲氣,他們也可以穩壓了大明軍一頭。

無題第15章冰鑑第925章局勢不好第392章折辱第183章歡迎宴第44章冷酷無情第814章不相爲謀第917章秘密潛入第917章秘密潛入第34章登基第565章進退第138章處治第676章刀鋒轉向第359章妖孽再現第24章山雨欲來第836章猜疑第797章不在乎第289章赴宴第269章救援第324章新形勢第381章圖謀市舶司第866章欣欣向榮第447章驚世大勝第191章大官僚第434斬首戰術第831章攻防轉換第940章和平解決第324章新形勢第436章殺滅第522章升官第41章換帥第237章丟臉第157章入獄第527章驅逐第912章分化無題第1003章日不落帝國弟402章巨族末路第17章皇帝駕崩第164章應變第817章各懷鬼胎第298章婚禮第660章立足第330章遼北風雲第776章懷疑第731章亞洲強權第736章突襲第1018章印度皇帝第432章大殺招第128章拉攏大臣第970章融合政策第848章地位第374章血戰第912章分化第853章戰略安全第852章大宗軍購第443章龍吟第538章誓師出擊第1019章印度皇帝第1033章伏誅第818章果阿叛亂第460章優柔寡斷第742章戰爭開始第811章暗算第103章偷襲第703章爪哇新局面第448章支援第367章激戰第804章堅決拒絕第635章揚帆南洋第670章海洋文明第524章佈署第737章追殺第6章伴讀第618章攻打柔佛第605章拜訪第179章準備籌辦第43章衝突第582章閱兵式第981章大明現狀第531章自投羅網第803章皇家選美第786章坑死人第880章四國艦隊第724章縱橫捭闔第352章廠督威風第178章形態意識第187章拜訪第968章傳承第737章追殺第81章葉赫與建奴的恩怨第657章勢力範圍第583章國宴無題第1011章封關鎖國第574章制度第241章力量壯大第443章龍吟第264章福王謀主第533章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