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後金之亂(一)

崇禎八年九月初,多爾袞統軍返回盛京,受到了皇太極的熱烈迎接。

多爾袞雙膝跪地,一臉恭敬神色地雙手獻上傳國玉璽,皇太極一臉笑容連聲勉慰,便親手收下,兄弟二人言笑晏晏,兄愛弟恭,簡直是兄弟團結的典範。在衆人面前,完美展示了愛新覺羅家族的子孫們,團結和睦兄弟同心的光輝形象。

隨後皇太極下令,隆重款待率族來降的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及其母蘇泰太后等人,並舉行盛大的祭天儀式,感謝上蒼將傳國玉璽送給了金朝。

心情大悅的皇太極,將次女瑪格塔格格賜婚給額哲,以示榮寵,額哲大喜而受。

接下來,在已徹底穩住了插漢部部衆後,後金的高層貴族,開始對林丹汗的幾個福晉進行瓜分。

在北方蠻族看來,勝利者擁有對戰敗者的一切處置權,所以,把林丹汗的幾個福晉以及姊妹瓜分,自然是天經地義之事。

大貝勒代善,最是貪婪和急不可待,他向皇太極提出,要娶福晉俄爾哲圖和林丹汗的妹妹泰鬆格格。

代善之所以選定這兩個女人,因爲他私下了解過,這兩人的財產最爲豐饒。故代善唯恐肥水落了他人田,才這般急切地請皇太極同意他迎娶這兩個女人。

見到代善一開口就要了兩個女人,皇太極心下,對他這副貪婪的嘴臉極爲厭惡。

況且,因爲有了李嘯散佈的那些傳言,皇太極對於代善求娶這兩個頗有錢財的女人十分警惕,最終,他只讓代善娶了泰鬆格格,而把福晉俄爾哲圖讓阿巴泰娶走。

代善心下銜恨,卻無可奈何,只能照皇太極的指令辦。

見到有錢的福晉們都快被自已的叔伯們瓜分完了,豪格心下十分着急,他向皇太極提出,要娶福晉伯奇以爲側室。

這件事,皇太極不置可否,本欲同意此事,誰知此事卻讓豪格的岳母,也是自已的姐姐莽古濟知道了,她頓時十分生氣。

莽古濟,是老奴第三女,與莽古爾泰、德格類一樣,同爲袞代皇后所生,後嫁給海西六部之一的哈達部部長武古爾代,生了阿木沙禮與卓那希兩個女兒,再後來,大女兒嫁給了代善長子嶽託,二女兒嫁給了豪格爲妻。

後來武古爾代病死,莽古濟便遵皇太極之令,嫁給了蒙古傲汗部博爾濟錦氏的濟農,瑣若木杜棱,並把開原地作爲嫁妝,令其與丈夫瑣若木共居於此。

聽聞皇太極欲給豪格娶伯奇福晉爲側室的消息後,莽古濟心下十分不滿,唯恐女兒就此失寵的她,到皇太極面前大吵大鬧,要他不得同意豪格這般花心的舉措。

皇太極對於這個莽古爾泰的親姐姐這般吵鬧,心下十分厭惡,強忍着沒有發作。只不過,後來他聽說莽古濟又去了代善那邊訴苦的消息後,這個親情涼薄的傢伙,終於動了殺機。

隨後,皇太極給代善及其子嶽託、薩哈廉等人,羅織了一系列罪名,革除了代善大貝勒稱號,削掉了和碩貝勒的名爵,從他手下的正紅旗中,奪去十個牛錄,編入兩黃旗中,另罰銀萬兩,雕鞍馬十匹,甲冑十副,以爲懲戒。

嶽託與薩哈廉二人,也分別處以每人奪娶兩個牛錄,罰銀,罰馬,罰甲冑之類的懲罰。

在皇太極沉重打擊實力雄厚的兩紅旗後,正藍旗主德格類,已明顯感覺到了,接下來,皇太極恐怕就要對自已痛下殺手了。

畢竟李嘯的那道惡毒流言,可是赤.祼祼地針對代善與自已。皇太極既然已經沉重懲治了代善,那絕無可能會輕饒了自已。

德格類有種可怕的直覺,那就是皇太極對他的懲罰,極可能會比代善重得多。

畢竟自已的親哥哥莽古爾泰,可是不明不白地暴病而死,其中的情況,德格類心有所感,卻當然不敢深究。

也許,心狠手辣的皇太極,會對自已痛下殺手?

