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顧忌所在

對於長老們來說,進行軍事行動,首要考慮和疑慮的因素,大概是傳染病了。!

軍事因素,不說他們先進的科技,哪怕是對於各國未來政局走向的把握和了解,足夠他們在其下其手撈取好處了。

經濟因素也不是問題,肯讓長老們先下手去拿的土地,怎麼會是窮地方?或者說是沒有壓榨潛力,當然都是最最豐收的好地方。

至於什麼人口,人種,宗教,自然也渾然無事,在這個時代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面前,時間和移民會解決一切問題。

而他們最害怕的,卻是傳染病。

傳說來自非洲大陸的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毒雖然距離很遠,但是東南亞這種地方,當年可是讓日本鬼子和美國鬼子飲恨當場,其傳染病的危害可不在少數。

大體原因,自然也有天氣炎熱下,各種萬物生長容易,自然是作物和牛羊固然撒歡了生長,但相對應的,病毒也會撒歡生長啊。

前去歐洲的徐浩,爲什麼甘心被某些“石樂志”的長老攻擊爲賣國,也要跑去歐洲,賣血賣肝援歐,幫助他們建立衛生體系?

未來,歐洲絕對是長老們擴張的重點,事實證明,引領了工業革命的歐洲,既可以在未來創造無數財富,也是重要的軍事政治力量,對長老們來說,既然沒有打算搞獨霸世界的野心,而是走融合全世界的打算,那麼後世美國人的策略是最完美的了,駐軍,時不時的搞個演習,也許可以給予一定自治權,但通過貨幣,化,言傳身教之下,佔據歐洲的根基之地。

對此,長老們還是有信心的,去年一年,僅在帝都,百萬人口的帝都出生了兩萬嬰兒,這還是在帝都有大量外來務工人員,以及尚未娶妻的人在內,預計嬰兒潮非但不會減弱,未來隨着越來越多的人娶媳婦,這個數字會飆升到可怕的數字,起碼現在,鍾佳佳培訓的助產士已經是全負荷運轉,都不夠使用了。

也是說,以人口而論,在明末這個時代,大明朝人口,佔據世界總量,大概其有百分之三十到二十之間,之所以難查,自然是因爲,對於歐洲人到底屠殺了多少美洲印第安人,始終都是顧左右而言他的。

這種嬰兒潮之下,國人的人口將大幅度的提升,實際,在過去的兩三年裡,隨着青黴素的出現,死亡率,尤其是幼兒死亡率都開始了下降。

按照某人所說,以國人的生育傳統,以及政府爲了鼓勵生育而發下的補貼的好處,還有那些隱戶的存在,國的土地也沒有後世那樣,被滿清在江南和四川進行的大屠殺,預計總人口也在五千萬到八千萬之間。

大明朝粗放的管理體制,使得想要了解一下真實數據,簡直太艱難,大明朝進行過三次大規模的人口統計,洪武26年也是1393年全國人口爲六千萬,弘治4年也是1491年爲五千三百萬,萬曆6年也是1578年爲六千萬。

這個數字必然是有問題的。

首先是逃避徭役,也是說,一個村子,如果族長大姓較厲害,會瞬間變成一個暴力集團,械鬥什麼的毛毛雨,對抗官府也多的是胡亂喊冤,明明是襲警可以叫嚷警察打人了,然後找大v去洗地,這自然是巨大的人口黑洞。

於是,徭役會進一步壓榨在那些小姓氏的人頭,造成貧富不均。

而且,有皇族啊,貴族啊,專爲皇宮或者皇族服役的人,還有貴族、官僚及軍官家佔有大量的奴僕等等,這些人不入民籍,也不在黃冊登記,更有駐守衛所的幾百萬現役軍戶及大量的農村流民,這些也沒有被納入統計呢。

隱匿姓名,找地方打工生活,是這個時代的普遍特性。

因此,按照長老們的預計,五年內,隨着戶口制度被納入,不計戶口得不到各種福利保障的情況下,原本大量的逃匿人口,會自動的開始進入這個體制內進行補充。

而一旦完成了全國性的統治後,長老們對於教育和衛生抓起來後,人口的膨脹必然只是時間問題,他們不會犯下後世,因爲教育的提升,導致結婚年齡和生育年齡的提高,而普遍不肯生育的窘態,有知識有創造力的羣體不肯生,而絲毫不肯接觸科學知識的羣體在90年代後膨脹了五倍,最後硬生生的用子宮武器吞併了歐羅巴共和國。

在長老們的教育版圖下,人口被劃分爲幾個檔次,通識教育,會普及全國的所有孩子,但只有他們之最苦學聰明的精英,才能開始去接觸高深一些的知識,一部分人會去研究21世紀時代已然不太懂得的前沿科學,而另一部分人或者學習如何管理,如何經商,如何作戰。

