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巍巍中華_第549章:崇禎的苦衷



孫和京作爲中華的使臣,向崇禎遞交了勸降的國書,並且做了解說,對於崇禎來說其核心就是退位,這就意味着大明朝亡國,他就是亡國之君,對於崇禎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如果不是朝廷正面臨着嚴重的糧荒,如果不是國防軍強大的軍事力量,當着崇禎皇帝說退位的話題,他絕對不會容忍,並且有殺使者的危險!現在崇禎沒有爆發,冷着一張臉坐在那裡已經不容易了。

今日朝廷一方到會的都是大佬級的人物,是內閣大學士加上六部尚書,這些重臣就沒有忠君的嗎?當然會有,而且是大部分,起碼在皇帝面前要表現得忠君。

這不,大學士謝升就說話了,他說道:“我大明天子乃天下之主,爾等無君無父之人自立國君就是造反,今日居然威逼天子退位!?你......”

他說不下去了,他想說“大不敬”,人家連大明的皇帝都不承認,還有什麼敬不敬的?他實在找不到合適的“罪名”。

張四知說道:“爾等歷來也自稱是大明的子民,朱大典也曾食君之祿,如今爾等自立皇帝,還想威逼天子退位,你們就是亂臣賊子!”

面對這種指責,孫和京是有心理準備的,雖然道理上分析,他沒有性命之憂,但是,實事多變,危險還是有的。既然來了就要有各種的思想準備。

孫和京說道:“孟子曰:民爲重,君爲輕,這也是我們歷來的主張。我們曾經希望大明的皇帝放棄皇權,若果真如此,我們何必立新皇?天下的權利歸議會,也就是歸天下的黎民百姓。可是大明的皇帝不放棄權力,我們只好立一個不貪權的皇帝,我們忠於百姓,忠於社稷,亂臣賊子之名栽不到我們的頭上。

爲今之計,中華帝國已經建立,大明的皇帝就只能退位了。我方苦苦思索找出這個辦法,已經彰顯我中華之誠意。試問各位,歷朝歷代可有這樣對待退位之君的?

這是眼前的現實,如果大明朝廷不能接受,那就只有刀兵相見的一條路了。其結果各位應該知道,只是連累了數省百姓徒然遭受兵災而已。請陛下和各位慢慢的議論,我們告辭了。”

這種氣氛已經無法談下去了,孫和京也不想再談了,轉身要走。

謝升又說道:“開封使臣猖狂之極,竟敢以武力威脅朝廷,按律當斬!”

這時楊嗣昌說話了,他說道:“陛下,兩國交兵不斬來使,讓開封的使臣退下吧?”

Wωω▲ttκд n▲co

崇禎無精打采的說道:“散了吧,朕累了。”

說罷,起身走了,其步履有些瞞珊。他今年整三十歲,應該是身體最強健的年齡。

其實,今日戶部尚書李待問的提問,和孫和京的回答對於崇禎皇帝是個極大的震動。

因爲是個題外話,孫和京對於中華治下的各省介紹過於簡單,就是這麼簡單的介紹,也已經看出了開封的實力。國力的對比,軍事的勝負,取決於什麼?最根本的就是國力錢糧,當然也有民心向背。大明朝廷早就是劣勢了,開封一方遲遲沒有動手真的是夠客氣了。如果形勢反過來,崇禎知道自己做不到的。

崇禎皇帝幾乎從來不出皇宮,但是作爲皇帝,並且是很勤奮的皇帝,天下的大勢他還是知道的。中華日報

他也常看,以往他更習慣於鴕鳥的對策——埋頭不見。有意識的忽略開封那邊的功績、勢力,眼不見心不煩,就是一種躲避的心裡。今日孫和京的話不多,卻起到了提醒的作用:原來開封已經有如此之強大了!大明的朝廷雖然還保留着最富庶的省份,卻是如此的虛弱!

他曾經認爲開封強就強在工商,因此,朝廷也曾經改弦更張,獎勵工商,但是做起來才知道,興旺工商有多難!工商的社會地位低下,還不如農民,有才智、有財力的士紳寧可購置土地也不會經商務工。就以新式火炮爲例,楊嗣昌好不容易的鑄造出來,本以爲從此振興大明朝廷,哪想到尋找會使用火炮的炮弁竟然如此之難,而不得不靠着引進開封一方的人才,最終,新式火炮如同虛設!

崇禎敢向士紳階層、向朱姓的王爺們開戰嗎?消減他們的既得利益?改變他們固步自封的觀念?他不敢,因爲這是他皇權的基礎,失去了基礎,他還能做皇帝嗎?而開封一方無慾而無畏,敢說敢做!官紳一體納糧他們做到了,人無分貴賤,全部交稅納糧。減租減息他們也做到了,那個敢收取高地租,就繩之以法。這兩條看似簡單,朝廷真的要做,就可能激起民變,別人不說,朱家的王爺就敢造反!

