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樸德歡見聞錄4

好吧,這是白蓮教吧,這是聞香教吧,對於樸德歡這種不是很受重視的家族子弟,依然被耳提面命的,小心那些邪教分子,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他不知道那些歷史上依靠宗教忽悠人的人,要知道,我大宋皇帝,可是硬生生被幾個道士坑死到底,而張角,方臘這兩個貨,更是攪動了兩個朝廷。

在徐浩身上,他們打下了懈怠,治軍不整,輕佻,粗俗等標籤。

倖進,也就是中國漢語語境下,對那些年紀輕輕,因僥倖而當官而且是當大官的人的形容,徐浩也是年紀輕輕,所以,自然是被如此看的了。

當然了,他本人其實對這兩個韓國棒子毫不在意,只不過是兩個路過辦事的小人物而已,宴席吃到一半,他告一聲抱歉,自去巡邏一下了,自從幾艘千年隼全都去關內忙碌之後,他就要用自己一個人的力量主持一切,雖然有帝都無限的制度幫助,不過,基本上他每天的活動也是很多的。

之前說過,樸德歡是準備去帝都覲見的,而樸德猛纔是專門來見過徐浩的,第二天,先給樸德歡開具了文書,再派了一小隊騎兵護送回去關內,而樸德猛又湊了過來,原來是商議所謂的通商事務的。

之前說過,朝鮮在最近幾年,還是發現了自己的“比較優勢”的,也就是生產效率更高的產品,由於大航海時代早已來臨,來自美洲的各種植物作物,早已開始在西太平洋傳播,甚至在100年後,創造了一個荒謬的“土豆盛世”,“玉米盛世”,而在朝鮮,由於這些作物的種植並不順利,反而是,菸草這麼一個東西,真正興旺發達起來。

之前說過,滿清在遼東的時候,社會只有兩個階層,八旗,奴隸,而那些奴隸制造兵器外加種地都嫌不足,還需要來自八大漢奸皇商們的“輸血”,才勉強應付,而東北寒冷的冬天,過長的黑夜,使得居民們只能躲在屋裡的火炕裡過日子,儘量減少外出,所以,這個毫無文娛產品的時代,什麼最好賣?

菸草,那可是朝鮮人的利稅大戶。

徐浩皺着眉頭,說道:“你是說,要在瀋陽城開煙館,這,有先例嗎。”

樸德猛的牙齒,已經被那菸草弄得泛黃起來,與徐浩那自小打磨的潔白牙齒形成了鮮明對比,而那口氣也着實有些過分,“將軍,這菸草可是好東西,如同仙境,舒服,如果您肯讓我們在瀋陽城內開店,我們願意給您兩成的乾股,而且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就是了。”

徐浩皺着眉,作爲21世紀的時候,菸草專賣局可是國稅局的重點納稅來源,要知道,作爲一羣中國人的人生習慣,他們還真的沒有將一切吃幹抹淨全都佔據的想法,多少還是要分幾塊肉給民間的老百姓的,不過,問題在於的是,他們的個人習慣,還是想要將以前的經濟系統重建,總比他們自己一點一點構建要強得多啊。

徐浩面露難色,想不到的是,朝鮮人居然提出來賣菸草,如果他們僅僅是希望賣人蔘,那麼他可能就沒那麼多猶豫了。

當然了,徐浩不知道的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道禁菸的命令,就是十幾年前,皇太極下令的,先後下了兩次,到最後,卻也只能不了了之,只是要求不得進口來自朝鮮的菸草,而是應該自產自銷,由此可見,皇太極倒是一個很純粹的貿易保護主義者,嗯,不過是原教旨的那種,很是一般的存在。

想保護自己的貿易,一味的躲避和保護是沒有用的,終滿清一世,始終無法控制好的就是基層貿易,原本在大明朝還能有大量蔬菜種植的經濟作物,到了滿清時代,基本上就淪落到只吃主食,偶爾搭配稍微一點鹹菜疙瘩的窘境,玉米盛世可不是瞎說什麼的。

當然了,徐浩的猶豫,被樸德猛解讀爲嫌錢少,這也很正常,官員自然是貪污的,無非是壟斷經營,外加把價錢漲上去,轉嫁到**身上,這一套,從古至今,古今中外都玩膩了,玩脫了。

當然了,“將軍,至於帝都那邊,需要打點一二的,自然也不在話下,我們願意去走一趟,我大哥這次去帝都,只是爲公事,而這煙店,是我等的私事,麻煩到您,自然是要有分潤的。”

徐浩眯眯眼,說道:“這種事,就不要再說了,這種收乾股,拉幌子的事情,我們不會做,我們支持自由貿易,這個沒什麼,不過,要符合我們的標準,你們可以賣出來的煙,不經過燻烤,純粹用煙桿來吸菸,幾乎是很難聞的,嗯,這樣吧,今年只怕已經過季了,明年的時候,你們肯定要再來人討論吧,到時候,從下種,育種,薰曬,都按照我們的要求來的話,我倒是可以說說,把你們提供的菸草收購了。”