這些天來,德格類常常單獨把自已關在房間中,只不過,長吁短嘆的他,卻常常回想起幾年前的那個夜晚。。。。。。

崇禎五年十二月上旬的一夜,外面狂風怒吼,大雪紛飛,德格類,以及他姐姐莽古濟與姐夫瑣若木,一同到達莽古爾泰的府上,莽古爾泰隨即在一間密室內,設宴款待。

灑過三巡之後,莽古爾泰忽然雙眼泛紅,語氣哽咽:“姐姐、姐夫、德格類,今日一宴後,恐再難與各位歡聚。”

三人聞言皆大驚,忙問其故,莽古爾泰便仰頭長嘆道:“去年大淩河之戰,我因軍伍指派不公一事,與老八產生口角。後因我頭腦發熱,口不擇言,又露刃相逼,終致與本來就對我心懷頗測的老八,發生正面衝突。卻萬萬沒想到,時間已過了一年,他竟然還絕不肯諒解我,定要至我於死地方肯罷休啊!”

莽古爾泰嘆息說完,一臉恨恨之色。隨即壓低聲音說道:“近日來,據我護衛稟報,常常發現一些行跡詭異之人混入府中,我在想,也許,老八終於忍不住要對我動手了!”

一旁的面貌與莽古爾泰頗像,神情卻更加精悍的德格類,臉色陰沉的說道:“哥哥啊,說來說去,還是你當日行爲欠妥當之故!竟連”爹個鳥”這般粗語都敢對老八說,又欲對老八露刃揮刀,實實欠妥之至。若非當日我出拳將你擊出大帳之中,你早被老八的一衆侍衛當場格殺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

莽古爾泰一臉漲紅,他懊悔地說道:“此事我****悔之,然已發生,多說何益。現在我遭人如此陷害,該當如何是好?”

容貌富態氣質雍和的姐姐莽古濟,見得莽古爾泰這般窘況,她想了想說道:“那我們趕緊向老八報告此事吧,德格類你現在擔着戶部主事,老八對你還算信任,也許,由你向老八說明情況,可能會得到他的原諒。”

德格類斜了她一眼:“姐姐純粹是婦人之見,這種事情既然已經發生,豈會如此輕易彌合!我們與老八之間的猜忌與裂痕又非只是一日兩日,我若代哥哥去向老八求情,老八隻會疑心更重,此人心狠手辣,怕是下手更快了。”

莽古爾泰漲紅了臉,一臉橫肉顫動:“那怎麼辦!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不如,反了!”

莽古爾泰沉聲吼出的這句話,讓一直未參與談話的姐夫瑣若木大驚失色,手中的湯羹幾乎掉地。

瑣若木心中突然極度懊悔,這位蒙古傲汗部的濟農,半點也沒有繼承祖先那驃悍勇猛的血液,反而是個極其懦弱膽小的人。他原本以爲和自已的第二任妻子莽古濟來這裡,只是參加莽古爾泰的一次普通家宴,卻沒想到,在這裡聽到這番越來越讓人心驚肉跳的談話後,才知道自已已被妻子綁上了賊船。

“莽古爾泰,你行事萬萬不可衝動,定要慎重行事啊。”瑣若木語音顫抖,滿含深深地恐懼。

莽古爾泰鄙夷地掃了一眼這位膽小如鼠的姐夫,冷哼一聲:“我現在已將老八徹底得罪,與其****活於憂愁恐懼之中,最終還是讓他來殺我等,不如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老八給除掉,奪了汗位,方可徹底免我等之憂。”

瑣若木聞言,面色更是慘白如紙,他苦着臉,不敢吭聲也不敢再喝湯,可憐兮兮地拿着湯羹發抖。

此時的莽古濟反而冷靜下來,她冷冷地對莽古爾泰說道:“這等大事,弟弟萬萬不可莽撞,需要仔細想好。”

德格類也低沉而道:“哥哥,此事事關重大,需得小心行事,你要想好,這可是成則一步登天,敗則全家覆滅九族株滅之路啊。”

莽古爾泰雙眼愈發變紅,眼淚不知不覺地悄然落下:“我不殺他,他必殺我,我哪裡還有路可退!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而爭之。願諸位至親助我,大事若成,我定將高官厚賜重謝各位。”

莽古濟也流淚了,她輕輕地拍了拍莽古爾泰的肩膀,柔聲而道:“弟弟,你放心,姐姐一定盡力助你。”

德格類低着頭,臉色越發陰沉,沉吟半晌後,終於還是緩緩地說道:“哥哥既已定了心事,弟弟我當全力以助。”

瑣若木沒有說話,只是雙眼呆呆地望着窗外,一臉呆滯之狀。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三人轉頭望向瑣若木,瑣若木方從迷思中回過神來。見三雙陰寒的目光正定定地射向自已,他不由得打了個冷顫,連忙擠出一絲笑容說道:“莽古爾泰你既有心奪位,姐夫雖無能,但若能有幫忙之處,定會盡力。”

莽古爾泰回給他一絲冷笑:“姐夫勿憂,有你這個表態就夠了。”

