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爭水

木容山有些發呆,仔細想了想,說道:“這還真是真的,確實有這個問題,原來自古以來以北統南,不是人的問題,而是東西的問題呢。 ”

錢進想了想,說道:“其實,食物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你印象還記得不,到國來各種娛樂場所賺錢的日本女人,牙齒都有什麼問題。”

木容山馬說道:“那還能是什麼,她們的牙都有問題啊,齙牙外加完全的不齊,我都不好意思說她們。”

兩人互相猥瑣的一對笑,似乎心照不宣,原來到了21世紀期,日本維持着的高收入國家體系終於崩潰,其小島嶼的先天不足情況終於顯現,每年大量的“研修女生”來到國,充實着這個國家的第三產業,錢,木兩人很顯然也是這個情況的受益者以及光顧者。

錢進說道:“其實這種牙齒問題,是飲食引起的,這已經是世界公認的了,嗯,之前李向前傳回來一些朝鮮的資料,你知道,去年朝鮮的對外貿易當,與日本的最大一宗生意是什麼?”

木容山不假思索的說道:“人蔘?”

國人說起朝鮮,也是高麗蔘這麼一個出口創匯拳頭產品的東西了,當然,各種北棒國長腿妹子也是應有之義,不過,這怎麼也不好聽啊。

“不對,”木容山的反應倒也敏捷,說道:“如果是人蔘的話,你小子不會笑得這麼猥瑣了,嗯,是什麼,不會是女人吧。”

錢進說道:“是石碾,而且交易之間,大量使用了大明製造的銅錢,這一點還是很驚人的。”

木容山疑問道:“石碾?”

錢進說道:“當然,是石碾,哦,你應該知道吧,是農村用來把麥子碾碎脫殼的大石頭。”

木容山疑惑道:“日本怎麼連這玩意也得進口,你不是在晃點我吧。”

錢進說道:“你以爲石碾的技術含量很低嗎。”

木容山仔細思索起來,一直以來,對古代的理解,僅限於影視劇裡各種風雅的古人,對這些還真不瞭解。

錢進說道:“還記得咱們之前去的那個村子吧,小小孩子基本無論男女都沒有穿衣服的,幾歲的孩子都是光着屁股跑,哪怕是地主,也不過是其他人吃的好一些而已,那個地主有一口水井,平時鎖起來,當做自家的財產,在北方,水井幾乎是一份豐厚的財產了,因爲打井的技術可不是那麼簡單的,同樣,石碾看似簡單,卻想切割得嚴絲合縫,剛好是一個圓形,還得是那種非常耐磨的材料,你覺得,無論是技術還是工具,是現在還非常落後的日本可以搞定的?不僅僅是石碾,事實,連這個時代的基本技術也……”

木容山皺了皺眉,他可是有點不認可了,說道:“可是日本的武士刀,嗯……”

錢進說道:“軍事我不懂,但經濟,日本的武士,是一種非常低效的消耗品,對於一個政權來說,形同雞肋,也是日本特殊的地形的保護下,缺乏外敵,這麼寬鬆的形式下,孕育出來的葩而已。”

木容山嘆息一聲,說道:“看來是要加強學習,增進一些姿勢水平了,影視劇真心不靠譜。”

錢進說道:“嗯,吃了飯,去其他的地方搞搞調研好。”

兩人慢慢吃飯,雖然炒的菜堪稱難吃,但是既然準備搞一下調研,看看在穿越一年後,他們給這個新時空的人民帶來了什麼樣的變化,以及,他們的各種新式政策,出產,羣衆滿意不。

自從偉人那一句,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這樣震耳欲聾的話語響起後,天朝之內,再也沒有敢於不經調查直接大放厥詞的笨蛋了,因此,你要推行什麼樣的計劃,如果大家都知道,你這貨根本是在辦公室裡拍腦門想出來的,基本支持率和通過率會非常低,而一個人如果是下到基層,去相應的地方走訪一下,然後去胡謅白扯一通,反正人家又不可能真的和你較真去驗證什麼,還不是任由你胡說?

這一招,誰不會啊,不過在這個時代,大家都是認真的多,此時的帝都倒也沒什麼大的********問題,最多不過是對於某些個人,某些勢力的態度不同而已,但在大的利益方向面,大家都非常相同,如此而已。

付賬的時候,錢進掏出兩個銀元,看着那老者,說道:“老人家啊,咱們這官府新鑄的新錢,好使不,我從外地來的,還不清楚呢。”

那老人說道:“二位爺,您可別逗我笑,我一看您二位,不是一般人,只怕是從帝都裡來的吧。”

錢進點點頭,說道:“怎麼講?”

