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大明皇家海軍皇家陸軍

第412章 大明皇家海軍皇家陸軍

第412章

大明的問題是財政問題,而財政問題從朱棣之後就一直在折磨着大明,越往後就越嚴重,到了崇禎這一朝,幾乎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

雖說隨着寧海軍集團的崛起,大明有了新的稅源,情況有所改善,奈何問題是,隨着寧海軍集團走向大明的執政黨,再加上這一仗下來,大半個北方都打爛了,再加上幾百萬軍戶和軍屬移民,以及俘虜移民,沒有幾千萬兩銀子下去是很難在短時間內讓大明的北方恢復元氣的。

這裡頭要花的錢可就海了去了,上哪找這麼多錢?

反正,孫之澋是想不出辦法了,在孫之澋的慣性思維,無比是開源和節流,可眼下節流是沒有辦法節流的,程世傑這個攝政王連紫禁城都不想修,因爲修紫禁城、也要修北京城,更需要安撫收買京畿百姓,到處都需要花真金白銀。

與慣性思維稍多一兩點的就是,發動對江南的經濟戰爭,或者是軍事戰爭,通過戰爭手段,掠奪江南士紳的財富,可是他卻沒有想到朝藩王下手。

在程世傑提出藩王的兩個字時,孫之澋豁然開朗,一下子打開了思路和格局,在孫之澋的理解和認知中,歷朝歷代,貪腐現象最嚴重的兩個朝代,其實是宋朝和明朝,如果是程世傑看來,最嚴重的其實是清朝。

然而這三貪污腐敗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有一羣被朝廷頒佈貪腐許可證的羣體,宋朝是北宋將門,明朝是藩王宗室,清朝則是宗室、藩王、還有八旗鐵桿莊稼。

在守朝想貪污,投降將門,在明朝想貪污,投降藩王,在清朝,就更簡單了成爲奴才就行了。

謝宗澤有些難以啓齒地道:“王上,這個……有點不妥吧?”

“沒有什麼不妥的!朝廷沒錢,把藩王給抄了,不就有錢了?”

隨着程世傑話音剛剛落,一衆文臣無不齊齊翻起白眼。合着您老人家不怕落一個苛待宗室的罵名?咦……朱家宗室,跟程世傑與藩王沒有半毛錢關係。把藩王的家抄了不就有錢了?你老人家還能再簡單粗暴一點麼!

程世傑看着衆人不情願,就淡淡地道:“當年成祖與衆藩王約法,用富貴換兵權,現在本帥跟藩王作再作一個交易,用兵權換富貴,他們可以用田地、糧食、銀子和財寶,換回他們的兵權!”

孫之澋苦笑道:“就算有錢,那些藩王也不見得肯把田賣給朝廷……他們把田地看得太重了,不到萬不得已的關頭是絕對不會賣田地的!”

程世傑淡淡地道:“那就多花一點時間,清查他們貪墨、貪贓枉法、侵佔民田的惡行,然後通通掛樹上去。其實本帥更傾向於將他們掛到樹上去,這樣可以省事,更容易獲得一大筆錢!”

張裕、周寧等將領們興奮不已,躍躍欲試,文臣們則激烈地翻着白眼。

於是,又一道聖旨擬好了,內閣將在一個月之內組建統計小組,丈量全國藩王財產,清查田籍。

除了開國時期賞賜以及歷代先皇賞之外的田產,其他田產視作非法侵佔,非法侵佔的田地,將依法追回,同時,要補繳稅銀,還有滯納金,利息……

這一新政掀起軒然大波,很多藩王不出所料的跳起來造反了。

這些田產可是他們攢了好幾代人才攢下來的,憑什麼你一句話就全收回去?憑什麼?就算想老老實實,那也不成的,那些稅銀滯納金和利息,讓他們賣光家產也賠不起,不反只能死了。

事實上,程世傑控制的區域內並沒有幾個藩王,首先是魯王朱以海,他跑到南京稱帝,在兗州的魯王產業就被直接查封了,至於代王在太原城破之前,就跑了,現在正在潞安府蹲着,手中沒錢沒糧,你說啥就是啥。

濟南德王、南陽唐王、洛陽福王、潞州潞王、臨沂涇王、青州衡王、開封徽王、汝寧崇王,不過這些藩王不出意外,不是跑了,就是來到京城,找程世傑哭訴,跟寧海軍作亂的膽子,他們是沒有的。

與削藩同時進行的還有各衛所,有的衛所想反,他們比藩王還慘,因爲程世傑只針對將領,不針對普通軍戶,甚至可以說普通軍戶獲得最大的利益,絕大多數衛所將領的反叛旋起旋滅,絕大多數叛亂還沒等寧海軍出動就被軍戶們給鎮壓下去了。

想要造反的將官還沒來得及起兵就被手下的軍戶給割掉了腦袋,在軍戶們眼裡,這些將官的田等於是他們的田了,這幫喝了他們幾代人的血的王八蛋不僅不肯把他們的田交出來,還要帶他們去造試圖分田給他們的朝廷的反,簡直就是豈有此理,不弄死伱跟你姓!

