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

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

第406章

李信打着程世傑的旗號求見盧象升,盧象升倒沒有太過奇怪,事實上,因爲消息的延遲性,程世傑率領寧海軍全殲了清軍,宋獻策錘死了多爾袞、多鐸、阿濟格、代善、嶽託等人,皇太極、濟爾哈郎、豪格等被火箭炮炸死。

這些消息盧象升統統都沒有接到,他還以爲程世傑在與建奴對決的決戰時刻,需要他打一個配合,畢竟盧象升現在指揮着北伐大軍殘部,特別是與雷時聲所部匯合之後,全軍人馬有五萬多人。

只不過盧象升所部幾乎耗盡了彈藥,變成了一支幾乎純冷兵器時代的軍隊,不過這五萬餘冷兵器時代的軍隊,也有一定的戰鬥力。

李信在大營外等了不足一刻鐘,一名天雄軍軍官來到李信身前道:“冠軍侯請您過去!”

李信馬上解下自己身上的配刀、還有左輪手槍遞給那名天雄軍軍官。

天雄軍軍官搖搖頭道:“不需要!”

李信來到盧象升的中軍大帳中,發現大帳中有二三十位將領,不過這些將領也彷彿像難民一樣,無一例外,都瘦得脫了形,顯然他們沒有少吃苦。

“拜見冠軍侯!”

看着李信過來,盧象升問道:“關內現在如何了?”

李信沒有遲疑,隨即將這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告訴盧象升,先是北伐大軍中了建奴的詭計,兵敗三神山,然後建奴在皇太極的帶領下,兵分兩路,一路以多爾袞爲首,從山西進攻太原。

一路,則是由皇太極率領,以關寧軍爲前導,整個永平府、順天府、保定府幾乎全部望風而降,皇太極進入北京,並且派兵南下,進入真定府,準備與多爾袞所部會師,多爾袞所部通過井陘,進入北直隸。

在這個時候,寧海軍經過動員,十萬大軍北上,先是進攻遼西,佔領除了山海關以外整個遼西,雖然寧海軍海軍兵分兩路,一路進攻撫寧衛,一路進攻天津衛……

經過李信半個多時辰的敘述,盧象升麾下衆將領這才知道包括皇太極在內的清軍已經被寧海軍全殲了,衆將領高興壞了,興奮的大吼大叫。

盧象升望着李信微微皺起眉頭:“你還有更重要的事?”

“聖上可曾安好?”

“陛下的身體倒還算不錯,只是脾氣越來越差!”

盧象升苦笑道:“一天到晚吼着要反攻建奴,你是爲陛下而來的,對吧?有什麼想法直接說出來,本侯不習慣繞來繞去……”

“只是……”

“都退下!”

衆將領紛紛告退。

此時的大帳中只剩下盧象升麾下的李重鎮和雷時聲,以及李信他們四個人。

李信依舊沒有開口。

盧象升道:“他們都是本侯最信任的將領,有什麼話你可以直說!”

李信沉默片刻,還是決定開門見山:“是這樣的,北京淪陷之後,由於國內羣龍無首,太子又年幼,所以爲了穩住軍心民心,遼東管委會與皇后娘娘商議以後,皇后娘娘頒佈懿旨,冊封我們大帥有攝政王,以攝政王監國的身份,統率大軍北伐……”

盧象升深知崇禎皇帝的脾氣,他因爲臨陣奪軍,殺了三軍統帥朱純臣,崇禎皇帝就一直與盧象升不對付,現在還在處處提防着盧象升,特別是高傑和陳國棟來到崇禎皇帝身邊以後,對盧象升更加不假顏色。

現在的崇禎皇帝非常不待見盧象升,見到盧象升整個陰陽怪氣,實而不實的內涵盧象升,說盧象升是做曹操還是王莽,如果想做曹操,最好提前動手弒君,要不然他就沒有機會了,現在程世傑已經派人到了他身邊。

可問題是,程世傑這個廣平王是崇禎皇帝自己冊封的,但是攝政王卻是周皇后冊封的,這樣以來麻煩就更大了。

盧象升的神色微微一動:“這可麻煩了……陛下還安在,周皇后卻就冊封廣平王爲攝政王這可是僭越……人臣大忌啊!”

