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難事

七月流火,一連幾個月都沒有好好下過一場雨,更加酷熱難耐。

時逢正午,屋裡根本呆不住,志文索性在院內樹蔭下鋪了張涼簟,伴着連綿不斷的蟬鳴聲,半睡半醒地歇着。

良田屯堡的事一了,除了馬二和他的手下,其他人都回了涿鹿集,守在商社門口的衙役兵丁,自也有他們的消息途徑,志文他們還未到,就已走到無影無蹤了,至此,官買行頭一事算是徹底了結,有賀知州做靠山,即便他人還未到,相信尤鴻遠也不敢再造次。

宋獻策和宋才捷被志文打發回了涿鹿山,難民招募得越來越多,除了在山前興建塢堡,也是時候擴大毛衣織造規模了,事情繁多,這兩人好歹在年前都有過經歷,自然得回去幫忙。

錢管事沒有出來,仍留在山裡,現在還不到售賣毛衣的時候,哪裡最忙他就得在哪裡做事兒,說到底還是人手不夠啊。

志文自己留在了涿鹿集,幫忙招募難民,這種事兒沒多少難度,錢管事在這兒就是大材小用了,昨天剛送走一批,是以志文才能偷得半日清閒。

孫大夫還是和以往一樣,神龍見首不見尾,要麼給附近村民看病,難民多的時候,他也會來熬幾鍋藥,護衛他的隊員換了,仍和尚林他們一樣,跟着跑前跑後的。

只是有一點,若再有人上門延請,需得由護衛他的隊員提前探查完畢方可。

至於尚林三人,估計羊毛應該快洗完了罷。

孫大夫被擄一事,終於還是走漏了風聲,孫可旺和孫大椿知道的時候,都已化險爲夷,又是志文親自出的馬,兩人自然不好再說什麼,不過尚林三人洗羊毛,還有隨後的訓練,日子恐怕不會好過。

志文本打算在山裡和集鎮上都設個掃盲班,不論是戰隊還是工會、商社中人,只要是管事之人,都打算讓他們認幾個字,但這教員卻不好找,現下又忙,涿鹿山中的課程也只能是斷斷續續地開設,商社所在的集鎮就徹底歇菜了。

不是沒想過自己親自上陣,但以志文目前的水平,就只能教簡化字了,他總覺得有些離經叛道,最重要的,是志文性子懶散,實在不願意自己找罪受。

“志哥,鎮裡又有人來問,咱們山裡那神物,能不能讓他們也種些?”正當志文優哉遊哉地在樹下乘涼之時,尚小成出現了,打破了他難得的輕閒。

又來了!志文皺皺眉頭,從迷糊中清醒過來,這事兒還真是讓他有些煩惱。

擴大紅薯和土豆的種植,是志文發現系統倉庫的妙用後孜孜以求的事情,能解決糧食問題,就能解決難民流民問題,也算是爲這個苦難深重的民族做點貢獻,同時自己還能發財,何樂而不爲?

只是這種子費的收取,卻與志文所想有些不大一樣。

在涿鹿山之中,即便山民們都在掌控之下,志文也以爲會有那麼一兩家跳將出來,不願意用糧食換第二季的糧種,他都打算好了,若真有這種情況發生,絕不手軟,定將其逐出涿鹿山,不會任他們留在山中。

只是志文低估了畝產千斤糧食給山民們帶來的衝擊,他的話現在在山中與聖旨無異,收糧時山民們毫不猶豫地上繳了三成收穫後,又爭先恐後地繼續用將近三成的收穫付了第二季的種子費用,對志文的話竟是絲毫也未起疑。

不僅如此,凡是與涿鹿山中沾親帶故的周邊村民,也都紛紛找上門來,表示要種山中神物,至於費用,還有點家底的人家搶着給了,付不出來的,紛紛在借據上按上手印,信誓旦旦地表示,一俟收穫就來還清,絕不拖欠。

這些人通過山中人知道了糧食的恐怖產量,都是爭着搶着地想種,志文對他們也沒什麼不放心的,反正借據上有山裡人作保。

這兩類人都沒有想過用已經收穫的糧食做種,全因志文交待過,不從工會買種子,是不可能有這麼高的產量的,不論有沒有見過孫可旺那畝地的可憐相,衆人對此都深信不疑。

就是一些新到的難民,也半信半疑地想要在山外種地,關隘之外本就空曠,流匪到來前又砍了不少樹,空地更多,除了放馬種苜蓿,再種些地也行。

這些難民多半已經給涿鹿山幹了一段時間的活兒,雖然沒有親眼目睹豐收的景象,但能看到山民們日益紅潤的臉色,又有人不停吹噓,也想種點試試,他們雖然交不出種子費,但可以扣留部分工錢,難民們沒有怨言,工會也沒有風險,算是皆大歡喜。

