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商業機密謝絕打聽

第146章 商業機密謝絕打聽

第145章

其實程世傑跟朱萬年這個萊州知府一點都不熟,甚至連面都沒有見過。

可問題是,孫元化認識朱萬年。

自從上一次孫元化從遼南返回登州後,他就開始留意登萊巡撫治下的三府之地,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除了遼南的那些新開墾的農田莊稼長勢不錯,其他各地草木焦枯,河流乾涸,土地龜裂,幾乎看不到一絲生機。

暑氣蒸騰的大道上,無數衣衫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的農民成羣結隊,踉蹌而行,至於要去哪裡。

不用腦袋想,用膝蓋想也知道,他們肯定是去遼南,因爲在遼南才能找到活路。在前往遼南的道路上,不斷有人倒下,一旦倒下就再也站不起來了,沒有人多看他們一眼,就這樣麻木的走過,屍體扔在路邊腐爛。

農田,根本就不堪入目。

要麼荒蕪,要麼裡面的莊稼稀稀拉拉,沒有幾顆活着的禾苗……

大明帝國貪腐成風,已然滲透到這個老邁帝國的方方面面,蠶食着帝國的根基,這個帝國所剩下的最後一點執行能力都被用來搜刮民脂民膏了。

但雞窩有時也會飛出鳳凰來,在這個由上到下都散發着一股濃濃的暮氣和腐臭的官僚體系中,還是有一些願意爲老百姓,爲這個國家幹一點實事的人。

比如說,戶部尚書畢自嚴,比如說徐光啓,盧象升、孫傳庭、孫承宗,還有就是孫元化以及萊州知府朱萬年。

孫元化看到萊州、登州、青州各地的莊稼長勢極差,那些士紳豪強的地,依靠着灌溉方便,長勢稍好。可問題是,士紳豪強都不會交稅,莊稼好與壞,跟他們的關係不大。

最關鍵的是那些自耕農。

孫元化把治下三個知府六個知州三十個縣令,召集到登州府,就是一頓痛罵,如果只是罵,朱萬年也不至於恨上程世傑。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因爲程世傑在遼南做得太好了,孫元化也問過程世傑如何才能種好莊稼。

程世傑的回答就是“及時灌溉,及時防治蟲害,肥料也跟上,做到了這幾點,一般都能有一個好收成!”

“什麼畝產過千灑灑水!”

“山東這麼肥沃的土地,人口又比河南還少,雨水又遠比山西、陝西要多,守着山東這麼多的土地還會餓死,都是笨蛋。”

按照孫元化的意思,在程世傑眼中,包括自己這個登萊巡撫,以及山東六府六十五縣的所有官員,都是笨蛋。

唯有他自己是一個聰明人。

朱萬年是貧苦人家窮出身,在他九歲的時候,父親朱瑞國積勞成疾,可是沒有錢醫治,朱萬年的大哥朱萬里想要借高利貸給朱瑞國治病,被朱瑞國罵得狗血淋頭,最後父親朱瑞國活活疼死。

爲了供養朱萬年讀書,朱萬里就把自己賣了做了贅婿,而自己的三個姐姐,有兩個賣給有錢人家當妾。

朱萬年非常清楚當百姓的難處,也想當一個好官,他不求名留青史,也不求升官發財,只求百姓可以少罵兩句狗官就足夠了。

可問題是,他將理想付諸實施之後才知道阻力有多大:他的政令根本就沒有辦法貫徹下去,甚至萊州城都出不了,總有那麼多人陽奉陰違,有意無意的拖他的後腿……

朱萬年倒是要看看,程世傑這個武夫是怎麼做到的,可以帶着無數流民屯了五百多萬畝田,他算過一筆賬,如果這五百多萬畝地都種上麥子,每畝地按照一斗種糧計算,這就需要五十多萬石種子糧。

如果種上大豆,那也需要十萬多石大豆,而這五百多萬畝地,則需要五六十萬百姓。

程世傑是神仙嗎?

他怎麼可能有五十多萬青壯?

至於程世傑所說的每畝地二三十石糧食,他是不相信的,他可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庸官,也不是讀書讀傻掉的腐儒。

基本性的常識問題,幾乎三府六州三十縣的官員,都明白這個道理。

這些官員非常生氣,非常痛恨程世傑,你一介武夫,把屯田搞得這麼好,還讓不讓人活了?

這不是狗攔耗子多管閒事嗎?