李信哭笑不得地道:“攝政王只是代天子監國掌天下,尚未正式登基。但是他接掌大權之後一系列政策方針穩健而有效,也能因才而用,確有明主之資,大明軍民都對他極爲滿意……”

盧象升沉默良久:“你的意思是,就算現在陛下返回北京,百姓也不會再接受他了,對吧?”

李信很坦率:“是的。”

盧象升目光變得極其尖銳:“那你想怎麼樣?弒君嗎?”

李信苦笑着拱了拱手:“不敢,我不敢有這樣的想法,因爲我知道我家大帥和冠軍侯都極念舊情,陛下固然犯下了大錯,但對你們有常識提攜之恩,你們是不會允許別人傷害他的。況且我家大帥也答應了皇后娘娘,絕不會傷害陛下!”

盧象升神色稍緩,問:“那你到底打算怎麼做?”

李信壓低聲音道:“不能讓他回北京,大明剛遭到了重創,一團混亂,而且混亂還會繼續發酵!”

“這怎麼可能?”

李信苦笑道:“在皇太極拿下北京以後,魯王朱以海被南京擁立爲帝,秦王朱存機在李自成的扶持下,在西安稱帝,現如今南京方面積極擴軍,據說大軍直逼三十餘萬,李自成所部更是拿下河西,控着了關中,若非秦良玉秦老將軍堵死了李自成入川的道路,說不定連四川都無法倖免,除了魯王之外,這個天下還有十幾個皇帝……”

盧象升也明白李信所說的危機,一旦讓崇禎皇謗回到北京,無疑是火上加油,搞不好又得殺個成河了! 李信接着道:“所以,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回到北京,最好不要讓人知道他還活着!”

盧象升目光一凝:“你的意思是……”

李信聲音雖低,但是字字清晰:“弄個他憂病而死的假消息,然後偷偷將他送到一個誰也不認識他的地方去,給他一座莊園,讓皇后和幾位嬪妃,還有幾個兒女陪着他,好吃好喝養着,但不准他與外界接觸……只能這樣,沒有別的辦法!”

盧象升面色連變數變,最後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盧象升雖然勉強同意了李信的意見,然而問題是陳國棟卻沒有同意,他知道上一次李信和孟恩等就想逼着程世傑借皇太極的刀殺人,陷程世傑於不義之地,現在又提出這麼一個餿主意。

陳國棟沒有做出決斷,而是馬上讓人通知程世傑,只不過數日之後,卻沒有接到程世傑的消息,沒有消息,就是一個消息。

陳國棟看來這是程世傑同意了李信的計劃,他一邊對外宣佈崇禎皇帝突然患上了怪病,臥牀不起,咳血不止。

一邊帶着崇禎皇帝直接經撫寧衛,前往遼東,現在全天下醫療條件最好的地方其實就是遼東,在崇禎皇帝抵達遼東金州以後,周皇后和朱慈烺同時去面見崇禎皇帝,這個時候,消息這纔對外發布。

驚聞崇禎皇帝病危,可以說是舉國震驚。

……

另外一邊,程世傑率領文武百官抵達紫禁城的時候,他看着紫禁城將近一半宮殿變成了廢墟,雕樑畫棟盡成灰燼,硃紅柱子被大火薰得漆黑甚至爆裂,幾乎所有建築物的屋頂都塌了下來,紅磚碧瓦變成一堆堆瓦礫,至於御花園的假山奇石,奇花異草也被大火一掃而空,尤其是那些珍貴的花木,給燒得只剩下一些焦黑的樹樁……

程世傑憤憤地道:“皇太極他媽的,真夠狠的!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寧願毀了也不讓本帥得到。”

溫體仁本想解釋這場浩劫跟皇太極無關,然而,他卻沒有張口,因爲這場浩劫,說穿了是清軍和關寧軍爲了抓住周皇后,與寧海軍在紫禁城內大打出手造成的,要說不說皇太極的責任,這也說不過去。

王應熊看着范文程都沒有解釋,他自己自然不會解釋。

孫之澋並不知道程世傑的意恩,小心翼翼地道:“若是撥專款最多半年就可以恢復原貌……”

不等孫之澋說完,程世傑道:“不留着它!”

