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人事即政治

人事即政治。

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是衆人的事,治是管理,管理衆人的事便是政治。人事指人與人的相互關係。簡而言之,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理順了,你便是懂得了政治的真諦。

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不是高手嗎。

李向前是真心想收服了高傑,因此這次親自南下,除了去一些地方勘查地形,如海這個地方,此時已經有海縣的縣治,但是還不是對外開放的橋頭堡,不過,海這地方,可是打春秋戰國時候已經知名,春申君的申字,已經說明了此要點。

他本打算去海一趟,看看外灘,看看浦東,作爲重要的飛地,要點,控制海意味着控制江南的對外交通,但現在,計劃基本可以泡湯了,想到這裡,李向前恨不得直接把侯方域五馬分屍,然後千刀萬剮,哦不,直接送去做實驗也好,醫學院需要屍體進行解剖啊。

但是,這在政治很無腦,最佳的選擇,依然是光明正大的明正典刑,最好是公審,這道道,老百姓最是喜歡,也沒有什麼後遺症。

侯方域的爹,在任貪污了太多,也結下了太多腐敗的關係,這關係甚至到了滿清時期,可以讓他們溝通起來,讓這對寡廉鮮恥的父子也變成了正人君子,渾然將發大水淹死幾萬河南起義軍的光輝過往掩蓋起來。

可以想象,侯方域所作所爲,到了那些讀書人嘴裡,會變成何等的豐功偉績,好像某些人一樣無恥了。

沒錯,雖然不瞭解這個時代的人,但只需要看看21世紀時候,微博的大v,他知道,他們將是何等的無恥了。

有點難辦,李向前皺着眉,打開窗戶,看了看紅着眼睛的邢夫人,這次的事情,真不知道如何了結了。

隊伍很快回到了鳳陽城,此時馬世英已經乾淨利落的控制了一切,當然,那些被侯方域煽動的底層官吏們,各個都是一副自己是打算做臥底,暗盯着那些企圖造反的傢伙,隨時隨地準備歡迎馬總督回到他忠誠的鳳陽城內。

當然,他們也異口同聲的說,其他人是如何的看見那所謂的委任狀後,向那侯方域諂媚討好,各種沒節操,反正,是各種的無恥行徑。

馬世英倒也很有手腕,知道此時不能大興牢獄,不然全城的人人心浮動,他自己坐不穩,不過,背後有“賢婿”撐腰,自然動作很快,作爲外來戶,他實際與地方的人物妥協多多,這次終於可以開始慢慢將該清洗的人清洗掉,將關鍵部門換他的人了。

一進城,邢夫人非常有條理的下令爲高傑準備葬禮,當然是尋了城裡最好的棺材,而且還將她與高傑的幼子帶來,披麻戴孝,這麼在校場,搭起了一個靈棚。

作爲官方任命的總兵官,高傑可是貨真價實的大官,連馬世英也不得不寫了一幅輓聯送去,而那侯方域,自然也是被五花大綁,這意思顯然是準備在出殯的日子,直接剁碎喂狗,以報仇雪恨。

李向前自己,其實也是恨的這書生牙癢癢,但是作爲主政者,他卻不能如此啊。

死者爲大,李向前換便服,看着這初步搭建的靈棚,邢夫人做事倒也知道些規矩,發喪是在城內,不過是叫了手下五百軍隊,作爲幫手來幫扶喪事而已,另外在軍營裡,搭建靈棚了事。

“邢夫人,請節哀,高將軍爲國事而死,朝廷不會忘記他的。”

“多謝大人,來,元兒,這位是帝都裡來的李大人,給大人磕頭回禮。”

看着這帶着哭腔,勉強磕頭的小小孩子,李向前一陣心軟,說道:“天氣熱,別哭壞了孩子,往後的日子還長着呢,咱們看,以後。”

邢夫人點點頭,說道:“這次長老爲我當家的事,也是操勞了,我代我家老爺謝過長老。”

李向前說道:“嗯,好說,不過,有件事,邢夫人,那侯方域,你打算如何處理?”

用處理這句話,已經是在暗示,這人已經不是什麼政敵,而是由待處理的罪犯。

邢夫人說道:“我想等到先夫下葬之日,直接將其剮了。”

你倒是夠狠,李向前有些疑慮,說道:“這裡面是有這麼個問題,侯方域畢竟是欽犯,僞造聖旨,蠱惑造反,害死的也是高傑將軍這樣的官員,如果用私刑殺他,不免有礙人議論。”

雖然李向前對於所謂書生們的議論嗤之以鼻,但拿來做個藉口也不錯。

邢夫人皺眉道:“大人,我夫君死的冤枉,難道連報仇也不行嗎。”

