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政壇老司機

吳昌時可算得上個風雲人物,復社骨幹之一,換句話說就是宋青書的老對頭,如今可算是復社的最好時期,眼看着他們的政治領袖就要上臺了,這個時候吳昌時最該待在家裡飛黃騰達加幸災樂禍,居然有心思約自己出來看劇,不由得宋青書不驚詫萬分。

“風月大劇場,三日未時包公案,盼君一敘!吳來之留。”

車上,看着宋青書擰開的蠟丸,孫傳庭臉上亦是流露出了驚疑不定的神情,好半天,才忌憚的搖搖頭:“或許又是復社奸計?這些拿筆桿子的,一肚子花花腸子,三日後大帥出征即可,伯雅去會會他!”

“算了,人家既然給面子了,見見又何妨?更何況,風月大劇院是咱們的地盤,也不怕他翻了天!”

隱約間,以前泡論壇,一些東西似乎隱約顯露在了宋青書腦海,看着孫傳庭跟上戰場般的神色,他忽然輕鬆的搖了搖頭。

幸虧大軍出征的日期沒定下,不然還真是朝令夕改,又是在家三天,拖慢了下賀一龍師的集結速度,勻出了半日,宋青書是大搖大擺的去了松江大劇院赴約。

如今這兒幾乎和秦淮河成了江南兩大文化符號代名詞,在文化產業上,宋青書的投入從不落後,先是捧紅了玉兒帶領的秦淮十三樂團,然後又是修的這兒,不光給他帶來了銀子,在士林中,他的名聲亦是跟着提升了不少。

風月大劇院還有一點吸引文人的,就是它演出的劇目並不固定,先是阮大鋮的《春燈謎》,《燕子箋》演過半月後,一個名不見經不傳的書生寫的《古城記》卻是被搬上了舞臺。

大劇院接受投稿,凡事寫的比較有趣的,而且格調又不低俗,沒什麼黃段子不像《金瓶梅》那樣的,幾乎都有可能成爲下一週的劇目,這就吸引大量自命風流人士的江南士子流連這裡,每週接到的投稿雖然沒有後世網絡小說那麼多,也有個十一二部,如果入選,立馬成名不說,好有一筆稿費可拿,這種吸引力,弄的松江大劇院也成了這一帶文人的聚居地。

這兒是宋青書的地盤,自然毫不客氣留給自己一個最好的房間,已經成了大富婆的顧橫波親自來迎接,這妞還是一副詭術妖姬的高領衣袍,不過迎着宋青書進了門之後,聽着他的詢問,顧橫波卻是很詫異的搖了搖頭。

“大帥,吳昌時是復社頭目之一,您也知道,這兒,他從來沒來過!至少今天,妾身沒見過他來!”

這話聽的宋青書頓時鬱悶起來,感情自己被吳昌時耍了,顧橫波爲人心思細膩,她不可能自己劇院來了什麼人,自己還不知道。因爲吳昌時一張小紙條,耽誤他兩天出兵時間,宋青書是惱火的一甩袖子,和顧橫波告辭了兩句,就要跟着鬆了口氣的孫傳庭一塊出去。

不過這時候,貴賓通道的大門忽然再一次打開,卻是個宋青書的老熟人帶着一票隨從進了來,保國公朱國弼!

“哈哈,宋大帥,許久不見,可讓朱某甚是想念啊!今日難得一遇,大帥可得給朱某一個面子,今日朱某做東,去我那兒坐坐,咱們一同聽劇,宋大帥可不要推遲!”

“這個,宋某今日軍務繁忙,實在當不起國公盛情,不若……,既然如此,宋某恭敬不如從命!”

朱國弼算得上金陵一霸主,祖先是成化年間戰瓦剌而受功的撫寧伯朱謙,宋青書沒來時候,應天附近南貨生意一小半都是歸他手,不過那已經是昨日黃花了,軍事上南京勳貴那兩三萬禁軍真沒被宋青書放在眼裡,經濟上如今保國公府也被自己吃的死死的,和福王鬧得有點僵之後,和這些勳貴們也生分了不少,再加上事情真是多,宋青書是不太想搭理他。

可拒絕的話沒說道一半,宋青書卻又把話咽回去了,這朱國弼戴了個頗爲大的扳指,扳指面上居然寫了個吳字,看的宋青書還真是一愣神,這吳昌時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還搭上了勳貴保國公?

