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新年到

作爲傳到後世,依然延續着過春節傳統的越南人,當然,由於其地域關係,自然無法如同國北方人一樣,吃餃子過春節,而是以年糉和糯米餅和特色,那糉子也是糯米,豬肉,豆沙爲主的肉糉,味道嘛,吃吃習慣了。

與國過年喜歡守歲,除夕夜不出門的習慣不同,節日是一個非常有着地域性特色的東西,北方的寒冬,除夕夜幾乎是最冷的時刻,自然有這種安排,說起來,春節也是在農閒時刻搞出來的一個節慶,自然要順應農業發展的規律。

越南人過除夕夜,反而是跑出去到處溜達,美其名曰采綠,也是要親手將樹枝帶回家來,討個吉利。

這也是地域與節日的關係,熱帶不會有寒帶的生活習慣,寒帶也不會有熱帶的生活習慣,當然,也有例外,澳大利亞那種除夕夜熱死人的地方,因爲國人越來越多,不也是開始鬧起了過年的需要了嗎。

金山鎮是個好地方。

他幾乎是長老會治下第一個實現了肉食食量超過糧食的地方,來自國北方的各種肉畜,當然主要是以羊肉爲主,顯示出了非常好的適應性,而那些原本在帝都的閒散人口在經歷了最初的震驚後,除了少部分人懵懂崩潰以外,大多數人表現出了從命的態度,都是要幹活換取糧食,慢慢的都有了自己的耕地後,態度卻也開始轉變。

這個時代的人對於土地的執着還是非常堅定的,在長老會下發的土地證的感召下,勞動積極性還是有的,雖然少部分人難免又走了原本在舊帝都那種坑蒙拐騙的日子,但基本的走向還是很正常的。

當然了,遠多於人口的羊肉自然只能拼命消化,除了少部分進貢給長老,以求他們早日讓自己可以回鄉祖墳,而剩下的開始製作各種的羊肉製品,涮羊肉已經滿足不了大家,而什麼羊羹,烤羊肉,也紛紛出現,雖然缺乏香料,但在他們內部,鹽還是不缺的。

澳大利亞過了個好年。

在整個河北,雖然不能說事事順利,但過往困擾百姓的遼餉問題幾乎沒有,已經免稅兩年之後,河北已經出現了人口迴流的現象,畢竟在此時,南方几個省還依然堅持老辦法,依靠農業稅爲主要收入來源,好在江南沒有什麼自然災害,勉強維持起來。

而帝都以及周圍,長老們治下永久免除農業稅的消息,經過了一年的發酵,傳播,確認後,終於得到了確認後,南方几個省的大大小小官員確實感覺到了壓力,這種用腳投票的行爲可不簡單。

政治這東西怕對,因爲你用簡單的免除農業稅去對,卻不對長老們額外有着海量的金錢,有些犯規。

但是南方的官員和百姓不瞭解事實的真相,他們只知道北方搞的好生興旺,當然了,在傳統儒生們看來,帝都無論是什麼人當政,剛剛建國大興土木,濫用民力,遲早是要敗亡的。

所謂民力,其實是這樣,在傳統儒生看來,之下的子民和牛馬差不多,需要的時候割肉,或者使用來做工,不會考慮什麼工錢或者時節問題。

所以,老舊一些的儒生們,更是把興建各種亭臺樓閣作爲弊政,最好官府什麼也不做,是好的。

而反其道而行之的長老們,不但建設起了大型的鋼鐵廠,遍佈河北的主幹鐵路,支線公路,可以說,整個河北的農民都在忙碌之,但好在他們手的金錢足夠。

在往常,也許會造成錢太多的情況,但好在長老們早有預計,一方面是從外地購入的大量貨物,消耗了這些存量白銀,沒有造成巨大的通脹,另一方面,對海外移民的通路也漸漸疏通,人力漸漸不再那麼擁擠。

在沸沸揚揚之下,這個新年倒也別有滋味,除了少部分失意人,原本可以依仗替大明權貴撈取好處的人,發現新朝廷的新貴們對此毫無興趣後,只能癢癢然暗罵他們不懂用人外,這個年,過的也算不錯。

哪怕是南方人,實際日子起舊時空的歷史,其實也是進步的,長老們對武力南征毫無興趣,更願意用經濟手段促統,當然不是某個辦的給錢反而更獨的方式,而是用腳投票式的一點點拉攏啊。

所以,雖然南方諸多省份,最多是縣官以各種防備闖賊的名義徵收錢糧,但還不必真的有什麼大動作,平民還是有個好日子過。

雖然在百般阻撓下,帝都永久免除農業稅的政策,相當多的地方並沒有傳達下去,一如2001年後,各種在央取消的稅費依然要進行收取的行爲,但畢竟人是活的,而長老們收買的五錢部隊雖然人數稀少,水準差勁,但效果還是很好,而各種地主老爺們越來越按不住這種趨勢。

