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山雨欲來

這時,李可灼也捧着“仙丹”跪在後面。泰昌帝示意把藥呈上來。

李可灼見周圍大臣有疑慮神色,先自服一丸,他服完之後,當即打坐,只見他臉色紅潤,泛着紅光,顯得特別精神。

大臣們方纔放心。而泰昌帝一見仙藥,於是命人取水來,急匆匆地把藥吞下去了。

過了會兒,泰昌帝睜開雙眼,坐了起來,好像一下子健康了許多,臉上露出了笑容,連誇:“果然是仙藥,仙藥!”又稱讚道:“李可灼是個大忠臣。”說罷探出身來叫道:“李可灼!”

李可灼伏地輕應:“微臣在。”

泰昌帝說:“朕服仙丹果然奏效,請你明天再進一丸來,大概就可痊癒了。”

李可灼答道:“臣家中尚有一丸仙丹,但仙長曾指點過,需在第一丸後三天再進第二丸,臣當於三天後再獻靈藥。”

泰昌帝說:“朕病好後,一定給你加官晉爵。”

李可灼道:“謝皇上。”

自吃了李可灼的“仙丹”後,泰昌帝的病好似一下子被驅走了一半,整個人顯得精神多了。

大臣們看見有好作用,無任何不良的副作用,感到欣慰,這個險值得冒。

這個朱由校走出殿外,看見廓柱下怏怏不樂的米柱,說道:“維新,我知道你是爲我們好,但是天家無私事,這必須聽從大臣們的意見,這父皇吃下這仙丹,明顯好轉。”

風起青萍之末。

米柱道:“太子,我們必須制訂一套秘密的聯絡方式,假設是乾清宮被封鎖,太子失去自由,太子該如何向臣傳遞消息,而臣又應該如何傳消息給殿下。”

朱由校駭然道:“這麼嚴重?”這等於政變,有人謀朝篡位了。

米柱道:“有備無患。太子如何受制於人,切記勿以死相拒,還有維新在,定可以爲殿下平定天下。”

這麼不要臉的話,用這麼平淡的語氣出來,這個米柱是深得當官之道了。

朱由校感動的道:“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本宮在此許諾,願與維新共富貴。”

米柱道:“太孫帳上有多少銀兩?”

朱由校道:“大概兩萬多兩。”

米柱道:“請把印信交與臣下,以便在危急關頭支取。”

這米柱說得嚴重,連這個朱由校也害怕了,這可不是開玩笑呀!又是緊急聯絡,又是秘密調動大批銀子,這是出大事的前兆。

這個朱由校道:“你懷疑有人圖謀不軌?”

米柱道:“有備無患,太子乃正式合法的皇位繼承人,只要不行差踏錯,這皇位就是太子的,如果乾清宮被封,太子受制於人,可委與虛蛇,任何被制之下的承諾都不必遵守,如有人加害太子,那就往御馬監跑,我父米禮義,世受皇恩,必定會以死相保。”

朱由校見米柱的危機應對措施,安排得井井有條,欣慰的道:“幸好有維新在,否則孤不知如何是好。”

米柱道:“這幾天太孫應該多帶金子在身,關鍵時刻可以救命。”他想起了這國產007的兩百塊,關鍵時刻發揮了大作用。

他們剛約定了緊急的聯繫方式,這大太監盧受就來了,他是萬曆皇帝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現在仍居此職,他對米柱道:“米校書,沒事就呆在詹事府,這乾清宮不是你該呆的地方,皇上患病在牀,太子伺候照顧,這是孝道,爾等無關人士在詹事府等待即可。”

米柱不敢違抗,說道:“遵命。”

米柱又趁人不注意,溜到了御馬監,這一次與上次不同,他的老爹信心十足,正在值房裡喝茶,誰不知他米百戶是太子殿下的人,誰還敢刁難於他?

米柱道:“宮裡要出大事了。”

米禮義手一抖,這熱茶差點灑在褲襠裡,他斥道:“嘴上沒個把門的,這種話可以亂說嗎?”

米柱嘆道:“皇上病重,居然藥石無效,要求助於仙丹,然這仙丹,何曾靠譜的,風起青萍之未呀!”

米禮義臉色沉重,說道:“今上才四十不到,年輕力壯,區區小病,又怎會傷害得了龍體。”

這是文武百官、王公大臣們的普遍意見,所以纔不會像上次一樣,齊集在毓德宮外,探望皇帝,爲皇帝祈福。

米柱道:“皇上沉迷於女色,縱慾無度,又加上濫用虎狼之藥,聽信內侍崔文升之言,服其之偏方,居然一夜瀉三十多次,鐵打的漢子也扛不住三泡稀,更何況皇上孱弱,這才急轉直下,藥石無效。”

米禮義色變道:“皇上糊塗,怎能服毓德宮的人開的藥,崔文升此人雖掌管尚藥監,但只是略通藥理,比之太醫,差上百倍,怎能引爲依靠。”

米柱道:“父親,我們父子的功名富貴,盡繫於太子之身,若太子身陷囹圄,汝願救乎。”

在大事之上,米禮義絕不含糊,凜然道:“只要太子有詔令,我米禮義萬死不辭。”

這個米柱道:“父親,派十個信得過的兄弟,我要從詹事府搬些東西來。”

米禮義道:“什麼東西?”

米柱道:“屆時便知。”

這個米柱回到了詹事府,這個徐光啓和洪承壽己等侯多時了,他們問起了乾清宮的情況,米柱道:“山雨欲來風滿樓呀!”

徐光啓道:“皇上年輕力壯,春秋鼎盛,豈會一病而倒?”