那個羣體可以在20年內野蠻增長四倍,依靠的自然是,年輕人不入讀任何大學,只讀了所謂經書直接躺着吃救濟,或者在長老的指揮下去鬧事襲擊。

當然,其也有不和諧的套路發生,讓長老們很不滿意是。

一座不大的涼亭內,正的石制桌子,間擺了一個紅銅火鍋,炭火不斷燃燒,鍋裡煮着許多食材,正在滋滋作響,涼亭坐落在一座佔地廣大的園林之內,前方是一汪池水,還有魚兒在活動,在對面,還有幾個男女正在吹拉彈唱,彈奏着樂曲。

唱的是可以把人弄得酥軟的蘇州話南曲,反正聽的人是不懂的,但這個曲調卻好聽的很,倒也可以好好欣賞。

鍋裡並非傳統的涮肉火鍋,而是有着雞肉、魷魚、豬腰、鵝腸、蝦仁等多種肉食,加多種調料後涮成,不必蘸醬,可以吃掉後,再喝一口旁邊的飲料,似乎非常舒服。

“八生火鍋,果然不錯啊,”李向前擦了擦汗,滿足的打了個飽嗝,說道:“其實這個八生火鍋,在全國各地都很是不同,河南人有河南人的版本,四川人有四川人的版本,不過蘇州版本真是不錯嘛。”

國此時的火鍋,由於尚未引入辣椒,因此主打的味道基本是以鮮爲主,需要考慮的味道搭配很重要,起後世涮鍋的技術含量要求高多了。

在江陰處決了曹舉人一家子後,李向前沒有回北方,也沒有去沿長江北去南京,而是南下百里,直接到了蘇州。

到了蘇州,卻是沒有費心找什麼住所,而是直接來到了一處園子。

拙政園。

李向前回味着香氣,說道:“這拙政園,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這裡可是大觀園的原型了,可惜,誰住誰倒黴,其實,倒也不是地方不好,而是一個人買下這園子,必然不是要做一番事業的人物,嗯,這一點其實不必問。”

李香君嘆息一聲,說道:“這園子原本我也只是遠遠的看過幾眼,想不到今日,只是隨意遞了個條子,人家趕緊請我進來了。”

李向前說道:“王心一前年死了,這裡一時間沒人買,王家其實早維護不了這裡了。”

跟後世的那個可以接待親王的地方,這裡要荒涼許多,畢竟是被荒廢多年的地方,也沒有經歷過後世那樣的修繕。

拙政園在國曆史確實很有意思,卻也當的起一個妨主的嫌疑。

拙政園的原址是失敗在朱元璋手裡的張士誠的女婿的駙馬府,所謂的江南四大才子的徵明最初幫助原主監督主持了造園工程,而後主人的兒子不爭氣,吃喝嫖賭敗了家業,拙政園成了聚賭的地方,最後拙政園作爲賭資抵押給外人。

再後來,這個園子被蘇州出身的官員王心一所購買,王心一前年死去後,一時間沒有時間找買主,原時空的歷史,是錢謙益買下來與柳如是居住的,但現在,錢謙益失勢,自然滾回老家做地主了。

在原時空,拙政園的主人堪稱都是風起雲涌的大人物,誰有誰買誰倒黴的傳聞。

錢謙益死後,錢氏族人企圖侵佔柳如是名下錢家的房產。柳如是懸樑自盡。

買下拙政園的陳之遴被我大清搞死,後來陳之遴的兒子,將拙政園賣給了吳三桂的女婿,說起這個女婿,也是有趣。

吳三桂年輕時候,與人結親,許下婚約,將女兒嫁給同事的兒子,不過後來天下大亂,而女婿王永寧家道敗落,只剩下這婚書,於是找門後,吳三桂卻是看着這個一無所有的男子,最後將女兒嫁了,還給了大把嫁妝,王永寧初得富貴,自然是嘚瑟起來,迴歸蘇州,買下了拙政園後,大肆修繕,可修好了以後沒幾年,吳三桂起兵,王永寧這個沒用到極點的傢伙,你趕緊跑路去支持你的岳父也好,趕緊想辦法跑路也好,或者說自己直接自首也好,可是居然這麼自己嚇死了。

拙政園自然被充公了,我大清對於財產所有權的尊重是基本沒有的,而下一個主人變成了曹雪芹的老爸,這老爸自然也是大肆修建,拙政園被很多人認爲,正是那紅樓夢裡大觀園的原型了。

曹家後來家破人亡,殘存的則被押往北京,在京城過着窮困潦倒的日子,紅學家相信曹雪芹有借紅樓夢隱晦地折射曹家的政治命運,有的紅學家認爲曹雪芹在拙政園出生和長大。

後來拙政園都是在幾位不太出名的官員富商手轉換,也沒有太出名,但他下面的主人卻大大知名:忠王李秀成率領太平天國軍攻克蘇州,入住拙政園,得了這樣有權勢的主人,拙政園又一次進入了國曆史的視野,而且幾乎是身份較高的人物了。

