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表現出我們的價值

第185章 表現出我們的價值

第184章表現出我們的價值

程世傑肯定不是大明最年輕的將領,但是,明朝立國兩百多年來,從一名白身,升到正一品的左都督,這並不奇怪,毛文龍也憑藉着奇襲鎮江堡的功勞,做到了這一點。

但是,大明官制就分爲中樞、地方、軍事這種三種,就比如孫元化,他是右僉都御史,這相當於都察院的高級官員,位列次是左右副御史,位於第三等,相當於都察院的四把手。

這是中樞官職,他同時是山東按察司副使,這是地方官職,相當於現在的省級公、檢、法機關裡面的省法院副院長,省檢察院副檢察長,司法廳副廳長兼公安廳副廳長。巡撫前面已經寫過,這是軍政官職。

程世傑現在雖然還掌握着徵虜大將軍印,這只是代表,他有發動戰爭的權力,可以不經請示,主動出兵,征討一方。當然,程世傑還需要提前完成手續問題。

他現在真正的官職是太子少保,這是榮譽。兵部尚書,這纔是中樞官職,孫承宗在經過遼東的時候,也曾兼任過這個官職,爲的就是避免朝廷中扯後腿,他本身就是一個名譽兵部尚書,沒有實權。

總督遼東軍政,這纔是程世傑的實職。然而,這個實職,卻是大明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程世傑升官的速度着實讓人大開眼界了。

程世傑這才盯着欽差大臣,這個內侍有些眼熟,但卻不是曹化淳、也不是高起潛,王承恩,王之心等幾名程世傑熟悉的內侍。

事實上,他穿着正四品內侍的官服,很顯然這是一個高級內侍,在皇宮裡,他頭上的太監除了十二監四司八局掌印之外,兩把手可以數得過來。當然,十二監四司八局,大部分都是位高,而權輕。就比如說,六部之中,六部尚書級別一樣,誰也不能否認,吏部尚書纔是六部之首。

那名傳旨的宦官,走到程世傑身邊壓低聲音道:“咱家是曹公公身邊的盧九成,程少保可以喚咱家爲盧九!”

盧九成這麼一說,程世傑就明白過來了,這是換個人想要好處。

程世傑不怕內侍貪污,這些內侍比文官要好得多,收禮不辦事的文官可不少,可是內侍不同,他們要口碑,擔心萬一砸了自己的口碑,就沒有人給他們送禮了。

至少高起潛這方面做得不錯。

程世傑可沒有掩飾,大大方方地道:“給陛下準備的東西已經放在金州港碼頭上了,一共三十船。盧公公可以清點一下!”

“清點就不必了,程少保是個聰明人,想必不敢跟皇爺開玩笑。”

“那是,那是!對了,我還給公公準備了一份,不算多,也就價值兩萬兩左右,還請公公笑納!”

盧九成有點靦腆:“那多不好意思啊?”

“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啦,總不能讓公公白跑一趟吧?”

程世傑所謂的兩萬兩銀子價值,當然是價值,其實就是一堆不值錢的工藝品,這玩意在明朝就是值錢。

盧九成笑道:“那咱家就勉爲其難的收下了,下不爲例哦!”

“下不爲例”的潛意思就是“再來一次”,這個誰都懂。

盧九成對這趟的收穫非常滿意,跑一趟就弄到了兩萬兩銀子,這樣的肥差上哪找?更讓他滿意的是,就連他身邊的小太監,也從程世傑那裡得到了不少好處,根據身份不同,從幾十兩到幾百兩不等,不算太多,但也不會有人覺得少。

盧九成連飯都沒吃,接風酒也不喝,直接返回京城。

崇禎皇帝沒錢,想要犒賞軍隊,也需要酒肉和糧食,可京城的物價奇高,程世傑給崇禎皇帝準備了五萬石麥,十萬石米,還有十五萬斤肉,土豆和紅薯之類,足足裝了三十船。

看着盧九成離開遼陽,孫承宗望着程世傑,良久長長嘆了口氣了:“你以後少跟他們……”

說到這裡,孫承宗感覺自己的話多了。

“老師,你可知一句話!”

“什麼話?”

“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程世傑望着盧九成的背影道:“他們都是不折不扣的小人,或許他們不得成事,可壞事的本事卻不小,要想做到,必須得到宮中的認可,像他們這些人,能不得罪就不得罪,若是得罪了,那就一棍子打死,絕對不能給他們害人的機會!”