這些官員來到遼南的時候,看到了遼南的田,此時的遼南的田地,幾乎大都看不出來什麼了,特別是紅薯地。

紅薯的秧苗都是寶貝,這些秧苗割了可以餵豬,喂牛,也可以餵馬,一點兒也不能浪費,至於麥田,雖然遼南的麥子長勢不錯,看着沉沉甸甸的麥穗非常喜人,可問題是,他們這些官員的幕僚,已經做過計算。

這些麥子最多有兩三石也就是四五百斤畝產量,至於那些大豆田,也算過了,最多隻有兩石左右,也就是三百多斤。雖然比山東的單位畝產要高,可問題是,高的不多,還在他們的理解之內。

他們倒要看看程世傑如何變出畝產過千斤,多達十幾二十石的糧食。

有的幕僚已經認出了程世傑種了大量的番薯,可問題是現在大明人對於番薯的種植技術產東成熟,大明的農民是因爲種植傳統的稻穀、麥豆等農作物養成的習慣,也養成的慣性思維。

他們還是按照種麥的模式來種植紅薯,可這樣以來,紅薯會秧苗瘋長,紅薯卻不怎麼長,在最初傳入大明的紅薯,產量其實並不高。

現在幾乎所有山東官員都準備看程世傑的笑話,當然,如果程世傑只是原來的寧海軍總兵官,他們還敢出言嘲笑一番。

只不過,即墨縣令劉學敏口不擇言官員對程世傑不敬,遼南軍民可不管着他,在劉學敏下榻客棧,夥計在打掃衛生的時候,一不小心打翻了劉學敏的夜壺,並且那些尿液還灑在劉學敏的靴子上,和褲腿上。

他能怎麼辦?

痛罵不長眼的夥計一番,又踹了幾腳,夥計離開後,掌櫃的賞了這名捱打的夥計五兩銀子。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劉學敏的倒黴事不斷,他吃魚的時候,會吃到魚鉤,吃羊肉的時候,被辣椒辣得滿頭直冒冷汗,坐車出行,車軸斷了,摔得狗吃泥。

經過化糞池,一名聾啞的老農扛着扁擔迎面而來,有人喊這名老農,老農一轉身,將劉學敏打進化糞池。

劉學敏被人用鉤子撈出來以後,一番清洗,得了風寒,胳膊上還被鉤出了幾道口子,請來的郎中,直接說:“這需要截肢……”

就連傻子也知道,劉學敏被人針對了。

還有人不信邪,說程世傑辦女子學堂,結果,幾名婆子追打這名官員,硬說官員偷看她們洗澡……

看着四五名虎背熊腰的壯婦,誰看她們洗澡?

不怕辣眼睛?

這名官員有苦難言,捱罵還就算了,出行的時候,被人直接潑了一身糞,關鍵是,那個正在口若懸河……

這畫面老刺激了。

程世傑沒有抵達振海城的馬橋鎮,大家只能等着。

人羣中,不僅僅有徽州商人,還有遼南新貴範永鬥。

當兩千匹鐵蹄送到遼南,程世傑就與範永鬥稱兄道弟,直言,從今往後,來寧海軍總兵府,不用通傳。

當然,範永鬥也不當真,那不僅僅是程世傑的府邸,還是寧海軍的節堂,走錯一步路,殺了他也沒有地方喊冤。

終於,主角乘坐着四輪馬車姍姍來遲。

“拜見經略大人!”

別看程世傑是武官出身,而經略安撫使也是主管軍事的官職,可問題是這卻是文官,甚至級別比孫元化這個巡撫還要高。

程世傑看着烏央烏央一大片官員,咳嗽一聲道:“怎麼還沒有開始收紅薯?”

“這不是在等經略大人嗎?”

孫元化倒沒有因爲程世傑的官職高而不好意思,身在官場,這其實是正常現象,就像盧象升,崇禎二年自籌軍餉,帶着上萬民夫北上勤王。

然後,崇禎三年,直接坐了火箭,先升爲遷山東布政使右參政,整飭大名兵備道,管轄大名、廣平、順德三府,這是山東省的二把手。

只不過頂着山東右參政,乾的卻是北直隸的活。

崇禎四年則山東按察使,這就成了三司之一的按察使,也就是成了高官高官,兩年之內,完成了三級跳。

這可是一般官員一輩子難以到達的高度,至於武官升級的速度,也是光速,毛文龍從守備也越級升級,成爲左都督官居一品,掌平遼將軍印。

當然,無論是盧象升還是當年的毛文龍,可沒有程世傑這麼耀眼的戰績,自萬曆四十七年,努爾哈赤起兵造反以來,誰斬首四千餘級?

