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接見

朱由校試用了這種槍,也讚不絕口,米柱將之命名爲槍,而不是銃了,這是向後世看齊,不是模糊概念,至於一樣叫毛瑟,只能說這是巧合,偉大的巧合。

有了毛瑟1621的出現,只要不是自己作死,否則這建奴我贏不了,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大明其實就是自己作死,纔會將江山拱手讓給別人,現在朝中就是最大的作死派在當權,米柱敢肯定,如果他現在死了,他苦心經營的這一切,就會被無情的推翻,然後就在作死的道路之上狂奔,不但作死了大明,也要弄死自已。

所以米柱纔會有澳洲副計劃,這裡搞不成,就在澳洲搞。

朱由校巡視了基地中的一些設施上後,一起的涌去了門口和米柱他們在此迎接,因爲遼鎮的大軍到了。

這次遼鎮,接受檢閱,獻俘太廟的一萬大軍,一半從皇家衛隊中挑選,一半從遼鎮軍中挑選精英銳之士。

這大軍由熊廷弼親領,袁應泰、賀進賢、張銓、戚金、毛文龍、尤世賢、秦邦屏等大將也來了。

午門接受檢閱,太廟獻俘,這是軍人最高光的榮譽時刻。

在這十多年來,己有武將難封之勢,這些邊將那個不吹牛,打了多少多少的勝仗,然後向朝廷討封,但這勝仗越打越多,建奴越打越多,乃至有薩爾滸之敗,他們攻陷撫順、鐵嶺、開原,邊垂重鎮逐一淪陷,建奴兵鋒直指遼鎮腹地,京城大震。

但是這次徦不了,爲什麼這麼說?連二百年邊帥戰功第一強者李成樑,也不敢吹牛一戰陣斬敵軍萬人,生俘三千,更屌的是,土默特部的卜力兔臺吉是被嚇走的,可見這一戰的偉大,熊廷弼、袁應泰、米柱因戰功而封伯。

大軍由五千騎任和五千步兵組成,押着三千俘虜、一萬二千顆人頭浩浩蕩蕩的開進了豐臺大營。

他們看見營門高臺上懸掛着米柱的旗號,米柱和數位披甲將軍站在高臺之上,以手握拳,放在心口位置,這是軍禮,所以開進大營的官兵們也向高臺行禮高呼萬勝,向這偉大的指揮官致敬。

這時代的軍禮,也與普通的禮義一樣,都是拱手或作揖,重要的就跪下來。

米柱爲顯示軍隊的祟高和與衆不同,制訂了軍禮,以手握拳,放在心口的位置,表示兄弟心腹相依、同心殺敵。米柱好像在電視上看見過古代軍禮,也看見在右手拍兩下左肩,然後握拳移至胸口的位置,傳說的唐軍軍禮,最終他還是選擇握拳禮。

至於後世的軍禮,源於英國海軍軍禮英國軍禮,英西加萊海戰後,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被打的大敗,加上撤退時遇見兩次颱風,幾乎全軍覆沒,英國憑藉“皇家海盜”的浴血奮戰一躍成爲海上霸主,伊麗莎白女王在戰後非常高興,想要去德雷克的“金鹿號”去慰問這些勞苦功高的將士們。

這時候的女王雖然徐娘半老,但是風韻猶存,德雷克一想我這幫手下牲口們粗鄙不堪,女王登艦的時候,這些手下要是情不自禁那可麻煩了,所以德雷克下令,女王上船的時候,所有士兵全都要用右手擋住自己的雙眼。

女王一登艦,發現所有人都擋着雙眼,就問德雷克,這幫人幹嘛呢,殘疾了?德雷克解釋說將士們是在用海軍自己的禮節在向您致敬,到了後來就發展成各個部隊的軍禮。也有人說英國軍人敬禮掌心衝外是爲了表明自己沒有武器,後來英國海軍因爲士兵經常要修理機器,雙手會沾滿油污,爲了表示禮貌,最後也採取了手心向下的軍禮。

米柱認爲,必須有自己的軍禮,選擇了握拳禮,這在皇家衛隊中流行開來,朱由校看見這麼多大將勇士向自己行禮,十分高興,豪情大發,差點就要叫衆卿免禮。

大軍開進營中,在軍中後勤人員的指引之下開進了大營的各指營地,開始休息,準備吃飯。

而百戶以上的軍官則要求去中軍大營,指揮部開會。

熊廷弼和袁應泰說着笑,領着大夥兒往指揮部走去,他對賀世賢道:“老賀,今兒帶你去八大胡同見識一番。”

賀世賢咧嘴一笑,說道:“要得。”

他們說着笑,進入指揮部,看見總司令寶座上坐着一個身穿飛魚服的小胖子,皇家衛隊司令米禮義和東廠提督米柱在下首侍立着,熊廷弼一怔,這地面還有比米柱父子地位高的?

熊廷弼正疑惑間,米柱喝道:“當今皇上在此,爾等還不快快下跪?”

熊廷弼、袁應泰、張銓都是去年薩爾滸之敗後走馬遼東上任的,一年間,歷三帝,他們沒有看見過當今皇帝,但是米柱如此作派,慌忙跪下,大聲道:“參見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他們忙叫後面的軍將也跪下。

上百名將軍全部跪下,頗爲壯觀,朱由校道:“各位將軍遠道而來,辛苦了!平身!免禮!”他親自上前,將熊廷弼、袁應泰、張銓、賀世賢等四將扶起。

袁應泰道:“陛下怎麼在此?”