這些年,大明朝的經濟體制,農作物都在即將產生變化,江南那邊來來回回都是生絲,絲綢種植,產品單一不說,還極度依賴國外市場,尤其是在歐洲開始打起來三十年戰爭,而美洲殖民地消費不振的時期,出口不振,導致了大把生產的生絲絲綢沒了銷路,這也算是大明朝倒閉的一個原因之一了。

一句話,適合種菸草的地方不少,不過此時可是正在打仗,對於整個天朝來說,種糧食纔是活命的關鍵,不過,只要給天朝人一點機會,香菸的選種與種植絕對會成爲一門極其賺錢的生意,不說別的,後世知名的東北煙,雲煙,可都是中國選育外國種子,自我改良的典範。

不過,在這之前,搞一搞“來料加工”,進口朝鮮人的菸草,然後製作香菸,也算是培養一下國內市場的好路子,李向前之前也對他嘀咕過,作爲一個地方官,雖然最好不要搞什麼小團體,地方保護主義的架勢,但是把地方經濟搞起來,也是自己的一個政績。

不說別的,他已經下了訂單,過年的時候,只要有人能養羊,那麼他是要高價收購,至於什麼飼料,什麼藥物的,都是很初級的產品。、

好吧,那就慢慢談吧。

反正徐浩不在乎,他們的名下財產計算,已經把南非,澳大利亞,還有美洲的大把礦藏計算爲自己的自盡,只不過考慮到,過於海量的黃金如果涌入中國,可能會導致通貨膨脹,也就是傳說中的,“錢毛了”,所以,對於澳洲黃金的開採,本就是悠着點用力的。

樸德猛在瀋陽盤桓多日,沒有離開,趁機也觀察到了不少信息,不過傳說中的飛船卻沒有得見,雖然不少人信誓旦旦的說,自己確實看見了,但是這反而堅定了,眼見爲實的態度。

樸德歡繼續朝帝都進發。

從瀋陽到山海關,原本是千里沃野,阡陌相連,此時卻可以感受到,千里無人的場景,當然了,可以看到,這裡的生機已經開始復甦起來,道路兩旁已經開始有人在梳理田地,從一路上,也可以看到,有從關內跑出來的商隊,開始勇敢的尋找着商機,當然了,由於有着可以相隔萬里溝通的方式,所以,進行一些引導和鼓勵,還是很足夠的。

原本的世界線,由於中國周邊土地基本上被開發殆盡,所以文化上,不太再鼓勵老百姓朝家庭以外的地方亂跑,最好大家都一輩子待在出身的家庭之外幾十公里以內的範圍內,種種地,吃吃飯,不要去外地或者城裡給大家添亂了。

這可是和村支書組織帶領村民去打工賺錢完全不同,政策的導向,自然是因爲形勢的變化。

難道讓他們大聲喊叫,說,鄉親們,不要種地了,那玩意不來錢?

不過,這種雞飛狗跳的情況,在進入山海關後,在樸德歡眼中,變得亂來起來。

一進入關內的地界,他就感覺非常不同了,現在已經進入了秋天,剛剛收割完麥子,可是還沒有進入農閒時候呢,這個時間,總要搶種一些短期內可以種起來的種子,同時把麥地的根莖翻開,方便明年的時候積肥用。

但是很奇怪的,路過的樸德歡發現,許多的當地農民,都在吵吵嚷嚷的聚集在一起,似乎是喊着號子,將一整片土地挖開。

樸德歡眼尖,他自然看得出來,這裡原本是一片很好的田地,現在在地上挖洞,似乎還有人喊着號子,實在是古怪。

樸德歡拉起自己的大馬,跑過去,找到了一位似乎正在看新鮮的老頭子,問道:“大爺,請問這是在忙什麼呢,我是……路過的商人,看着好奇。”

那老頭似乎有點年紀,面色不太好,但又帶着那麼一點醉醺醺的得意,說道:“這裡是在起大工呢,而且是要蓋一個大的沒邊的驛站,後生們都是有活計的,朝廷鐵飯碗的人了。”

樸德歡一陣疑惑,這邊關的事情,他看似不明白,實際上了解的很,看起來繁花似錦,實際上就那麼按季度來的,所謂秋去蒙古夏去遼東,說的就是這兩個地方所出產物品的差異,導致去那做生意,很有淡季旺季的分別,他所謂的菸草生意,打的主意也就是每年那麼幾個月的出產。

哪裡需要開這麼大的所謂驛站,樸德歡一陣迷惘,看着那狂熱之氣瀰漫全身的老者,說道:“歷來新朝初立,當體恤民情,將養民力,這樣濫用民力,實在是,難道,老丈不覺得這樣很是不公嗎。”

“不公?哪裡不公了,好的很啊,你是不知道,現在帝都裡,都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一般,總之是有大法力的,移山填海也不在話下,聽人家的自然是好,何況,還有無數的好處啊。”

