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第275沒點手段可不行

第276章 第275沒點手段可不行

第275章

“臣妾想帶着帶上慈烺,前往遼東,在遼東待一段時間,即可跟程大將軍學一學治理地方,處理政事,順便看看遼東周邊的風土人情,對慈烺大有好處,總強過天天被關在深宮中,日復一日的讀那些千年前留下來的文章。”

在崇禎皇帝將傅宗龍的想法告訴周皇后的時候,周皇后第一反應並不是反對,而是支持,程世傑在面聖的時候,曾經跟崇禎皇帝在討論經濟的時候,這讓她的記憶非常深刻。

平心而論,崇禎皇帝少年繼承大寶,本身也非常努力,爲了處理國事,在諸多大家教導下學習,可是,崇禎再怎麼努力,國事非但不見好轉,反而日漸艱難。

在崇禎皇帝詢問程世傑,他爲什麼可以在遼東打開局面的時候,程世傑告訴崇禎皇帝他都是被逼的,軍田太少他就想方設法去修水渠打灌井,將原本不適合耕種的荒地變成良田;比如說,他會按照時令變化採取輪作,一年種上多種作物,充份將土地利用起來;比如說,他會想辦法多養一些牲畜,積累糞肥,增加土地的肥力,而不是一味的拼地力。

程世傑想得多,看得書多,懂得也就多了。崇禎皇帝非常驚訝,他也看了很多書,可是書裡就沒有程世傑所說的這些。程世傑當時就告訴崇禎皇帝,因爲教你讀書的人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書呆子,他們不知道老百姓過得有多慘,更不知道一碗飯,一碗麪條得經過多艱難的勞作才能吃到嘴裡,當然,他們也不屑去知道,他們腦子裡只有那所謂的聖人之道。

周皇后就將程世傑的話記在了心裡:“身爲皇帝,要懂得識人之明,用人之能,育人之道,駕人之術,這些聖人文章是沒有辦法教你的,只會告訴你,要親賢臣,遠小人。可問題是什麼是小人?什麼是賢臣,這個界線在哪裡?”

崇禎皇帝當時就被程世傑給問懵了。

崇禎皇帝問程世傑,他什麼可以治理好遼東,程世傑告訴崇禎皇帝,作爲領導,要懂得

要懂基本的理財之道,至少得看得懂下面交上來的帳目,對日常開支和庫存財貨有直觀的瞭解。

身爲一方大吏,你得知道如何選拔自己最需要的人才,並跟他們相互信任,同舟共濟。

身爲一方大吏,懂一點統籌指揮,一個地方一旦發生了天災,該調撥多少人手錢糧進行賑災,並將這些東西用到實處。

還有當時一些醉言,這都是非常離經叛道的話:“什麼天子只要修身養性,恭廉自儉,自會風調雨順,天下太平,更是屁話中的屁話,身爲一國之君就得黑心肝厚臉皮!那些開創了太平盛世的皇帝,就沒有一個是靠讀這些聖人文章讀出來的!”

周皇后回想起崇禎皇帝剛登基時被東林黨衆君子玩弄於股掌之中,不知輕重免掉商稅茶稅礦稅,國勢一落千丈時的狼狽,她深有同感,她認爲太子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靠讀這些千年前的文章過日子了,必須跟在有能力的人身邊學一些實際的本事,免得登基之後又像崇禎那樣兩眼一抹黑,被人家當猴子耍!

對於周皇后要前往遼東的事情,崇禎皇帝卻有些遲疑起來:“皇后和太子一起,若是前往遼東,只怕……”

不等崇禎皇帝說完,周皇后笑道:“當年若無建文皇帝削藩,太宗皇帝會不會起兵靖難?”?

“不會,太宗皇帝當年並沒有造反的想法!”

“那麼,太宗皇帝爲何要起兵靖難?”

周皇后接着道:“若是建文皇帝不削藩,太宗皇帝就算想造反,他也不會成功,畢竟建文皇帝當初佔據着大義!”