只有程世傑這麼獨一份,別看海州大捷是建奴千里送人頭,白送給了程世傑一個大功勞,可問題是,除了孫元化、徐光啓少數幾個人知道真相,誰也不知道。

程世傑擺擺手道:“那個咱們開始吧!”

隸書于振海城的五十個屯田百戶所,男女老少一萬多人,分別撲向各自百戶所負責的田地。

耕牛在前面拉着曲轅犁,小心翼翼的犁過去,只犁一次就露出了大大小小的紅薯,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防止挖紅薯的傢伙掄着鋤頭亂挖一氣,把紅薯給挖爛了。

犁開泥土之後,負責挖紅薯的屯田軍戶便掄起鋤頭,加倍小心的挖下去,把紅薯連根一起挖出來,後面自然有人會把紅薯撿起籮筐裡。

剛開始的時候,幾乎每挖出一棵,都會引起一陣驚歎:“我的天,好大,好多啊!沒挖幾棵就有一筐了!”

慢慢的,就沒有人再叫了,都麻木了,前面的掄着鋤頭猛挖,後面的猛撿,一個個籮筐飛快的裝滿,然後挑到大道上裝上車,就有人喊着號子揮動鞭子,將這一筐筐紅薯給運回田頭,臨時的稱重地。

範永鬥拿着一個紅薯,這顆紅薯足足有三四斤:“這玩意能吃?”

“當然可以吃了!”

程世傑知道在場的衆人,有些人確實是不太瞭解紅薯,他早就有準備。

隨着幾十輛四輪餐車開過來,上面下來一羣寧海軍的炊事兵,開始收拾紅薯。

有的將紅薯削掉皮,清洗以後,下鍋與粥一起煮。

有的紅薯連泥也不洗,直接放在火上烤。

有的紅薯則是被切成紅薯條,放進油裡炸,炸薯條。

有的紅薯做成了紅薯點心。

有的紅薯則被做成了紅薯餅,地瓜丸、紅薯片、紅薯小饅頭、紅薯酥、紅薯發麪餅,拔絲紅薯、酥脆紅薯等等,足足四十多種紅薯製品。

看着程世傑早有準備,衆官員和商賈也想看看程世傑要搞什麼鬼。

寧海軍將士很快在田邊搭建了一座巨大的帳篷,並且將從車上卸下來的桌椅放在帳篷裡,這頂巨大的帳篷並不是牛皮製成的,而是旅順造船廠的附屬工廠,生產出來的帆布,可以防水,結實,耐磨,最爲關鍵的是,成本遠遠比牛皮帳篷更加便宜。

程世傑怎麼會放棄眼前這個遼南商品推廣會呢?

這種巨大的帆布,被十幾根巨大的工字鋼支撐起來,很快就形成了一座帳篷,鋪上羊毛地毯,然後擺上桌子。

等忙完這些事情,最先做好的則是油炸紅薯條,撒上一點遼南特產的碘鹽,或者是白砂糖,齊活。

程世傑自然只需要陪着孫元化、陳子龍、朱萬年等幾名巡撫、知府級別的官員,至於知州、縣令,自己找地方坐吧。

程世傑指着陸續端上桌垃圾食品經典代表作薯條道:“孫大人,朱大人,陳先生、宋先生(宋應星),來嚐嚐這個!”

孫元化拿起筷子,夾起一塊不到兩寸長薯條,還沒有開始吃,紅薯獨有的甜膩香氣就撲鼻而來,他輕輕塞進嘴裡,他的眼睛瞬間就亮了起來:“甚是美味!”

朱萬年等人也迫不急待地拿筷子夾起紅薯條。

在這個時候,又有陸續做好的紅薯餅,紅薯片、紅薯糖水、紅薯糕等陸續端上來,親口吃過紅薯的人其實也不少,可是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紅薯居然會有如此多的做法。

大家越吃越是吃驚,特別是那些商賈,這麼好吃的東西,沒有理由是傳播不開的,如果不是價格特別貴的話,肯定會風靡大明。

四十多道紅薯菜餚或者點心。

等所有人嘗試一遍,基本上也飽了。

程世傑起身做了最後的總結髮言:“這叫紅薯,也叫番薯,原產自美洲大陸,適應性強,喜溫暖多光而不耐霜凍,抗旱耐鹼,適種於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士,是一種易於保收的農作物,如果廣泛種植,大明將不再有糧食危機!”

孫元化最關心的是產量問道:“此物產量幾何?”

