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政見不同

大明朝廷內部的矛盾比起南洋帝國還要更加的多,因爲大明朝廷畢竟已經,經歷過200多年的風風雨雨,各種利益衝分割早已經完成,而新出現的人卻又是非常的多,每個人都迫切的希望獲得自己的一塊好處。

玩有的利益集團想保住自己既有的利益,而新生的貴族則是想通過奪權的手段和變法的手段,讓自己獲得更多的權利。

朝廷與皇室之間有他的矛盾,朝廷與軍方之間也有他的矛盾,軍方與地方之間也有他們的矛盾。

總而言之就是就是利益分割的不協調,令大家非常的不滿。

孫承宗他這一次打着是爲了大明天下的旗號進行變法,但是其核心還是爲了獲得更多的權利,把權力掌握在了自己手中,纔可以按自己的想法來實行。

但這一點是不可以的,葉向高他好不容易纔重新爬上了這位置,獲得這樣的頭銜,在家賦閒的這幾年,讓他意識到了一點,那就是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

權利可是一個好東西,他比女人和銀子更加的吸引人,更加的讓人青春常駐,充滿活力。

在鄉下賦閒的時候,他未及天黑則已疲倦不堪,非常勞累,但是現在他在朝中或者家裡面批閱奏章,即使是批閱到了深夜,晚上小睡片刻,早上又去上早朝了,都一點不累。

這種大權在握,一言一行之間就決定天下命運,決定許多人命運的權利讓他非常的爽,非常的興奮,所以他不辭辛勞,不怕辛苦。

皇帝對於他還是非常優渥的,知道他年紀已老,所以允許他帶着奏章回家裡面進行審閱。

計向高畢竟是泰昌帝老師,算是天啓皇帝爺爺的那一輩,天啓皇帝對於他還是非常尊重的,他但凡有所奏請,天啓皇帝一般都不會拒絕。

而且對於他的賞賜基本上也就是沒有斷絕過,基本上都是三日小一次,十天一大次。

他這樣的優渥是其他的幾位閣老都比不上的,都是其他人所眼紅的,畢竟他葉向高的地位擺在那裡,他在內閣混的時候,另外的幾個好像還沒有高中進士。

葉向高他又組織過幾次春闈,門生故吏,遍佈天下,是真真正正的做得到一呼百應,他是具有領導羣臣能力的那種大臣。

論起個人的魅力和政治上的手腕,他可是甩前任方從哲幾條街。

方從哲已經成爲了過去式,當然它也不像原版歷史上的,以敗退的方式慘淡下,羞恥的退隱。

他現在是獲得了朝廷和百官的一致認可,風光隱退,現在正在家裡面含飴弄孫,也算是成爲了光榮隱退的一代名臣。

但是論起政治上的排名和政治上的能力,他可是遠遠不如現在的葉向高,葉向高他是趁明軍大捷時候,趁機的整頓了朝廷的吏治,讓大明從萬曆年間一直興起的黨爭得到了有效的壓制。

至少強力的壓制的黨同伐異之風,讓許多熱衷於黨爭,熱衷於興風作浪的人沒有了市場。

在執行皇帝的意志方面他也做得非常的好,可是讓朝廷風貌一變,吏治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是葉向高它是有它的底線的,有它的立場的,那就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是無數前輩拋頭顱灑熱血爭取來的東西,這是相當於老祖宗留給子孫的蔭澤。

他也是因爲這一種蔭澤才能夠由一個普通的小官吏之子,成爲了名聞天下的葉向高,他既然是這種制度的獲利者,他就會全力以赴的維護這一種制度。

葉向高他現在已經沒有了政治上的追求,他現在已經位極人臣,皇帝對他的信任和榮寵也都是當朝無人能比,皇上對他的恩澤也都是當世無雙。

但是皇帝要他同意這樣的要求,他是絕對不會點頭的,他倒是不怕遺臭萬年,而是真正的覺得大明就是士農工商,這是太祖皇帝定下來的規矩,也都是大明270年來穩定的基礎,一旦動了很容易就會動搖到大明的根本。

現在的讀書人雖然有很多敗類和蛀蟲,但是並不能說明所有的官員都是壞的,但商人之中更加的多,他們更加的壞。

大明朝廷那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把官員的地位拉到跟商人和農民一樣的,沒有了高高在上的地位,沒有了優越於其他人的身份,他們又如儕輩而出?

