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

“好。“張軒咬着牙說道:“峴山這個骨頭,我帶人攻下來。”

這一句話說的輕鬆,但是實際上憑藉張軒的經驗,就知道這一句話之中,有多少條人命填進去。

但是,有些事情可以說當任不讓,張軒處在這個位置,這種艱難的局面,他不上誰上,再加上襄陽城中本來就情況複雜。

張軒不以身做則,指望別人給他拼命?

“我攻山,誰來攔截東虜?”張軒說道,目光之中帶出一絲瘋狂之色。

張軒一路走過來,生生死死之間,並不知道走過幾個輪迴了,或許他自己還沒有感覺到。

此刻他語氣之中帶出的暴虐之氣,簡直能夠殺人。

“我來。”劉芳亮說道:“我來擋住東虜的增援。”

攻山也沒有什麼花俏。不過一支軍隊擋住清軍,一支攻山而已。

耍不出什麼新鮮花樣。

張軒看着劉芳亮說道:“就拜託劉將軍了。”

劉芳亮拱手說道:“請張將軍放心,有劉某有一日,東虜都無法干涉將軍攻山,只希望張將軍知道,闖營落到這個地步,時也命也,並非闖營沒有好男兒。”

李過本想說什麼?微微一嘆,就爲了闖營好男兒,這五個字,李過決定也要拼一拼。

決計不能丟他死死的臉。

雙方議定之後。張軒開始詳細的安排起來。

雖然戰術之上,非常簡單。但是張軒不準備做的如此簡單,他花了一夜的時間佈置,又做了以下佈置,首先命令周輔臣出擊,封鎖漢水,破除清軍在漢水之上的所有佈置。

戰場雖然在襄陽,但是漢水卻是襄陽之戰的關鍵。

多鐸即便是再大意,也不會放棄在漢水之上落子。

只是,清軍都是北人。在水師之上根本沒有基因,忙乎了這麼多天,也不過是在漢水上游架了幾座浮橋。甚至組建了一支小船隊。

但是多鐸很清楚,這一支水師根本不足以與夏軍的水師爭鋒。所以他給這一支水師的任務,也很簡單,維持漢水兩岸的消息暢通。甚至阿濟格放棄棗陽西進之後。這一支水師的任務,也多了一個阿濟格的任務。

也僅僅是如此而已。

而周輔臣的任務,也不是摧毀清軍水師。

而是維護襄陽城與宜城之間的聯繫不中斷。畢竟大戰的中心在與襄陽城之上,漢水上游很多河段,搭建浮橋也是非常容易的。

即便摧毀了,也能重建。僅僅是徒勞無功而已。

而此刻,張軒卻顧不得這些了,而是大力督促周輔臣與鄭泰兩部全力出擊。攻擊沿河的所有可以攻擊的目標,甚至也可以讓鄭泰用他們的老一套,襲擾清軍。縱然清軍兵力充足。但是數十里的江岸之上,總是有薄弱點的。

