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圍攻王城

看着拉來的十幾船武器,其中有一半是玻璃,武器可以拉去前線打仗,武裝更多的軍隊,而玻璃及其製品又深受貴族和僧侶們喜愛,可以賣個好價錢,可以取悅於王上。

這些大明商人真該死,居然敢向敵國出賣武器?還有什麼他們不敢賣的?這些人應該吊死。

還是暹羅好,深受佛法和王法雙重影響,深知敬畏佛祖,侍俸王室的道理,王室一聲令下,沒有一個商人敢賣糧食給明人,統一的上交朝廷,由朝廷賣,換回來了銀子和武器,忠君愛國。

猜耶不知道的是,他們的商人也是如此?只要價錢合適,沒有什麼不敢賣的,他們不賣糧食這些低價的東西了,他們改爲販賣人口和情報。

比如在內地,一年輕女子不過五六兩銀子,如果運到柔佛,至少十二兩以上,品相好的二三十都有,南洋軍出手闊綽,俸祿又高,往往買一個女子,不過一兩個月糧響,他們是說買就買了。

所以,賣糧食根本賺不到錢,只有倒賣這些南洋軍急需的東西,才能賺大錢,暹羅的商人與南洋軍合作,不知道賺了多少錢。

這些猜耶並不知道,他爲弄回來不少好東西而自豪不己,這些武器運往前方,又可以裝備不少的軍隊了。

誰知惡噩一個接一個傳來,他完全的懵了,大軍完了,王上被俘了,兒子殉國了!朝廷亂成了一鍋粥,猜耶經過這打擊,一夜白髮,外人眼中氣度不凡的首相大人,這是頭髮白了,老態龍鍾。

幾天之間,克拉地峽以南,盡數淪陷,這還不算,敵人沒有停止南進的步伐,他們越過克拉地峽,向北攻擊,鄭芝龍的艦隊屯兵曼谷河口,隨時沿河北上,攻擊大城。

阿瑜佗耶王朝一下子己到了滅亡的邊緣。

在這危急關頭,猜耶力排衆議,立蒿貪王之子努拉克爲王,稱爲佗耶王,乃勝利之王之意,尊奉爲蒿貪大王爲太上王,他本人接掌兵權朝政,領導全城百姓守城,他們還派出使者,向北部各府,號令各地入京勤王。

猜耶慷慨激昂的道:“這相當於暹羅的土木堡之變,現在是京城保衛戰時刻,大家要上下一心,忠君愛國,無畏犧牲,誓死抵抗敵人。”

爲了保護京城,他們決定召集城中十二歲以上男子參軍,形勢有多麼危急?他們連寺裡的和尚也捉去當兵了。

主持大怒:“佛門弟子戒殺生,爾讓我等去當兵殺人,這是對佛門最大的冒犯,要被佛祖詛咒,要下地獄的。”

猜耶道:“要下地獄就由我下,你們當兵打仗,保衛國家,保住了大城,也就保住了佛國。”

生死關頭,他那裡顧得這麼多?要先保住大城,纔有佛國,纔有其它。

鄭芝龍艦隊沿江北上,發動了攻擊,猜耶命令沉毀了幾十船隻,希望可以封鎖河道,但也無法奏效,根本擋不住敵人水軍的進攻,一日後,鄭芝龍水師圍城,炮擊大城。

三十多年前,擊退了緬甸人之後,大城就沒有遭過兵災,三十多年後,大城又被敵人圍困了,這一次不是緬甸人,而是大明人的南洋軍。

什麼叫大明人的南洋軍,這些人雖然是來自大明,但他們與天朝上國的大明人完全不同,其貪婪與狡詐,與西夷人無異。

看來大明人也學西夷人了,把罪犯們往這裡流放,讓他們在這裡搶錢搶女人了。

阿瑜佗耶王城乃島城,周長十二公里,四面環水,鄭芝龍艦隊強勢攻至,他們才低達,馬上派出使者,迫令他們投降。

猜耶道:“現在蒿貪大王己升爲太上王,他潛修佛法,不問世事,朝廷大權一律由佗耶王管理,蒿貪大王的所有命令,一律作廢。”

