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維持戰線

當李定國發現不對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起碼夜襲邢夫人營地的行動,以他考慮最壞的結果,幾千人衝入軍營,哪怕你們使用帝都來的貨物給予了他們殘酷的打擊,但也不妨礙打成一鍋粥後,到了早別想動彈!

但是聽聞描述,似乎在外圍,一種很細很難看見的圍欄保護了軍營,爭取了時間,而列隊而出的部隊也沒給來襲的敵人任何機會,烏合之衆最大的問題是他們是一羣烏合之衆,有利益和好處的時候個個奮勇向前,但現在需要拼命的時候,……

反正一邊整隊,搬運各種好東西船去打南京,還有那些繳獲的錢財,從安慶順流而下,雖然還有幾座城市,但都已經無法威脅到張左聯軍的直下南京城了!

但是現在,一里開外,那隊士兵以散兵線維持在一片樹蔭下,既可以防止衝擊,又可以隨時出來打擊,他們人人都有那可以射程五百步以的火器,在這種人人爭先船,還有無數輜重的時候,誰來應付敵人?

如果說長老們培訓過的軍隊會有什麼樣的特質的,那麼矯情,愛衛生是最大的改變了。三寸人間

在重複重複再重複的進行了無數次關於細菌致死,保持衛生的教育後,對於可能導致人死亡的情況,以及飯前便後要洗手的觀念,基本深入人心。

而對於軍營外的屍體,自然也開始了他們的打掃戰場工作。

打掃戰場的主要活計自然是那些難民裡的窮人來做,有些富人但是心痛於之前被收走一半財富的痛,而守財奴性格也讓他們對於幹活撈一筆很有興趣。

具體的工作也很簡單,依然留在軍營裡修整的哨兵隊先挨個檢查,那些死屍裡面有沒有裝死或者還有救的,以及那些危險的武器先收繳起來。

那些力工全都集起來,先掏走身的東西,起碼交給家人,然後基本都是光着膀子,前來收拾,一具屍體給一斤米,這對於需要逃難的漢子們簡直是如同天籟,當然了,蒐羅到的東西是不能藏私的。

劉衛國記起給自己起名字的長老,說着各種細菌的知識,覺得他這輩子自從和父親失散,母親死亡後,最聰明的是買了這個口罩,起碼現在安心的多,對於那些死屍也敢於稍微接近。

劉衛國想起自己的過往,他對於自己出身何地記憶不太清楚,但大概是河南人,只記得姓劉,不過只有個狗子的小名,闖王在河南大鬧,固然痛快,卻也是製造了無數難民,劉家一家三口朝着南邊走去找活路。

這種活路自然是沒有目的地,不知道去哪裡,只是別人在前面走,似乎是有活路,我也在後面跟着吧。

這一路可不是太太平平的,在一個官府失去秩序的地方,叢林法則成了王道,一家三口緊緊的走着,劉衛國忘記是如何和爹失散的了,左不過是有人搶劫,死了人,然後隊伍大亂一陣,不過對於搶劫者,其他人只要沒搶到自己身,也是低頭朝前走着,和自己無關。

不過那陣亂子似乎不小,等到和他娘一起逃出來後,發現爹不見了。

找到晚,他們不得不放棄尋找,自己朝南邊走,南邊有水,有大老爺,大老爺最愛在被人饑荒的時候買僕人,那裡有吃的了。

但是很快,在一個夜裡,不知道從哪出現的人,將孃親抓走,在那個有着寒風的夜裡,只聽得見孃親喊着,兒啊,跑啊,跑啊。

劉衛國跑走,很遠,再回過神想回去找孃親,早已找不到痕跡。

在之前,娘在劉衛國身藏了一塊餅子,這餅子的來歷也很怪異,她讓劉衛國在一棵樹下站着,不許動,如果有人出現喊叫,然後跟着一個渾身髒兮兮,留着老長鬍子的男人進了一片樹林,等到過了許久,孃親才一瘸一拐的走回來,將那餅子塞進他懷裡,囑咐他藏好了,不等到餓到受不了不許吃。

靠着這張餅子,還有偷搶,摘取樹的果子,劉衛國活到了長江邊,那是好大的一片水啊,他才聽那些人說,這裡是揚州。

揚州果然是好地方,將主爺來挑兵,選的自然是最敢戰的大小夥子,自然沒人注意李衛國這麼一個精瘦的小子,還是他跪求死賴着,最後算是賴進了高傑的軍營裡。

軍營裡吃的談不好,不過雖然摻雜了太多雜質,但好歹已經可以提供熱食了不是。

劉衛國埋頭幹活,每天從早期幹到晚休息,這樣的日子幾乎讓他昏天黑地,但是起碼有個飽飯,而且那將主爺出身底層,對駐守的揚州也是百般勒索下,好處是大大的有,偶爾還可以吃到肉食,也是驚喜連連。