樸德歡心頭一動,問道:“是什麼好處啊。”

“這可不能說了,總之,那天,真是大場面,大場面。”

任誰都頂不住幾句馬屁好話,樸德歡說道:“老丈,您年高歷久,跟我們後人說說,是怎麼一回事呢。”

那老頭擺擺手,說道:“不可說,不可說,人家說了,如果對外說,那就不給縣裡蓋大樓,也沒有那些優惠了。”

這老頭神神秘秘的,似乎言不由衷,樸德歡不得要領,雖然奇怪,最後卻也只有慢慢離開,但這裡給了他許多不同的印象。

事實上,這一路上,他看不懂的事情實在不少,似乎到處都在進行大型的工程,尤其是過了灤河後,更是被提前攔住。

當時是白天,他感覺到前方傳來了陣陣馬隊奔跑的聲音,他到底是去過遼東出使過,對於馬隊,騎兵,還算是熟悉,知道這是馬隊到來的聲音,自然也是不敢怠慢,忙命令跟隨自己的幾個家丁和僕從戒備,而那帶隊的隊長似乎毫不在意,也不戒備,或者將身上的兵器準備好,而是懶洋洋的朝前快跑了兩步。

果然,來的一小隊人,與其興高采烈的交談一番,就返回來說道:“這個,樸老兄,前面不能走了,他們老早就在道上等咱們,說是安排咱們繞道而走。”

“繞道?爲什麼繞道啊。”

樸德歡帶着幾分疑惑,忽然覺得很是揪心,這個政權從一開始,就給他很奇怪的感覺,與他自小所知的,天朝正統的朝代不同,他的成長時期,正是滿清肆虐,生靈塗炭,這給印象中的天朝形象減分多多,再加上交際過程中,一些貪污腐敗分子的嘴臉,使得樸德歡此時對於天朝的敬仰程度,早已被拉到很低的層次。

之前,他就覺得,徐浩神神道道的,說什麼靈異類的大話,而此時,這畢竟是新近建立的朝廷,估計有什麼不穩的情況,如果有什麼兵變,乃至於內戰,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按照所謂的情報,帝都的政權,直接統治的地方,也不過是隻有帝都周圍的這麼一點點,再加上空無一人的遼東,而且剛剛建立,還沒有皇帝。

沒有皇帝,意味着沒有穩定的政治核心,也就是說,很可能是帶來戰爭的啊。

第166章 我們都是井底之蛙第567章 人人都有野心第789章 儒生的未來第712章 惠第555章 王榮耀的嘆息第600章 公開行刑第811章 張岱在帝都14第4章 宣告第212章 共和第115章 淋浴第818章 張岱在帝都21第827章 進擊的左夢庚第711章 日本人的行動第91章 圈地第537章 朱小能的黑獄斷腸歌2第635章 芳華與廝殺第284章 城破第302章 推心置腹第435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398章 長老們的隱患第734章 大本鐘計劃第345章 身份證第519章 酒席上就說了百年事第236章 五年計劃第630章 天網第422章 美好生活與軍魂第792章 島主第123章 巡撫的談話第542章 這是好事第807章 張岱在帝都10第94章 吳名第430章 師爺工作會議第460章 小朱一家子第219章 中秋夜第814章 張岱在帝都17第647章 勾搭第337章 山雨欲來第84章 救援第211章 拜訪第119章 方師爺第792章 島主第90章 願望第103章 傷員李向前第292章 孤膽4第797章 赤木第628章 軟文第860章 內鬥之王第299章 虎bian第215章 無可覓處第818章 張岱在帝都21第623章 給你拜年啦第384章 人渣永生第329章 新家第826章 張岱在帝都29第180章 卞玉京的小心思第334章 婚書第210章 案發第667章 留髮不留頭第366章 草原上的謠言第159章 庫吏們第684章 忽悠人的高手第586章 狗年來了第495章 你是誰啊第342章 鐵路的看法第687章 民主第656章 化肥生意第596章 一波流第252章 替罪羔羊第715章 戰略決策第501章 報仇!第260章 投機是技術活第820章 張岱在帝都23第635章 芳華與廝殺第234章 範永斗的希望第592章 子彈不足第22章 一片石之戰2第530章 期末頒獎第706章 鄭芝龍無奈第53章 阮大鋮第95章 紅樓夢第817章 張岱在帝都20第390章 溫泉play第350章 胡三七的故事11第271章 破釜沉舟第522章 回到四川第571章 興師問罪的公司第591章 越南戰爭起第353章 鄭森的疑問第82章 觀天下第253章 綁架犯第150章 行軍途中第274章 稱霸一方第458章 居心正直,不拜何妨第340章 丘八一怒第866章 胡三七的故事6第473章 牛鬼蛇神?第191章 龍脈第625章 天姥寺第362章 大麻煩第310章 王大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