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

簽下停戰協議三天後,清軍正式從朝鮮撤退。

見清軍已撤,李嘯遂遵守諾言,釋放那四千餘人的清軍俘虜。

當阿巴泰終於離開那暗無天日,屎尿遍地,惡臭沖鼻的關押房間時,這位全身上下傷痕累累,鬚髮骯髒蓬亂得有如野人一般的大清國的饒餘貝勒,竟然跪地嚎啕大哭。

入他娘,總算放出來了,總算離開了這個地獄般的環境了!

雖然,自當天被俘到現在,不過十來天的時間。但這段時間裡,饒餘貝勒阿巴泰,已是深深地領教了李嘯軍殘酷暴虐的一面。

現在的他,全身已多次被打傷,雖未致重度傷殘,但要恢復正常的話,怎麼也得休養個半年以上了,而自已的身體狀況與戰鬥能力,怕是再也恢復不到從前的水平了。

那四千餘名被俘清軍,情況比他也好不了多少。

在他們被釋放前的幾天裡,那些看守的猛虎軍軍兵,對他們更加暴虐地兇狠打罵,極多清軍俘虜被打傷至殘。而這些看守軍兵之所以這般殘酷地對待他們,那是因爲,他們奉了李嘯的密令,反正這些傢伙要送還給清軍,那自然讓他們今後再難恢復戰鬥能力便是最好。

對待敵人,李嘯從不吝於施展殘酷毒辣手段。

更何況,這些韃虜畏威不懷德,使用這樣的殘暴手段,把他們從精神與身體上加以摧殘後,更可以更有效地打擊敵人的士氣,甚至要讓他們,以後聽到猛虎軍的名頭,便要爲之膽寒。

當然,李嘯對諸如馬光遠之類主動投降的漢軍將領,稍顯優待,除了例行關押外,並不加以打罵,這倒讓馬光遠等人心下極爲感激。

馬光遠等人聽說李嘯要把他們送回清廷之時,雖然心下極喜,但表面上卻裝出一副沉痛不捨的模樣,說什麼不能再爲李大人效力,心下極其難過之類話語。

不過,這些牆頭草隨即向李嘯大聲表示,就現在算回去了清廷,一定會爲猛虎軍大開方便之門,兩軍再次交戰時,絕對不會爲滿洲人盡力而戰,將來若有機會,也一定還會率部重投李嘯手下,再建功勳。

李嘯對他們這些虛僞至極兩頭押注的話語,付之一笑,內心卻鄙夷至極。不過,他還是表面了誇讚了他們幾句,讓馬光遠等人心下暗自竊喜。

接下來,李嘯派出船隻,送他們到漢江入海口,那邊已有貝子尼堪,率着清軍兵馬接應他們回國。

見得清軍帶着阿巴泰等送返的俘虜北返後,李嘯決定,全軍也就此離開江華島,轉而前往濟州島。

見得清軍退走,心下的欣喜幾乎無可言述的國王李倧,見得李嘯已要率軍離開,心中愈發喜悅。

他感覺心中一塊久久積壓的大石終於落地,全身上下,卻有說不出的輕鬆。

在裝模作樣地挽留了李嘯軍一番,見李嘯已執意要離開,李倧便安排盛宴,殺牛宰豬,爲全體猛虎軍將士餞行。

歡宴已畢,李嘯全軍登船,準備離開江華島。

李嘯從一衆送別的人羣中,清楚地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皇妃趙氏。

她在幾名宮女的陪伴下,向着佇立船頭的李嘯,充滿深情地眺望,然後默然揮手。

李嘯亦滿懷深情地望着他,然後輕輕揮手與她告別。

兩人脈脈相望,一切盡在不言中。

從漢江入海口的江華島,前往朝鮮南端的濟州島,約有五百多公里多遠。本來按李嘯軍的那些俘獲的荷蘭船期只的速度,平均可達4節以上,但因爲加入了那些原先東江鎮水師的海艙船、趕繒船、鳥船等慢速船隻,現在李嘯軍水師的平均船速公爲2節不到,每天可走近90多公里,故整個船隊,在六天後,方到達濟州島。

當看看到海天盡頭,那呈現出迷濛的青綠,長滿了萋萋芳草的濟州島海岸,出現在自已面前時,李嘯心下,充滿了無限的喜悅。

濟州島是朝鮮第一大島,位於韓國西南隅,黃海與東海的東端界限處,北面隔濟州海峽與韓國本土相距82千米,東面隔朝鮮海峽與日本相望,西面隔黃海與中國相離,南面朝向東海。

