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

周輔臣說做就做了,立即轉換了命令。本來燒船的命令,換成了搶船的命令,甚至分出數百士卒,結陣登岸。攻擊南津的明軍。

只是事情順利的簡直不像話。不過片刻,周輔臣居然看到了黃朝宣。黃朝宣並不是被俘虜,他雖然被士卒押送過來的,但是依舊儀表堂堂,看出來沒有受過虐待。

黃朝宣見了周輔臣二話不說,說道:“罪將拜見伏波將軍。”

周輔臣看了黃朝宣左右兩個人押送的人一眼,問道:“卻不知道何罪之有?”

黃朝宣說道:“罪將不該抗拒天兵,此罪大焉。”

如果可以,黃朝宣也不願意走這一條路,但是他發現他已經無路可走了。

其實今夜周輔臣突擊南津港,固然打了黃朝宣一個措手不及。但以黃朝宣的能力想要逃走卻是很容易的,特別是在黑暗之中,視線不佳,最適合逃走。

黃朝宣的親兵甚至都爲黃朝宣準備好了。但是黃朝宣最後選擇了投降。

很簡單,上次洞庭湖一戰,他已經重重的得罪了李過。

這一次南津港之敗,回到岳陽城之中,想來李過絕對要借題發揮。黃朝宣越想就越覺得回去只有死路一條,連馬鑾未必能幫得了他了,畢竟上次馬鑾爲黃朝宣出頭,已經懟了李過一次了。

這一次即便是爲了岳陽城內部團結,馬鑾也不敢做的太過分。

黃朝宣也不是大明死節之臣。

他想來想去,只有一條生路了,就是投降夏軍。而且如今的情況他也看出幾分來,夏強明弱的局面,在很長一段時間是無法改變的,縱然這一次張軒無功而返。估計明軍也抵擋不了下一次,或者下下一次。

黃朝宣思來想後,覺得既然大明靠不住,那麼投奔大夏也是不錯的。

不過,黃朝宣也知道,他這樣做,可是大大坑了張先壁一把。想來張先壁的日子不好過了。對此,黃朝宣只能在心中說一句,對不住了。畢竟死道友不死貧道。

周輔臣大笑道:“黃將軍何罪之有。而今局面,黃將軍有何教我?”

周輔臣不管黃朝宣到底是什麼心思,是真的投降,而是被抓住之後,才投降的。他只是覺得黃朝宣有用,黃朝宣畢竟在這裡駐紮了好一陣子,對這裡情況可以說了如指掌。

周輔臣想要將這裡的船隻帶走,有比黃朝宣更合適的嚮導嗎?

黃朝宣說道:“只要將軍,不以罪將卑鄙,罪將願意將南津港數百艘船都獻給將軍。”

“好。”周輔臣說道:“如果你真能將南津港數百艘船全部獻給我,我可以保證,你罪將的稱呼就不用了,大將軍那邊也會不吝封賞的。”

“謝將軍。”黃朝宣說道:“請將軍稍待。”

隨即黃朝宣就下去辦事了,不過周輔臣也不是完全相信黃朝宣的,派了幾十名侍衛,貼身“保護”黃朝宣,只要黃朝宣有一點點的異動,無須稟報,就可以就地處決。

只是黃朝宣識相的很,根本沒有做出任何引起誤會的動作。

而他召集舊部大抵有二千多人,又控制船隻。而且很多船隻都是空船,黃朝宣有組織人手,將南津港的物資都運走了,要知道這裡之前科是岳陽城附近最大的物資散集地了,縱然因爲戰亂荒廢了不少,但是依舊有不少物資。特別是之前黃朝宣在這裡造船,有很多造船的物資。