崇禎皇帝明白周皇后的意思,建文帝削藩是在諸藩王無過的情況下強行削藩,削藩的過程中逼死王叔,出於自保和兔死狐悲感覺,讓所有的地方諸王和皇帝成爲對立面,太宗皇帝造反造反,諸王袖手旁觀,建文能力低下,戰略和戰術上都存在巨大疏漏,使建文帝削藩功虧一簣。

崇禎皇帝現在也明白了周皇后的真正意思,現在國事如同烈火烹油,稍爲不慎,後果不堪設想,可問題是,程世傑在無過的情況下,如果朝廷還想以莫須有的罪名處理程世傑,天下各鎮總兵,肯定就會想當時的諸侯藩王一樣,站在朝廷對立面,哪怕不站在朝廷的對立面,也會袖手旁觀。

說不定,程世傑也會起兵清君側,那樣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事實上,在削藩的問題是,建文帝出發點是沒錯的,哪怕太子朱標不死,朱標正常繼位,他也會削藩,從建文帝角度來說,建文帝的削藩之舉是並非勢在必行,是急功近利下而導致了最後的失敗,建文帝削藩手段,方法並不高明,甚至有些愚蠢。

如果現在自己着手對付程世傑,那就是比建文帝更蠢了。

更何況,程世傑就算想造反,他也沒有大義,而且現在的程世傑已經位極人臣,他若是真想造反,應該學習王莽,賺名賢名。

可是,程世傑呢?

與天下士紳針鋒相對,得罪人無數,在攻打鄭芝龍這個海盜的時候,彈劾他的人就一大片,在鎮壓張獻忠的時候,同樣受到了士紳的彈劾。

黃州知府許文岐短短一個月前後上了兩道奏摺,彈劾程世傑,其一,就是程世傑在黃州府派兵強搶三千餘名女子,逼他們與寧海軍士兵婚配,無數百姓,告到知府衙門,黃州府無法解決此事,需要朝廷出面處理。

第二道奏摺,則是程世傑在黃州與民爭利,致使黃州數萬百姓,家破人亡,哭聲震天。許文岐這個知府的奏摺,甚至還有黃州府三百多名士紳聯名。

崇禎皇帝隱隱有些明白,程世傑現在並沒有反意。

如果他真反了,肯定會與士紳搞好關係,現在的程世傑,非常有錢,雖然他經常會向崇禎皇帝哭窮,可事實上,崇禎皇帝也知道程世傑有錢。

可問題是,明明程世傑花點小錢,就可以收買一大批人爲他搖旗吶喊,爲他歌功頌德,然而,程世傑卻沒有這麼做。

很顯然,程世傑是用這種方式來向崇禎皇帝表明,他沒有反心。

周皇后看到丈夫年輕輕輕就長出了絲絲銀髮,她挺心酸的,認爲當皇帝就該像程世傑那樣開開心心,輕輕鬆鬆便處理好了國家大事,像這樣日夜操勞,累得吐血,國事卻越來越壞,皇帝當着還有什麼滋味?

位於赤壁山的八角樓,已經建好了,這座角樓位於於赤壁山伸入長江的最邊緣,八角樓建得又高又陡,共計八丈九尺,最頂層立柱加頂、四壁透空,一座油燈大如鐵鍋,三股子粗如嬰兒手臂的燈芯同樣點燃,拿琉璃罩遮着擋風,遠遠望去,明亮恰如圍攏屋角樓上又懸起一輪明月。

這座角樓的建立,若是附近遇到襲營,或有夜船靠岸,角樓上的守燈人還會拿帶凹面的大青銅鏡將燈光聚射到更遠處。

平時的時候,還可以爲夜航的船隻指引航向和方位,可以說一座八角樓,身兼燈塔和哨塔兩職。受限於光源及反射材料,燈塔的遠照距離自然是遠遠無法跟後世的探照燈相比,但也勉強能照差不多有八百步的光照距離,在當世已經能令人滿意了。

角樓在提高營地安全性的同時,也使得堤上堤下夜間開工成爲可能。由於赤壁城的設計並不大,施工區域有限,不可能無限度的增加勞力,恰恰輪班勞作極大的提高了工效。

隨着這座八角樓的出現,負責運輸船隻的寧海軍海軍運輸分艦隊就意識到了這個燈塔的妙處,可以光照到八百步的位置,加上探照燈的光照距離,完全可以在熟悉的航道上進行夜航。

當然,這名發現問題的軍官無法直接與程世傑對話,他們層層上報,終於彙報到李志祥這裡,李志祥在遼東也是嫌着沒事幹,就藉着這個理由,來到赤壁城。

“拜見大帥!”