皇上可是派人多次的向他遊說,甚至許下了非常好的條件,這種條件就是葉向高他無論如何也得不到的,但是他就是不肯點頭。

葉向高不點頭,朝廷就等鐵板一塊,孫承宗等想說服他,這可是不容易的。

不過面對皇帝和孫承宗的聯手,葉向高他的壓力也都非常大,他倒是有點懷念當年韓爌和劉一燝在的時候,他們兩個在的時候起碼會對自己進行了呼應。

不像現在的內閣,魏廣微就是一個老奸巨猾,唯利是圖的人,眼中除了利益和女人,沒有別的東西,皇帝說向東他絕對不會向西,而另外一位閣臣李逢春學士,雖然他的文章道德文章非常的好,爲人也都非常的清高和自傲,但是他的能力真心的不行,在許多事情上都容易犯糊塗,如果不是因爲他是皇帝的老師,早就被擠出內閣去了。

因爲他是當今皇上的帝師,任何人對他的攻擊都是視爲對皇帝的不滿,對皇帝的攻擊,這才令其他的人不好下手,讓這一尊大佛坐在了這裡,但是他也成功的混了一個泥胎閣老的說法。

李逢春自從辦砸了去年的差事了以後,他一直都非常的羞愧,非常的低調,在內閣裡面向來不會發表自己的意見,無論是誰的意願都附和,變成了著名的點頭派和中間派,葉向高的政策他是支持的,孫承宗的政策他也是支持的,皇帝的政策他也是支持的,當官當到了這份上,就連皇帝也都搖頭。

但是他的身份註定了他的地位是難以動搖的,如果是稍微老一點的都可以暗示他榮退了,但是李逢春他才四十有五,正值壯年的時候,還是內閣之中最爲年輕的一個。

現在他都是閣老了,朝中排名第四的文臣,也算是中堅力量之一,如果派他去地方也都不妥,因爲他已經有過經略地方的經歷,而且現在地方也都沒有發生重大的動亂,這就讓許多人想動他都沒有理由和藉口。

所幸者現在的內閣三輔魏廣微雖然他是無條件的支持皇帝,但是他卻非常嫉妒皇帝對孫承宗的寵信,所以又形成了一條,魏廣微他對於皇帝那是無條件的支持,但是對於孫承宗他又是無條件的反對,在這一方面他跟葉向高甚至算是盟友。

葉向高他通過卓越的政治手段,算是壓制住了當現在的黨爭,但是這也就是表面上的事情,她也都沒有真正地壓制住朝中的利益之爭。

大臣之中拉幫結派,相互的爭權奪利,那是常有的事情,如果沒有那纔是奇怪。

以前米柱在的時候,他所在的地方就是朝中勢力最爲龐大的一派,他們在個在朝中有官員,在軍方也有支持者,可以說是地位穩如泰山,連現在的帝黨都沒有當日之威。

帝黨現在分爲了幾大派別,軍方的自成一派,朝中的又以魏廣微和李逢春自成一派,就連方從哲的徒子徒孫也都團結在他們的新科大佬亓詩教的麾下,自成了一派。

只是現在大家都知道當今的皇帝不喜歡大臣爭權得利,最痛恨的就是朝廷大臣拉幫結派,所以大家纔會做的不敢如此的肆無忌憚,不像以前那麼的高調,大家一樣有鬥爭,但是這些都壓了起來,不再表面化和公開化,而是在暗地裡進行鬥爭。