平心而論,這幾年朝廷治下的各省也是太平盛世,農工商各業也是前所未有的發達興旺,如果沒有金華朱家的勢力,沒有開封一方過於迅猛的發展來做比較,他崇禎也是曠世的英明之主,中興之君。

這一切都是制度使然,崇禎是明白的,好的制度才使得國家興旺發達,民富而國強。但是崇禎皇帝肩負着興旺朱家皇族的使命,大明的皇權不能在他這一代丟失了!

從皇權的觀點來看,哪怕天下生靈塗炭,哪怕國家一貧如洗,百姓流離失所,這些都沒有皇權重要。只要皇權在手,或者說爲了獲取統治天下的權利,沒有什麼不可以做的,甚至無所不用其極!哪怕打着反對別人皇權專制的旗號,來建立自己的更專制的皇權,都是大義凜然的。所以他固然明白朱萬化的那一套主張是好的、對的,但是他必須反對,因爲他要維護的就是洪武皇帝開創的朱家的皇權。他就是爲了維護皇權而生的!只要皇權在手,中國大地回到茹毛飲血的時代又如何?

歷史上崇禎死後,南方又產生了兩三個南明的小朝廷,那麼崇禎可否選擇躲避到某個偏遠地區去延續明王朝呢?

現在崇禎做不到:第一,大明有規矩——“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的各級官吏要與城池共存亡,天子則與國家,也就是國都共存亡,這個祖訓他要遵守的,不能跑路。第二,開封一方的治下區域已經是遍佈了邊遠地區,普天之下還有可以躲避的安全之地嗎?雲貴夠偏遠了,可是它的周圍都是開封的領地:如四川、西康、康南。

朝廷手中還有十省之地:北直隸、南直隸、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湖廣、江西,還有一個交口。這十省至少還有各種形式的軍隊四五十萬。可是面對花皮,這些軍隊有用嗎?起碼南京就不容易保衛,花皮如果真的進攻南京,恐怕一個月也守不住。

當朱家的皇權無望延續之時,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也就失去了活下去的意義

。他朱由檢愧對祖宗,無顏面見地下了列祖列宗,於是他選擇自殺也就順理成章了。

或許他也感到了衆叛親離,他甚至在幻覺中看到,那些臣子們表面上一個個的愁眉苦臉,可是,背地裡都在聯絡着如何跳槽,離他而去。他成了別人投降開封的阻礙,絆腳石!他死了,也就給他人開闢了一條道路。

崇禎是亡國之君,但是從歷史的評價上說,他還是個不錯的皇帝,起碼比他前面的幾位大明皇帝強很多。他的勤奮是少有的,與清代的雍正可以並稱中國最勤奮的兩個皇帝,他們批奏疏、奏摺所寫的文字就有幾百萬、上千萬字。當然他的缺點也很明顯,疑心太重,不善用臣子,沒有識人之明,結果不該殺的殺了,不該用的用了。

漢劉邦有一句話說的好:韓信會用兵,蕭何會治國,我會用人,所以我做了皇帝。這就說明識人善任纔是皇帝最重要的素質,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其他方面有些許毛病都無關大局。

他前面的皇帝們荒唐的行爲,都積累到了他這一輩,來個問題總爆發。歷史就是這麼無情,讓他這個明君做了亡國之君,而不是他前面的幾位昏君。

崇禎是勤奮的,經常要工作到深夜,后妃們不奉旨也不敢來打攪他。這一日,他又是到深夜了,可不是審閱批覆奏章,而是進行着痛苦的思想鬥爭,自殺,也不是那麼容易選擇的,這是極痛苦的過程。

崇禎也是嚴於律己之人,作爲皇帝,他從始至終后妃的總數沒有超過十人。他有一位皇后,就是周皇后,他有六個兒子,其中的三個是周皇后所生,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們夫妻關係很好。他有兩位貴妃:田貴妃和袁貴妃,此外還先後有六個妃子。他的另外三個兒子全部是田貴妃所生,這也說明崇禎的感情比較專一,有所節制,不那麼荒唐。

後宮的一把手就是皇后,別人不能沒事亂跑瞎轉悠,皇后可是有權巡視的。他們的夫妻感情好,皇后自然就更關心皇上,可可的,這一天皇后又一次深夜來探望皇帝。

在殿外值更侍候的曹化淳見到皇后來了,趕緊入內稟報,不料,他這一進去就大喊大叫:“快來人那!”

情知不好的皇后搶步入內,見到崇禎已經自縊於牀架之上!聞訊而來的太監們七手八腳的放下崇禎,又是掐人中,又是捶背,曹化淳一連聲的喊:“快傳御醫!”

周皇后已經哭得淚人一般了。

這位仁兄好上吊。歷史上他吊死在景山,這一次很幸運,被發現的及時,經衆人一番折騰,悠悠的緩過一口氣來,此時,御醫也就到了,有了專業的醫生,緩過來的崇禎定然會得到極好的救治,總能迅速康復。

皇帝自縊未遂,這不是什麼好事情。周皇后還是有些主見的,他當即下令,把所有知道這件事的宮中之人全部圈禁,曹化淳、御醫等官員全部被嚴令封口,誰敢透露風聲則誅其九族!