這也是在場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

“兩三千斤肯定是有的!”

程世傑知道紅薯雖然高產,可問題是,這些秧苗有從後世帶過來的,也有自己培育的,有的肥沃一些,有的地則貧瘠,他也沒有絕對的把握,只是說了保守的估計。

“兩三千斤?”

朱萬年還是認爲程世傑在吹牛,要想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其實不光依靠種,還可以依靠操作,十畝地的產量,說成是一畝地的產量,這樣以來,產量不就上去了嗎?

如果程世傑敢玩這個花樣,他肯定會丟臉。

“有這麼多?”

程世傑有些心虛的道:“具體多少,我也不知道,諸位,現在時間也差不多了。我們可以去看看有多少!”

不僅僅程世傑心中沒有底,很多軍戶心裡也同樣沒有底氣,這紅薯種下去之後他們似乎都沒怎麼管,只是不停時的收割秧苗,這怎麼收成這麼好?

“那咱們走吧,正好可以消消食!”

孫元化沒有貪心,每種菜僅僅吃一口兩口,可是四十多道菜,他已經吃撐了。

不僅僅是他自己吃撐了,還有青州通判嚴光壽,樂安縣令高及第,博興縣令韓順成等好幾名官員,都撐得已經翻白眼了。

從臨時帳篷裡出去,再看到外面的地頭空地上,只見地頭上的紅薯已經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寧海軍的屯田地塊雖然不是橫平豎直,每塊地都同樣大小,但是,因爲沒有私人田地,所以地塊都非常大,最小的一塊地,也是一百畝,大的則是二百畝,三百畝。

每一塊地收穫的紅薯都堆在一起,並且用白灰標準着每一塊地的畝數。

“拜見大帥!”

“拜見孫大人,諸位大人!”

程世傑望着劉三道:“怎麼樣了?現在收了多少畝?”

劉三笑道:“回稟大帥,已經收了八塊地,五千餘畝。”

程世傑微微皺起眉頭:“速度還是有點慢。按照這樣的速度,五百多萬畝,收到下雪也收不完!”

“兄弟們都盡力了!”

“文獻!”

“門下在!”

“把新來的屯田百戶調過來,參與秋收,每個人管三頓飯,另外送五十斤紅薯!”

“是!”

程世傑望着早已等待着賬房道:“開始稱重吧!”

“是!”

隨着一筐筐紅薯開始過稱。

“一號田,一千畝,總重三百五十二萬斤,畝產三千五百五十二斤。”

雖然說,古代的石可以用作兩種計量單位,一爲容積的單位,一爲重量的單位,顯然用於量米時的單位是容積單位而非重量單位,所以並不存在明朝一石(容積)和現在的重量單位的直接換算。

明朝二斛爲一石,所以一石的容積爲102366毫升。(《中國曆代度量衡考》中則誤爲98724毫升,《中國曆代糧食畝產研究》爲10225毫升)容積爲102366毫升。同樣是一石,如果是一石水,則爲102.36升,約爲102.36公斤。

根據《中國曆代糧食畝產研究》同時給出一個實測數字,1升大米(精米)重1.5斤,則不難算出明朝的一石米約重153.5斤。

可是紅薯與大米或麥子不同,因爲米粒和麥粒的顆粒間距小,誤差也不大。可是紅薯的形狀不同,間距較大,只能用稱重重,而不能用鬥來測量。

隨着的第一號田的總重量報出來,周圍傳來一片直抽冷聲的聲音。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朱萬年嚇了一跳,他望着身邊的幕僚道:“你看過他們動過手腳沒有?”

“絕對沒有!”

孫元化也沒有表態,直到徐大成將他得到數據報給孫元化:“撫臺大人,學生一直讓人盯着,這一堆紅薯,確實是一號田也是一千畝多點!”

“多多少?”

“六分!”

孫元化狂喜:“六分地的誤差,在許可範圍之內!”

朱萬年難以置信地道:“這紅薯的產量,怎麼這麼嚇人?”

徐大成也擦着磕頭的冷汗:“一畝地的紅薯等於幾十畝麥子的產量,太驚人了!”

最震驚的還是那些屯田軍戶,他們剛剛種上這些紅薯,就被農學院的讀書相公拉着去幹活,對於這些紅薯田的看護力度真不大,也可以說是基本上沒有用過什麼心思。

“原來畝產千斤也不是不可能!”

陳子龍望着身邊的農學專家道:“眼見爲實,往日若是告訴你們,有畝產幾千斤的作物,伱們相信嗎?”

