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入獄

侯國興道:“少拍馬屁,就是你的臉貼到了人家屁股上,人家也不會理你。還是回北鎮撫司,準備一下如何迎接我們的貴客吧?”

一夥人回報了北鎮撫司,他們開始打掃衛生,準備刑具、牢房,還去將衛裡的刑訊專家請來,侯國興躊躇滿志,準備辦幾宗大案,讓皇上、阿孃對他另眼相看。

天色漸黑,他們掛上了燈籠,還召集了許多校尉前來,這些人手持火把,分守於各處,讓北鎮撫司看起來殺氣騰騰,戒備森嚴,錦衣衛許久沒有這等大場面了。

很快,校尉來報:“拿住左光斗了。”

“拿住汪文言了!”

“拿住袁化中了!”

“拿住魏大中了!”

“拿住周朝瑞了!”

“拿住顧大章了!”

除汪文言是上不得檯面的,是魏忠賢指定要拿辦的人外,其餘的幾位,乃是大大有名的東林六君子,也是這一次上書彈劾的主力,如今被錦衣衛校尉一網成擒,全體團滅。

他們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這就是驕傲,不將這錦衣衛當一回事,包括鄒元標都在勸他們低調行事,先在都察院、部寺裡呆幾天,看一看風聲再說,但楊漣驕傲不屑的道:“一目不識丁的黃口小兒,何懼之有?畏懼這等小人,徒令天下人恥笑我等無種矣!”

結果依舊是準時下值回家,被埋伏在路上的校尉分別拿下,帶回了北鎮撫司詔獄。

六人在詔獄中相見,不盡感嘆萬分,回想起六人除魏大中外五人均是萬曆三十五年同榜進士,那時意氣風發、壯志滿懷,立志報國安民、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五人互相勉勵,互訴衷曲,情景歷歷在目,不想今日卻詔獄相見,性命安危操於權奸之手。真是世事無常,忠良難爲。

六人又回憶起在紅丸案中,他們互相聲援、肝膽相照,和閹黨進行鬥爭的崢嶸歲月,那時,正氣凜然,奸人喪膽,想起來又是多麼快意啊!幾個人心中都很清楚,正是由於在這幾次驚心動魄的宮廷鬥爭中,他們堅持正氣,怒斥權奸,才落得今日身陷囹圄之結果。

六人只遺憾無法見到皇上,奏明實情,致使奸人當道,好人罹難,他們沒有一個人爲自己過去的作爲感到後悔,也無一人爲今日之處境痛哭流涕。

候國興見拿到了六人,立即安排人手,馬上審問,他命人將他們官服剝去,換上囚衣,迫令跪伏於院子裡的屋檐之下。

楊漣怒道:“我等乃朝廷命官,爾等有何資格,剝去本官官服?”他被兩個大漢死死壓住,拼命掙扎,動彈不得,死死盯着侯國興,眼中幾乎噴出火來。

侯國興安排了六個人對他們分別進行了審訊,他審楊漣,田爾耕審左光斗,

另外還安排了四位刑訊專家,分別審另外幾位,葉文仲最爲狠毒,殺人不貶眼,其次是顏紫,再其次是郭二和劉則,他們各有絕活,乃是用刑高手,以前在刑楠手下聽差,現在東廠和錦衣衛沒辦什麼大案,正賦閒在家,他們被召了同來,侯國興相當陰險,限令一夜之內審問出口供,沒有口供者斬。

侯國興是和米柱相比了,他要學米柱夜審楊鎬,一夜斷案,拿到口供,讓其它人啞口無言。

他們定下了一個罪名,就是誹謗污衊皇上,只是這一條,足夠讓他們丟官殺頭了。

說他們誹謗、污衊皇上,也方便於抯隔其它大臣們的營救,他們指控皇上與客氏有染,這事沒有證據,也不可能有人證物證,但錦衣衛指控他們誹謗、污衊皇上的罪名,則是有奏摺爲證,這樣的罪名,可大可小。