甚至有不少將官還沒有生出要造反的念頭就讓軍戶安上一個要造反的罪名給割了腦袋拿去向朝廷邀功,然後美滋滋的分田地分家產,一時間,衛所將官成了高危職業,看似軟弱可欺的軍戶在獲得田地的希望面前爆發出來的狂熱讓他們肝顫。

當然,就這些將官幹過的破事,把他們全部幹掉可能有冤枉的,但是十個裡面砍掉九個,肯定有漏網的,所以朝廷對軍戶們的所作所爲基本上是睜隻眼閉隻眼。那些蛀蟲趴在大明身上吸血吸了這麼多年,也該付出一點代價了。

大明朝兩大冗,衛所和藩王就此成爲過去,也沒費什麼事,這玩意兒大家都覺得早就該廢掉了,做一件兩百年前就該做了的事情,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但是程世傑拋出的軍制改革卻讓滿朝文武炸了鍋,他要效仿大唐,重開都督府!

這可捅了每一個文臣的菊花了。他們雖然對頑固的士大夫階層瘋狂打壓武將集團,甚至爲此不性廢掉大明的國防力量的做法很不滿,但他們同樣沒有忘記藩鎮之亂時武將集團終年相互攻伐不斷、文人命賤如蟻、百姓淪爲口糧十室九空的慘狀。

重開都督府?不行,絕對不行,這不是又要來一次藩鎮之亂麼!絕對不行!而武將覺得很有必要,重開都督府可以讓他們獲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晉升的機會,好處是明擺着的嘛。文武雙方展開激烈的爭論,吵得面紅耳赤。最後還是程世傑拍了板,都督府,非開不可!

當然,與大唐的都督府不同的是,程世傑不需要採取弱枝弱杆的方式,因爲熱武器時代,中樞掌握着武器製造的渠道,而且隨着將來大規模修建鐵路,地方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樣,關起門來當皇帝。

首先成立的則是安東都督府,安東大都督府,安東大都督府下轄整個努爾幹都司以朝鮮半島,遼東都司。

其次是成立安北大都督府,安西以安南大都督府,這四大都督府架子搭起來之後,將全力恢復舊有的版圖。

不過,現在的情況是,只有安北和安東大部分地區在程世傑的控制之中,安北大部分區域還沒有實際控制,在程世傑的規劃中,安北都督府涵蓋整個西伯利亞,直到貝加爾湖,安北都督府的責任就是將這塊廣袤寒冷的土地徹底納入大明的版圖。

首先安東大都護不出意外,則是由張裕擔任麾下的李小東擔任,以原海軍都司沈世魁擔任副督護。

安北大都護暫時不設,張裕安西大都督護府,安南大都督則是是沈明遇擔任,即將開展安南攻略。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都督都不能世襲,而且每五年對調一次。同樣的,各都督府的部隊每十年對調一次防區,在給各都督最大限度的自主權的同時也給了他們最大限度的限制,防區對調、都督與下轄部隊分別對調,這幾條基本上斷絕了都督們擁兵自重甚至造反的可能。 五年時間,再精明的野心家也不可能作好造反所需的一切準備。當然,像程世傑這樣的掛逼是沒有辦法用常理來推斷的。沒有朝廷的命令,地方部隊不得成建制進入城區,哪怕是節假日也不行,違令者將受到很重的懲罰。

大明將廢除募兵制與義務兵結合的兵役制。

程世傑本來想採取義務兵制,可問題大明現如今適齡義務兵有一千多萬人,其中男性比例人口將達到五六百萬人,怎麼義務?