李向前暗道一句,歷史高傑死的更慘,是活生生被降將暗殺的,現在死後還有如此哀榮,也是不錯了,原本的歷史,殺死高傑的人,可是在北方,靠着東林黨的庇護,高官得做駿馬得騎。

而現在,歷史的境遇要好無數倍,唯一不變的是,高傑這個倒黴蛋,還是死於小人之手,這也和其本性太過粗放,太把友軍當友軍的原因有關了。

李向前嘆息一聲,說道:“我的建議,還是拉去帝都判刑,我可以跟你保證,這小子死定了,但是你不想把後面的推手也都拿下嗎,侯方域的全家老少,全都牽連殺頭,還有他的小夥伴什麼的,如果逃脫了,尊夫在九泉之下,想必也是不甘心的吧。”

這句話,完完全全戳了邢夫人的肺管子。

邢夫人還真沒有思考過,僅僅殺死侯方域一個人,怎麼夠抵償自己受到的損失,國人其實很簡單的,只要仇人全家死光,斷子絕孫,也可以接受了。

點點頭,說道:“謹遵大人的命令了,這人送去帝都好了。”

接下來,心懷鬼胎的李向前,開始將侯方域所帶來的全全部拘押起來,由馬世英派來的人進行審訊,當然,邢夫人的人雖然也跟來了,但辦事不得章法,不能參與,李向前在背後監督之下,對侯方域的手下人的審訊還是很有效的。

看來那安在旭並沒有露出尾巴,這件事算是侯方域的個人激進行動,對此李向前倒是很理解,如果是他,原本是財政部長家的公子,卻要面對一朝天子一朝臣之後,自己要變成平民的境地,歷史,侯方域一口氣淹死了一座城市裡的起義軍,可謂瘋狂。

當然,這瘋狂可以理解,國曆來是以官本位的政治精英得到最多的社會資源,不在這個體系內,只能一步步淪爲**絲。

好在,沒有暴露啊。

李向前完全明白自己人到底幹下了什麼破事,僞造聖旨,扔給某個反對派,讓他去江南鬧事,把那些潛在的不可靠因素全都引誘出來,引蛇出洞,然後完全消滅。

高傑實際是這個活動的最大受害者,雖然也是早有預計的傷亡,但是一旦外傳,這件事是長老會的陰謀,那起碼高傑一系的人也不穩了。

當然,目前來看,問題還不大,侯方域僞造聖旨,企圖煽動暴動,與人民爲敵,東林黨反對派的餘孽這樣的大帽子算是扣了,等到突擊隊將候詢以及其他的案犯抓住,事情也搞定了。

當然,侯方域一直叫着自己是得了帝都裡太子的聖旨,才奉旨而行,實在是作死,也是完全不瞭解政治的緣故了。

作爲明末的政治正確,接納前朝的禪讓,是非常重要的歷史儀式,而這個儀式的最重要的象徵,太子如果暗地裡真的如此,那會對事態有非常壞的影響。

好在,一肚子壞水兒的長老們,早有對策。

“馬老,您看,這東西我在帝都的時候,沒有見過,而且,方方面面,都已經與太子說清楚,他不至於做這些。”

馬世英點點頭,說道:“是了,是了,我在帝都面見太子,也不是一次兩次,他對住在帝都非常滿意,怎麼會如此,而且,賢婿,這聖旨用的緞子或許是真的,但是這印,還有這墨都有問題,雖然乍一看,還像一回事,但是仔細一琢磨,哼哼,當初城大變,司禮監不知道跑出去多少小太監,順手偷走一部分,被有心人拿出去,招搖撞騙,也是常事,說起來,賢婿,也該發佈命令,規定聖旨形式,也是爲了有個規矩啊。”

李向前點點頭,作爲底層軍官,也多少知道一點件法的規則,說道:“那是那個安某人在背後做壞事了,麻煩馬老想辦法通緝一下,我們給予重賞,哦,不對,這事兒哪能公開的說,不怕這貨此出名,趁機撈好處嗎,我看,還是暗來辦吧。”

聖旨這種毫無作用的玩意兒,還是讓他們走入歷史的塵埃吧,按照下面的歷史走向,人類進入了一個山會海的可怕時代,甚至出現了一個詞彙,牘主義,可見其可怕。

對侯方域的審訊還是要稍微晚一些,雖然邢夫人答應將其送去帝都,明正典刑,但是還是給人家一些面子吧,侯方域作爲罪囚,被捆着向高傑謝罪,反正是各種折磨,李向前讓人去盯着,不要整死弄死好,殺殺他的銳氣,下面的審問也好解決了。

邢夫人爲高傑舉辦的葬禮,堪稱大氣。

大明立國兩百多年,總兵官直接掛掉的次數還真不多,也是土木堡這樣的亂子,可能慘了一些,但是一個現任帶兵的總兵官,被某個公子哥殺死在城內,而城內還有不少人,與這公子哥有溝通的嫌疑,進進出出的士兵顯示,他們對這些人可是非常沒有好感的。