如果是朱元璋、朱棣時代,誅九族都行,到了萬曆年間,李三才多次公開批評萬曆不上早朝,不去太廟,這是爲了在宮中寵幸美女,又說鄭氏獨寵六宮,是因爲她多獻美女,爲皇帝拉皮條,就看皇帝計不計較。

從他降下中旨,着有司追查來看,他是相當生氣,相當憤怒的,當然,這也有魏忠賢矯詣的可能。

侯國興問道:“本官且問你,楊某人上書彈劾皇上與奉聖夫人有“不忍言及之事,宮闈無防”,這是聽何人所說,可有人證?”

楊漣冷笑道:“你想讓楊某攀咬他人,這是不可能的事。”

侯國興道:“書手記下,漣認沒有他人,乃自己信口開河,誹謗污衊皇上,以達不可告人的目的。”

楊漣怒不可竭,眼中幾乎噴出火來,說道:“你陷害我!”

侯國興冷冷一笑,說道:“人來,寫上罪狀,讓犯人簽名。”

楊漣怒道:“你陷害我,讓我簽名,這是不可能的。”

楊漣的青年時代正是東林黨方興未艾的時期,他對東林黨的創始人顧憲成、鄒元標等人以天下爲己任、不畏權勢、敢於訾議朝政的氣節非常敬佩。每遇東林講會,楊漣總會千方百計趕到無錫,與東林諸君探討性理之學,共商治國之道。楊漣與東林黨人彼此志同道合,逐漸成爲東林黨的後起之秀。

萬曆三十五年,楊漣考中進士,他是隆慶三年人,三十六歲的進士,也稱得上是年輕有爲,被授任常熟縣的知縣。

後因在銓選清官考覈中名列第一,升爲戶科給事中,不久又改爲兵科給事中,進入朝中,作爲言官,楊漣是意氣風發,與左光斗、魏大中等點評時弊,並在紅丸案,庚辰宮變之中大發異彩,成爲當朝名臣,光宗病重,他不是大臣,卻作爲託孤十三臣之一,風頭正勁,乃明日之星,所以他爲人也是脾氣極大,相當孤傲。

至於對魏忠賢,以趙南星楊漣、魏大中、左光斗等爲代表的許多人,他們從大量事實中看清了魏忠賢的爲人。認爲他是個狼子野心,不可響邇的人物,對他不抱什麼幻想。處處與之針鋒相對。

楊漣與趙南星、左光斗、魏大中輩激揚諷議,務植善類,抑險邪,忠賢及其黨銜次骨”。“忠賢勢橫甚。時楊漣爲僉都御史,左光斗僉院,與繆昌期三人嘗私相痛憤。

魏忠賢目不識丁卻入閣入司禮監秉筆,楊漣覺得這是對讀書人的羞辱,推案起曰:‘不誅此奴,何以報國?”因商具疏論劾。

他們對首輔方從哲一味妥協退的做法很不贊成。尤其是趙南星,他知道自己無法說服方,但他自己也決不聽方的指揮。

楊漣爲當朝名臣,魏忠賢初掌司禮監,對楊漣頗爲敬重,認爲他是品行高潔的道德君子,頗多拉攏,認爲楊是左副都御史不二人選,日後入主都察院,總憲御史臺,也是一樁佳話,誰知他遞上拜貼,對方根本不在乎,根本不想見他,還公開嘲笑:“魏約某人去吟詩作賦乎?”

這讓魏忠賢十分羞怒。

魏大中,字孔時,嘉善遷北區南早濱人。明萬曆四十四年進士,歷任行人司行人,工科給事中,他自幼家貧,讀書砥行,師事謝應祥、高攀龍,登第後仍敝衣冠,夫人織素如故,魏忠賢因爲大家姓魏,又十分仰慕他的爲人,欲引爲朋友,多次相邀,拒不相見,還上書魏忠賢目不識丁,沐猴而冠,又任人唯私,不足以掌司禮,這讓魏忠賢十分生氣,覺得自己是熱臉貼了一個冷屁股。

負責審問魏大中的是田爾耕,田爾耕道:“魏公,田某十分仰慕魏公爲人,魏公剛直,然須知剛直而折,大人才學道德俱爲上上之選,若能留下有用之軀,爲國效勞,豈不美哉?

