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價值三個億!

“明天再行進一天,只怕就可趕到天津衛的海口了!”

唐毅與崇禎還有李德才此時坐在一個新制作好的桌子旁邊。

“如今正值亂世,恐怕船舶也不好找!”

李德才感嘆道。

“去了再說!找尋不到,那就買!”

唐毅想了想說道。

重賞之下,必定有結果,必定沒有人是不愛錢的。

而且此時唐毅已經沒錢了,他準備賣一件東西。

然後回籠一下資金,這樣也好還十天後就要還的債。

還有購買一些現代物品,用來打開如今明末的局面。

畢竟以現代的物品,恐怕一個玻璃球都會忽悠人。

更別說他在拼夕夕上面看到的幾塊錢一個十幾釐米直徑的玻璃球。

兩三毛一個打火機,甚至還有幾百塊一個機械錶。

幾十塊的老花鏡等等,這些小商品拿到明末時分,那就是官員貴族才能夠享受到的東西。

十二生肖玻璃杯五百兩白銀賣給你你要不要?

一米大的不鏽鋼模型一千兩給你你要不要?

太陽能燈一個也就五千兩給你要不要?

所以說,哪怕他利用現代小工藝商品恐怕都能夠打下一片天下!

只因爲貨源就他一家,做的壟斷生意,哪怕他賣一萬兩,都會有士紳豪族來買。

這個時期的地方豪強早已經壓迫佃戶不知道多少年,土地兼併之下,各個都是富得流油。

“明日你們先行,我在後面。

對了,這個東西給你們留下。

這幾天可能我會耽擱一下,如果實在找不到船舶願意出海。

那就直接買船,屆時可先用這些銀兩。

如果不夠,那就用這個東西去找尋天津城內的當鋪換了銀兩。”

這時候,唐毅先是拿出二十塊銀兩。

每一個都是十克的,只不過上面雕刻着圖案。

一共二百克銀子,按照此時的物價計算。

一兩銀子大概爲37克左右,而這些銀兩差不多也有五兩多銀子了。

再加上上面的精美圖案雕刻,只怕還值不少。

按照此時的購買力,也就只夠買三十斤米。

亂世時期,銀子最不值錢。

所以,唐毅還留了後手。

這時他的另一隻手上還拿着一個高三十釐米左右的玻璃財神像。

這些東西加起來把他手上的所有現金花光,銀子用了一千二,這個玻璃製品用了三百。

“先生?此物太過珍貴,還請快收回!”

看到這個東西,李德才激動的說道。

而崇禎倒是沒啥反應,不過也多看了幾眼。

如今的工藝根本做不到完全呈現透明裝的玻璃製品,更別說這麼大的了。

雖然崇禎倒是看過一些天然琉璃製品,成色上倒是不比唐先生手上拿的這個東西差,就是太小,最多也不過一個巴掌大。

“先生手中的這個琉璃財神像,如若在京師公開售賣,恐怕可值十萬兩白銀!”

這個時候,崇禎說道。

聽到這話,縱使是唐毅,也不禁心抖了一下。

這玩意三百塊錢拼夕夕上要多少有多少。

放明末,十萬兩白銀,按照此時的匯率,能換兩萬五千兩黃金。

粗略計算,差不多相當於九百多公斤的黃金,按照最低三百五一克計算。

差不多相當於三億兩千萬元!

計算出來後,唐毅都被嚇了一跳。

不過過了幾秒他冷靜下來了,單單不說有沒有那麼多黃金給他。

恐怕如今戰亂,這玩意能賣五萬兩白銀都算好的,甚至遇到當地豪族,只怕更少。

不過單單是銀兩,哪怕是一萬兩白銀,賣到後世都有近二百萬元。

“看來,這時空倒爺,真是賺錢啊,這可不是幾十倍的賺差價了!

而是幾千乃至上萬倍的賺差價了!”

唐毅此時在心中想到。

不過片刻後他也釋然了,賺錢都是其次,再說這些東西他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現在還是先趕路爲緊,再想賺錢的事情。

“李老叔,把這個東西讓族內兄弟看好了,能不能買到船,就看這個的了!”

唐毅此時,將這個玻璃財神像遞給李德才。

而李德才聽到崇禎的話,自然知曉這玩意的珍貴。

這可是上萬兩白銀啊,他們全族人賣了恐怕都沒這玩意的一個角值錢。

李德才的手都有些抖,實在是這東西太過珍貴了。

交代完事後,唐毅則是再次的回到了現代。

而他完全不知道,李德才今晚竟然因爲各方面情緒,直到三更半夜才睡着。

甚至在他離開後,李德才用族中的棉被,將財神像的盒子包裹了幾層。然後又封到木箱之中。

最後放進身下,再讓族裡的的四五個青壯年圍繞他一圈和衣而睡。

就害怕這等珍貴的東西被偷走!

當日後李德才講起這件事情的時候,唐毅還有些哭笑不得。

……

唐毅回到現代後。

他看了看手機,沒有熟人的消息。

大多都是一些催債的信息,不過他並沒有理會。

這個時候,他從手機通訊錄之中找到一個名字。

“王海騰!”

此人乃是一個收藏家,家中的古董字畫,陶瓷,金銀器無比的多。

以前怎麼說他也是個小富二代,機緣巧合之下倒是認識了這個人。

聽說其父親乃是秦城本地的山河集團的董事和股東之一,身價數百億。

而山河集團在房地產,重工業機械,乃至互聯網行業都由投資,是秦城本地最大的集團企業。

甚至在全國都排得上號!