“志祥,什麼風把你吹來了!”

李志祥指了指這座燈塔道:“大帥,不知這座燈塔造價多少?”

其實明朝在浙閩、兩廣沿海的一些港口和一些險峻峽口,就有海商或漁戶集資建燈塔。用不起燈油的,就積薪燃火,只是實際的光照強度跟距離都有限,燈塔在夜間引航上發揮的作用並不明顯,所以燈塔問世較早,卻沒有普及。

可是這座燈塔的設計,卻是來自南京工部正九品照磨司永強,這是大明最低的官職,司永強也是世代匠戶出身,當司永強將圖樣畫出來的時候,程世傑瞬時就想到後世的燈塔就這種模樣。

司永強設計的燈塔,已經非常成熟,巨型的燈柱,可以儲存三千多斤的油箱,擋風的玻璃罩,位於讓程世傑給司永強完善的,其實是,反射鏡的材質,在設計中,司永強採取的是凹面大青銅鏡,並專門給凹面青銅鏡做了可以移動並調節角度的木架子。

程世傑給司永強改進的只有玻璃鏡,準確的說是玻璃鍍銀工藝,將銅鏡換成了玻璃鏡,採取鍍銀工藝,而非傳統的貼附錫箔的錫汞齊法。

“造價嘛,三千二百多兩銀子,你是想在旅順也造這種燈塔?”

“旅順自然要造燈塔,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將這種燈塔裝在船上!”

“裝在船上,那就不用這麼多銀子了,燈塔最貴的其實還是塔基,如果只要上面一個燈,二百兩銀子就差不多了!”

“大帥,如果我們的戰艦上裝上這種燈,就可以在夜間航行了!”

在風帆戰艦時代,戰艦是沒有夜航能力的,除非是吃水很淺,在湖面或者河面上航行,比如說漕運船,在兩岸有人指引的情況下,夜間可以航行。

可是在大海上,那就不行了。

就在程世傑與李志祥說話的時候,岸邊的流寇裡發生了騷亂,直到寧海軍的迅雷銃響起,騷亂這才平息。

程世傑有些不悅的問道:“怎麼回事?”

“都是孫可望這個傢伙搞出來的事情!”

孫可望追上了張獻忠,他準備誆騙張獻忠,將張獻忠生擒,可問題是張獻忠太聰明瞭,孫可望那點道行在張獻忠面前可不夠看的,他還沒有來得及發動,就被張獻忠發現了,張獻忠設了一個套,將孫可望裝了進去。

如果不是當時下了雨,張獻忠的火藥受了潮,沒有辦法開炮,否則孫可望就交待那裡了,好在孫可望命大,從包圍圈裡逃了出來,這孫子實在太賊,他短短時間內就冊反了他的好兄弟,張獻忠麾下八大統領之一劉進忠。

劉進忠殘忍好殺,在投降寧海軍後,發現寧海軍的軍紀嚴明,他就不樂意,可是他不敢逃跑,就派人蠱惑麾下女人營三千餘衆婦女逃跑。

劉進忠的做事不夠機密,被寧海軍的豐厚待遇冊反的流寇已經將劉進忠出賣了,可問題是,這些陝西籍的女營,他們都是張獻忠鐵桿的家眷,非常不配合。

程世傑不願意養活閒人,問題就尷尬了。

韓氏在這個時候道:“大帥,把他們交給奴吧!”

“你準備怎麼做?”