孫承宗苦笑道:“老夫迂腐了!”

“誠如周敦頤的《愛蓮說》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

程世傑笑了笑:“我與高起潛交往甚厚,與曹化淳關係也不差,給他們行賄,他們可以爲我遮擋流言蜚語,現如今,恐怕彈劾我的奏摺,已經堆成山了!”

隨着遼陽之戰落下帷幕,那些陣亡將士的家眷也陸續到達海州的八里灣城,這些陣亡將士的家屬,男女老少都有。如果是寧海軍將士家屬那還好點,寧海軍不存在吃不上飯,穿不上衣服的問題。可東江軍和關寧軍的家屬,那就不同了。

簡直就是登州衛左千戶所的翻版,這些將士家屬衣衫襤褸,面黃枯瘦,臉髒兮兮的泛着菜色,男女老少守在城外面翹首以待,神情焦慮,千百個呼喚紛雜的響聲,帶着哭腔。

“兒啊,我的兒啊,你在哪裡?”

“爹,爹,伱在哪裡啊?”

“你個死沒良心的,可算是捨得回來了!”

“哥哥!哥哥!”

“叔叔!叔叔!”

“老三,老三!”

……

無論是寧海軍、還是關寧軍,或者東江軍將士,他們聽到親人的呼喊,不約而同地跑出去,在人羣中尋找着自己的親人。

找着了,抱在一起放聲大哭,沒找着的急得團團轉,大聲叫着親人的名字,而那些家屬也在努力尋找着自己的親人,場面異常混亂。

不時有慟哭聲響聲,很多家屬絕望的得知,自己家裡的頂樑柱回不來了,回來的只是一具屍體,那種絕望,那種痛苦就可想而知了,不知道多少人抱着冰冷的屍體,哭得肝腸寸斷,令人心酸。

由於天氣寒冷,天然的冰箱,這些陣亡將士並沒有立即火化,而是落葉歸根,帶回祖籍安葬。

程世傑調動了二百個工程百戶所,快速打造着棺槨,讓所有陣亡將士有一個歸宿。

程世傑默然看着那些痛不欲生的可憐人兒,良久,發出一聲嘆息:“我……我是不是做錯了?要不是我逼着他們去死守,也許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死了,他們的親人就不用那麼痛苦了……”

孫承宗嘆了口氣道:“一路哭不如一地哭,一姓哭不如一家哭,你需要知道,如果不是你逼着他們死守海州,一旦建奴突破海州,蓋州、復州、金定一百多萬人恐怕一個都活不成,肝腸寸斷血淚俱下的,又何止數十萬?”

程世傑道理雖然懂,可問題是,卻非常難以接受。

程世傑望着那些在寒風中冷得簌簌發抖的遼民,嘆了口氣,說:“趕緊給他們幾套棉衣,讓他們吃幾頓好的,讓他們恢復一點元氣。”

現在的遼南,物資已經不再匱乏,當然,分配到棉衣的百姓,向程世傑磕頭感謝。

程世傑看着那一張張帶着感激和不捨的淚水的臉龐,不勝感慨,大聲對所有人道:“好好活下去,最糟糕的時刻已經過去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一名鬚髮皆白遼民顫聲叫:“程帥,俺早就想回來……只是!”

“只是什麼?”

“如果建奴再來打我們,你還會來救我們嗎?”

“會!建奴從哪裡打過來,我就在哪裡迎戰!如果他們還敢跟到我們的地盤來撒野,躺在八里灣和遼中衛城外的那幾萬多具屍體就是他們的榜樣!”

祖大弼和祖大樂、祖可法、吳三桂等人向程世傑告辭。

程世傑望着祖大弼道:“替我謝謝祖帥的支持,沒有關寧軍的幫助,我們這一仗真不好說!”

祖大弼笑道:“我不替你謝,咱們馬上啓程進京,你自己當面謝吧!”

“正所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程世傑淡淡的笑道:“這一次關寧軍的兄弟們鼎力相助,本帥要是沒有表示,那也說不過去,祖二將軍!”

“末將在!”

“你們損失不少,我送給強弩三千具,弩箭五十萬支,鐵甲三千五百副,軍刀三千柄,糧豆三萬石,馬料一萬石!”