老人說道:“自從去年以來,這天津衛確實也好起來了,我也是從滄州來的,買賣好做的很,只怕二位,是剛剛從軍出來的軍爺吧。”

兩人雖然不是膀大腰圓之輩,但本身相對於這個世界的人,營養跟得,自然也高大一些,錢進說道:“我們是客商,來這裡看看是否適合置業的。”

老人感慨道:“要說還是你們軍爺好啊,跟着朝廷,這一下發了,你看……那邊有一位軍爺,得了退伍的銀子後,買了田地,在這天津衛安家,現在也是一位老爺了。”

兩人順着看去,確實在去年以來,他們人爲製造了一幫地主,自耕農,原本跟着李自成南征北戰的老兵們,爲了安撫他們,以及給社會增加安定團結的因子,着實是給了一筆銀子的,當然,這些錢的使用還是沒有讓他們失望的。

在安排這些老兵退伍面,李向前等一羣轉業軍人可是費盡心思,拿出了當年歡送老班長的勁頭,給這些人噓寒問暖,開出專門的,蓋着大明兵部尚書大印的退伍令,要求各地官府予以照顧,還在送別之前,專門開會,要求他們好好使用退伍金。

這效果不錯,除了少部分精蟲腦的傢伙,拿着錢去某些地方花天酒地了一番之外,其他人大多數都是老老實實回家買地過日子,當然,也有的知道家人早已死絕,不願意回去傷心地,於是在河北或者近的地方買地過日子了。

無論如何,按照錢進的理解,這筆錢形成了正向反饋,許多人到了農村後,憑着手的資金,成爲了一個小地主或者說自耕農,藉着未來人口報復性增長,以及長老會出售種子和化肥的契機,基本可以成爲不錯的地主。

當然了,錢進更希望他們或者他們的後代走出去,不說別的,如果他們回到了古代,依然不能把國變成遍佈全球的偉大帝國,那他們可白回來了。

最關鍵的地方,還是在於忽悠啊。

此時,木容山忽然說道:“這當兵吃糧也是個不錯的買賣嘛。”

那老頭連連說道:“不敢想,不敢想,有現在的太平日子在,小老兒不敢想,不過,給老爺們打仗,能得這麼多錢,真不敢想。”

此時,忽然從遠處奔過去一羣村民,個個手持着各種農具,呼呵着走過去,兩人對視一眼,錢進問道:“老人家,那羣人是什麼人啊,夠招搖的。”

“嗨,”老者說道:“還不是爲了水的事情。”

“哦哦,”錢進轉過頭,小聲對木容山說道:“小麥灌漿,需要大量的水,不用想,是爭水呢。”

木容山一陣懷疑,說道:“大海在旁邊呢,啊,不對,天津可是有海河還有大運河啊。”

錢進走在前面,慢慢說道:“大明朝維持統治,核心是地主政治,據點政治,外加南米北運,雖然沒有鐵桿高粱這種玩意兒,但是你知道,期是搞過馬政這種東西的,也是北方人養馬,南方人出米,分批進化出騎兵部隊來,可以想象,大明朝在統治正常的時候,對於使用運河水是非常慎重的,21世紀的南水北調忘記了?”

木容山想了想,說道:“澆水不能使用運河水,那用的是什麼水。”

錢進說道:“無非是飲用水而已。”

木容山說道:“那不是械鬥爭水嗎,要不要呼叫部隊,去阻止一下。”

“阻止什麼,本來是來走基層的,去看看也好,印象,北方很少械鬥,因爲……”他在心暗道一聲,因爲都是直接學劉六劉七這樣的響馬,直接搶劫去了。

南方是大平原,因此藏不住,北方到處都是高山,山有壞人,有土匪,負面能量,都跑去做土匪了,甚至有整個村子出錢,“培養”優秀土匪的事蹟。

所以,錢進和木容山來到目的地後,看到的是這樣一幅景象。

一處亭子兩邊,分別佔了大堆的漢子,兩邊似乎是在對峙,好在手裡沒見到多少兵器,當然,也和亭子裡坐着一個身穿官服的老人有關。

那老人看向左右,慢慢說道:“各位父老,今日在此地議事,說的是這小南河村,和小北河村用水的爭執,兩邊相爭不下,來縣衙這裡調解,今日在這裡說道說道了,來,你們說說,爲何幾年前已經分好了如何用水,到今日又要來執拗。”

兩邊似乎都在鼓譟喊叫,好在過不多會,一邊一位老者走了過來,說道:“回縣丞老爺,我村今年年景好些,還有官府賜給的大批好鋼口的農具,多開了幾畝地,用的水自然多了,結果這小北河村的人卻橫插一杆子,反而說這河水我家只能用一半,不准我家開新地,您說這有多不講理。”

對面小北河村的,卻是出來一個高大漢子,說道:“住嘴,許你家開地,不許我家開地嗎,我們村今年也要開荒,你管得着嗎,河水是你家的,歸你用啊。”

老者忽然對那縣丞說道:“老爺,我家的地,可是去了府開地契,簽了條子的,你可不能不管。”

那漢子喊道:“我家開地也簽了條子的,管你什麼。”

那縣丞也是無奈,在那說道:“你們啊,往年爲什麼不開?還不是看着皇聖明,免了你們的田賦,於是開始到處開荒了?”