被無端的圈禁之人就可憐了,即便不死,也沒有好結果,只是因爲他們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情,儘管他們中間的不少人爲了挽救皇帝出了力,這個不公道可是沒有說理的地方。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第549章完 ---

(本章完)

卷六:楊威天下_第476章:改造靈渠卷二:初露崢嶸_第105章:組建艦隊卷七:巍巍中華_第528章:先下手爲強卷四:九州風雲_第295章:褒城大捷卷四:九州風雲_第300章:武勝關卷一:藏龍臥虎_第47章:又是一個千戶官卷五:縱橫天下_第350章:孫傳庭卷二:初露崢嶸_第82章:城門之戰卷五:縱橫天下_第386章:左良玉卷五:縱橫天下_第385章:福王朱常洵卷一:藏龍臥虎_第41章:官辦剿匪卷二:初露崢嶸_第69章:是肥牛嗎卷六:楊威天下_第460章:長遠佈局卷一:藏龍臥虎_第15章:火燒海盜船(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62章:鋼索斜拉橋卷二:初露崢嶸_第88章:皇太極離開遵化卷六:楊威天下_第461章:糧食戰略卷一:藏龍臥虎_第5章: 組建軍隊和通信(一)卷三:嶄露頭角_第184章:投降專業戶卷三:嶄露頭角_第176章:天羅地網(二)卷七:巍巍中華_第539章:糧荒卷三:嶄露頭角_第237章:琉球穩定了卷四:九州風雲_第282章:滎陽大捷卷五:縱橫天下_第414章:快速西進卷三:嶄露頭角_第157章:海上攔截糧船卷六:楊威天下_第454章:天塹變通途卷五:縱橫天下_第371章:李巖立威卷六:楊威天下_第452章:守衛西南國土卷七:巍巍中華_第578章:巍巍中華卷二:初露崢嶸_第94章:不戰而屈人之兵卷六:楊威天下_第484章:民心民意卷五:縱橫天下_第343章:開槍爲他們送行卷三:嶄露頭角_第182章:臺灣建省卷一:藏龍臥虎_第9章: 息事寧人卷六:楊威天下_第454章:天塹變通途卷六:楊威天下_第444章:佔領南安達曼島卷一:藏龍臥虎_第7章:初練兵卷二:初露崢嶸_第145章:佔領金門卷五:縱橫天下_第394章:北海道的內鬥卷四:九州風雲_第307章:暗流涌動卷四:九州風雲_第330章:清國版閃擊戰卷一:藏龍臥虎_第40章:打靶場上卷一:藏龍臥虎_第43章:義軍乎亂民乎卷五:縱橫天下_第413章:嘉峪關成了焦點卷三:嶄露頭角_第223章:募捐修河堤卷三:嶄露頭角_第185章:出擊山西卷五:縱橫天下_第359章:鐵路通車卷四:九州風雲_第257章:小日本的挑釁卷六:楊威天下_第487章:起死回生卷三:嶄露頭角_第149章:大政方向卷二:初露崢嶸_第139章:出訪南洋卷七:巍巍中華_第542章:拖拉機卷四:九州風雲_第248章:目標宜昌卷三:嶄露頭角_第230章:轉變卷六:楊威天下_第423章:謀劃蜀地卷七:巍巍中華_第555章:收琉球卷五:縱橫天下_第401章:濟寧北接駕卷三:嶄露頭角_第166章:興旺的工業園區卷五:縱橫天下_第381章:督軍府議事卷三:嶄露頭角_第182章:臺灣建省卷二:初露崢嶸_第66章:後勤準備卷六:楊威天下_第442章:裸人島卷七:巍巍中華_第522章:糧價之戰卷三:嶄露頭角_第201章:德州戰火卷三:嶄露頭角_第177章:河南的改革步伐卷四:九州風雲_第322章:首戰嶽西軍卷五:縱橫天下_第359章:鐵路通車卷四:九州風雲_第264章:後退一步卷二:初露崢嶸_第137章:執行新政卷二:初露崢嶸_第72章:大海上的潛規則卷三:嶄露頭角_第219章:金蘭灣卷七:巍巍中華_第565章:森林城市卷四:九州風雲_第258章:應變卷六:楊威天下_第515章:殘酷的攻堅戰卷二:初露崢嶸_第125章:朝堂舌戰卷二:初露崢嶸_第98章:初辦郵政卷六:楊威天下_第494章:虛君立憲卷二:初露崢嶸_第139章:出訪南洋卷二:初露崢嶸_第86章:三屯營失守卷七:巍巍中華_第577章:海戰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99章:帝王之家無親情卷五:縱橫天下_第393章:未雨綢繆卷一:藏龍臥虎_第11章:交易背後的殺機卷二:初露崢嶸_第81章:救援趙率教(三)卷三:嶄露頭角_第147章:山東改革卷三:嶄露頭角_第174章:河南剿匪之策略卷一:藏龍臥虎_第12章:豐收在望卷二:初露崢嶸_第94章:不戰而屈人之兵卷四:九州風雲_第305章:灩澦堆卷二:初露崢嶸_第62章:養寇自重卷五:