“就算是現在,也恍然如夢!”

朱萬年“第二號田的產量稱出來了嗎?”

“稱出來了,二號畝畝產三千九百七十三斤,共計三百九十七萬三三千斤。”

“三號田,畝產三千四百六十斤!”

“五號田,畝產四千一百零四斤!”

“六號田,畝產四千零五十三斤!”

“七號田,畝產三千七百八十九斤!”

“八號田,畝產三千兩百九十五斤!”

此時的田地裡,所有人都已經麻木了,他們已經陷入了狂喜之中。

在場的人,包括範永鬥,都非常高興。

可問題是,自己的價格似乎出高了。

陳子龍嘆了口氣道:“可惜了……”

“可惜了什麼?”

“此物產量雖高,卻不易儲存!”

陳子龍苦笑道:“此物一個月內就要吃掉,要不然就會壞掉!如果不扔掉,繼續食物,就會拉肚子……”

“那是你們太笨了,不會儲存!”

程世傑道:“儲存紅薯的辦法有很多!”

陳子龍欣喜的問道:“如果存儲?”

程世傑淡淡地道:“商量機密,謝絕打聽!”

(本章完)

第102章 殺一頭肥豬好過年第82章 塵埃落定痛並快樂着第263章 與崇禎的蜜月期結束了第137章 枕頭風一吹受用無窮請假第207章 擺明不給他面子第105章 程世傑之野心昭然若揭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242章 向大明嚴重地抗議第256章 宋獻策遼東大興第455章 被文明遺忘的土地第177章 建奴最後的援軍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465章 極端社會問題第131章 明朝的事情明朝解決第271章 一座隨時噴發的火山第295章 蒸汽機車火牛車第136章 沒有最黑只有更黑第157章 秋高氣爽汗王大點兵第189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84章 把京城當作滿清的墳場第309章 出師不利的長州藩第33章 大獲全勝收穫頗豐第472章 大明解決問題的方式第136章 沒有最黑只有更黑第136章 沒有最黑只有更黑第2章 肥肉就是身份證第42章 升任寧海軍守備第414章 都是你逼我的第20章 千戶大人給條活路吧第32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450章 程世傑培養接班人第85章 崇禎皇帝上墳哭錯人第70章 守備大人到底在哪第37章 廢品收購站賺錢了第17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307章 終於見到回頭錢了第237章 崇禎皇帝怎麼轉性了第138章 朕無可嫁女但有妹妹第273章 野心勃勃的孫可望第125章 殺人容易善後很難第446章 來吧相互傷害第151章 這死太監想搞事啊第59章 寧海軍的唯一短板第270章 本帥帶着你們搶地盤第64章 保護包月可以優惠第264章 老爸需要拿你做實驗第450章 程世傑培養接班人第415章 解決製造問題的人第143章 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第337章 天下不能沒有大帥第246章 鄭芝龍獅子大開口第485章 打不過那就加入第331章 謝志良本帥保了第409章 比剝皮充草更狠第331章 謝志良本帥保了第258章 我等拜見夫人第490章 海上馬伕的末日第48章 歷史記載中的軍隊第246章 鄭芝龍獅子大開口第27章 程千戶您可以告病了第409章 比剝皮充草更狠第136章 沒有最黑只有更黑第432章 不聽話就用大炮打屁股第303章 揍小日子就不需要理由第22章 想去京城看升國旗第405章 老百姓不認他了第10章 做人要講究誠信第390章 皇太極的噩夢開始了第376章 不是還有太子嗎第1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57章 萊陽張氏構陷屠民第469章 世界性轟動效果第278章 借義父項上人頭一用第219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75章 一盤死棋可以走活了第368章 封程世傑爲遼王第187章 驚恐萬狀大炮恐懼症第432章 不聽話就用大炮打屁股第478章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第455章 被文明遺忘的土地第20章 千戶大人給條活路吧第202章 纏足罰得傾家蕩產第451章 做賊心虛自投落網第19章 人沒少卻多了幾個第194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245章 世界第一陸軍易主第363章 北伐建奴統帥朱純臣第213章 先打騎牆派再決戰第337章 天下不能沒有大帥第384章 把京城當作滿清的墳場第164章 戰爭之神給的勇氣第112章 在遼南本帥就是法第157章 秋高氣爽汗王大點兵第472章 大明解決問題的方式第260章 火龍出水廢物利用第352章 一定還有其他辦法第314章 應付領導他是專業的第120章 陳子龍還有來的必要嗎第254章 這果然是漂亮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