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帝國危機

莫臥兒皇帝查罕傑他的使命感來自他對印度的實際統治,統治了這片富饒和偉大的土地後,他認爲對於印度人民和土地,是懷爲責任的,必須讓這土地統一,完美。

葡萄牙人是先來,但他們是外人,是不配佔有這片土地的,所以在逐漸統一印度之後,他們進行了多次試探,結果讓葡萄牙人教他們做人,看見了葡萄牙人巨大的令人望而生畏的鉅艦,他們實在是生不出去攻打果阿港的勇氣。

他們在孟買的海軍,根本不是葡萄牙人的對手,在海戰方面,他們實在是分分鐘讓葡萄牙人教做人。

現在葡萄牙人走了,南洋明人又來,這是趕走了猛虎迎來了惡狼,對莫臥兒王朝來說,沒有好處,反而更加的危險。

因爲葡萄牙人東來不易,很難調動大軍前來,所以人員不多,而他們熱衷於貿易,始終沒有向內陸縱深擴展,但是南洋軍不同,他們地方近,輕易可以調動數萬大軍前來,而且現在他方南洋軍所到之處,一路平推,不知滅了多少國家,其狼子野心,路人皆知,這纔是最可怕最兇殘的敵人。

南洋軍佔領了果阿,讓莫臥兒王朝上下,大爲震動,他們驚呼:狼來了!”

他們也知道,最危險的敵人來了,北有波斯、阿富汗、內有叛亂,西有南洋軍,真是國事艱難,危機四伏,大臣們無不憂心衷衷。

就在此時,英國人是終於答應,願意爲他們建一條大炮生產線和火槍生產線,還可以派出軍官爲他們訓練軍隊,條件當然是不低,而且要求保密。

莫臥兒帝國以騎射得天下,卻沒有認爲騎射是天下無敵的,他們在葡萄牙人手下吃了不少的虧,迫切的希望獲得新的火繩槍技術和火炮技術,不過無論他們開出什麼價格,葡萄牙人都不肯賣。

葡萄牙人即使再愚蠢貪錢,也明白一件事,這就是印度人用刀槍和弓箭在印度土地上就所向無敵?他們買火槍火槍來對付誰?還不是對付他們這些葡萄牙人和荷蘭人們。

印度人轉而向荷蘭人求購,荷蘭人也有這方面的憂慮,拒絕了印度人的請求,拒絕賣武器給印度人。

印度人人巴布爾之時就十分的注重炮兵,他們強大的炮兵部隊是他們幹翻德里蘇丹的關鍵,祖孫四代,他們能由北方一隅之地統一印度,全憑武力。

莫臥兒帝國的統治,與同時期的其它帝國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同時期的世界上的其它帝國,基本上都建立了中央集權的統治方式,王朝的中樞對於整個國家的控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種統治方式正是當時那個時代的特點。但是,莫臥兒帝國的統治卻是軟弱且紊亂的,帝國的維繫完全依靠的是莫臥兒帝國強大的軍隊。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印度次大陸一向便是分裂的,印度的民族衆多,今天已知的曾經或者仍然在印度次大陸上生活的便有雅利安人、馬其頓人、貴霜人、匈奴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等,這樣多樣化的民族環境造成了印度內部的文化多元。

多樣化的民族加之多元的文化,使得印度內部的土邦獨立性相當強,這些土邦往往並不服從中央的調度與管理,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生活。

莫臥兒帝國並沒有着力改變這一種情況,而是繼承了此前王朝鬆散的管理方式,這實際上爲莫臥兒王朝的統治埋下了極大的隱患。

這一點查罕傑也明白,所以他一直保持着一支強大的禁衛軍,誰不服就打誰,打到他服爲止,但這當他們的大軍逐一統一了南亞次大陸,將大小反對勢力打得逐一的跪下唱征服之後,他們對上了世界一流的葡萄牙人時,他們被打敗了。

他們震驚對對方的強大的火槍與火槍炮技術,雖然兩大勢力只是小規模交手,只有千人級別,但是查罕傑己看到了雙方的差別,葡萄牙人在武器方面,遠遠優勝於莫臥兒人。

幸好葡萄牙人不多,只能維持着殖民貿易,他們對於通用貿易獲得金錢遠勝於直接統治,所以葡萄牙人花大力氣建立一個由果阿遠及至日本的貿易網,獲得了極大的利潤,這讓印度莫臥兒皇帝查罕傑相信,葡萄牙人對他們不具什麼威脅。

因爲在經濟方面,莫臥兒帝國和葡萄牙人完全不同。

在經濟方面,莫臥兒帝國同樣有着其鮮明的特點,首先,莫臥兒帝國的土地完全歸屬王朝所有,私人不準佔用土地,也不準佔有農民。印度各邦大量的封建地主實際上只擁有徵收土地租稅的權力。其次,莫臥兒帝國統治下的印度保留了其獨特的村社制。所有村社制,實際上就是在村莊內部形成了一個商品小社會,村社直接將農業生產同家庭的手工業生產相結合,農業的產出與手工業的產出基本上都只供村莊內部使用,而不會向外進行進一步的流通與交換。

這種經濟生產方式,不僅使得廣大農民處於一種完全閉塞的生活狀態中,而且更令農業和手工業的更新和發展無從談起。這種經濟制度的形成,也讓他們控制農民,對付外來勢力的一種方式,與大明的海禁有異曲同工之妙,也使得只有政府和官方纔可以出面與葡萄牙人交易,從而控制住局面。

