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遼南土地改革試點

第206章 遼南土地改革試點

第205章

此時的海戰,就彷彿一頭巨齒鯊面對十幾頭鯨魚,看着它是一以敵衆,會凶多吉少。然而,當巨齒鯊每一次張開血盆巨口,必定咬得鯨魚鮮血淋漓。

這艘寧海軍的新式戰艦就是這樣,別看他的艦炮不多,總共纔有二十四門,其中左右兩舷各有八門,前主甲板上有四門,第二層甲板上有兩門,艦尾後甲板上有兩門。與動不動就幾十門火炮的歐羅巴戰艦相比,簡直就是不入流的級別。

然而,就是這麼一艘不入流的戰艦,火力卻異常地兇猛,火炮的射速也極快,沒有辦法這就是後裝火炮的射速,當然,歐羅巴戰艦上也會裝備一些佛郎機後裝炮,用來近距離抵近式轟擊。

佛郎機的射速也很快,如果裝備足夠的子炮,至少在寧海軍的炮兵序列中,差不多一分種的時間可以打出十三枚炮彈,這個速度放在後世的火炮大軍中,不算什麼,然而在這個時代,射速就有點嚇人了。

“八嘎呀路,不是說明國的水師已經廢了,連海盜都打不過了嗎?這一艘戰艦是怎麼回事?”

森本一久抓住身邊的一名漢人打扮的傢伙,咆哮地問道:“你爲什麼要騙我!”

“我……我也不知道……我……”

不等他解釋完,森本一房再也忍不住,迅速拔出武士刀一記橫斬,那漢人的頭顱跟汽球似的打着筋斗飄了出去,帶起一腔血雨:“你的良心大大的……壞了!”

雖然在迅速撤退,但是森本一久卻如同跌落冰窖之中,他們此時還有十三艘烏尾船,可以說實力尚在,但是實力尚在又能如何?在南邊的大海上,是鄭芝龍的地盤,他們不能搶劫。

要不然,那些買了鄭芝龍保護費的人,就會找鄭芝龍算賬,鄭芝龍不會鳥那些小商人,可是這年頭,敢做海商的,就沒有小商人,都是身後擁有着龐大能力和背景的人,鄭芝龍得罪不起。

所以,鄭芝龍唯一的辦法就是誰敢在他的地盤上鬧事,他就弄死誰,就像劉香,要知道劉香可是十八芝之一的海商集團,擁有六百多艘船,其中水手和海盜成員兩萬餘人。他一樣被鄭芝龍逼得跳海。

當年的十八芝之一的楊天生、楊六、楊七、鍾斌、李魁奇被鄭芝龍生擒,劉香被逼自盡,現在十八芝其他入盟成員,除了何斌和郭懷一投靠了荷蘭人之外,其他都投靠了鄭芝龍,現在鄭芝龍的實力相當龐大,擁有着海陸二十萬人馬,論人數比寧海軍還要多。

當然打陸戰,鄭芝龍不行,但是稱霸南洋,那是綽綽有餘。在南洋沒有任何活路,然而現在的大明北邊有寧海軍水師,再也不能像嘉靖年間那樣劫掠沿海是沒指望了,而爲了置辦這支破破爛爛的艦隊,他連棺材本都砸進去了,欠了一屁股的債,兩手空空的逃回去,債主還不吃了他們?

此時的李志祥也不在孤身作戰了,作爲新艦的海試,自然不可能單艦出海,他身後其實跟着三十多艘炮艦,這些炮艦的航速太慢,跟不上而已。

隨着這艘新艦與海盜進行激烈的炮戰,這些四百料小炮艦就跟了上來,森本一久望着後面窮追而來的三十多艘炮船,雖然距離太遠,看不清這些炮艦的真正大小,他還在慶幸,這一次倖存逃得快,要不然麻煩大了。

就在這時,寧海軍的戰艦命中了第五枚炮彈,命中的是一艘叫“馬允”號的炮艦,這是加藤可重的直屬烏尾船。

加藤可重是幸運的,這一炮並沒有命中甲板,而是因爲波浪起伏,造成了炮彈出膛裡的軌跡發生了改變,炮彈其實是從“馬允”號的上面飛過去的,在距離甲板五丈左右,也就是近三分之一主桅杆處爆炸。

劇烈的爆炸讓馬允號的主桅杆斷裂,失去三分之二桅杆,也就意味着馬允號幾乎失去了前進的動能,如果是平時,那麼影響不大,他們船上還有備用的桅杆,大不了裝上去。

現在,他們卻沒有了任何機會。

加藤重次被逼得急眼了,他拒絕了家臣讓他乘坐救生艇逃跑的提議,而是下令道:“決死反擊!”