“留着它?”

孫之澋一臉不解:“堂堂帝國皇宮被燒成這個樣子,也不修整一下,如何體現帝國的威嚴??”

“大明帝國的威嚴何須依靠一座宮殿來體現?”

程世傑一臉嚴肅的道:“本帥要留着這片廢墟,不光留着,還要豎起石碑刻上碑文,警告後代,因爲一個皇帝急躁貪功,聽信讒言,招來了一場浩劫,險些連妻兒都被活活燒死;本帥要告訴後人,爲君者切不可貪功任性,疏遠賢能,國之大事切不可不懂裝懂,否則下場必定比這次還要慘烈得多!”

孫之澋有些無語,程世傑太狠了,留着這座滿是廢墟的宮殿,這可是狠狠抽打崇禎皇帝的臉,如果這座宮殿一直留着,那麼崇禎皇帝的黑料一直都在。這樣要是黑下去……

事實上,程世傑留着這座廢墟的用意就是警示後人,就像圓明園一樣,提起圓明園這座萬園之園,沒有人不會想起慈禧太后,沒有人不會想起八國聯軍。

北京城再度易手似乎並沒有掀起什麼波瀾,就算有什麼波瀾也讓源源不斷地運往街頭髮放的糧食給淹沒了。

老百姓其實是很容易伺候的,只要能讓他們吃得好一點,手頭寬裕一點,他們就很滿足了。程世傑對老百姓的想法摸得很透,剃髮者無罪,開倉放糧,就這兩道命令,輕而易舉的擺平了北京城。

至於北京軍糧食發放完了怎麼辦……好辦,從南方調就是了,小意思,這個叫手裡有糧,心中不慌。

北京城的老百姓也發現寧海軍士兵很容易相處,別說擅闖民宅強搶民女,就連想找他們借點柴火什麼的也是客客氣氣的在門外等着,買了東西就照價給錢,客氣得他們都不習慣了。

白天這些士兵就忙着把糧食運過來挨家挨戶的分發,到了晚上他們就回到那殘破的營地,吃完晚飯,該巡邏的出去巡邏,不用巡邏的就趴在院牆,欣賞着北京城的夜景。

經歷了一場大亂,現在北京城的繁榮景象已經十去其九,但仍然讓這些樸素的士兵看得如癡如醉,晚上往這邊一看,一牆的腦袋,也怪嚇人的。

剛開始的時候老百姓挺害怕這些連建奴都能幹趴下的士兵,但很快就覺得他們其實沒什麼好怕的,再後來看到他們住在破破爛爛的營房裡,白天四處發糧,晚上還要巡邏,吃的東西除了罐頭就是餅乾,要不鹽豆子也能對付着填飽肚子,都覺得這些士兵實在太辛苦了。

有些還算富裕的人家弄來食材做了香濃的熱湯,親自給他們送去,他們居然還不敢收,說上頭有命令,亂拿老百姓的東西要軍法從事,真叫人無語。

至於那些文武百官,正在監獄裡享受着蟑螂老鼠蚊子的熱情招待。溫體仁、王應熊、陳新甲、錢謙益……這些都是在官場上,在文壇上跺跺腳都會引起一場大地震的大人物,一個個擁有萬貫家財,錦衣玉食,一呼百應,那是何等的風光?

現在卻被關在監獄裡與蟲蟻爲伴,蓬頭垢面,神色驚惶,要多狼狽就有多狼狽。

至於那些扎堆投靠勳貴更是被塞滿了一個又一個牢房,整個監獄內愁雲慘淡,哭聲不斷,平時士大夫們要是讓皇帝扔進監獄裡,甭管做得對不對都會有大批士子跳起來爲他求情請命,痛罵皇帝。

最後皇帝還是會乖乖的將他放出來,不光沒有什麼損失,還平白出了名,比挨一頓廷杖的效果還好,可是現在沒有人覺得坐牢是件好事了,看到幾乎整個中樞的官員全部跑到監獄來扎堆,所有人都覺得一股寒氣直衝脊樑!