而身爲山河集團董事的兒子,沒有吃喝玩樂,走入亂七八糟的嗜好。

反而是對古代歷史文化,還有衆多古董感興趣,倒也是一個妙人。

唐毅曾經有緣去過一次他的收藏室,聽說那一屋子的古董,價值就有上億。

當時知道,他也震驚不已!

唐毅撥通電話,手機傳來嘟嘟嘟的聲音。

“喂?是唐老弟嗎?”

這時,手機接通。

“是我,唐毅,沒想到王哥倒還記得我啊!”

唐毅說道。

“不知道唐老弟可有什麼事嗎?”

電話那頭的聲音問道。

“是這樣的,王哥,最近我得了一件東西,是個黃金印章,上面寫着什麼大明司禮監秉筆太監之印章!

想要你掌掌眼!”

唐毅說道。

其實王承恩之前在崇禎手下,掌管的乃是皇帝玉璽。

不過那玩意被落在紫禁城了。

而且他那個官職並沒有專門的印章,如今他手上這個,乃是王承恩以前自己弄得玩的。

並不是正統的印章,不過也是真品。

“大明司禮監秉筆太監之印?”

聽到唐毅的話,王海騰的語氣裡升起一絲感興趣。

“那行,明天中午你來山河集團總部,到時候報我名字就行!

我在這邊等着你!”

對方說道。

聽到這話,唐毅就知道穩了。

接下來,他又和對方閒聊了幾句,就掛斷了電話。

如今幸好他還有些人脈,不然的話,只怕東西都沒辦法出手了。

而且王海騰這個人頗講義氣,和對方做生意不會吃虧。

這樣也比較穩妥,再者,以此爲基礎,以後結交對方。

搭上山河集團這個龐然大物,也有助於他在明末的發展!

而這些事情,他早在之前就已經計劃好!

不得不說,如今在經歷了諸多事情後。

唐毅感覺自己的心思越來越縝密!

“也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唐毅感嘆道。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口是心非的江南士子!第十章 此乃大明崇禎皇帝,還不速速跪下!第八十章 審判大會!第九十五章 李自成的破防!第六十四章 特種小隊的成立!第十五章 太陽能燈顯奇效!第一百三十六章 青黴素的製取!第一百三十二章 五星連珠,天佑中華!第二百二十一章 成王敗寇啊第二百五十九章 整肅黑鐵城與西洋商人!第二百一十章 津蓬鐵路首日運營!第二百三十一章 鐵骨錚錚衍聖公!第九十二章 崇禎的請求!第二百二十七章 一個契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控制南洋的節點!第六十三章 成立議會組,擴充政務部門!第二十一章 五百萬到手!第九十章 傻大黑粗的犁地機!第八章 逃荒的族羣!第一百七十九章 炎黃號下水!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尋常的採購證!第二百六十八章 唐毅的想法!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明第一輛自產車!第二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緊迫感!第一百八十四章 末路!第二百三十九章 批發貨幣!第八十九章 全民修築灌溉水渠!第六十七章 華夏銀行開業,銀幣發行!第八十一章 王靜珠的哀求!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毀牆角!第一百三十六章 青黴素的製取!第一百八十五章 替華夏掃清障礙!第一百九十二章 禍害歐洲去吧!第一百零五章 華夏百貨店被查封!第一百九十九章 黃禍的到來!第十四章 普及衛生知識!第十七章 萬事俱備,準備出發!第三十章 開首飾店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二章 到大明城去?第二百零三章 俘虜!第五章 對自熱鍋好奇的崇禎!第一百一十二章 到大明城去?第六十一章 製造銀幣!掌握金融發行權!第八十一章 王靜珠的哀求!第二十二章 港口的情況!第二百五十三章 謹慎!第五十三章 打掃戰場!第五十章 海鹽池的產出!第八十二章 帶她出去散散心!第二百章 遼東大開發!第二百六十四章 唐毅的五個目標!第一百七十二章 損失慘重的江南糧商!第七十四章 火力不足恐懼症的大明城!第一百四十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二百三十一章 鐵骨錚錚衍聖公!第四十三章 警衛部的訓練!第七章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第二百二十三章 李自成的下場!第一百五十五章 陛下,是罪臣之錯啊!第二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的罪證!第二百六十一章 伏法,戰爭欲來!第二百二十五章 《清明上河圖》第二百二十一章 成王敗寇啊第五章 對自熱鍋好奇的崇禎!第二百一十一章 拜訪齊家!第六十章 登記人口發放身份卡第四十六章 大明第一家公立小學成立!第一百三十七章 去朝鮮和南洋借點糧食!第二百二十六章 建設大明博物館的想法!第九十四章 掏糞工趙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曾經的驕兵悍將!第一百九十一章 給韃子找一條路!第九十九章 合作還是爲敵?第二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緊迫感!第二百零二章 哥薩克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請首相成全!第二百五十四章 調查!第一百零四章 麻煩來了!第九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一百五十七章 傻眼的南明大臣們!第二百六十一章 伏法,戰爭欲來!第一百三十章 石見銀山!第一百一十八章 緊急調動軍隊!第十三章 要創造一個吃得飽穿得暖的華夏!第一百章 長遠的打算!第十四章 普及衛生知識!第二十七章 明末事了,出發山東!第一百九十二章 禍害歐洲去吧!第九十一章 新型農業化肥!第六十三章 成立議會組,擴充政務部門!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使朝鮮!第一百八十章 大明城第一次高考!第二百二十三章 李自成的下場!第十四章 普及衛生知識!第二百零五章 獻上金子的土著!第二百零四章 用地圖圈地盤!第一百六十章 低價放糧,拯救百姓!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行就做掉他!第八十一章 王靜珠的哀求!第三十七章 成立各大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