至於像涿鹿集上的這些人就難辦了,涿鹿山豐收的消息,他們當然也有所耳聞。

隨着旱情的加重,晉北這一帶可能比陝北好一些,但地裡的情況一望便知,顯然收成不會有多少,交了賦稅,恐怕剩不下多少口糧,如何過冬,成了百姓亟需解決的問題。

再加上遼餉剿餉的一再加徵,還有各地官府攤派的火耗,別說佃戶們過不下去,就是有自耕地的中小地主們,家裡如果沒有秀才、舉人等有功名的子弟免除部分田賦,也都到了破產邊緣。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些人爲了完稅,也只能選擇賣地,然後徹底破產,與佃戶一樣踏上逃難之路,最終被流賊裹挾,成爲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現下聽說有這神奇的糧食,畝產千斤倒沒幾人信,但重要的是,它們抗旱,而且聽說八月中下旬還能再種一茬,十一月初收穫,哪怕畝產打兩個對摺,有個兩三百斤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這意味着一家人只要種上幾畝紅薯或是土豆,那這個冬天或許就能安然度過了。

只是這種子費他們接受不了。

在山裡,種子費是這樣收的,第一季糧食收穫後,每家每戶按收穫的三成上繳,從這之後,各戶根據所需的種子數量,自行決定用多少糧食購買,每斤種子若是用紅薯土豆來換的話,需要五斤,一般一畝地需要種子五十斤,這麼算下來,相當於上繳畝產產量的兩成半,山民們的負擔並不算重。

第285章 牧仁的謊言第11章 進縣城(1)第318章 有就糧的地方了第246章 與巴根的比試(1)第378章 終戰(10)第435章 拜見知州大人第592章 巡夜第513章 晉北風雲起(20)第204章 取箭療傷第128章 羊吃人第633章 撤軍(1)第603章 大人生病了?第583章 相認第62章 餘波第144章 進擊的小英娘第609章 確診第332章 落石第290章 事情敗露第156章 山坡伏擊第93章 古怪的香味第110章 安邦?定國!第153章 一路狂追第317章 新發現第300章 心急的唐吉思(2)第534章 夜襲,又見夜襲(1)第349章 兩個小廝第624章 找麻煩第270章 大白(1)第505章 晉北風雲起(12)第15章 準備第29章 出城第480章 合作(1)第167章 月黑風高夜第70章 鬱悶的志文第491章 天字號傭兵團(3)第238章 驚變(1)第29章 出城第6章 老掉牙的系統第286章 打開局面第582章 平亂與禍事第163章 以攻爲守第448章 窘迫邊兵(1)第611章 漢人特殊?第594章 起火(1)第244章 討要人手第478章 傭兵團與治安官第500章 晉北風雲起(7)第57章 黑夜激鬥(2)第618章 決定第173章 地下密室第567章 煩惱第393章 無恥之尤第211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618章 決定第8章 收穫第6章 老掉牙的系統第631章 動手第489章 天字號傭兵團(1)第493章 出奇制勝的絕招第456章 鳴鳳記第611章 漢人特殊?第106章 招人第636章 追擊第432章 好大的膽子第326章 敵襲...與不妥第147章 閆家村第412章 絕戶第145章 有大動作第249章 周承允辭別第167章 月黑風高夜第114章 暗夜偷襲(1)第344章 猛虎與綿羊第383章 晉陽風雲(1)第408章 皇親產業第350章 不必留手第154章 中了埋伏第499章 晉北風雲起(6)第230章 刷好感第238章 驚變(1)第564章 多爾袞的謀劃第148章 範永鬥求助第443章 壞事兒第477章 生計大事第58章 黑夜激鬥(3)第355章 雨戰(5)第193章 再遇難民第410章 重禮第181章 初到保安州第315章 出師不利第108章 孫大夫的心思第245章 離開達林臺部第407章 京觀第192章 戰隊第25章 蠱惑第215章 不肖子孫第553章 放心合作第433章 祝大人鵬程萬里第107章 哨探第16章 深夜裡的縣城第18章 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