祖大弼一臉驚訝:“這是不是太多了!”

“比起兄弟們的性命來說,這些東西算得了什麼?”

程世傑接着又對吳三桂道:“長伯,我送你弩機一千具,弩箭二十萬支,鐵甲一千五百副……”

吳家軍的損失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不喜歡吳三桂的爲人,可是程世傑越大方,關寧軍的那些將士,特別是因傷的傷兵,他們就不會回去了。

吳三桂麾下除了陣亡的將士之外,從寧遠遷徙過來的將士家眷有六七千人,還有後續的人會過來,這些人都姓程了。

吳三桂和祖大弼明白,程世傑拿出這些裝備給他們,就是爲了堵他們的嘴,他們這一次傷亡慘重,那些傷兵個個都是寶貝,可問題是,他們自己不具備醫療條件,在寧海軍這些反而可以得到較好的醫治。

“程帥,咱們京城見!”

“好說!”

“爲什麼要在他們身上下這麼大的本錢?”望着頂着寒風赤着上身搬運貨物,幹得汗流浹背的關寧軍將士。

孫之澋笑着問道:“你就不怕他們一去不回啊?”

程世傑不以爲然地聳聳肩:“如果他們一去不回,就表示他們實在蠢得無藥可醫了!”

孫之澋苦笑道:“大帥,我還是不明白您爲什麼要在關寧軍身上下這麼大本錢。要知道,關寧軍的戰績一直不怎麼樣……”

“我讓你帶一羣長年飢腸轆轆的士兵去打仗,你能不能給我打出好看的戰績來?”

“又想讓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這怎麼可能呢?”

程世傑笑道:“關寧軍是從朝廷那裡拿到不少軍費,可問題是,這些軍費都花在將領的花天酒地身上,並沒有落在普通士兵身上,暫且不說別的,就說曹文詔叔侄,級別不低了吧?他們是什麼待遇?部隊裝備是什麼水平?這一戰,你也看到了,祖大弼和吳三桂帶的都是他們的嫡系,裝備比寧海軍絲毫不差,知道他們一年花掉多少錢嗎?”

孫之澋搖搖頭:“這還真不知道!”

“這其實也只是一部分錢,最大頭的部分,都在祖大壽的吳襄手中!”

程世傑嘆了口氣道:“你猜猜吳襄有多少地?”

“良田十萬畝?”

“再猜!”

“一百萬畝!”

“翻三倍!”

程世傑笑道:“整整三百萬畝,關寧軍幾乎九成的士兵其實待遇跟內地的衛所差不多,都成了將領的奴隸。”

程世傑自然知道,現在建奴與大明的攻守易勢,建奴接下來的操作,就是示弱,有可能會乞降,降低朝廷對他們的警惕,在談判中拖延時間。

程世傑對關寧軍的拉攏,主要是吸引關寧軍低層士兵,以及他們的家屬,遼西與遼東的氣候差不多,也能適合遼東的生存環境,只要有足夠的人,程世傑才能將建奴捏死。

就像現在,如果程世傑再次出擊,建奴不打,繼續向東北或西北方向逃跑,程世傑就算傾盡全力,也只能追擊一兩千裡,到時候,拖着人困馬乏,建奴就會傾巢而出。

自古以來,從來沒有哪個王朝能夠在正面硬扛中徹底擊敗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從來沒有!

漢朝打匈奴是,先是將匈奴打成南北兩部,這才逐步消滅的。唐朝滅突厥,其實是早在隋朝時期,長孫晟和裴矩就將突厥忽悠得分裂了。東突厥分爲東西突厥,遊牧民族都這尿性,孤立則弱,弱則內亂,內亂則天下圍攻。

匈奴、突厥、吐蕃、女真……這些曾經盛極一時的草原帝國就是這樣亡的。

程世傑現在就是要給關寧軍將士心中留下一條後退,只要他們活不下去的時候,拿着一顆建奴的首級,在遼南,在程世傑的地盤上,就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土地,糧食,還有待遇。

關寧軍不是鐵板一塊,他們會分裂,只要一部分人心向程世傑,再動手的時候,就簡單多了。

孫承宗不得不感嘆,程世傑太擅長把握人心了。

事實上,從程世傑拿下遼南那一刻開始,建奴的噩夢開始了。

有程世傑在,建奴想公平決戰,都沒有機會。

……

金州,寧海將軍府後院,左廂房暖閣內,由於這座房子燒着地龍和火牆,儘管外面寒風刺骨,屋內卻溫暖如春。楊芸娘此時正穿着一身乳白色的羅裙,正在翻看着帳本。

楊芸孃的婢女,也是她的師父馮三娘收養的義女,馮翠兒神色惶急的推門而入:“楊委員……楊委員……楊委員!”