因爲明知逃不掉,如果歐羅巴的戰艦,他們會舉起白旗投降,可問題是小日子可沒有輕易投降的習慣。要知道小日子在面對對手投降後,就是虐殺戰俘和俘虜,所以以己度人,他們認爲只要投降,下場也會無比悲慘。

“橫移!”

隨着馬允號的主舵開始轉向,馬允號將自己的側舷對準了寧海軍的新艦,烏尾船上的十門側舷炮對準了寧海軍的新艦。

“五百米!”

“三百米”

馬允號向寧海軍戰艦發出了最有威脅的一擊,十門火炮一次齊射,只是非常可惜,這些小日子海盜發射的並不是實心炮彈,而是葡萄彈。

葡萄彈,採用網兜將散彈裝捆成一束,很像是一串葡萄,故名葡萄彈。射程雖比不過實心彈,但是近距離發射一炮可以瞬間撂倒幾十個敵兵,海戰中可以將敵方軍官和水兵大片撂倒,達到癱瘓敵艦的目的。

這些小日子海盜以俘虜商船爲目的,並沒有來得及換彈,在海戰中,對於葡萄彈的正確用法是在跳幫作戰前,用葡萄彈癱瘓敵方戰艦上的水手和士兵。

數百上百彈的小型葡萄彈就如同散彈槍一樣,在寧海軍的新艦上掀起一股狂飛,打得船帆啪啪作響,硬生生鑿出好多孔洞來,甲板上的寧海軍水師士兵有七人直接陣亡,十數人受傷……

這一炮對寧海軍新艦造成的損失也僅此而已,這一炮讓李志祥以及新艦上的水手和士兵們火冒三丈。

艦首的六門三寸炮一個齊射,六門開花炮彈在距離馬允號大約二百五十米的距離上開火,這一次馬允號倒黴到姥姥家了,其中四枚炮彈直接命中,四顆巨大的橘紅色火球在馬允號上騰空而起。

四個巨大的炮彈衝擊波將整艘烏尾船撕裂,隨着一團團大股火焰和爆炸聲響起,馬允號直接從海面上消失了,四枚開花炮彈加上馬允號上的火藥,就像一座火山噴發一樣。

馬允號爆炸沉沒,其中一柄武士刀被衝擊波炸到了寧海軍的新艦上,無巧不巧,刀像彈片一樣劈在二層甲板的艦首炮上,對炮管形成一致重創,雖然火炮留下一個長約兩寸,深約三分的豁口。

李志祥下令這門火炮不要發射,受到重創火炮萬一炸膛,那就樂子大了。

這艘新艦上的造船技師們一邊記錄:“千萬不要在二百五十米內開炮,容易造成誤傷!”

隨着五艘小日子戰艦的沉沒,寧海軍的士兵士氣大振:“李大人,這炮太好用了!”

“還用你們說嗎?”

“咱們是不是向程帥申請一下,把所有的艦炮全部換成這種後裝滑膛炮?”

“這是必須的!”

李志祥道:“咱們還應該裝備一些虎蹲炮!”

“裝備那玩意幹嘛,打得又不遠,步兵都不稀罕這種炮了!”

“步軍不稀罕,不代表我們沒用,要是在二百多米的範圍辦,給小日子海盜們來上這麼一傢伙,足夠他們喝一壺的!”

李志祥也非常無奈,因爲馬允炮的這十門散彈對這艘新艦的船帆造成了一定的損傷,更爲關鍵的是,他們不是出海作戰,而是海試,戰艦上的炮彈已經幾乎耗盡,隨着小日子海盜四散狂奔,只能含恨撤退。

不過,隨後趕來的寧海軍水師炮艦開始打撈落水的小日子武士,可別說這些小日子武士數量還真不少,經過半個時辰的打撈,前後有四百多名落湯雞被營救上船。

其中還包括加藤十六將之一的九鬼廣隆,九鬼廣隆可是隨着加藤清正參加過朝鮮戰爭,並且在戰爭中,參加蔚山灣海戰,時年十九歲的九鬼廣隆護送着加藤清正衝破了明軍的封鎖,強行衝進島山城,立下大功。

現在五十三歲的九鬼廣隆脾氣火暴,被救上船的第一瞬間高呼:“我乃九鬼廣隆,明將誰敢與我一戰!”