順勢答應下來,在宋青書的眼色中,幾個親兵緊緊貼在他身邊,倒是把朱國弼原來的隨從給隔了開,似乎毫無察覺,在顧橫波的熱情帶領下,一行人到了二樓保國公府的專用包廂。

這一推開門,吳昌時那張留着三文鬍子,有些發黃的圓臉可算映入眼簾,見到宋青書,從真皮沙發上做起,這個江右一大名家對着宋青書兩人笑眯眯的作了個揖,旋即這保國公朱國弼褪下手上扳指,放在了玉石茶几上,這個一品勳貴,居然很是憋屈的一言不發進了旁邊的廁所中,好像一來就壞了肚子那樣。

這他孃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心中愈發的驚奇,打發兩個親兵封門,宋青書旋即是略帶嘲諷的對着吳昌時抱了抱拳頭:“文宣郎中真是好大的排場,居然能勞煩保國公帶路,宋某真是佩服啊!”

“大帥說笑了,在下一屆小小書生,自然勞煩不了國公大駕,不過在下座師與保國公有親,這才能說動國公一掩,慚愧慚愧!”

“不止文選郎約我家大帥來此,究竟所爲何事?”

孫傳庭是一點和他吳昌時敘舊泡口水的心思都沒有,抱了抱拳頭直截了當而且警惕的問道,聽的這圓臉胖子又是苦笑一聲,卻是伸手向旁邊一擺,很是恭敬的介紹道:“不是在下約大帥一敘,是在下座師約大帥一敘。”

進來光看朱國弼和這吳昌時了,這功夫,宋青書才注意,靠着窗口一個披着黑斗篷的中年老者正揹着手向下眺望着,似乎欣賞着正在舉行的劇目,聽着介紹,方纔面無表情回過身,看着那人臉龐,看的孫傳庭卻是一聲驚叫出來。

“周延儒!”

說實話,宋青書也是吃了一驚,不說周延儒擔當過首輔,單單他是張溥等復社成員擡起來,即將上任的首輔大學士,這個時候,來見他這個邊疆大將,這其中有多忌諱,可想而知,

難怪見他一面跟地下黨碰頭似得,這就解釋通了!敲了下孫傳庭的胳膊,宋青書是趕緊對着那老傢伙一抱拳:“末將見過周先生!”

“哈哈,宋將軍免禮,今天老夫也是跑出來遊山玩水的,這兒沒有將軍學士,老夫託大,就稱呼你一聲宋小友吧!”

一上來就攀關係,宋青書還真有點拿捏不住這老貨什麼意思,當年他可是曾經一句話陰死了袁崇煥,宋青書乾脆沒有接話,直接一個作揖,周延儒也不以爲意,笑着放下望遠鏡,坐回了沙發上,拍打着真皮沙發,老傢伙感慨的說道。

“宋小友真是個奇人,想當年,江南沒有宋小友時候,哪兒來這麼多稀罕玩意,像這沙發,老朽家吳娘一置辦就是七八張,還有我家不孝女,那衣櫃裡,打着麗人坊錦繡紡的成衣都塞不下了,包放了半個房間,把老夫那點年俸都吃的精光了,居然還要再堆,可着實讓老夫頭疼的緊。”

“不過也不得不承認,填了不少東西,老夫那陋宅都增了幾分光輝,那不孝女天天風捲葡萄帶,日照石榴裙在老夫面前晃,也賞心悅目了幾分,讓老夫多了點文思,這些,還要感謝宋小友你啊!”

說實話,周延儒長得真不賴,儀表堂堂,也不知道怎麼保養的,一頭黑髮梳理的整整齊齊,油光發亮,還有那飄逸瀟灑的長鬚,這副模樣要是拿到後世拍電影,不是這個山莊的莊主,就得是那個剛正不阿的直臣,不過他這話卻讓宋青書差不點笑出聲來,不愧是文化人,索賄都說着這麼文縐縐的。

“寶劍贈英雄,紅粉贈佳人,既然貴小姐喜歡,清書那兒好有些錦繡紡新品,一併贈與小姐,也算是給在下打個廣告,還望周先生不要推遲!”