程世傑可養不起五六百萬兵馬,哪怕程世傑僅僅控制大有的三分之一略多一點,但問題是,依舊可以擴充至二三百萬兵馬,關鍵是不需要那麼多。

特別是寧海軍的待遇是大明青年最合適的出路,甚至比讀書做官更有出路,讀書不一定能當官,需要千軍萬馬擠獨木橋,可是當兵卻不一樣,寧海軍特別是熱武器的士兵,大炮洗地之後,基本上就上去收屍,非常安全。

程世傑規定,但凡所有適齡青年,只要不是殘疾或者有先天性疾病,都可以參加體檢,擇優錄取,合者者入伍參軍,在軍隊裡接受爲期兩年的訓練,兩年之後,可以根據自願的原則下,參加士官選拔,合格者可以留在部隊。

在部隊立功,可以提幹,除了戰場緊急臨時提幹,正常提幹需要到軍校脫產學習,畢業後進行統一分配……

武將的頂峰就是元帥,元帥是終身制,一旦晉升爲元帥,則成爲大明總參謀部高級參謀,但整個帝國皇帝以下最高領導人是帝國首相,一應民生經濟、政治外交、人事任免,都由首相全權負責,元帥無權干涉。

當然,首相實行的是競選制度,元帥也可以競選首相,但在競選之前必須脫軍裝,跟軍界斷絕關係,否則不得參選。

這一條無疑給文臣集團吃了一顆定心丸。雖說重開都督府、建立海陸軍元帥府基本上斷絕了文臣插手軍隊的可能性,讓武將有地位有了極大的提高,但大明的基本國策依然是文官治國,他們的地位並沒有降低,只是要接受武將集團有限度的挑戰了而已。

大明的軍銜制度與軍職制度是不直接掛鉤,目前沒有辦法掛鉤,安東都督府基本上就是武裝巡視,沒有太大可能發生戰爭,安北地區情況也差不多,只是有可能碰到大毛,寧海軍的主要發展方向在安西,也就是關中地區,則是由張裕負責,安南則是由沈明遇負責,至於江南地區,則是由程世傑掛帥,宋獻策輔佐……

等張裕拿下安西都督府,恢復到唐時安西都督府的疆域,他將獲得大明元帥的晉升,同時,沈明遇也需要拿下整個安南,這個任務都不好乾。

在制度上,大明最多擁有十個元帥的職位,十個元帥之後,未來就需要一個蘿蔔一個坑了,只有等老元帥死後,或者是,元帥參加首相竟選,脫下軍裝之後,才能提拔新元帥。

對於江南和安南以西關中的攻略,估計需要半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完成,真正完成需要到崇禎十年,不對,應該是鼎新元年春耕以後開始。

就在這個時候,江南小朝廷送來一份文書,當然也可以視作通牒,首先是祝賀攝政王程世傑克復北京,驅逐韃虜。

程世傑這個攝政王,是周皇后下懿旨冊封的,事實上比江南小朝廷更具有合法性,畢竟周皇后和太子都在遼東,包括崇禎皇帝。

一大堆花團錦簇卻沒有多少實質性意義的華麗詞藻之後,他們提出瞭解決江南問題的條件,第一無條件釋放崇禎帝,讓崇禎皇帝平安抵達南京。

其次是,廢除墨學、雜學,繼續獨尊儒術;接着是鼎新朝繼續前朝一切優待士人的政策,減免商稅;然後是繼續重農抑商的國策,並限制農、工、商階層的權力,非士人不得參政……

後面的條件就不用再看了,光是這幾條讓滿朝文臣大搖其頭,連聲大罵作死了。

雖說鼎新朝絕大多數都是傳統文人出身,天然偏向那些已經被逼入絕境的江南士子集團,很樂意看到南京小朝廷與北京達成和解。

可問題是,釋放崇禎帝,讓崇禎皇帝平安抵達南京?

這是什麼性質?他們還真敢想,這場災難就是他們一手引發的,崇禎皇帝如果獲得自由,第一個要收拾的就是程世傑。

廢除墨學、雜學……就連孫之澋都罵人了,你他娘怎麼不去死!

我們宗族多少子侄苦心研習墨學、雜學多年,已經學有所成,眼看就能出人頭地大展拳腳了,這個時候來廢除墨學、雜學?信不信我們先廢了你!

繼續前朝優待士人的政策,減免商稅?自太祖以來,大明優待士人兩百餘年,都養出了些什麼奇葩?不是除了撈錢就啥都不會的大貪官就是除了罵皇帝就啥都不會的大噴狗!

這種垃圾趁早拔管停藥送火葬場好了,還優待?優待你奶奶!還有減免商稅,大明的商稅還不夠低麼?都低到歐洲商人瞠目結舌的地步了好不好,就這點商稅你們也不肯納,還想繼續減免,你們到底想怎麼樣!