濟州島地處北緯33度線附近,現在雖然是小冰河時期,但因濟州島周邊有暖流經過,氣候溫和,冬季乾燥多風,夏季潮溼多雨,具有典型的南國氣候的特徵,是朝鮮平均氣溫最高、降水最多的地方。在現代韓國,濟州島有韓國夏威夷之美稱。

現在的濟州島,屬於朝鮮全羅道管轄,整面積1845.5平方千米,面積雖大,人口卻很少,只有二萬餘人。整個島上,除了軍民百姓外,還有大量地位相當於農奴的官奴婢,島上最大的城市是濟州城,另設有大靜縣,和旌義縣兩座縣城。

按朝鮮的官制,濟州城中,最大的官員爲牧使,亦稱爲濟州觀察使。現任觀察使是朝鮮李氏皇族的遠支李仁卿。

能得到濟州島,李嘯心下極爲欣悅。

雖然現在的濟州島,因爲人口稀少,且基本上沒有太多的開發,但擁有這樣的良好環境,將來發展的潛力,卻是十分巨大。對於李嘯軍的進一步壯大,可謂極其重要。

李嘯打算,將這濟州島,開發成重要的農業基地和漁業基地,並使濟洲海港成爲銜接山東與臺灣的中間過渡港口和重要的商品批發集散地,亦可使得水師航行與補給,更加方便。

當在,還有一點最爲重要的便是,讓這座濟州島,在將來成爲面向日本海的前哨基地,爲猛虎軍將來前往東北亞拓殖,諸如前往蝦夷、庫頁島、以及外滿洲,甚至東西伯利亞等地,提供一個相當可靠的出發點。

李嘯正暇思之際,船隻不覺已到濟州港之中。

早已接到交接命令的濟州牧使李仁卿,親率文武官員,前來港口迎接。

“濟州觀察使李仁卿,拜見天朝上國李大人。“

身穿紅袍的從三品文官李仁卿,率先向李嘯屈膝跪拜。

“李觀察使免禮。“李嘯笑吟吟地走過去,虛扶起他。

在禮節性地寒暄了幾句後,李嘯便問道:“我部現在接來接收濟州島,李牧使可令下屬臣民人等,皆準備完畢了麼?”

李仁卿忙答道:“稟李大人,下官早已派出手下,通知了濟州島上,各州縣的2萬餘名軍民百姓,這些人,聽聞李大人願出安家費讓他們前往全羅道定居,皆是十分歡喜呢。”

李嘯笑道:“甚好,你可安排下去,就從明日便開始移民離開,且由我大明官軍出資,按每人5兩的安家費用分發給百姓,資助他們前往全羅道安家立業吧。”

聽了李嘯這般慷慨的允諾,李仁卿十分高興,他急急而道:“大人,現在我朝鮮之中,一戶數口之家的普通農戶,建好家房,購買土地,總共花費也不過6兩多銀子足矣,大人這般豪闊,這些搬遷的百姓,倒是可以大賺一筆了。”

李嘯嘆道:“百姓遷居生活不易,且搬往新地,多有用錢之時,本官卻也不願委屈了這些貧苦百姓。不過,爲免官員貪墨,這筆銀子,本官在百姓們登船離開之際,按人頭分發,確保百姓皆有銀錢可領。”

聽了李嘯這番話,李仁卿臉上露出尷尬之色,他訕訕地笑道:“李大人身居高位,卻心細如髮,深察民情,本官實是欽佩之至。本官在想,這百姓安頓完畢,這島上的官員們,遷居花費,卻需更多,大人您看。。。。。。”

李嘯知道他欲語又止的背後之意,便笑道:“李牧使,爾等一衆官員,待我軍覈查人員名單後,自會按品級分發安家費用,比百姓卻要高上許多,這個你卻不必擔心。”

李仁卿見李嘯答應得這般痛快,心下極喜,隨後他臉上堆起燦爛笑容,便引領着李嘯全體軍兵,上岸入營休息。李嘯等官員將領,則被他迎入濟州城中,安排盛宴招待不提。

進城之際,李嘯注意到,這濟州城,皆是由大小石塊搭建而成,周長僅有二里有餘,面積十分狹小。其城牆不過兩丈多高,外觀上十分粗陋不堪,而城牆上基本沒有防禦,只擺了兩三門長滿了銅綠與苔蘚,純爲擺設的小火炮,另有數十名軍兵來回巡邏,人人都是一副懶散麻木的模樣。