南洋軍俘虜了蒿貪大王,暹羅人怕他們利用王作文章,迫令他們暹羅人投降,這便有言在先,先讓他們知道,蒿貪大王己退位,佗耶王纔是新王,蒿貪大王所有行政命令,一律作廢。

暹羅人拒絕投降,不過可以和談,鄭芝龍懶得和他們扯,直接開炮,炮轟城市。

對於阿瑜佗耶城,他志在必得,城中財富珍寶,子女玉帛無數,這些東西,都是他想要的,他決定強行攻下,然後縱兵大掠。

只是王城防守嚴密,鄭芝龍的部隊,又是以水兵爲主,他們無法攻城,馬上向參謀部求援,要求他們派兵支援,協助他攻打王城,此城一下,他們將獲得徹底的勝利和豐厚的回報。

首先趕到的是騎師的人,他們四條腿跑,當然比其它人快,王威命令騎師,以營爲單位,襲擾各地,製造更大的混亂和恐慌,將輕騎兵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首先趕到的是兩營騎兵,不過他們對四面環水的島城沒有辦法,轉而圍點打援,攻打和偷襲各地趕來勤王的部隊,讓他們無法入城,孤立王城。

猜耶大爲驚恐,敵人這麼快就完成了對京城的封鎖和包圍,沒有一支救援部隊抵達,沒有一顆糧食入城,這讓城中百姓充滿了恐慌,十分壓抑,打架鬥毆事件層出不窮,還有搶劫殺人,官府出面彈壓,也壓制不住,讓全城百姓更加害怕。

更有人散佈謠言,南洋軍攻破京城之日,雞犬不留,將會大舉屠城,自古攻破敵國首都,都是這麼幹的,以前的阿瑜佗耶王朝攻滅泰可素王朝時,這麼幹了,緬甸人攻入王城時,也這麼幹了,現在南洋軍抵達,豈能例外?更何況鄭芝龍本來就是海盜出生,他能幹出什麼好事?

這些謠言一傳,立即引得人心惶惶,亂成一團。

阿瑜佗耶王城,雖然是一國首都,這一地區最大的城市,但基本是與大明內地一省會城市差不多,不過泰國產金禮佛,他們許多富人擁有大量的金器銀器作爲裝飾品,佛寺的佛像都是鍍金的,顯得富麗堂皇,寶相莊嚴,豈知由此引來了強盜們的涶讒。

米柱對於暹羅沿海地區有興趣,但是對於貧窮、落後、交通不發達,山高林密的北部地區,一點興趣也沒有,也沒有推翻暹羅阿瑜佗耶王朝,直接統治暹羅的計劃,但對於洗劫以富裕聞名東南亞的阿瑜佗耶王朝首都大城,十分有興趣。

暹羅人多麼富有?作爲一個佛教國家,他們許多廟宇的大佛都是純金和鍍金的,以此顯示對佛祖的虔誠和彰顯國家的強大,與此相對的,就是衣不遮體,一貧如洗,吃不飽飯的窮苦百姓。

米柱在想,與其讓黃金毫無作用的放在泥胎菩薩之上,不如讓給南洋軍,讓他們去建設和營造更美好的社會,讓每一個人吃飽飯,穿好衣服,這纔是真正的慈悲和渡空地獄,相信佛祖也不會反對吧?