楊芸孃的俏眉一皺,無奈地道:“翠兒,你這毛手毛腳的毛病,到底何時能改??”

沈翠兒喘着粗氣,扶着桌案道:“大帥……大帥……封國公了!?

楊芸娘淡然一笑道:“若是等你都大呼小叫了,我才知曉此事,這金州,早就沒有我立足之地了!”

沈翠兒張大了嘴巴道:“啊……您都知道了?”

楊芸娘嘆了口氣道:“我不光知道了大帥拜兵部尚書,封爲海國公,還知道,徐家那個小妮子走了!”

徐淑敏徐四小姐離開了遼南,這是因爲她知道,她沒有機會了。

可楊芸娘也在頭疼,如果識實務的話,她應該搬出寧海總兵府,可問題是,程世傑雖然對楊芸娘不冷不熱,卻對小家馨非常不錯,無論再累,再忙,都會抽出時間抱抱小家馨,現在小家馨正在咿咿學語。

正是因爲程世傑的教導,小家馨的口音反而是字正腔圓的普通話。

她的師父馮三娘也曾勸過楊芸娘,既然程世傑對她沒有意思,也沒有收到入房的想法,她又何必倒貼?

以今時今天楊芸孃的地位和權力,她想找什麼樣的男人找不到?

可楊芸娘有自己的顧慮和想法,她在程府之內,小家馨再不濟也是程世傑的義女,與程安靜和程安寧一樣,至少遼東管委會給小家馨上的戶籍,她姓程,大名就叫程家馨,戶籍也上在程世傑的名下。

一旦她離開了程府,程家馨怎麼辦?

於是,楊芸娘就有了藉口:“都是爲了孩子!”

“贏了!贏了!”

就在這個時候,金州的軍戶、農夫、工人、商賈、留守的士兵忘形的放聲狂呼,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爲了這場戰爭,寧海軍可謂傾巢出動,他們承受了巨大的犧牲,也贏得了巨大的勝利,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讓人激動的呢!

這一次寧海軍真的把建奴給打慘了,程世傑升官那是必然的事情啦!

程世傑的官當得越大,管的地盤就越大;他管的地盤越大,大家跟在後面發財的機會就越多,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值得高興的嗎?

在很短時間內,整個遼南都陷入了狂歡之中。

自努爾哈赤起兵造反以來,明軍節節敗退,一次次丟城失地,關外屍山血海,這口氣大明的子民已經憋了三十多年,做夢都盼着明軍能夠打個大勝仗,現在,他們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當程世傑從海州返回金州的時候,金州城外十餘里,就已經是人山人海了,路邊根本就站不下,好在天氣寒冷,路邊的水溝已經被凍實了。

將大車推到溝裡,站在車廂頂上,一樣可以看到路上的程世傑。

要說起來,車廂式的馬車,也是遼南特色,在中原,大車小車,很少有車廂式的,平板馬車、牛車居多,可是遼東太冷了,坐車也是受罪。特別是程世傑的馬拉房車,已經引起了風潮。

當然,有錢的人是直接從馬車廠購買兩輪或者是四輪馬拉房車,就算是載貨式的平板馬車,在馬車的前面也有一個可以避風擋寒的小車廂,就像是卡車的駕駛室一樣。

老百姓放聲歡呼,爭着朝他們涌過去,把手裡的美酒美食遞向這些將士,原東江軍尚可義看得鼻子有點發酸,喃喃說:“咱老尚打了一輩子仗,還是頭一回受到百姓這樣的愛戴!就衝這份愛戴,爲他們拼上了這條命都是值得的啊!”