在黃朝宣的幫助之下,本來混亂的南津港一點點的安定下來。各倉庫的物資都裝上船了。

周輔臣從城陵磯夜航到南津港,一路之上可以說是小心翼翼的,花費了不少時間,到了南津港的時候,就已經是後半夜了。這好一通忙活,不知不覺之間,東方既白了。

而這個時候,明軍的援軍到了。

來得不是別人,是黨守素。

南津港距離岳陽城不遠,南津港這邊又是火光,又是炮聲的。當夜岳陽城之中就已經知道了。當時李過就想支援。不過,隨即得到城下敵軍有異動。

張軒礙於兵力原因,並沒有包圍岳陽城,只是佔據了岳陽城西北兩個方向,東南兩個方向都沒有派人。

但是爲了配合周輔臣的計劃,在周輔臣這邊打響之後。岳陽城下各部有了大規模夜間調動。立即驚動了李過,李過沉吟了好一陣子,決定等天亮再說,因爲黑夜之中,有太多的意外了。

而李過也知道他麾下的將士,早已不是當初的闖營將士了。夜戰還是不打的好。

也正是如此,李過等到天亮之後,才小心翼翼的派出黨守素所部,從南門出來,向南津港而去。之所以派黨守素所部,也就是岳陽城之中各部,戰鬥力最值得信任的,也就是黨守素與李過本部。

李過總要將本部人馬留下來壓陣,所以能派出去的只有黨守素所部了。

只是,當黨守素來到了南津港之中,就已經塵埃落定了。

黨守素只能看見,南津港之中一片寂靜,偶爾有雞鳴之聲傳來。至於人聲幾乎沒有,但凡喘氣的人,都躲在家裡,大氣不敢喘一下。而且一道道煙塵沖天而起,好像是炊煙。但是炊煙要粗大的多。

黨守素打聽過後才知道,這是昨夜夏軍唯一大規模破壞的東西,就是船廠。

南津港本來就有船廠的,黃朝宣組建水師以來,也將這些民間船廠徵用了。雖然沒有改什麼樣式,堅固程度未必比得上民船。但是水師也不能老從民間徵用,且不少民間也沒有那麼多船。自己造也就是必然的了。

這些船廠,對周輔臣來說,絕對是威脅。故而他一個不留,全部給燒了。在船廠之中做工的人,也全部被徵召了。一個船匠都不留給明軍。

造船的人已經是這樣了,至於拿些現成的船隻。更不用說了。

黨守素站在碼頭之前,看着遠去的夏軍船隊,一時間氣不打一處出,別的不說,數裡寬的碼頭區,空蕩蕩的,原本熙熙攘攘,擁擠無比的水域,一時間幾乎被清空了。

一艘船,一艘舢板都沒有留下來。連用來打漁的漁船也是如此。

“查。”黨守素厲聲說道:“給我查到底是怎麼回事?”

“是。”立即有人答應下來。

他們自然知道該查什麼。黨守素看來,南津港幾乎沒有抵抗的痕跡。周輔臣來去之間,簡直好像是旅行一樣,根本沒有遇見一點阻力。如此有條不紊,沒有人配合纔是見鬼了。

要知道黑夜之中最容易發生混亂的。

但凡有人堅持抵抗,或許無法打贏,但絕對不可能讓周輔臣如此輕鬆。

很快就打聽好消息了。

黨守素一聽,頓時大怒說道:“黃朝宣,我定然將你碎屍萬段。”

忠貞營上下對黃朝宣是一萬個看不上眼,不是黃朝宣,馬光玉所部又怎麼轉身之間,成爲張軒的人馬了,這樣也就罷了。還聯合馬鑾大大落了李過面子。而今又賣了整個南津港。

黨守素都有一點相信黃朝宣是張軒安排的棋子了。

黨守素怒氣勃發的同時,心中也在暗暗思量道:“今日之事,我看馬鑾該怎麼說,黃朝宣雖然跑了,但還有人跑不了的。”他想到這裡,眼睛之中崩出出一絲兇光。

隨即黨守素留下一些士卒在這裡收拾殘局。其實也沒有什麼好收拾的。

沒有船隊水師的南津港,與一座尋常小鎮並沒有什麼區別。黨守素匆匆回去了。想來岳陽城之中,又是一場風波。

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一百章 俠義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六十章 叛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十三章 老營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一章 樊城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十六章 拔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