米柱在本質上是無神論者,眼裡的利益高於一切。

即使是佛教徒,下手也不會手軟,原版裡就是緬甸人攻破了大城,洗劫一空,運回無數的黃金珠寶,鑄造了著名的仰光大金佛,彰顯他們的無上武力。

所以圍攻大城,並進行有計劃的洗劫,米柱一點壓力也沒有,並讓參謀部制訂了計劃,財政部派人去接收,這將是一場有計劃的狂歡盛宴。

至於屠城,米柱是嚴令禁止的,他不允許軍隊幹這種滅絕人性的獸行,但是會依足現在的例規,攻破了敵人城市,所有臣民,會讓他們貶爲奴隸,發賣或獎勵給有戰功的軍人,又或者作爲免費的勞動力,去爲南洋軍的建設盡一份力。

現在的世界,就是如此,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

原版裡大明滅亡,死的人還少,有好幾千萬,被貶爲奴隸的,也不少,這世界就是如此的冷酷現實,生存的成本和代價可不低。

米柱來到這裡,有責任和義務爲大漢子民謀福利,謀取生存空間,但是對於外族的其它人,他沒有這義務。

很快,湯正的部隊趕到,他們加入了圍城的行列,作爲專業的陸戰部隊,他們精於攻城和巷戰,作爲老兵最多的部隊,其戰鬥能力,戰術素養和戰鬥意志,遠不是鄭芝龍的海軍陸戰隊可以比擬,才半天功夫,他們就佔領了外圍的陣地,大城軍退守城牆,依仗城牆警衛師戰鬥。

大城軍的兵力是警衛師的十倍,但其兵員素質和武器、遠不能比,差不多是職業軍人和農民的分別,他們全憑一腔血勇和意志在作戰,他們在城上死守不退,拿着弓箭砍刀長矛,與南洋軍火槍手交戰,死傷極其慘重,城頭之上堆滿了屍體,血流成河。

一具具屍體往下擡,令百姓們觀者失聲痛哭,潸然淚下,這也太怕人了,上百人一隊往城上拉,回來卻是沒有幾個人,這簡直是用人命在堵槍口,在抯擋着南洋軍前進,仗打得如此慘烈,他們有多少人命往裡填?

當天傍晚,哨兵來報:“城中有一商人求見,願意獻城!”

湯正大喜,說道:“快快有請。”

第652章攻陷其城第812章反間計第275章志向第888章慘被偷襲第457章白城第978章領先優勢第621章新家坡第1000章鐵甲戰艦第791章籌備建國第511章教化第494章登基爲王第70章出關第864章貨幣第2章不靠譜的婚約第1003章日不落帝國第849章外交第758章大計第1019章印度皇帝第632章展望第818章果阿叛亂第792章談判第981章大明現狀第733章野心第716章滅國之戰第429章善後督辦第260章人格魅力第920章父子相見第909章身陷困境第250章激烈對抗第721章歐洲大勢第570章國稅第894章救兵抵達第327章進攻第820章中計第277章蓄勢第710章環境惡劣第82章追殺第360章賊心不死第449章救兵第417章大崩盤第208章海上舊事第428章處置第613章攻打馬六甲城第831章攻防轉換第160章對抗第330章遼北風雲第450章攻擊靶子第313章處理第462章塞北局勢第376章不擴大化第525章怒火第1001章武器優勢第351章地官計相第486章遲鈍反應第132章暴利工具第978章領先優勢第254章出征第752章擴散第732章東窗事發弟663章戰略調整第400章巧合第622章橫掃海峽第654章入主第620章招降第270章逃命第1026章走向平凡第553章前無去路第996章佈局美洲第453章王宮激戰第273章災情慘重第255章新朝大事第987章政見不同第423章威震天下第362章財政第7章忽悠帝第204章三朝回門第456章肅清第788章哀鴻遍野第176章利高者疑第825章軍心大亂第771章京城形勢第302章羞辱第855章狡猾第82章追殺第980章圍困城市第268章緊急救援第856章善泳者溺第507章換將第432章大殺招第499章金殿作詞第523章有權就用第398章大局第22章帝皇家第825章軍心大亂第914章重拳出擊第847章生活方式第978章領先優勢第988章獻城投降第480章前朝秘聞第1017章令出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