尚可喜看着在岸上長跪不起的遼民,心潮起伏,再聯想一下自己想按兵不動、坐山觀虎鬥,臉火辣辣的,突然有種想在地上找條縫鑽進去的衝動。

人羣中,徐淑敏望着身邊的凱瑟琳道:“走吧,我們也走。”

聽到這話,凱瑟琳簡直激動得想哭。

她和她的艦隊是三年前被迫逃到遙遠的東方,可不曾想,他們在抵達登州附近的時候,被海盜給陰了,當了將近三年的俘虜,先是在孟先漢手中當俘虜,程世傑雖然沒有把他們當成俘虜,卻沒有給他們必須的幫助。

他們只能憑藉着自己的雙方,努力賺錢,有的在金州學院當老師,有的則是在工廠打工,也有的像凱瑟琳一樣,成爲了富家小姐的婢女。

經過長達半年多的相處,凱瑟琳終於獲得了徐淑敏的信任,徐淑敏其實也對凱瑟琳有限的信任,這一次出海,徐淑敏動用了徐家將近六百人,總共五艘沙船。

明朝的三大海船分別是沙船、福船(既福建造)、廣船(廣東造)三種,其實沙船是古代用於航海的一種防沙平底木船。出現於唐代。小的250—400噸,中等500—800噸,大沙船達1200噸以上。

徐淑敏給凱瑟琳的五艘大沙船,其實並不算是大型,只能算是中型船,每艘八百噸,滿載着從遼南採購的物資,像是遼南出產的白砂糖、青花瓷、海珍珠、羊毛布、土豆酒、還有大量的鋼鐵。

沒錯,凱瑟琳購買最多的則是鋼鐵,以每噸鋼鐵足足一百六十兩銀子,相當於每斤八十錢,這個價格可不算便宜,當然,由於量大,比市價略低兩成。

凱瑟琳沒有錢,他向徐淑媛承諾,只要運到威尼斯,就可以換賺十倍。與絲綢的利潤相當,凱瑟琳不提絲綢還好。

一提絲綢,徐淑敏讓人在上海收購絲綢,足足收了十二萬匹,花了一百多萬兩銀子,鋼鐵部分則是他以徐氏的名義,向銀行貸款,購買的,足足六百多噸。

凱瑟琳的計劃成功了,她將開通威尼斯與大明的商業貿易線路。

“你們誰是船主!”

凱瑟琳上前道:“我是!”

“你們降帆,允許你們出海的時候,你們才能出海!”

“爲什麼?”

“不要管,這是軍事秘密!”

很快凱瑟琳就知道爲了什麼不讓他們出海,程世傑的車隊抵達了金州港碼頭,前往送行的百姓和商人依舊人山人海。

程世傑沿着棧橋走向戰艦的時候,不知道是誰帶的頭,碼頭上數萬百姓呼啦啦一下全跪了下去,嘶聲叫:“程帥,一定要一路平安啊!”

程世傑、孫承宗、孫之澋並沒有在金州停留,他們還要去京城獻捷,舉行新年大閱兵,所以,只能前往,畢竟時間太緊了。

程世傑登上寧海軍的新型座船,這是寧海軍的旅順造船廠第一批生產出來的兩千料大船,滿載排水量相當於六百五十噸。

這種新型戰艦採取修長的船體,五座桅杆,在滿帆的情況下,擁有九點八節的航速,從四百料炮船七點八節的航速快了兩節,別小看這兩節的航速,在戰場上,這種速度優勢,足以改變戰爭的結果。

程世傑的戰艦則是“金州號”,與其相鄰的則是寧海軍水師的四大金剛,既海州號、復州號以及蓋州號,這四艘戰艦,都是兩千料大船,裝備着二十四門三寸滑膛炮。

爲什麼步軍沒有來得及裝備更多的三寸炮,主要原因其實是優先裝備了這四大金剛,四大金剛就是九十六門三寸炮,耗盡了槍炮局的極大產能。

三寸炮打的是開花彈,雖然滑膛後裝炮並不能像後裝線膛炮那麼精準,可問題是三寸炮有着兩千米的射程,比佛郎機火炮的遠得多。

至少要遠六七百米,在海戰中,這種火炮的優勢,將會直接轉化成戰鬥力。

隨着金州號揚帆出海,蓋州號和海州號以及復州號則緊隨其後,除了這四大金剛,還有寧海軍水二百多艘戰艦隨行護送。

當然,並不是因爲程世傑準備跑到京城裝逼,而是因爲俘虜和建奴的首級太多了,這就佔據了極大的運載能力,其次是寧海軍前往京城,則是從左、右、近衛三個都司,各抽調各個總,另外還有炮兵一個總、騎兵兩個總,全軍共計九個總,一萬餘人馬。

直到海平面只剩下一點尖尖的帆影,碼頭上的遼民仍然長跪着,衝它遙遙叩首,沒有一個站起來。

凱瑟琳看到程世傑和他的艦隊離開,這才酸溜溜的道:“喬凡尼,你看到了,這只是大明的一個總督,他就有十數萬軍隊(誇張),他剛剛打贏了金國軍隊,據說殲滅了八萬餘敵人!”