米柱道:“皇上這是到了不信藥石信鬼神的地步,這自古以來,又有誰人可以憑這仙丹而續命的?”

不但米柱悲觀,這個徐光啓和洪承壽也悲觀呀,爲什麼這麼說呢?泰昌帝在當太子之時,從來不信這鬼神仙道之說,現在居然不吃藥吃仙丹,可見情況己經失控,己到了病急亂投醫的地步。

洪承壽道:“事已至此!我們身爲東宮屬官,應早作打算纔是。”

米柱道:“現在做事,容易行差踏錯,不過我們可以顯示東宮的權利,這詹事府不是還有許多空缺嗎?我們大可以借拉人入府之機,宣示這太子的權利,太子纔是大明帝國未來的合法繼承人,天選之子,符合祖宗家法,神聖不可侵犯,只要乾清宮有事,羣臣就會涌向這個文華殿。”

洪承壽道:“下官去六部吧?言官們對太子印象不錯,可以借勢,至於那幾位閣臣,都是老奸巨滑,首鼠兩端之輩。”

這朱由校登基,是因爲他是太子,根據大明繼承法,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兄終弟及,按這規矩,泰昌卒,朱由校上,朱由校如果有子,自然代代相傳,如果無子,傳其弟,其弟無子,則必須轉回至泰昌這一代,泰昌血緣最近的,當是福王常洵,所以原版北明滅亡,大臣們據江南以拒建奴,立的就是福王系,福王死,則由其子由崧繼位。

有了這繼承法,大家都知道怎麼搞,怎麼做,那時擁立太子由校,便是衆望所歸的事。

不過這也不是沒有變故,如果某位陰謀家,謀害太子,改立他王,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

這個徐光啓和洪承壽入了詹事府,就以東宮屬官自居,爲太子的事,盡心盡力,而李逢春李翰林,則是醉心於學問,對於這些權鬥,一點興趣都沒有。

這個洪承壽看見這米柱居然支了一萬兩銀子,運往御馬監,他驚訝道:“原來太子早有佈局。”

米柱道:“在這宮中,誰沒有幾個能用之人?太子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來日必是一代明君。”

對於米柱這句話,這個洪承壽表示懷疑。但是上了東宮這船,就不能望其沉,這同舟共濟,殺出重圍纔是王道。”

這個徐光啓道:“我們各司其職嗎?至於逢春兄,他還是專心學問吧?”

這個米柱,支了一萬兩銀子,讓這米禮義的兵帶去御馬監駐地之中,作爲關鍵時刻的基金,在某些時候,這個要想讓人賣命,什麼理想情懷,封官許願,都不及這白花花的銀子。

這一萬兩銀子入營,這個米禮義有信心多了,他說道:“要不要和這高公公打個招呼?”

米柱道:“高則仁爲人狡作,首鼠兩端,不是可託大事之人,他依附李妃,不爲太子所喜。”

米禮義道:“這個李公公呢?”

米柱道:“且看各自的造化吧?沒有在關鍵時刻支持太子,這是不可能獲得太子的青睬的,孩兒讓人準備了幾匹快馬,一旦事有不測,馬上離開這是非之地。”

這可能性不大,但是應該會有,總之有備無患,並不會錯,米柱這麼一說,米禮義頓時放心。他並不責怪這個米柱冒險急進,在這皇宮裡,你就必須站隊,不站隊那就是連站的地方都沒有。

他們效忠的是太子,大明帝國合法的繼承人,這個時代最粗的帶毛大腿,也是公認的最有前途活計,既然忠君之人,就要忠君之事,主上有難,那就要戮力國事,爲主盡忠,這個米禮義對於這一點,這是認同的。

他作爲錦衣衛一員,一向是忠於皇帝,萬死不辭的,如果這泰昌帝出了什麼事,這朱由校就是他的新主子,爲主盡忠,是這個時代的最高榮譽。

第999章籌劃大戰第959章錯誤決定第18章新帝登基第38章東廠老大第442章豐收之時第992章相互扯皮第772章兇險第348章大捷克敵第244章喜事第412章一夜變天第969章神操作第981章大明現狀第941章重新奪回第861章發展第534章大破敵軍第408章守護神第43章衝突第9章各有所長第977章地區霸權第322章權臣第667章誠意十足第955章形勢逆轉第193章迎親第833章嫁禍第387章成都風雲第1029章第337章捷報第770章君臣相得第363章前路艱難第511章教化第583章國宴第755章危機第960章拉攏戰俘第712章特效藥第550章秘密英雄第953章堅決抵抗笫377章朝中變局第570章國稅第202章招安條件第946章大局爲重第320章緝兇第990章威迫利誘第210章攻擊第430章秦良玉第420章罪己詔第151章闖禍第786章坑死人第555章戰略第799章兄弟之情第756章帝國崩潰第999章籌劃大戰第313章處理第378章斂財妙計第610章衆望所歸第178章形態意識第938章斬首戰術第154章彈劾第101章設局第133章極品琉璃第693章困難第758章大計第541章邊城大戰二第386章大膽計劃第473章第593章塵埃落定第1026章走向平凡第22章帝皇家第136章第581章獻俘太廟第708章破城第844章大封羣臣第156章拿人第410章鑽空子第72章欽差入城第886章改組部門第82章追殺第694章舊裝備第138章處治第581章獻俘太廟第625章鄭和海圖第228章出頭第62章收伏老將第10章佈局第247章黑胡椒第906章落入虎口第716章滅國之戰第190章道德君子第844章大封羣臣第1027章與衆不同第762章波斯灣風雲第10章佈局第114章流浪的人第967章和談無望第284章選秀第101章設局第786章坑死人第1028章平凡生活第786章坑死人第984章攻入其城第720章名將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