葡萄牙人敢鬧事,就關閉市場,不與之交易,從而達到控制事態,控制事情發展方向的目的。

但是現在南洋軍東來,給了莫臥兒帝國以極大的壓力,南洋軍團滅了葡萄牙人和荷蘭人,說明他的實力非常強大,在南方海洋近乎無敵,也擁有了極大的陸軍投放能力,他們由馬六甲出發,可以輕易的將兵力往緬甸和印度投放。

並不像以前的荷蘭人和葡萄牙人,他們根本組織不出規模過萬的陸軍部隊,而且南洋軍乃本土勢力,更容易在此落地生根,所以南洋軍佔領了果阿,莫臥兒王朝立即意識到巨大的危機,他們也是小廟失火--慌了神了。

所幸是現在的的英國人同意了向他們提供了武器,這還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他們還向印度人提供了火槍和火炮的製造技術,這是前所末有的。

以前不說提供技術,就是槍支都不能賣,自從歐洲人的火繩槍技術取得大進步之後,教皇一直禁止他們的人將槍支賣給外國人,違反了這一條,人人得而誅之。

當然葡萄牙人信的是新教,不太鳥教皇,只要有利可圖,沒有什麼是不可以賣的,只要付出百分三百的利潤,連絞死自己的絞繩都可以賣給敵人,這事就是葡萄牙人先幹出來的。

不過葡萄牙人是看菜下碟的,在注重技術的印度,他們不賣了,嚴格控制輸出,但在天朝上國,對方視爲奇技淫巧,不屑一顧,只好求着大明人交易,對方反而不怎麼喜歡,軍方只是少量採購,然後仿造,倒是民間,購買了不少,沒有仿造能力,他們更加樂意將火槍賣給了民間人士。

英國人進入印度時間較晚,比葡萄牙人至少晚了上百年,1613年,他們纔在印度西海岸的蘇拉特建立了貿易據點,然後在打馬德拉斯、加爾各答的注意,他們本來也和葡萄牙人和荷蘭人一樣,控制武器的輸出,但是在荷蘭人和葡萄牙人相繼滅亡和完蛋之後,英國人是慌了神了,雖然是他們與南洋軍簽訂了《新家坡--加爾各答協議》,但是他們都知道這是爲了穩住對方,自己都不相信的東西。

南洋軍有南洋軍的難處,英國人有英國人的難處,他們爲了穩住對方,搞好內部,纔有什麼《新家坡--加爾各答》協議,這差不多是一張廢紙,只是大家找的都認可的不交戰的理由。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南洋軍勢大,難以力敵,是英國人進入東方的攔路虎絆腳石,他們英國人想進入東方,必定要剷除南洋軍,他們決定扶植印度人,升級其國防工業,使之有製造火槍大炮的技術,從而成爲了地區強國,南洋軍最大的敵人。

南洋軍一路西來,所向無敵,遲早會打到歐洲,他們必須被拖死在印度,所以英國人破例的與印度人達成協議,幫助其升級國防工業,共同防備南洋軍。

查罕傑等欣喜若狂,他們以弓馬騎射橫掃次大陸,所向無敵,但對上西洋人,可就不吃香了,他們從奧斯曼帝國走私來不少火槍,但遠遠比不上走私來的西洋火槍,但是他們只有走私來的極少數量,無法裝備成軍,現在他們將有自己的製造工廠,這意味着他們可以大規模裝備。

他們莫臥兒禁衛軍也將火槍化了,他們的戰士英勇、忠心、刻苦、耐勞,遠勝於驕奢淫逸的西方人,一旦火器化,必定更加強大,更加驍勇善戰,把西洋人和南洋軍趕出了印度,就是一句話的事。

第443章龍吟第428章處置第987章政見不同第289章赴宴第115章改革第947章大獲全勝第414章攻打第148章鑽營第736章突襲第228章出頭第293章報復第68章奸商第451章偷城第520章反目第483章餘孽第445章另有看法第812章反間計第837章制度第790章後房夜話第70章出關第749章帝國黃昏第1012章天家無私事第599章水師第379章國債第924章西南局面第228章出頭第624章南洋號第921章獎勵第725章公投第9章各有所長第411章反殺第18章新帝登基第449章救兵第602章呂宋攻防戰下第351章地官計相第584章題詩第1023章南洋皇后第558章招納第335章破城第147章納妾第673章政變第757章與衆不同第42章追責第41章換帥第1027章與衆不同第615章李旦南下第380章打主意第734章適時調整第604章敗走第443章龍吟第255章新朝大事第30章妄想第210章攻擊第688章登陸爪哇第686章成親日第418章大捷第1021章受命於皇第650章圍攻王城第394章對陣第799章兄弟之情第622章橫掃海峽第762章波斯灣風雲第909章身陷困境第554章兩難第278章坐鎮第593章塵埃落定第965章暫時計劃第809章豐厚待遇第981章坐困愁城第556計劃第28章宮變上第840章利益使然第46章針鋒相對第987章窮途末路第708章破城第160章對抗第524章佈署第192章蒐證第747章轉變第722章反擊第699章目標在望第45章國家安全局第235章不甘屈服第1008章大敗而回第946章大局爲重第699章目標在望第582章閱兵式第997章結盟不成第993章東方強權第886章改組部門第44章冷酷無情第273章災情慘重第834章反擊戰略第892章卑鄙追捕第963章兵臨德里第896章雨夜突擊第899章米柱抵達第967章和談無望第190章道德君子第801章豬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