於是,喪禮,不管平時與高傑有什麼來往,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也前去送禮,禮物的奢華程度,不他們送給李向前這個總督的毛腳女婿的差,甚至還有人自掏腰包,召集百姓去當“孝子”,也是熱鬧異常,雖然是古代陋習,不過也是習俗,不是嗎。

尤其是馬世英,幾乎每日都去一次,堪稱尊重,所以,這裡也是每日的熱鬧不休。

當然,這些禮物,李向前自然也看不,都直接甩給了馬世英,雖然馬世英信誓旦旦的說,將會給他送去帝都。

入夜後,再次來到喪事現場,邢夫人一身雪白孝服,看起來煞是年輕,此時人已經不太激動,反而是一副左思右想的樣子。

“好了,邢夫人,入夜了,尊夫的穴位,我們已經找了幾個先生給看好,不錯的地方,你不必着急,快帶着孩子去後面休息吧,這裡有高將軍的義子來看守好。”

邢夫人搖搖頭,早有人在靈堂的後面,搭了個小棚子,供人休息,但她自然不願意,這兩日都是強自支撐,忙碌起來,一旦休息,可能要直接睡去了。

她忽然招了招手,說道:“元兒,來一下。”

那小子一來,指着李向前說道:“磕頭。”

李向前心說這是怎麼話說的,連忙阻止,說道:“這怎麼話說的,快讓孩子起來啊。”

邢夫人說道:“正想和大人說,當家的去了,我孤兒寡母現在孤苦無依,正想求大人收留照顧,將我兒收爲義子,拜大人爲義父,有什麼差遣,無所不從。”

這是非常明顯的投誠意味了,而且是越過岳父大人的直接投靠,在原有規則下,幾乎是在搶行一般的不懂規矩了。

不過,這顯然不該拒絕,或者說,明顯拒絕。

歷史,高傑北伐,被人出賣,在城被“自己人”殺死,殘餘的部隊,擁護着邢夫人和高傑的兒子,退到江浙,也是想拜那史可法爲義父,有個依靠,但史可法卻覺得,這流寇降將的兒子,拜自己爲義父,實在有礙自己的聲譽,於是推薦讓他拜鎮守太監高起潛爲義父。

這不是罵人嗎,一個太監義父?

史可法的失敗,與其迂腐的性子,也是脫不開的了。

所以,拒絕的話,很顯然,會傷了人家的心的。

第292章 孤膽4第380章 高傑之死第777章 夏樹2第857章 當機立斷的李定國第443章 雙重標準第872章 胡三七的故事10第201章 宣告第824章 張岱在帝都27第222章 計件工資第419章 大航海時代第645章 回扣第804章 張岱在帝都7第257章 周雖舊邦第533章 兩個猶太人的故事第344章 通牒第609章 指紋也沒有第305章 蘿莉的命運第333章 自白第586章 狗年來了第717章 吳漢第733章 懵逼的長老第316章 焦頭爛額第556章 金九的心思第100章 銀子的威力第490章 訓練損傷第458章 居心正直,不拜何妨第94章 吳名第97章 長八條第205章 抵達第571章 興師問罪的公司第374章 當官兒好第104章 突襲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854章 求親第772章第160章 靠山吃山第585章 李曉露的崩潰第58章 監國第315章 考試之後第739章 新工作第569章 阿姆斯特丹第492章 小書攤的糾紛第877章 權力的腐蝕第357章 體制問題第131章 談判第693章 選擇的生活第222章 計件工資第27章 只能臣服第449章 帝都這鍋湯第811章 張岱在帝都14第152章 下崗職工第376章 厲害的邢夫人第648章 造假聖手第329章 新家第329章 新家第848章 懷寧縣第324章 請客吃飯第330章 撮合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349章 幸福是什麼第111章 馬世英第779章 達爾文獎第644章 大軍火商第844章 圍三闕一第214章 贈藥第24章 全都俘虜了第146章 範永鬥第405章 帶路有理第114章 李向前的眼藥第231章 克隆人的崛起?第606章 毫無隱私第87章 凱子長老第856章 左夢庚第837章 狂生啊第774章 有限責任第722章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第581章 新年到第519章 酒席上就說了百年事第700章 開出條件第227章 樸德歡見聞錄3第377章 圍城第569章 阿姆斯特丹第788章 大明考績第321章 兩分第802章 張岱在帝都5第11章 八豔第528章 鄭夏七第111章 馬世英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127章 最在乎的第817章 張岱在帝都20第130章 安能辨你是雌雄第33章 餅乾第520章 新兵連驗收第454章 殃及池魚第738章 走投無路第428章 你不是我的好盆友第6章 壯志第632章 哀嚎第483章 父女的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