“這,都比我們威尼斯全國人口還多了!”

凱瑟琳淡淡的笑道:“這是一個機會,如果跟程公爵交好關係……”

“可是我們該怎麼做?”

“很簡單,表現出我們的價值!”

(本章完)

第335章 博一博單車變摩托第290章 找出來弄死他第383章 帝國落日血色黃昏第366章 豬隊友帶不動啊第486章 大明工業帝國第307章 終於見到回頭錢了第51章 最黑暗最骯髒的手段第382章 什麼狗屁聖君第80章 界河大決戰序幕第473章 絕處逢生來自大明的支援第416章 世界上沒有後悔藥第35章 只有利益纔是永恆的第102章 殺一頭肥豬好過年第336章 三百年前的歌聲再次響起第188章 樂安公主女憑夫貴第113章 徐閣老欲聯姻程世傑第314章 應付領導他是專業的第467章 歐洲反大明聯盟第276章 第275沒點手段可不行第6章 先吃飽有力再賺錢第83章 自己心裡沒點數嗎第476章 典型的雙標第432章 不聽話就用大炮打屁股第385章 建奴的好運氣到頭了第471章 威尼斯變故急轉而下第425章 有什麼資格沾沾自喜第206章 遼南土地改革試點第211章 五寸新炮如虎添翼第130章 東廠新財路層層加碼第171章 再殺德格類建奴崩潰第196章 侯大人這槍有古怪第99章 東江軍從今兒姓程了第409章 比剝皮充草更狠第221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158章 臣在建奴就不足爲慮第477章 你對大明的實力一無所知第290章 找出來弄死他第231章 鄭芝龍無比的憋屈第360章 程世傑被搶了頭條第360章 程世傑被搶了頭條第281章 皇后鳳駕駕臨遼東第429章 中庸之道就是雙贏第10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59章 寧海軍的唯一短板第280章 果然是龍生龍鳳生鳳第404章 遷都的初步構想第1章 歡迎收藏第175章 他必須給銀子面子第234章 朝廷跟咱們有關係嗎第77章 孔有德就要成精了第79章 集結部隊我要報仇第1章 歡迎收藏第287章 火龍出水歐洲揚威第294章 遇順而止大順軍第414章 都是你逼我的第141章 再難也要堅持下去第64章 保護包月可以優惠第41章 一步登天第394章 皇上我們沒法回頭了第468章 好可怕的胃口第298章 士氣如虹豐收的喜悅第425章 有什麼資格沾沾自喜第288章 程大公子被上了一課第10章 做人要講究誠信第31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50章 崇禎五年遼南第一大案第368章 封程世傑爲遼王第467章 歐洲反大明聯盟第152章 京城雨夜悄悄離開第274章 憑本事搶人違反沒有規矩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198章 朱微媞的八公主號第380章 幸虧奴才機靈第282章 高傑跟本公子去殺人第451章 做賊心虛自投落網第177章 建奴最後的援軍第148章 遼南莊稼豐收的原因第80章 界河大決戰序幕第164章 戰爭之神給的勇氣第451章 做賊心虛自投落網第124章 程世傑果然值得投資第449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1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452章 大明人力資源問題第207章 擺明不給他面子第237章 崇禎皇帝怎麼轉性了第387章 理想中戰爭的樣子第152章 京城雨夜悄悄離開第234章 朝廷跟咱們有關係嗎第375章 多殺幾個人而已第260章 火龍出水廢物利用第433章 塵埃落定終於結束了第284章 遼東工業革命的萌芽第6章 先吃飽有力再賺錢第239章 崇禎皇帝的利益至上第390章 皇太極的噩夢開始了第29章 一旦破城雞犬不留第350章 他們憑什麼高高在上第427章 明荷北部灣海戰第113章 徐閣老欲聯姻程世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