寧海軍水師可沒有人能夠聽懂小日子語,但是語言雖然不通,但是九鬼廣隆那囂張的樣子,還有嘰裡呱啦的鬼叫,不用腦袋想,用膝蓋想,也知道他嘴裡沒有好話。

寧海軍士兵非常生氣,二話沒有,拿着弩機或火銃,對着九鬼廣隆就是一陣攢射。

馬上甲板上多了一具篩子,沒錯,他已經變成了篩子了。

李志祥回到旅順港口,這才知道程世傑找他,他和沈世魁急忙前往金州。

並且送上了這次的戰艦,以及新艦的海試報告,對於新艦的海試,效果還是不錯的,這種新艦受到了寧海軍水師官兵的一致贊同。

得益於這次海戰的結果,這種新艦被命名爲:“海鯊級”。

程世傑向旅順造船廠下令打造第一批海鯊級共計八艘,不是沒有實力打造更多,而是火炮跟不上。

後裝滑膛炮的生產速度不快,要知道一艘海鯊級戰艦需要裝備一百九十二門,要知道寧海軍的炮兵也需要大量的火炮,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海陸之爭。

等安排好生產任務,程世傑這才注意他想要解決的問題,已經解決了。

“伱是說這五艘船是小日子海盜乾的?”

“沒錯,我們俘虜了四百多名小日子海盜!”

程世傑皺起眉頭道:“你們俘虜他們這些小矮子做什麼?”

“大帥,我是這樣想的,這些小矮子長時間在海上討生活,精通海戰,收編過來……”

程世傑對於小日子海盜可沒有好感,他直接道:“你就不怕他們……”

“他們沒有五尺高,怕他們做什麼?”

“他們大都是基佬……”

“基佬?”

當李志祥明白過來什麼是基佬之後,馬上搖頭道:“把他們全部丟到海里淹死!”

“他們會游泳!”

“給他們綁上一百斤的石頭,如果他們還能游上來,算他們牛逼!”

程世傑接着道:“你們這一次擊沉的都是烏尾船嗎?”

“十七艘,全部都是烏尾船!”

沈世魁苦笑道:“烏尾船的特點明顯,我們斷然不會認錯!”

宋獻策臉色陰沉地道:“這是要跟鄭芝龍對上了啊!”

程世傑鄭重地道:“甭管什麼鄭芝龍和鄭芝虎,海上是遼東的生存命脈,自己的命脈只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話是這樣說,可問題是隻怕鄭芝龍不會輕易……”

程世傑搖搖頭道:“打鐵還需要自身硬,只要我們足夠強,鄭芝龍也會和顏悅色,如果咱們弱,那就活該被揍,不想捱揍,那就苦練本領,要加強海上巡邏,自上海以北,只要他們幹越界,就揍他孃的!”

“是!”

程世傑想了想道:“咱們現在海上力量嚴重不足,那就繼續擴建造船廠,旅順造船廠擴充沒有意義上,八座巨型船塢足夠用了,那就在金州東港建立新的造船廠,與旅順造船廠一樣,建立八座大型塢,保證我們造船的速度要跟上來!”

“造船速度可以提升,可問題是火炮!”

“鑄炮廠也要擴建,另外讓火炮優先供應海軍!”

目前對於遼東的寧海軍來說,建奴暫時不成威脅,唯一的威脅來自海上,來自鄭氏的海盜集團。

防止鄭芝龍搗鬼,也只能安排寧海軍巡邏,擴大巡邏範圍。在海上想剿滅一夥海盜,如果沒有可靠的情報,那隻能瞎貓撞中死耗子了。

海盜的事情,也給程世傑提了一個醒,戰略儲備糧食倉庫的事情,已經刻不容緩了,就在程世傑準備建立遼東的糧食戰略儲備倉庫體系的時候,有一件事情,必須他出面接待。

這一次來到遼東的是朝鮮昭顯世子李汪(原字音汪,打不出來),他是李倧的長子,在天啓五年被封爲世子。

作爲朝鮮世子來到遼東,程世傑自然需要出來接待,畢竟再濟,他也是世子,身份不同,陪着昭顯世子在遼東玩了幾天,昭顯世子隨行的官員向宋獻策隱晦地提出,他們想要採購遼東制式的鎧甲和武器裝備。

對於朝鮮來說,遼東生產的鎧甲不僅質量好,防禦力強悍,關鍵是製造價格比他們自己打造的還要低,特別是防禦能力,根本就沒有辦法相比。

送上門的買賣,程世傑自然非常歡迎,讓程世傑非常意外的是,採購武裝裝備只是小兒科,更大的採購訂單卻是奢侈品,比如四輪奢侈四輪的馬車、絲綢、黃金、珠寶。

事實上,遼東雖然有十幾個大小規模不等的紡織廠,生產羊毛布、棉布、麻布、亞麻布以及葛布、帆布等布料和服裝,唯獨不生產絲綢,主要是遼東的需求,以經濟作物爲主。

很多人不知道,在朝鮮遼東的產品銷路一直不錯,無論是瓷器,還是傢俱,當然還有奢侈品的四輪馬車,這種馬車除了擁有橋式減震和彈簧減震系統,還擁有軸承、轉向機構,這些裝置有些科技的含量。