於是,各種剝削手段也不敢鬧的太過激烈,南方數省的老百姓,居然也可以過一個好日子,當然了,這種好日子真正的功臣長老們自然不在大家的計算內。

在這個時代,吃飽飯,是好日子。

在朝鮮,最底層的原本的奴隸是最開心的人,原本有口熱飯吃可以過活的人,過年可以吃了肉食。

在蒙古,雖然幾位頭人依然想進行戰爭,但委實是打不動了,不想打了。

在倫敦,雖然對於國人的新年並不感興趣,許多層也明白國人介入英國內政的事實,但在無數利益驅動下,況且人家做的事情,分明是買一個未來,乾脆也認下了。

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英國人在處理內政外交時候完全冷血的態度,讓人不寒而慄,但又不得不欽佩至極。

同時,對於細菌學的研究也開始了進步,科學研究很多時候不是能力不到,而是沒有對此的認識,一旦發現,其實進步是非常迅速的。

起碼在留守倫敦的幾個人給徐浩的報告,倫敦的層人士已經把用熱水洗手,喝熱水作爲了新生活的選項,同時筷子的優越性也被提起,可喜可賀啊,同時,由於提前被接走了王子,國王提前掛路燈,這個新年的英國,雖然從未過過國年,不過卻也是更有一分閒情逸致,更別說由長老們投資的水泥廠,肥皂廠也都分別按照各家的親疏紛紛入股,在仔細研究了以後,都知道這些技術將給歐洲帶來巨大的進步。

荷蘭,阿姆斯特丹其實要冷得很,不過這個國年卻是最最滿足的,滿城的小孩子基本都得到了許多小煙花作爲禮物,其實是一些小花炮,而有些熊孩子無師自通的學會了在某個大人路過的時候,故意把一塊小炮扔在其身後,炸了嚇他一跳的行爲,不過,作爲這個時代歐洲第一次大規模煙花表演,倒也是非常歡樂,畢竟這個時代的歐洲第一強國分明是荷蘭人啊,起碼在德國統一,法國有拿皇之前,荷蘭人的富強還是不錯的,此時作爲海馬車伕,海量的海外財富通過運輸業被輸送到荷蘭,順帶養活的脫產人口也回饋了社會,許多新式科學的起步在荷蘭。

作爲貴族扎堆的歐洲,對於親子鑑定的需要自然更是旺盛,在百般要求下,先於各種科技合作的談判之前,徐浩不得不打起精神將關於血液和遺傳學的知識進行教授,他雖然不是專業,但耳濡目染下,教一下這些傢伙還是可以的。

同時,在長老們所在之外,他們的間接影響之下,由於提前拿回了臺灣,同時鄭芝龍的船隊開始朝着東南亞更加有組織化的進行滲透,感覺到壓力的當地公司董事們一方面加緊應付着,一方面對內,卻是對於那些在印尼的普通國人進一步監視,長老們利用臺南鄉民拿下臺灣的行爲,反而給他們帶來了一個壞的反應。

李定國迴歸四川后,卻也是知曉帝都無法對抗的事實,張獻忠哪怕是個流寇,也是個聰明的流寇,正如歷史的那樣,他們對於打回陝西去,打回老家去的事情絲毫不感興趣那樣,陝西起碼要幾百年後纔算是恢復了那麼一點點元氣啊。

南下,正如歷史在雲南叱吒風雲的李定國那樣,準備打一打了。

不過,帝都還是那個簡單歡樂的帝都,各處的士紳們,官紳們,無論有着什麼樣的心思,都是暗派子侄親信去送禮,哪怕與認識的人見到了,也是一句拜見太子是。

對於長老們留下太子做幌子的行爲,簡直是一招秒旗。

投靠也是有底線和準則的,衍聖公曆史帶頭投靠,纔有了後來的無數水太涼,常凱申運輸部長有些見識,命人帶槍將衍聖公拐帶到了重慶,不然的話……

你想讓人投靠,總得爲人家着想啊,先把房子車子妹子備好,然後替人想好理由,最好是那種特別深明大義的,不是讓人做叛徒的那種。

這樣的情況下,做了叛徒,不是很好。

長老會當然對此是樂於,雖然沒有特意命令人整理市容,做好衛生,但還是不能免俗的安排他們觀看一下新式的生活方式,只要有些腦子的,自然可以明白其的差別。

當然了,他們的評價不是長老們在乎的,只需要稍微減低一下抵抗烈度,讓人滿意,至於無知書生到達穿越者治理的城市後,看到日新月異的變化,百姓安居樂業,書生見面拜,從此忠誠度滿點兼鎖定,爲新社會的建設添磚加瓦。