有人還幻想着江南士子起來爲自己發聲求情,但是知道內情的人都知道沒希望了,因爲江南那幫總是喜歡挑戰作死極限的士子已經擁立新君跟程世傑對着幹,程世傑再大度也無法容忍這樣的挑釁,以寧海軍軍威,那幫傢伙明年墳前的草就該有三四尺那麼高了,還指望他們救命?做夢去吧!

現在他們只想知道,程世傑打算怎麼處置他們!

程世傑如果挑一個黃道吉日登基,那麼肯定要大赦天下,他們就可以成功出來,所以,監獄裡面的文武百官,其實並不擔心。

他們認爲,坐牢只是暫時的,畢竟,程世傑還能用得着他們,無論皇帝誰來坐,他們都是治理天下的國之棟樑。

非常可惜,他們想多了,程世傑現在正在翻着小本本,跟他們秋後算賬,他們這些人做過的一件件事,都要付出代價。

(本章完)

第5章 登州城內殺氣騰騰第26章 贏得軍心其實不難第479章 我們現在是大明人了第83章 自己心裡沒點數嗎第402章 最後的建奴八旗第33章 大獲全勝收穫頗豐第71章 握草進錯門了咋辦第3章 閉眼睜眼兩重天第418章 追上盧建鬥那是別想了第108章 最擅變的是女人心第324章 納投名狀是自己人第383章 帝國落日血色黃昏第453章 大明艦隊抵達歐洲第436章 恩威並施改土歸流第161章 發芽的土豆不能吃第483章 全世界都是大明的糧倉第121章 遼南特色振海商業城第109章 保險櫃裡的毛瑟二十響第209章 大海只能有一個海王第227章 請接受我們體面的投降第104章 這是誰的部將如此勇猛第219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請假第140章 程大帥真了不起第218章 沒有路如何發展經濟第254章 這果然是漂亮國特色第49章 一天打三頓少一頓不行第155章 一言既出血流成河第153章 什麼程大帥又不見了第256章 宋獻策遼東大興第456章 暴風雨來臨的前奏第302章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第272章 本帥可不敢當你義父第69章 大冤種孫元化第462章 海盜搶軍艦咋想的第280章 果然是龍生龍鳳生鳳第143章 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第353章 我倒要看看誰造反第278章 借義父項上人頭一用第2章 肥肉就是身份證第185章 表現出我們的價值第487章 提高農民收入第351章 卑職死諫請大帥成全第29章 一旦破城雞犬不留第4章 眼淚纔是最關鍵的第480章 大明氣度大國氣象第223章 言不由衷的女人第281章 皇后鳳駕駕臨遼東第120章 陳子龍還有來的必要嗎第461章 效仿王玄策故智第346章 先斷程世傑一臂第463章 請外援分散火力第248章 梟雄落幕新的海王第399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220章 輪到鄭芝龍頭疼了第59章 寧海軍的唯一短板第1章 歡迎收藏第482章 追封七廟正式祭天第478章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第49章 一天打三頓少一頓不行第289章 未經他苦莫勸他人善第218章 沒有路如何發展經濟第9章 撫軍參將耿仲明第59章 寧海軍的唯一短板第308章 兵分九路各自突擊第87章 直上青雲節制兩鎮第181章 關鍵時刻掉鏈子第29章 一旦破城雞犬不留第347章 到底是誰要殺我第3章 閉眼睜眼兩重天第254章 這果然是漂亮國特色第200章 軍事訓練知難而退第372章 老子蜀道山第221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51章 最黑暗最骯髒的手段第143章 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第155章 一言既出血流成河第208章 時間最要命的時間第297章 程世傑有曹操之癖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第435章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第436章 恩威並施改土歸流第26章 贏得軍心其實不難第157章 秋高氣爽汗王大點兵第482章 追封七廟正式祭天第175章 他必須給銀子面子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193章 一結婚就不再缺錢了第111章 沒錢了咱們就去搶第273章 野心勃勃的孫可望第335章 博一博單車變摩托第247章 這是最危險的信號第107章 謝家有女夫婿難求第461章 效仿王玄策故智第471章 威尼斯變故急轉而下第381章 更無一個是男兒第162章 你這是抄家抄上癮了第427章 明荷北部灣海戰第19章 人沒少卻多了幾個第219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