程世傑看完以後,將這份通牒隨手扔給衆人看了一遍,等所有人看完以後,程世傑直接扔在地上,狠狠地踩了兩腳。

“本帥想通過和平解決江南問題,看來他們還真是賊心不死!”

“大帥,要不要出兵?”

“不用,不能因爲幾個跳樑小醜就打亂我們的發展節奏!”

程世傑淡淡地道:“軍改不能停止,我們說到哪裡?”

“海軍!”

程世傑這個時候想起了盧象升,他不禁我草起來。

現在大明是寧海軍的大明,搞得自己只是把寧海軍這個私軍公開化而已,國家化進程不能光有寧海軍,他吃肉別人也要喝湯,要不然要引起衆怒的。

程世傑想了想道:“寧海軍陸軍,現更名爲大明皇家陸軍,海軍更名爲大明皇家海軍,對了,把盧象升請過來,本帥要跟他談談!”

(本章完)

第381章 更無一個是男兒第342章 必將遼西將門斬盡殺絕第391章 天下混亂一步到位第427章 明荷北部灣海戰第349章 主宰自己的命運第297章 程世傑有曹操之癖第448章 太會纏人招架不住第51章 最黑暗最骯髒的手段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299章 瘋狂輸出大炮洗地第401章 突襲加火箭炮洗地第242章 向大明嚴重地抗議第176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26章 贏得軍心其實不難第79章 集結部隊我要報仇第15章 貧民窟一般的千戶所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155章 一言既出血流成河第282章 高傑跟本公子去殺人第402章 最後的建奴八旗第361章 非常不好的信號第123章第401章 突襲加火箭炮洗地第154章 尚公主封駙馬都尉第84章 打垮建奴最有力的武器第17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193章 一結婚就不再缺錢了第427章 明荷北部灣海戰第282章 高傑跟本公子去殺人第377章 忠臣比貪官還要可惡第180章 他們敢死本帥就敢埋第83章 自己心裡沒點數嗎第213章 先打騎牆派再決戰第44章 格局打開天下自來第171章 再殺德格類建奴崩潰第199章 遼東十五衛八千戶第224章 程少將軍你闖大禍了第269章 烤饅頭實在太香了第43章 擴軍選兵寧缺毋濫第247章 這是最危險的信號第133章 有實力就掀桌子砸鍋第89章 判斷失誤建奴來了第394章 皇上我們沒法回頭了第125章 殺人容易善後很難第404章 遷都的初步構想第304章 第一次虧本的戰爭第306章 用艦炮轟斬首算誰的第341章 真服了你這個老六請假第271章 一座隨時噴發的火山第249章 八千萬兩銀子賠款第8章 歸德府永城宋康年第195章 最終還是禽獸不如第317章 大金幸虧沒有南下第24章 家悅很厲害的第108章 最擅變的是女人心第298章 士氣如虹豐收的喜悅第65章 提高弩機生產速度第392章 鬼才知道是怎麼回事第480章 大明氣度大國氣象第215章 火炮居然可以打這麼遠第342章 必將遼西將門斬盡殺絕第338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54章 全民皆兵寧海城第417章 這麼好的靶子不好找第263章 與崇禎的蜜月期結束了第477章 你對大明的實力一無所知第298章 士氣如虹豐收的喜悅第100章 朕的趙子龍好樣的第355章 給崇禎皇帝提個醒第199章 遼東十五衛八千戶第218章 沒有路如何發展經濟第286章 什麼火牛不就是蒸汽機嗎第179章 明軍滿餉不可力敵第24章 家悅很厲害的第215章 火炮居然可以打這麼遠第131章 明朝的事情明朝解決第348章 想多了影響真不大第279章 你有什麼資格跟本帥談條件第9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19章 一刀切絕對是不行的第17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455章 被文明遺忘的土地第136章 沒有最黑只有更黑第458章 要論來錢還是搶劫第85章 崇禎皇帝上墳哭錯人第297章 程世傑有曹操之癖第199章 遼東十五衛八千戶第350章 他們憑什麼高高在上第308章 兵分九路各自突擊第184章 封爵國公世襲罔替第243章 鄭芝龍被出賣了第239章 崇禎皇帝的利益至上第99章 東江軍從今兒姓程了第320章 大明從來不因言獲罪第6章 先吃飽有力再賺錢第186章 簡在帝心馬車奏對第157章 秋高氣爽汗王大點兵第277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朝第29章 一旦破城雞犬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