“奴看過了,這些女營,大都帶着孩子,把孩子和母親分開,母親工作的時候,要把孩子留在難民營內,這樣就就不用擔心她們不會努力工作,甚至連看守都不用,就拿肉當薪水,孩子們正處於需要營養的時候,相信很多人一定會很願意好好工作。”

聽到這裡,程世傑感嘆,真是最毒婦人心。

“你厲害,突然有點怕你了。”

程世傑言不由衷,怕是不可能怕的,厲害也是真厲害。

果然最瞭解女人的還是女人,程世傑估計想不出這種辦法,對於母親來說,孩子確實是最好的理由,爲了肉,怕是難民營裡的那些母親會搶破頭。

“大帥,您要是不好意思出面,奴出面。!”

韓氏不以爲意,一個女人,還是個寡婦,要在亂世生存下來沒點手段可不行。

(本章完)

第191章 不能讓人牽着鼻子走第322章 有錢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128章 程世傑你莫要被人騙了第1章 歡迎收藏第316章 程世傑是有前科的第271章 一座隨時噴發的火山第140章 程大帥真了不起第300章 西班牙人的代理人戰爭第347章 到底是誰要殺我第296章 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第21章 做夢一般的張裕第404章 遷都的初步構想第346章 先斷程世傑一臂第211章 五寸新炮如虎添翼第467章 歐洲反大明聯盟第242章 向大明嚴重地抗議第311章 遍地狼煙如瘋如狂第183章 戰後擴軍重建遼南第25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356章 國難思良將國難思忠臣第211章 五寸新炮如虎添翼第68章 守備大人被巡撫抓了第361章 非常不好的信號第334章 總算堵住了口子第345章 打進瀋陽城吃肉第122章 有了對比才有傷害第249章 八千萬兩銀子賠款第343章 非常可惜大帥不允許第14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280章 果然是龍生龍鳳生鳳第124章 程世傑果然值得投資第208章 時間最要命的時間第325章 大明最不缺喬兆林第354章 自毀長城自斷雙臂第14章 登州衛右千戶副千戶第46章 什麼是真正的軍人第386章 最好想清楚再回答第200章 軍事訓練知難而退第371章 絕地反擊反方向突圍第380章 幸虧奴才機靈第60章 四千七百料的戰艦第83章 自己心裡沒點數嗎第488章 考拉引發的戰爭第295章 蒸汽機車火牛車第344章 不裝了攤牌了不玩了第83章 自己心裡沒點數嗎第398章 他們的時代結束了第204章 打江山易守江山更難第47章 捏軟柿子其實不丟人第231章 鄭芝龍無比的憋屈第487章 提高農民收入第334章 總算堵住了口子第22章 想去京城看升國旗第96章 咱們一起幹一票大的第31章 土匪們祈禱吧第192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能有好事第272章 本帥可不敢當你義父第374章 遼西的天大變了第454章 提前到來的金融危機第270章 本帥帶着你們搶地盤第224章 程少將軍你闖大禍了第10章 做人要講究誠信第189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08章 兵分九路各自突擊第397章 自己操翻全世界第133章 有實力就掀桌子砸鍋第85章 崇禎皇帝上墳哭錯人第230章 只有打過才知道第373章 彈盡糧絕何去何從第452章 大明人力資源問題第40章 巡撫衙門紙上談兵第296章 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第473章 絕處逢生來自大明的支援第141章 再難也要堅持下去第294章 遇順而止大順軍第223章 言不由衷的女人第210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299章 瘋狂輸出大炮洗地第253章 程世傑的呂宋攻略第473章 絕處逢生來自大明的支援第292章 山東兗州星火燎原第60章 四千七百料的戰艦第123章第349章 主宰自己的命運第301章 寧海軍戰爭機器啓動第225章 馬尼拉來自大明的禮物第13章 第一個效忠的屬下第422章 一石三鳥大族分家第269章 烤饅頭實在太香了第365章 原始的生化武器進攻第372章 老子蜀道山第402章 最後的建奴八旗第182章 收復遼陽皇太極認輸第190章 寡婦集中營第184章 封爵國公世襲罔替第66章 魔改版迅雷銃第1章 歡迎收藏第81章 界河決戰之修羅煉獄第125章 殺人容易善後很難第22章 想去京城看升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