瑣若木低頭哂笑,心下卻暗恨不已。

隨後幾個人開始議定行動計劃,經過好一番反覆的商討,最終決定的計劃如下。

首先,由德格類向皇太極稟告,說莽古爾泰現已知悔改,故請皇太極至莽古爾泰家中赴宴。宴會時,事先埋伏五十名刀斧手於外間,若皇太極前來,則在其酒中下毒,將其鴆殺,若其發覺不飲,則刀斧手齊出,將其砍殺,隨後,調發兵力直取皇宮,奪取汗位,昭告天下。如果最終這個計劃不能實施,則率領正藍旗全部兵力,撤退到瑣若木所在的開原城中固守稱王,開原城高大堅固,當可長期穩守,到時自已再暗中拉攏皇太極的反對者,最終要將皇太極扳下汗位寶座。

四人起身至一間更加隱密的佛堂之中,對着佛像歃血盟誓。

莽古爾泰雙手合十,跪於佛像之前,淚珠滾滾地立誓道::“我莽古爾泰,天命汗第五子,三大執事貝勒之一,現已結怨於殺父奪位謀害兄弟的僞汗皇太極,現吾立誓,必將剷除僞汗皇太極,以報父汗之仇,以正國之序統。現有皇姐莽古濟,姐夫瑣若木、皇弟德格類同襄共助,共謀大舉,以昭國事。爾等助我,事濟之後,如視爾等不如我身者天地鑑之。”

莽古濟、瑣若木、德格類皆低頭立誓:“我等願齊心襄助莽古爾泰奪得汗位,此言一出,覆水難收,如不踐言,天地鑑之。”

言畢,莽古爾泰咬破中指,血書盟誓內容於絹帛之上,隨後於佛像前焚燒。

熊熊燃起的火焰映照着四人表情各異的臉,臉沉如鐵的莽古爾泰將粗大的右手一伸,三隻右手緊緊地搭扣在他右手手背之上。

。。。。。。

這時,窗外一股涼風吹來,讓沉思不已的德格類,竟忍不住打了個寒噤。

他心虛地四下張望,發現並未有任何人進來。

德格類一聲苦笑,不覺又回想到莽古爾泰死後的情形。

讓德格類等人都沒想到的是,莽古爾泰定下奪位大計後的三天的夜晚,正在小妾依塔勒房中休息的莽古爾泰,便神秘地暴病而死。

據那名小妾事後供道,當天夜晚,莽古爾泰正與她說笑來着,突然便口不能言,口鼻出血,痛得真在牀上翻滾,在抽搐嘶吼了近半個時辰後,便氣絕身亡了。

此時,莽古濟瑣若木等人已返回開原城,故只有德格類聞訊後迅速趕來。

見到大福晉哈達納喇氏和莽古爾泰的一衆妻妾,正圍着莽古爾泰已然冰涼的屍體,扯天扯地大哭不止時,德格類渾身發冷。

他暗想,也許,接下來,被殺的那個人,將是自已吧。

德格類快速思索了一下,立刻下令,着大福晉與那名小妾殉葬,隨後爲莽古爾泰發喪。

大福晉大哭了一陣,最終盛裝打扮了一番,然後咬牙喝下一壺毒酒自盡。那名小妾依塔勒不願意死,驚懼至極的她,欲從莽古爾泰家中逃走,被幾名侍衛抓住,活活用弓弦勒死在莽古爾泰靈前。

莽古爾泰的葬禮舉辦得隆重而熱烈。

天聰汗皇太極率一衆兄弟與大臣親自前來哭靈。

身着素服的皇太極在莽古爾泰的墳前,哭泣得極其哀痛,參加的葬禮的人們,都被大汗真摯的兄弟之情感動不已。

天聰汗整整哭了三鼓鍾纔回去,隨後又在中門設置靈堂來祭奠莽古爾泰,又情真意切地大哭了一番之後,纔在衆人那大汗要以國事爲重,不可哭壞了身體的苦苦勸諫反覆勸說下,方回宮休息。

皇太極這番舉動,讓後金國中的百官與臣民皆極其感動。尤其是幾個漢人文臣,諸如范文程、寧完我之流,更是連連讚歎道,我汗真乃德配天地,仁致堯舜之絕代英主,有此遠邁漢武唐宗之君,實乃國家與百姓之洪福也。

莽古爾泰的親弟弟德格類與親姐姐莽古濟在葬禮上哭得死去活來,幾致雙雙昏厥。尤其是莽古爾泰姐夫瑣若木,竟也在葬禮上捶胸頓足,哭得情真意切,涕淚橫流。向人們充分展示一個蒙古人的純樸與真摯。

“都是假的,都在演戲啊。”

德格類從回憶中回過神來,輕聲喃喃,一臉難以描述的苦笑。

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內城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十一章 酒樓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黃陂,進逼武昌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八百四十五章 僥倖回國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對決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五百八十一章 肅殺之夜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四百二十一章 化玉帛爲干戈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齊突,全力攻城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一百一十章 無助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五百八十一章 肅殺之夜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四百四十六章 新幾內亞平定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緬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四百七十九章 術士的復仇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七百九十四章 紅河平原決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準你自盡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兩縣立定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二百四十章 司令被俘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敗的遼西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夜襲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軍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