張軒也沒有想有什麼大收穫。僅僅是牽制清軍的精力。張軒都覺得有必要這樣做了。哪怕是清理一下漢水上面清軍的勢力,也是必要的。

而且張軒也通知了曹宗瑜,讓曹宗瑜逼近阿濟格,最少讓阿濟格騰不出精力幹別的。

如果僅僅看這幾處的話,似乎是夏軍大舉反攻。

但是一聲沉悶的炮聲響起來,一顆炮彈從遠處的峴山之上,打進襄陽城之中。

直接砸在一座民房之中,似乎一炮砸中大粱之上。這一座民房稱重結構都在一根大粱之上,大粱被一炮打斷,整個房子自然是稀里嘩啦散落一地。一陣煙塵掀起。

襄陽城的百姓猶如驚弓之鳥,頓時亂了起來。

之前雖然打得很慘烈,但都是在城外,襄陽城百姓感受到的,僅僅是喊殺之聲,還有城外源源不斷送進來的傷員,還有城中戒嚴,米價騰高。

雖然夏軍軍糧不缺,但是打仗之事情,糧食自然是越多越好,雖然楊承祖放出一些糧食,平定糧價。但是打仗本身,就引起民間糧食價格波動。

但是時間長了,民間的糧食價格也慢慢的穩定下來,百姓似乎適應了這個氣氛。

只是今日一炮立即讓城中百姓知道,什麼纔是戰場的氣氛。

張軒猛地出來院子,遠遠的看着遠處掀起的煙塵,已經哭喊之聲。

張軒心中一沉,這一炮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清軍的炮隊終於在峴山之上紮營了。

而進攻峴山的事情,必須提前了。

張軒立即下令,各部人馬出動,整個襄陽城都引此沸騰起來。

而這一舉一動都被峴山之上看到眼裡。

孔有德站在一塊巨石之上,他身後是安置好的數十門大炮。

因爲山上的空地比較少,卻少大面積的平地,故而這大炮是數門,或者一門,兩門安置在一起的。

看上去層層疊疊的,好像是梯田一樣,在山上梯次安置火炮。

孔有德而今四十多歲,雖然有些風霜之色,但卻也是一個將領,經驗最豐富,精力最充沛的時候。

他細細觀察一下大炮的落點,說道:“高了。讓兄弟們放低一點。”

“是。”立即有人安排下去,重新調整炮口方位。

孔有德很明白,他現在最重要的使命不是別的。而是轟破襄陽城的城牆。

畢竟轟擊城中,雖然會引起襄陽百姓的恐慌,但是對於戰事並沒有什麼幫助,唯有轟開城牆,纔是最重要的事情。

這一聲炮聲,不僅僅聽在張軒的耳朵之中,也聽在多鐸的耳朵之中。

多鐸身後一面將旗高高揚起,大隊騎兵早已嚴陣以待。

不僅僅是八旗所部,還有各部士卒都已經嚴陣以待。多鐸推測出夏軍的做出反應也很簡單了。

要麼重奪峴山。

他這個時候,就是防止夏軍重奪峴山。

至於夏軍不這樣做,最好不過,多鐸就等四五日,最多十日左右,將城牆轟塌,到時候大軍一涌而上,破城而入。或者展開城池的攻防戰。

不出多鐸所料。不過一會功夫,就有人來報:“襄陽南門,西門全部到洞開,夏軍出城。”

多鐸對左右說道:“讓下面人打起精神來。要打了。”

從天空俯視下來,就會看見,夏軍這一次出動的動靜,要比上一次大的多。

上一次如果僅僅是一預演的話,而今之戰,就是決戰規模的,襄陽城之中僅僅留下一兩萬人馬,近乎全軍出動。

雙方的交戰,還是由騎兵先遮掩戰場。

只是雙方都以蓄勢待發之勢,而且大隊人馬對峙之下,再加上戰場在峴山與漢水之間,沒有太廣闊的迂迴空間,這種小規模的交戰,反而並不慘烈。

甚至彼此之間交戰的都少,大家只是作爲大軍的眼睛,在百餘米的距離之上,相互對峙而已。偶爾有一些廝殺。大多時候,都是對峙不動。

劉芳亮統一指揮數萬闖營士卒,這真是闖營最後一點班底。

這邊臥馬盤弓蓄勢待發,而那邊在一聲聲的炮聲之中,張軒督促各部已經展開的攻山行動。

在峴山之上,炮火密度很高,孔有德在滿清之中,就靠着當年孫元化手中學來的用炮手段,在滿清立足了。

孔有德手中也有一批當年東江士卒,都是在滿清追殺下活命的壯丁。也都是狠角色。再加上孔有德手中有一批葡萄牙人培養的炮手。

對火炮,是行家裡手。

再加上一路南下,紅夷火炮數量不多,但是其他各類火炮數量相當不少。

密密麻麻的火炮,再加上數千精銳人馬,可以說是固如金湯,不可動搖。

在加上孔有德早有準備,夏軍的攻勢雖然很猛烈,就好像是海浪打在海岸之上,就來了一個下馬威。

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四章 鄖陽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九章 搶收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八章 攻城二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九章 初戰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十六章 拔營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十章 收兵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十六章 決戰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五章 峽石城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十八章 紮營第一章 汝寧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二十章 火併第二十章 火併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七章 攻城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一章 汝寧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