最重要的是,朝鮮要求這些馬車,要用上好木料,還有在馬車上鑲嵌上黃金、銅、銀以及各種寶石。由於加裝了太多奢侈品,這樣的馬車其實是很貴的,一輛高達六千兩銀子,朝鮮一口氣採購了五十輛。

看着財大氣財的採購團,程世傑感嘆朝鮮真有錢,或者說,朝鮮王室是真有錢,奇葩的是,他們採購武器裝備花了三十五萬兩銀子,但是採購馬車卻花了三十萬兩銀子,包括其他奢侈品,採購總價高達一百多萬兩銀子。

然後這些訂單都成了武器裝備的一部分,至於朝鮮昭顯世子回到朝鮮,如何解釋朝鮮購買的武器價格會這麼昂貴,那就不在程世傑的考慮範圍內,人家自己花自家錢,程世傑才管不着。

移民工作是遼東的發展重心,只不過隨着遼東的人口突破了三百萬人,特別是遼南四州的土地已經不多了,除了強制性要求遷徙到遼陽境內的十五衛八個獨立千戶,大部分移民百姓寧願意要遼南不適合耕作的土地,也不願意要遼中衛或廣寧衛的土地。

現在面臨的問題是,遼東花錢的地方太多,教育需要加大投入,寧海軍在擴軍之後,也需要進行大規模的聯合演習,還有道路和溝渠建設,特別是需要興建一座新的船廠,擴建新型戰艦,擴建火炮工廠,經費不可避免地出現嚴重的缺口。

要解決這個問題,無非是開源和節流。

但是宋獻策卻提出另外一個辦法,讓農戶自己解決農場經營問題,他提出,新來的移民,可以向銀行借錢,然後向管委會購買土地,他們自己經營,自負盈虧。

程世傑皺起眉頭:“這樣以來,風險全家壓在百姓頭上,他們有什麼能力抵抗風險?現在種地,不僅僅需要自己努力,還需要看老天爺給不給面子,遇到天災人禍,這不是逼着老百姓上吊嗎?”

宋獻策解釋道:“門下的意思是,在這一切的基礎,全憑自願!”

“自願?你們不會採取強制手段讓百姓自願吧?”

程世傑看來這種所謂的自願,其實並不是老百姓真正的自願,在拿着刀子威脅下的“自願”,不僅僅不是善政,還是害民之政。

“主公,現在的移民中,已經出現了不少爲了避稅的自耕農民,還有小地主,他們多少有些積蓄,他們不願意作爲我們屯田軍戶。”

屯田軍戶是寧海軍的農墾公司負責管理,農墾公司負責提供種子、耕具以及土地,安排屯田軍戶耕種,其中收益的三成歸寧海軍的農墾公司所有。

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特別是程世傑重創了建奴,遼東慢慢穩定了下來,與此同時,中原各地的稅賦越加越重,別說自耕農逃亡,就連一些小地主都扛不住了。

那些小地主沒有後臺,沒有背景,也沒有免稅的特權,普通農民屬於石頭,已經榨不出來油了,於是,這些士紳和官員們把目光瞄準了普通的小地主。

儘管不情願,這些小地主只能把田地賤價處理給有關係有後臺的士紳,一部分小地主投靠親友,沒有門路的,只好跑到遼東來碰碰運氣。

現在遼東的土地只有軍屬和烈屬擁有獨立的土地,私人只能購買商業用地,既不適合耕種的砂石地或者鹼荒地。

但是,大明的老百姓太會種地了,就像河南歸德府境內的商人郭長西,他本是一個布商,因爲沒有後臺,被大魚吃小魚,堅持不下去了,只能賣掉了祖宅和商鋪,帶着幾百兩銀子前來遼東。

去年遼東的土豆和紅薯大豐收,他隨波逐流,跟着也採購了一批磨粉機械,準備開設一家磨坊,加工土豆粉。

他在遼河的支流寬河段購買了一百五十餘畝河灘地,準備興建工廠,可問題是,在他剛剛準備動工的時候,卻發現磨坊越建越多,利潤越來越薄,弄不好還會虧本。

郭長西發現他在河灘的土質不錯,雖然上面大都是石頭,這算是問題嗎?大明百姓對於種地的執着,別說只是一些石頭,就算是一座石頭山,如果有必要的話,也能一點點全部搬走,所以這點問題對於郭長西來說,就根本不是問題。