不過,好景不長,將主爺好像要去打什麼人,卻是被害死,他當時在老營裡,和正和幾個老頭子一起辛苦的砍柴,準備給兵大哥們做飯,忽然傳來了無數哭聲,跟着大娘子哭着出來,卻是命令他們這些老營兒裡服侍的力工也跟着他走,有人塞給他一把有些生鏽的刀,然後跟着走。

接下來的日子裡,劉衛國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哪,反正是到處跟着走,偶爾還會吃不飯,過了些天,教官出現了。

教官們個個個頭都很高大,不過很和善,先是每人發了一塊肥皂,讓他們去洗了身子,再把每個人的頭髮剃成禿子,那可真是舒服的很,什麼蝨子都被抓到,雖然這剃頭有的人不肯,不過既然將主娘子發話了,自然要照辦。

不過,剃了頭,給發了一身新衣服,跟着還有許多不知道用途的工具,而之後他們吃的那頓飯也是想象不到,每個人一條小魚,一個雞蛋,白饅頭三個,還有大鍋熬湯。

而劉衛國的名字也被起了,“劉狗子?不知道多大,看着有十六七啊,那叫劉衛國吧。”

長老們並不在乎增強邢夫人的實力,對方畢竟做到了一個軍閥投靠的極限,將兒子都送到帝都來了,這種效忠幾乎得到了長老們的一致肯定,認爲可以樹立一個標杆,一個廣告,因此對於武裝邢夫人是完全進行了快車道的效率。

無論是輕便的迫擊炮還是步槍,都可以供應,最多是在運輸的旗號下控制了一下彈藥樹立,委派了一些教官隨軍進行訓練,軍權依然在邢夫人身,只要高愛國還在帝都每天讀着:“我是一個國人,我們的任務是將國的旗幟插遍全世界!”那麼長老們不在乎這支部隊會不會脫離控制。

因此對於高傑留下的這支隊伍,長老們主要還是以整編,淘汰留強,火器化爲主,而一直依託江北進行拉練,隨時可以出現在長江北,給予江南的士人以極大的震撼。

而部隊的訓練也沒有進行什麼滲透,反而極力讓邢夫人繼續掌握這支部隊,其凝聚力和向心力都在提升。

劉衛國是這樣的背景下,逐漸成長起來的,起長期營養不良下長大的瘦小,長老們配發的各種營養棒和豬油滋養得這些人膘肥體壯,而且在戰鬥力方面,他們又不需要去什麼什麼大怪,無非是現有的敵人而已。

李定國也是有大炮的,不過那炮卻是在船呢,安慶城也有大炮,不過主要是爲了防備北方來的邢夫人或者帝都亂賊,雖然最近越來越多的聲音表明,帝都方面已經有了從長江口輻射整個長江的運輸能力,但大明朝嘛,人挨個數着無能,但又自視甚高。

在大明朝的末期時代,人士大夫的徹底墮落,在道德和能力的廢物化來勢迅猛,可以說,正如舊時空他們的智商不足的應對,以及在新時空,長老們感覺他們個頂個愚蠢的策略。

如果是帝視角,當然很蠢,但是如果代入這些書生,簡單的很了。

他們看不見未來地理大發現之下,世界經濟重心逐漸走向新大陸的事實。

他們看不到未來工業革命下,工業國十年產出,可以得過去幾千年!

他們看不見除了到處宣揚洗腦,製造地主剝削合法性的儒學,世界還有其他的知識。

這個階層的腐朽,觸目驚心,不是拿出基本,驚爲天人,跪地求告爲主公的時代了。

長老們的心思很簡單,你們既不肯燒掉四書五經,又不肯去死,讓我很爲難啊。

所以邢夫人雖然早已接到消息,張獻忠與左良玉正在秘密勾結,(當時左良玉死亡的消息還未確認)隨時準備南下直接突襲南京,但卻要求她近觀察,掌握情況,不主動攻擊,當然了,趁機撈些好處也是可以的嘛。

李定國非常痛苦。

以百人爲一個連,邢夫人在確認並無埋伏後,開始逐漸運動到江邊,而迫擊炮運動到位後,衝着那長邊是一炮,雖然沒有朝他們的船打,但是帶起的呼嘯威勢卻是震驚了所有人。

反正左夢庚是徹底縮卵了,直接坐船到了江心,同時命令他所有的部隊開始船直接去下游南京。

無論李定國如何瘋狂呼喊,哪怕我先殿後,你接應我也好。

事實,李定國一方也是有不少炮的,此前字安慶城裡繳獲的炮,本身是在城北,所以雖然破城後逼迫民夫開始轉運到江邊,但一夜之間哪裡來得及。

同樣的,在城裡的糧倉倉庫搬運的糧食,哪有這麼快船,事實李定國此行打的還真是取糧於敵的主意,這一點起別人,他們是有優勢的,因爲……

總之,隨着部隊繼續開進,李定國的壓力也是很大的,而豬隊友左夢庚也顯示出靠不住的樣子,丫之所以沒有跑出視線範圍外,也是怕走了以後軍隊譁變,現在在船不斷打旗號,命令手下兵將船跑路。