米柱道:“皇帝陛下知各位將軍凱旋而歸,前來迎接。”

袁應泰道:“如何敢當!折煞我等了。”

朱由校道:“朕就是想看看,這些爲朕拋頭顱灑熱血,立下汗馬功勞的將士們。”

熊廷弼他們還蛋定,手下的千戶官百戶官們可就雞動了,當今天子親自來接見,這多大的面子,多風光的事?許多人都激動不己,許多人都相信,君權神授,皇上就是天子,就是活在人間的神,朱由校每向一位軍官問好,他們都半彎腰,不敢直視,與君王對視者,被視爲大不敬。

米柱侍候在一邊,給朱由校介紹每一位軍官的姓名,有米柱叫不出來的,就由各部長官代爲介紹。

每介紹一個,朱由校就行了一個軍禮,說道:“謝謝!”對方則激動的迴應萬勝。

朱由校檢閱完畢,贊曰:“都是大好男兒,國家的棟樑!”

上百軍將齊刷刷行禮,道:“謝皇上贊。”能得皇上親自接見,還獲得了讚譽,他們是自豪之極,心中充滿了榮耀感。

張銓身爲御史,冒死上前進諫:“皇上乃萬金之軀,一身系天下之安危,臣奏請皇上速速回宮,以安天下民心。”

朱由校道:“有朕披堅執銳的皇家衛隊、皇家陸軍在此,還保護不了朕的安全?”

戚金下跪道:“除非皇家衛隊全部戰死,否則無人可以傷害皇帝陛下一條頭髮。”

朱由校贊曰:“有這麼多將士在,有什麼可以擔心的?朕要和我勇敢的將士們對飲,謝謝他們爲國殺敵。”

皇帝都說到這份上了,再堅持就是打諸位同袍的臉了,他說道:“臣去爲皇上守營門。”

米柱道:“張大人,無需多慮,本官己作好妥善安排,大人何不在此恭聆聖訓?”

張銓是遼東巡按御史,因在瀋陽衛一戰的出色表現,他被封爲左僉都御史,頂了楊漣空出來的缺,可以說這一場大戰中,所有的人都己獲得了晉升。

朱由校坐回總司令寶座之上,他讓大家坐下,但皇帝在,誰人敢坐,紛紛站着,朱由校道:“自我太祖淮西起兵,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己二百五十年,當年太祖留下的衛所兵將,經二百年的洗禮,也已腐朽不堪,薩爾滸一戰,競是敗得如此之慘?朕日思夜想,要保大明千秋萬代不滅,進行軍事改革,勢在必行,朕計劃在遼鎮進行試驗,成功後再向全國推廣,望各位大臣軍將,齊心協力,萬衆一心,確保軍事改革順利的進行,保我大明,千秋萬代。”

袁應泰道:“請皇上放心,我等定謹遵聖訓,萬衆一心,確保軍事改革順利進行,不負聖望。”

他作爲東林黨一員,文臣由軍功封伯,這是轉向勳貴,與走清流路線的東林黨是愈走愈遠,他本以爲會轉向軍職,誰知又轉向他做夢都不敢想的左都御史,這位九卿之一,位極人臣呀!唯有緊抱皇帝大腿,走一條道了。

朱由校道:“自古打江山難,守江山難,大唐、兩宋都是難過三百年,如以此例,我大明也到日暮之時,大明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有則是土地兼併嚴重,百姓負擔日重,國家賦稅收入卻年年下降,大明這是內外交困,先皇臨終前囑咐朕,要想皇朝千秋萬代,就永不加百姓之賦。”

袁應泰道:“百姓爲水,君王爲舟,水可載舟,也可覆舟,先帝英明,永不加百姓之賦,確是一英明良策,可做大明千秋萬代無虞。”

朱由校道:“朕練出新的部隊,就是爲了確保政策順利的推利,望諸君齊心協力,勿負朕望。”

袁應泰和熊廷弼雙雙跪下,說道:“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而以賀世賢、戚金爲首的軍將們齊齊行軍禮,大聲道:“未將願誓死奮戰,翦掃內外之敵,保皇上,保大明!”

第632章展望第54章政爭風向第611章大計第804章堅決拒絕第416章破敵第987章窮途末路第537章大戰前夕第730章帝國戰略第825章軍心大亂番外篇1:紅丸案第171章扔蛋糕第992章相互扯皮第320章緝兇第987章窮途末路第217章爲難第585章御前侍衛第360章賊心不死第446章真龍天子第145章政客第782章變故第32章搶人第680章適應第993章地區老大第194章接新娘第879章新任司令第783章反擊第568章偏激第972章霸業己成第816章真正意圖第470章蒙古名族上第741章肆虐第643章慘敗第151章闖禍第511章教化第299章驅逐第418章大捷第232章宣傳第326章未來構想第788章哀鴻遍野第140章錢莊第33章救駕第730章帝國戰略第427章交易第278章坐鎮第963章兵臨德里第798章他鄉故知第17章皇帝駕崩第680章適應第608章雞肋之地第896章雨夜突擊第427章交易第281章搜查無題第407章拿下第731章亞洲強權第905章柳暗花明第641章馬來半島風雲第879章新任司令第113章傷亡慘重第361章新稅法第841章利益構成第940章和平解決第272章埋伏第734章適時調整第731章亞洲強權第813章巧舌如簧第25章不可逆轉第299章驅逐第296章意料之外第638章勢成第766章皇帝心思第444章龍吟計劃第613章攻打馬六甲城第786章坑死人第586章利益集團第782章變故第670章海洋文明第107章紅衣大炮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笫590章政鬥第195章御駕到第702章遠航艦隊第180章基地第742章戰爭開始第13章結拜第160章對抗第542章邊城大戰三第710章環境惡劣第813章巧舌如簧第214章呂宋行政區第687章婚禮第409章新計劃第545章亂成一團第976章戰成平手第569章黑化第18章新帝登基第153章布衣謀臣第82章金花教主第702章遠航艦隊第462章塞北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