郭長西僱傭了一些流民,就在河灘撿石頭,利用撿來的石頭,又修了一道護河堤,就這樣以,他在開春的時候,將名下一百五十畝的商業用來,種上了小麥和大豆、玉米之類的莊稼。

對於宋獻策來說,郭長西明顯在鑽遼東管委會的空子,他購買的商業用地沒有用來建設工廠,而是改造成了良田,特別是沿着寬水河,澆灌非常方便,這麼一頓操作下來,居然成了上好的良田。

郭長西的成功之處,馬上獲得了別人的效仿,有的購買遼南的沼澤地,也有的購買山坡地。

寬水河沿岸,已經被改造成了擁有六七千畝良田的小鎮子,這一下子給管委會帶來了五六萬兩銀子的收入。

(本章完)

第173章 驚弓之鳥草木皆兵第447章 來者不善的哥薩克第245章 世界第一陸軍易主第50章 總結經驗自我批評第313章 我不怕苦不怕累第85章 崇禎皇帝上墳哭錯人第99章 東江軍從今兒姓程了第409章 比剝皮充草更狠第105章 程世傑之野心昭然若揭第122章 有了對比才有傷害第407章 給崇禎戴了綠帽子第251章 鄭芝龍投降呂宋整編第360章 程世傑被搶了頭條第107章 謝家有女夫婿難求第303章 揍小日子就不需要理由第449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198章 朱微媞的八公主號第175章 他必須給銀子面子第398章 他們的時代結束了第6章 先吃飽有力再賺錢第317章 大金幸虧沒有南下第308章 兵分九路各自突擊第322章 有錢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161章 發芽的土豆不能吃第118章 皇太極開始懷疑人生了第98章 擁有吸引反賊的體質第166章 火力至上地毯式轟炸第167章 你們的人夠不夠死第357章 程世傑應該不會拒絕第362章 盧象升這是恩將仇報第216章 殺進去不留活口第215章 火炮居然可以打這麼遠第472章 大明解決問題的方式第9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01章 鄉巴佬碰到土豪了第363章 北伐建奴統帥朱純臣第3章 閉眼睜眼兩重天第137章 枕頭風一吹受用無窮第101章 鄉巴佬碰到土豪了第244章 偷襲巴達維亞炮臺第294章 遇順而止大順軍第222章 點火上菜烤倭豬第330章 在本帥面前顫抖服從第446章 來吧相互傷害第482章 追封七廟正式祭天第141章 再難也要堅持下去第385章 建奴的好運氣到頭了第202章 纏足罰得傾家蕩產第182章 收復遼陽皇太極認輸第271章 一座隨時噴發的火山第138章 朕無可嫁女但有妹妹第325章 大明最不缺喬兆林第87章 直上青雲節制兩鎮第247章 這是最危險的信號第330章 在本帥面前顫抖服從第94章 遼東人的新希望第383章 帝國落日血色黃昏第150章 崇禎五年遼南第一大案第298章 士氣如虹豐收的喜悅第220章 輪到鄭芝龍頭疼了第157章 秋高氣爽汗王大點兵第145章 戳破程世傑的牛皮第429章 中庸之道就是雙贏第377章 忠臣比貪官還要可惡第300章 西班牙人的代理人戰爭第65章 提高弩機生產速度第73章 有人揣着明白裝糊塗第1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473章 絕處逢生來自大明的支援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327章 有心殺敵無力迴天第114章 我們死他們可以活第355章 給崇禎皇帝提個醒第230章 只有打過才知道第154章 尚公主封駙馬都尉第336章 三百年前的歌聲再次響起第481章 沒有見過世面的樣子第245章 世界第一陸軍易主第98章 擁有吸引反賊的體質第383章 帝國落日血色黃昏第426章 史督師就這水平第327章 有心殺敵無力迴天第213章 先打騎牆派再決戰第260章 火龍出水廢物利用第274章 憑本事搶人違反沒有規矩第35章 只有利益纔是永恆的第192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能有好事第222章 點火上菜烤倭豬第243章 鄭芝龍被出賣了第100章 朕的趙子龍好樣的第239章 崇禎皇帝的利益至上第491章 大結局第383章 帝國落日血色黃昏第461章 效仿王玄策故智第29章 一旦破城雞犬不留第144章 程世傑是想學劉寄奴第20章 千戶大人給條活路吧第328章 八旗出動搶奪果實第306章 用艦炮轟斬首算誰的第134章 休息大半年該動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