帝黨的分裂纔給葉向高以機會,否則的話,他想制衡朝廷,統領文武百官,領導羣臣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令他苦惱的就是以前在帝黨和朝廷之間波動的矛盾,現在又成爲了他的對手的矛盾,他與孫承宗之間的爭論,是真正的政見不同,而不是爲了爭權奪利。

但是這纔是最爲可怕的,如果是爭權奪利,葉向高他可以讓出一部分的利益,讓對方退縮,讓對方爲他讓路,但是對方不是爲了利益,而是爲了心中的理想,這是沒有了退讓的,這才令葉向高他十分的爲難。

葉向高他佩服孫承宗的爲人,但是絕對不贊同他的做法,但是現在朝廷的局勢,那就是不是進就是退,如果不能穩住局勢的話,不能打敗孫承宗的話,就是帝黨重新崛起之時。

試想當讀書人也要交稅了以後,朝廷的格局肯定會重新發生了變化,皇家的勢力會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強,甚至會回到了太祖時代,視百官如草芥的地步,想殺就殺的地步。

這是許多文武官員都爲之擔心的,要知道在太祖皇帝的時候當官可不是什麼好差事,許多當官的在上早朝之前都是立好了遺囑,在做好了一去不回的準備,如果晚上能夠成功的回來,會擺酒慶祝慶幸活過了一天。-

這種恐怖的氣氛絕對不是他們這些官員想要的,而且他們也認爲這是有失他們身份,有失他們的派頭的。

如果讀書人都是如此戰戰兢兢的做事,那還有什麼風度氣派可言,如此還能稱爲君子和大臣?只是一個皇家的奴僕而已,正是因爲有了這些想法,葉向高他纔會堅決的反對皇帝的想法。

葉向高他作爲朝中的大臣領袖,他始終支持一種政策,那就是制衡,無論是誰都要制衡,朝廷需要制衡,皇帝也需要制衡,只有雙方的力量得到了平衡,纔會得到和諧,纔會天下太平。

第102章形勢逆轉第470章蒙古名族上第683章海權論第772章兇險第640章積極備戰第365章土司之亂第934章新局通第872章蓄勢待發第704章獨立政體第203章各有所憂第1039章世界霸權第20章勾結第159章以小制大第191章大官僚第218章反貪第138章處治第692章炮擊巴達維亞第5章面試第632章展望第480章前朝秘聞第998章新型戰艦第556計劃第145章政客第506章提督出征第701章推薦第837章制度第319章快速反應第294章分肥肉第249章真禁海第546章大軍困境無題第153章布衣謀臣第916章逃離第86章調整第655章掠奪計劃第446章真龍天子第988章獻城投降第991章無耐之舉第502章改變策略第770章君臣相得第474章新生命第228章出頭第216章戰略平衡第753章蔓延第59章楚黨入夥第552章謠言第920章父子相見第981章大明現狀第771章京城形勢第788章哀鴻遍野第705章策略第280章直取將首第120章公祭第726章佔領果阿第691章偷襲炮臺第317章緊急任務第949章核心地區第165章應對策略第988章千秋大計第982章盤算第270章逃命第372章迅速應對第131章搶錢利器第730章帝國戰略第263章秘密行動第812章反間計無題第627章附者如雲第816章真正意圖無題第282章事發了第402章爭取第713章遠航艦隊歸來無題第587章天下正中第629章喜事不斷第498章皇城夜宴第765章新發現第622章橫掃海峽第621章新家坡第881章艦隊東來第34章登基第3章逃婚第973章態度第550章秘密英雄第69章說客第556計劃第688章登陸爪哇第843章登基大典第943章老將歸心第921章獎勵第437章形勢不妙第622章橫掃海峽第495章南洋大勢第352章廠督威風第424章投效第171章扔蛋糕第479章謀取第410章鑽空子第859章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