好傢伙,給人送錢還得找個好藉口,既然周延儒開口了,宋青書也不是不識趣之人,乾脆抱拳張口就應下。

也不知道對宋青書回答滿不滿意,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周延儒旋即又是錘了錘老腰,感慨的晃了晃腦袋。

“適逢如此江南盛世,真是人才輩出啊!聽聞今天這出包公審鬼案,就是松江明士郝烏之作,文詞唱腔,皆是上上之作,此子更是慧眼識人,當初楊嗣昌楊文弱先生還未成承蒙陛下恩召時候,此子就曾拿着文弱先生的平戎策大加誇獎,果然,真真有先見之明啊!”

說實話,跟着老混蛋打機鋒是真他孃的累,可惜宋青書還不得不接着聽着,他又是抱拳笑道:“士人耳明眼亮,周先生治世之才,定然也有人讚譽有加!”

終於是徹底滿意的點了點頭,周延儒居然再不發一言,反倒是到廁所門前敲了敲門,保國公朱國弼這時候又是“恰巧”方便完,大笑着搖晃着從裡面走出來,一拍腦袋,對着宋青書歉意的抱了抱拳頭。

“宋帥,真對不住,本公府裡忽然有些要事忘了準備,今日現行告辭,改日本公做東,再像宋帥賠個不是!”

現在就要笑出聲來了,宋青書是強忍着對朱國弼抱了抱拳頭:“國公自去即可,豈敢豈敢!”

要說政治還真是爾虞我詐,周延儒幾乎是張溥他們籌錢籌關係,各種在崇禎面前露臉硬扛起來的,可就這麼幾句話的功夫,老傢伙就轉換門庭,和宋青書達成了新的政治關係,也不知道張溥要事眼見這一幕,得氣急敗壞成什麼樣子。

不過周延儒也的確叫政壇老司機,他可不管這個黨那個黨的恩怨,誰和他有恩云云,他看中的,只有政治上誰給他的助力最大!前任楊嗣昌就是個好例子,被召見之前,楊嗣昌不過是個七品監軍事,要不是他爹楊鶴,天下都沒有知道他的,被召見這段時間,是宋青書把他的名聲炒起來的,周延儒可不知道楊嗣昌本身就最對崇禎皇帝滷子,就算沒有宋青書,他也能平步青雲,他只看到了宋青書幫他揚名之後,短短時間楊嗣昌就入閣權勢滔天。

所以第二段話,周延儒暗示宋青書的政治勢力,也要向他靠攏。

而且楊嗣昌得到的實惠也是天下盡知,不說每年一百萬兩的紅包,單單政治上需要,宋青書就總能配合,上次河北之戰,雖然救不救盧象升上,宋青書和楊嗣昌有了點分歧,可是他打退了墨爾根代青,他是楊嗣昌一黨,這就給楊嗣昌增添了不少政治光彩,後來的援遼也是,楊嗣昌左右的兵部授予宋青書平遼將軍這個苦差事,他也是給面子的答應下來,這年頭天下紛亂,說不上什麼時候作爲首輔也得出去督軍,要是有一支強軍支持,那也是偌大的政治資本。

相反,張溥有什麼?之所以叫復社,就是因爲張溥他們絕大多數人科舉沒考上,需要複習,張溥身邊的確有人望,可大多是不得志的書生,罕有高位者,如今是坐上了首輔位置,周延儒是甩大鼻涕那樣直接想把張溥甩了。

可憐張溥機關算盡太聰明,到頭來又給宋青書做了個嫁衣裳。

一個基本談判算是談妥了,宋青書給楊嗣昌什麼上貢,給他周延儒也是同樣,乞活軍的政治資本也願意向他靠攏,不過宋青書給他多大的支持,還要看老傢伙在任上如何做,這就是典型的結黨營私。

不過就在宋青書感慨時候,吳昌時居然沒有跟着掩護出去,反倒是把茶几上那枚吳字戒指又給戴上了,冷不丁又是對着宋青書抱了抱拳頭。

“宋公,如此,咱們也算志同道合之友了,請受小生一拜。”

“哪裡哪裡,吳先生請起!”