老者和漢子都不敢言語,只聽着那縣丞在那說話:“還有這水,這天,哪一樣不是天子的,給你們用是天子仁慈,趕哪天,帝都說,要那河的地方蓋鐵路,我看你們都白乾了。”

衆人寂靜無聲,卻有個年輕後生,不知死活的說道:“帝都現在哪有皇啊,還有,老爺,那鐵路不是從南邊過去的嗎,沒走咱們家這邊啊。”

“住口,朝廷大事,你敢妄議,不知道死活了,這是誰家的。”

縣丞有些不滿,還有些悲哀,他本是縣裡一人之下的人物,但是現在卻在做這個,原因當然很簡單,帝都忽然說不許收稅,以往可以趁機撈錢的手段少了一半,也許偏遠一些的地方,還可以依靠丁稅或者直接把消息蓋住後,依然收着田賦,這樣收來的錢,自然歸了下下的花費。

但是,誰讓他倒黴,在這帝都腳下,天津衛當官,而且趁着鐵路大工程之下,大量的工程款都流入了最底層的勞動力手,紮紮實實讓他們過了一個肥年,自然,有了錢的工人不去做別的,自然是買地,開荒,也導致了整個河北土地價格的飆升,前幾年韃子每過幾年來河北掃蕩,地價本身不高,所以倒也沒有太過離譜。

但是他這個縣丞也是看着眼熱,卻做不了什麼。

“哼,你們既然找到我調解,聽我的好了,河溝邊種地,可以,但是不得隨意佔地,用水也要看時辰,好了,你們都各出一個人,出來抽籤,抽籤之前,要立字爲據,按照抽籤的字號爲準,誰抽了那一日,哪一日是誰家來用水,誰也不許多佔多用,明白!”

錢進低聲噗嗤一聲,說道:“我想不到,居然是這樣的好辦法。”

他低聲對木容山說道:“勞動人民還是有智慧的。”

第394章 漕運與火車第94章 吳名第315章 考試之後第273章 所謂伊人第626章 誣告第329章 新家第293章 劫數第476章 少女,大嫂第433章 長老們的變化第736章 寇媚兒第809章 張岱在帝都12第12章 胡明輝第367章 孝莊很難過第808章 張岱在帝都11第650章 互懟第61章 侯方域第780章 動保第290章 妥協之道第481章 商機無限第95章 紅樓夢第11章 八豔第281章 教育的未來第355章 爭水第339章 殺得好啊第94章 吳名第44章 目標是黃金第587章 突然造訪第65章 孫大頭第645章 回扣第711章 日本人的行動第212章 共和第131章 談判第852章 燒冷竈第711章 日本人的行動第129章 保持衛生的重要性第683章 送死你去第71章 裹腳第647章 勾搭第633章 朱慈烺的新婚第707章 坑爹的第213章 疑點第109章 雞血第606章 毫無隱私第155章 何有求第37章 安藍的升官之路第733章 懵逼的長老第336章 菜雞互啄第88章 軍歌第771章 綠帽李建泰第149章 前進第795章 醫療衛生第680章第743章 鬼神也爲難第549章 原來是水泥第476章 吸引力第407章 老苟的理論建設第45章 權力劃分第414章 動手第426章 潑天大功第272章 輿論的故事第221章 孔四貞第476章 少女,大嫂第110章 黑化第519章 排隊槍斃神教第232章 嬌媚燕燕第476章 吸引力第682章 賣豬仔第714章 姓氏名字第409章 課堂教學第559章 豬跑啦第833章 劉帽子第301章 民心不可用第577章 冤大頭楚留香第398章 長老們的隱患第573章 不是我撞的第390章 溫泉play第441章 快刀斬亂麻第670章 進士不值錢了第271章 破釜沉舟第478章 辦證的人第744章 人生極樂第868章 國策第591章 越南戰爭起第303章 舉棋不定第534章 還是我的法子好第810章 張岱在帝都13第507章 朱家很憂愁第214章 贈藥第325章 房子房子第539章 衆星捧月第474章 讓你進來又何妨第786章 金錢戰爭2第173章 張燕燕的決定第253章 綁架犯第478章 辦證的人第610章 一個小寡婦第662章 淡定的朱慈烺第484章 聚會邀約第530章 期末頒獎第81章 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