這給李定國的人造成了衝擊和阻礙,讓他很是煩惱,但是衝出去和邢夫人打一場戰鬥,也是不合適的,按照他自己的推演,在平原和任何一支長老會武裝的部隊進行正面對攻都屬於找死,最佳的方式還是攻其必救,逼迫其長途跋涉,再在險要之地半路擊之,但是長老們的耐性好到根本不動手,這使得這種想法泡湯了。

而邢夫人一方那些快速移動的小炮也讓他很是恐懼,現在僵持着,李定國無法這麼肯定邢夫人不會在下一刻要進攻,如果是這樣的話,將幾乎是一場災難,其實那些步槍可以造成的殺傷未必多少,但他經歷過多少次大戰,知道一旦造成恐慌和紮營,那麼自己人踩死的自己人,打死的自己人肯定是幾倍於敵人的殺傷,這是舊式軍隊的無奈了。

爲了緩解財政危機,明朝政府還大量裁剪公務人員以縮減開支,而這其,包括曾管理驛站的李自成,失業的李自成等人,毫不猶豫的和走投無路的農民一起,成爲了流竄整個原的流寇。

表面看,明朝的財政困境似乎無藥可解,但實際,明朝大部分的社會資源並沒有被調動,明末真正佔有資源的官紳階層和明朝宗室,握有巨大的財富,卻沒有爲朝廷貢獻一分力。而面對官紳階層和朱氏宗親的消極態度,明朝皇帝也選擇了不作爲,這樣任由自己財政崩潰。

這種情況下,大明朝的軍隊崩潰,基層公務員李自成張獻忠正是其的代表人物,也都紛紛“從賊”了。

所以,雖然是反賊,但大西軍實實在在是有我大明朝的基因的,其姦淫擄掠還能控制一下,但是基層隊伍的指揮,卻不得不依然學習大明好榜樣的。

所以一旦崩潰,是滾雪球式的崩潰。

李定國只好再次命人過去,希望達成一個妥協,同時儘可能的讓自己的部隊維持一下秩序,至於左夢庚手下的人如何,反正也管不了了。

第703章 原來是一家第49章 目標:江南第343章 周大福珠寶第862章 胡三七的故事2第416章 投降吧第48章 一切爲了長老會第348章 所謂漢人第531章 林允兒的洗澡第460章 小朱一家子第34章 隱憂的討論第145章 朝貢制度第49章 目標:江南第277章 孔大中第11章 八豔第811章 張岱在帝都14第827章 進擊的左夢庚第698章 葉國泰的煩惱第120章 方師爺2第493章 孔乙己的野望第404章 哥不在乎第688章 劣紳們第287章 質詢會第323章 霍滿囤第523章 八大王張獻忠第606章 毫無隱私第712章 惠第277章 孔大中第442章 士兵與宗族第285章 降臨第760章 趙棒槌相親1第173章 張燕燕的決定第248章 所謂人拳第58章 監國第459章 文化勝利第188章 追查“姦夫”第139章 內部問題第216章 柳暗花明第714章 姓氏名字第435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688章 劣紳們第482章 舞會第224章 朝鮮驚詫第157章 你們去通知第16章 天可汗第355章 爭水第585章 李曉露的崩潰第714章 姓氏名字第733章 懵逼的長老第649章 可憐兮兮第472章 如何插手第303章 舉棋不定第479章 到達倫敦第529章 木容山的許諾第572章 霍元甲的故事第39章 糧食不夠了第603章 殘暴統治第564章 嘴臉變化第86章 物價第461章 貴州茅臺第53章 阮大鋮第60章 大戶第443章 雙重標準第659章 煎餅果子來一套第478章 維密計劃第773章 算命先生們第654章 森長一和古美門第102章 錢家兄弟第782章 小島第224章 朝鮮驚詫第18章 還沒開戰就想着俘虜第350章 合流第637章 階級鬥爭,一抓就靈第383章 權力分類第746章 禮貌國家第475章 嬰兒潮第659章 煎餅果子來一套第816章 張岱在帝都19第1章 起航第398章 長老們的隱患第257章 周雖舊邦第741章 三天後第823章 張岱在帝都26第578章 世界屬於三體第514章 春晚彩排第404章 哥不在乎第326章 親事第425章 遇刺第818章 張岱在帝都21第709章 美國的本質是養蠱第193章 不是沈萬三第645章 回扣第27章 只能臣服第403章 謠言的力量第511章 瓶頸期第79章 情報員是怎樣煉成的第181章 慶祝酒宴第743章 鬼神也爲難第478章 辦證的人第376章 厲害的邢夫人第853章 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