這貨也不是什麼省油燈,前首輔薛國觀,就是被他彈劾下馬的,最後被崇禎皇帝賜死,別看他臉挺圓,也是個笑面虎,寧得罪君子,少招惹小人,宋青書倒是很給面子的一答禮

這算是認過親戚了,旋即吳昌時的笑容就顯得陰仄仄起來,邀請宋青書坐下後,又是笑着問道。

“宋公,您覺得,張溥此賊如何?”

這話,聽的宋青書耳中,明顯感覺到一股子濃郁的殺機!

第四百三十二章.進山第三百三十五章.出頭鳥第三百一十八章.陰差陽錯第三百零九章.黑社會毒打第三百零五章.抉擇第七百五十一章.巫山第三百九十三章.壟斷,競爭第五百零六章.凱旋而歸第四百四十章.大糧倉第一百章.新店新氣象第一百七十六章.大生產第一百三十一章.逃出生天第五百一十一章.臺海風起第四百八十二章.來多少死多少第四百五十二章.沒糧了第七百八十八章.文化差異第三百七十四章.不撞南牆不回頭?第四十五章.傻子綁票第三百九十三章.壟斷,競爭第三百三十四章.瓦解第九十二章.小心有鬼!第七百九十四章.重奪兩淮第一百六十九章.亂第六十七章.賊性難改?第四十一章.張獻忠過的也苦悶第四百三十章.勾心第四百七十章.決戰來的如此之快第六百九十九章.三王十八將第六百七十一章.老狐狸第六百七十六章.昏君昏臣第一百四十章.禍事了!第五百二十九章.鳳陽兵變第四十二章.餐廳開業第一百四十六章.奸細第七百二十二章.大憲章第七百零一章.反攻開始第二百四十六章.問計第三百零一章.戰爭的味道第三百七十九章.結社第二百七十五章.菊花之痛第三百一十九章.丟臉第四百九十九章.惡魔海第五百一十三章.月夜斬浪第三百一十五章.車廂峽第三百五十章.頭破血流第八十九章.燧發火銃第五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八十八章.龍戶村的革命同志第七百六十一章.帝國時代第四百七十六章.轟他丫的第五百章.敢來一戰?第七百一十九章.望江興嘆第四百九十三章.海上危機第八百零九章.松江之戰第三百三十二章.聯姻的紅利第三百八十四章.江湖,朝堂第三百四十一章.流放,遠洋第四百七十九章.孫老光環第七百二十章.公正的審判第四百一十三章.流行風第五百九十五章.上當了第三百七十九章.結社第六百五十章.忠臣孝子吳三桂第二百零四章.坐等來攻?第七百一十二章.軍心崩潰第六百五十八章.亂像第二百二十四章.永寧關之戰第二百八十一章.神藥?第四百七十一章.未戰先敗第六百四十章.公武一體,明人的時代第八十九章.燧發火銃第六十二章.漢奸屠夫聚一堂第二百六十八章.崩潰吧第六百九十九章.三王十八將第七白二十四章.內閣首輔第一百七十章.前路何方第二百一十章.流寇也上書第二百九十六章.代縣大學堂第七百八十七章.拯救大酋豪格第七十五章.太陽西邊出第三百七十九章.結社第三百三十八章.仙霞嶺第四百五十八章.東海龍頭第四百九十五章.秘書處第四百三十一章.你姐第一百五十七章.打死了狼,又來了虎!第二百八十三章.好心有好報第五百五十三章.你等着第五百一十七章.收納第三百九十五章.曲線戰術第三百一十八章.陰差陽錯第四百五十三章.人禍第五十六章.累死累活奔小康第五百一十六章.難啃的棱堡第二百六十三章.出軌遭報應第五百九十五章.上當了第九十二章.小心有鬼!第一百七十六章.大生產第六百二十章.蛇之七寸第三百三十章.抱着金山要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