魏大中道:“你什麼意思?”

田爾耕道:“魏公公還是欣賞魏大人才學的,如果大人上書,賠個不是,爾耕願意代爲說項,讓大人外放爲官,遠離這京城是非漩渦,爲官造福一方,豈不美哉?”

魏大中道:“你要本官向目不識丁的魏忠賢屈膝卑顏,這絕不可能,孔時頭可斷、血可流,志不可奪。”

田爾耕耐心的道:“大人乃讀書人,應該明白事理纔對,識趨吉避凶者爲君子,夫子也有受困於陳之窘,以大人之才,應外出一方,守護百姓,纔不負所學。” wWW¤ ttκa n¤ ¢ o

魏大中冷笑道:“魏忠賢派汝來收買本官的話,告訴你,本官不吃這一套。”

田爾耕道:“魏公公並沒有指派田某什麼?田某是爲朝廷惜才,以公之才,陷於黨爭,殊爲可惜,公何不學鄒公,掛冠而去,回鄉講學,教書育人豈不是好?”

魏大中道:“侯國興鐵了心要害我等了?”

田爾耕道:“不識時務者,凶多吉少?”

魏大中道:“魏某飽讀聖賢之書,向來只識剛直,不識時務爲何物?”

田爾耕道:“公登第後仍敝衣冠,夫人織素如故,子學伊學廉尚在讀書,公不念及家人乎?以鄒南皋尚且退隱朝廷三十年,公忍一時之氣又何妨?難道公競比南皋先生還大牌乎?”

田爾耕都說到鄒元標了,魏大中默然不語。

田爾耕道:“公什麼也不用做,只書一封辭職信,其它事有田某辦?”

第523章有權就用第200章小小分岐第736章突襲第318章刺殺第486章遲鈍反應第327章進攻第982章拔除爪牙第16章戰鬥帝第508章勇將第753章蔓延無題第327章進攻第1018章印度皇帝第48章色膽包天第412章一夜變天第567章重文輕武第262章艦隊第113章傷亡慘重第225章驚人消息第504章雪夜交戰第838章因勢導利第942章面對敵人第656章出手相救第693章困難第123章東廠大神第497章大宴羣臣第465章大軍雲集第759章天道輪迴第837章制度第852章大宗軍購第983章攻破城牆第41章換帥第123章東廠大神第76章經略遼東第245章呂宋地位第923章抵達錫蘭第992章相互扯皮第4章自宮第601章呂宋攻防戰中第214章呂宋行政區第554章兩難第84章慘烈追殺第163章密謀第109章大慘敗第842章開國大典第778章劫收大員第727章前線堡壘第262章艦隊第143章快刀斬亂麻第972章霸業己成第258章反擊打臉第409章新計劃第818章果阿叛亂第873牽章老牌帝國第817章各懷鬼胎第691章偷襲炮臺第584章題詩第676章刀鋒轉向第956章危機突發第915章當衆威脅第338章家宴第19章勸諫第922章御駕親征第990章徐徐圖之第272章埋伏第534章大破敵軍第440章最後的土司城第285章朱常洵第178章形態意識第337章捷報第462章塞北局勢第358章謀定後動第17章皇帝駕崩第282章事發了無題第799章兄弟之情第70章出關第370章第466章準備進攻第463章名帥第1033章伏誅第734章適時調整第960章拉攏戰俘第987章窮途末路第607章推銷第803章皇家選美第464章遼東巡撫第791章籌備建國第970章融合政策第429章善後督辦第449章救兵第405章忍辱第115章改革第909章身陷困境第107章紅衣大炮第466章準備進攻第834章反擊戰略第690章各方盤算。第393章城破第171章扔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