而進得城來,李嘯看到,城中不過四五條街巷,規劃得極爲散亂。城中百姓極少,行人寥寥,兩邊的商鋪亦是破舊不堪,整個城池給人一種了無生氣的感覺。

讓李嘯十分驚訝的是,這濟州城,竟然沒有挖護城壕,城牆直接與外面的野地相連。李嘯暗想,這樣的城池,若自已存心攻取的話,怕是一個衝鋒就要拿下來了。

接下來的幾天裡,百姓們乘坐李嘯的水師船隻,拖家帶口地離開了濟州島,前往朝鮮全羅道上,安家定居。

朝鮮百姓們每個人都得到了5兩銀子的安家費用後,皆是喜不自勝,連聲向李嘯的猛虎軍兵們稱謝不提。

而濟州島的官員,則按品級不同,每人得到了8至15兩的安家費用,亦是人人欣悅,對李嘯稱頌不已。

至於牧使李仁卿,爲感謝他這幾天的熱情接待,李嘯另贈了他500兩銀子,以爲謝禮,李仁卿見李嘯出手這般闊綽,當下歡喜無盡。在連聲道謝後,一臉喜悅的他,才領了銀子,帶着家眷,喜孜孜前往全羅道另行赴任。

整個朝鮮移民安遷工作,李嘯共花費了銀子十餘萬兩。

當然,這筆錢,對於現在財大氣粗的李嘯來說,不過九牛一毛。

在朝鮮的軍民百姓,皆已離開之後,業已將全島調查完畢的陳子龍,向李嘯稟報此島情況。

“李大人,據在下帶人現場堪查瞭解,現在這濟州島上,已開發的農田約有3萬餘畝,另有土壤合適的可開發成耕地的荒地,至少有80萬畝!”

陳子龍說到這裡,滿是笑容地望向眼中大亮的李嘯。

好傢伙,80萬畝土地,若以每戶人家20畝地的開發份額,這80萬畝農田可以安排4萬戶百姓,前來移民居住。以平均每戶4人計算,可以安頓16萬名百姓,在這濟州島上長期定居下去。

“臥子,除了農田外,這濟州島上,復可開發何等產業?”李嘯復問道。

陳子龍忙道:“稟大人,除了可開墾爲農田的荒地外,另有可開墾爲桑田的輕度鹽鹼地與半乾旱土地30萬畝,而適合開墾爲鹽田的沿海灘塗,至少有1萬5千畝。”

未等李嘯說話,陳子龍便喜笑顏開地說道:“這樣一來,按每戶授30畝桑田計算,可安排一萬戶人家,約4萬餘人。而能開墾出1萬5千畝的鹽田出來的話,每月濟州島的產鹽量,將可達到4千5百萬斤!還可解決至少5000人的工作問題。”

陳子龍愈說愈激動,他復對一臉笑容的李嘯說道:“大人,按在下了解,這濟州島上,不單可出產糧食,種植桑園,曬制海鹽。其附近海中,魚羣富集,易於捕撈,在原先島上的朝鮮居民中,便有不少的漁民,專以捕魚爲業,甚至還有專門前往深海中捕撈珍珠與珊瑚的海女呢。而若我軍可以磊量捕獲這些海魚,非但可大幅減少我軍所需購買的各類肉食,甚至還可將海魚製成鹹魚幹,一可充當臨時軍糧,二可銷往大明內地與蒙古諸部,卻又是爲我軍增加了一大筆財源啊。”

聽了陳子龍的分析,李嘯大笑起來,大聲喊了一個好字。

李嘯知道,若真把這樣項目都完成了的話,整個濟州島,安置二十多萬百姓,絕對不成問題。

“就如子龍所見,從現在開始,我軍便要大量移民過來。不過除了你所說的項目外,本官還打算,將這濟州城大加擴建,建成周長十二里,規格如同赤鳳城般的堅固城池。同時,再把那簡易的濟州港重新翻修擴建,讓它成爲可停泊駐紮數千料的大船的闊大海港,以更有利於商船往來和水師駐紮。爲我軍將來的南下與北上,創造更好的有利條件。”李嘯笑着對陳子龍說道。

“大人遠見卓識,規劃得當,學生實是佩服,學生但聽李大人安排便是。”陳子龍笑着捋須言道。

李嘯等人,復於濟州島上安頓了數日。

隨後,李嘯留了一哨軍兵約一千餘人,暫時駐紮濟州島維持治安,餘者皆隨李嘯返回山東赤鳳城。

海風浪浪,天高海闊,撲面而來的鹹腥海風,將意氣豐發登高而望的李嘯,那鮮紅披風獵獵掀起,有如一面勝利的旗幟。

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三百三十八章 郭子儀還是安祿山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城擄民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八百八十三章 喪權辱國的苟活協議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入侵彰化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彈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劃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與變數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議和 力攻西藏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順和議 改土歸流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請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師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緬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二百七十五章 楊嗣昌來訪第四百零四章 兩片式胸甲第十六章 暗謀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十七章 職爭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八章 船戰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