當然,我們的李秀成同志運氣可不好,太平天國從一開始陷入了怪圈,慢慢走向失敗。

作爲擊敗李秀成的李鴻章卻也是住進了原本的忠王府,不過這個屠夫的下場也不太好,簽下馬關條約的一世罵名不說的,其實此人主持的各種洋務運動,幾乎都是撈錢運動,倒也不能說倒黴到底。

辛亥革命後,在拙政園成立江蘇省議會,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是江蘇省維新政府的漢奸所在。

一直到了1949後,拙政園其實早已被分爲三份,破敗不堪,原主將其乖乖捐獻出來,改爲公園,門票錢還不貴,這才結束了拙政園誰住誰倒黴的歷史。

其實大部分時間,買下這裡的人,未必住進去,要倒黴,但這裡確確實實是國曆史的一個見證。

“喜歡買下來,不過這裡要能住,需要好好改裝一下。”

李香君笑道:“在帝都住久了,回了家,我也有些不習慣。”

“無非是水電而已,嗯,對了,找到你哥哥了嗎。”

李香君一下子坐在那,不說話,她的食量自然不如剛剛長途跋涉到達蘇州的李向前,此時正坐在這,欣賞着遠處的歌聲,看着枕邊人狼吞虎嚥的吃東西,但被問到此行的目的,卻是低頭不語。

李向前說道:“他們難道還敢不認你?”

“我找到了人,沒敢門。”

“爲什麼?”

“遠遠的看着,哥哥家有個小院,有個妻子,還有孩子,雖然只是幾眼,但想來日子還算穩當,我回去,算什麼呢,打擾他們的生活。”

李向前說道:“我幫你找個身份,說在北京成親回來的?”

李香君卻說道:“當年的事情,只怕很多人記得,徒然被人記起,卻是給哥哥家徒然增加煩惱,讓人想起,他有個小妹,這些年一直都是江南一帶知名的名妓。”

“這又不是你的錯啊。”

李香君搖搖頭,說道:“怎麼會有人分得清。”

不是分不清,而是懶得分清,對於人們來說,將別人的痛苦化爲自己的歡樂,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

李向前知道,這裡面有多荒謬。

“沒關係,我們可以在南方多玩幾天,因爲出了事情,我打算晚回去幾天,咱們姑且去散散心,這蘇州,可是有太多的好東西了。”

百度搜索品.書,網更新最快的小說站!

第863章 胡三七的故事3第409章 課堂教學第99章 送信第732章 一考定終身第180章 卞玉京的小心思第46章 長老會成立第93章 日記第364章 草原經濟戰第100章 銀子的威力第555章 王榮耀的嘆息第421章 軍火大亨第412章 統治藝術第567章 人人都有野心第510章 孔興燮第746章 禮貌國家第651章 反殺第257章 周雖舊邦第238章 階下囚第533章 兩個猶太人的故事第674章 儒生廢柴第220章 鶴立雞羣第401章 婦聯的事情第172章 女兒的提議第695章 國稅局們第320章 對外輿情小組第96章 長老們的文化工作第4章 宣告第775章 嚴希希與十萬兩第171章 父親的提議第613章 膽子大第790章 謀算第608章 所謂巨嬰第233章 範永斗的計算第558章 徹底誤會啦第38章 請開科舉第279章 衆人的智慧第787章 鄭屠第854章 求親第216章 柳暗花明第408章 孫良在江戶第806章 張岱在帝都9第802章 張岱在帝都5第251章 毒殺第445章 時間就是力量第352章 四公子第249章 不當孩子王第805章 張岱在帝都8第636章 游擊戰的成本問題第476章 朱大威的人生第624章 那尊佛像第61章 侯方域第645章 回扣第169章 衛生教育要搞好第501章 報仇!第689章 曹操和邊讓第278章 孤膽第862章 胡三七的故事2第722章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第729章 婚姻自由第316章 焦頭爛額第479章 到達倫敦第267章 歹毒第731章 做過方知蠢第625章 天姥寺第64章 打社第680章第364章 草原經濟戰第195章 審問第560章 紅木傢俬第293章 劫數第515章 夏允彝第664章 體制問題第413章 熱蘭遮第130章 安能辨你是雌雄第95章 紅樓夢第175章 鰲拜在行動第410章 一定要去第421章 軍火大亨第651章 反殺第46章 長老會成立第634章 盛世年華第444章 最損的統治者第453章 妓院的命案第257章 周雖舊邦第56章 李香君第812章 張岱在帝都15第604章 我沒有出聲第584章 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第712章 惠第59章 放錯了第42章 全球化視角的穿越衆第253章 綁架犯第643章 打你是爲了你好第649章 可憐兮兮第199章 公審第337章 山雨欲來第134章 孔有德的兩難境地第481章 商機無限第515章 輿論武器的威力第791章 善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