這說的是童話故事。

成年人的思維無法更改。

正如某位皇帝說,普魯士的勝利早在小學教師的講臺決定了,這絕非空談,而是客觀事實,德意志之所以最後幹翻可憐的法國,成爲了歐陸一霸,是在於很早明白了這一點,洗腦到最後,連“奧地利人”都可以洗成德國人,你說厲害不。

“我也接觸了不少人,倒也對他們有些瞭解,明白,除了少部分人,幾乎無法拉攏他們,除非直接搞他們的下一代,因爲我們可以給他們所有的東西,但有一件東西,你無法給這些儒生,那沒得談了。”

李向前一身黑色皮襖,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和一個普通的小財主沒什麼分別,頭髮自然蓋住,卻將一個女子拉在身邊,他們剛剛與幾個南來的士人面對面,對方顯然對於打扮有些出挑的趙佳人很是意外,雖然帝都本身風氣開一些,但這樣他們還高一些的大腳女人,自然是引起了注目。

饒是如此,趙佳人聽了幾句不太好的,自然大是光火,沒有弄死他們幾個,是人的脾氣好啊。

她自然埋怨起來,這些書生,早該直接弄死是,這麼懷柔有用嗎。

聽了解釋,趙佳人卻是說道:“你也不行?”

“啊,我也不行,你看,我們給不了他們作爲統治階級的榮譽感,這東西纔是書生們存活的根基,我記得是朱老總吧,他小時候不是這樣嗎,家裡沒有一個讀書人,要受欺負,於是,哪怕是最窮的出身,也要想辦法供起來一個讀書人,前前後後,爲了給朱老總讀書,花了多少錢?但值得。”

“但是呢,你看,儒生們不懂大數據,不懂工業,不懂經濟學,如果依然由他們主導,如那個什麼鄉賢的玩意兒,你知道,相當鄉賢,首先要做的是弱民,如果民不弱,你如何騎在他們的脖子拉屎?如果有人想要當鄉賢,那是要弱民啊,而民弱,國能強嗎。”

“明白。”

“所以,書生們存在的世界,早在多少年前,大航海時代開啓後結束了啊。”

李向前忽然一笑,說道:“好了,今天不談工作,那些書生遲早是要進垃圾箱的,我們還是去買年貨吧,那些貼畫,還有小玩意,如果弄回舊時空,我直接是億萬富翁啊,什麼汝窯,什麼唐伯虎,到時候,我有資格娶你啦。”

第755章 廣南省開發第644章 大軍火商第221章 孔四貞第492章 小書攤的糾紛第424章 姜大哲的憤怒第724章 錢林第738章 走投無路第155章 何有求第169章 衛生教育要搞好第710章 電網第504章 男男問題第1043章 長老們的底氣第714章 姓氏名字第434章 地震的說辭第471章 管你死活第866章 胡三七的故事6第505章 范進在澳洲第2章 崇禎之死第65章 孫大頭第95章 紅樓夢第279章 衆人的智慧第363章 女權主義是陰謀論第24章 全都俘虜了第15章 藩王第177章 張燕燕在行動第585章 李曉露的崩潰第52章 黃袍加身第168章 找茬第468章 誰纔是客戶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573章 不是我撞的第539章 衆星捧月第275章 做戲做全套第369章 要出嫁的是……第245章 人心不古第538章 談話邀請第242章 使團的暗流第753章 小滿子第815章 張岱在帝都18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684章 忽悠人的高手第287章 質詢會第472章 如何插手第191章 龍脈第333章 自白第640章 王室們第385章 小學第173章 張燕燕的決定第70章 砸暈第713章 斷人財路第505章 范進在澳洲第699章 食在廣州第700章 開出條件第132章 三順王第118章 知府李恪第400章 李香君的悲哀第313章 幻象第231章 大逃亡第481章 商機無限第78章 卞玉京的公務員之路第262章 被認出來了第452章 于成龍的工作第547章 未來的倫敦大火第526章 我來了第439章 活埋與掙扎第348章 所謂漢人第310章 王大礽第68章 堂子第519章 酒席上就說了百年事第608章 所謂巨嬰第394章 漕運與火車第760章 趙棒槌相親1第474章 真相大白第260章 投機是技術活第270章 最新情報第748章 就是白第491章 齊三多的煮雞蛋第694章 組織模式第550章 北方工業集團第149章 前進第753章 小滿子第112章 馬世英的潰敗第322章 農民第249章 不當孩子王第335章 對質第474章 讓你進來又何妨第145章 朝貢制度第90章 願望第540章 無過有功論第554章 奪回我們的銀子和女人!第791章 善財第353章 鄭森的疑問第112章 馬世英的潰敗第672章 文官治國的問題第177章 張燕燕在行動第807章 張岱在帝都10第53章 阮大鋮第592章 子彈不足第284章 城破第783章 作威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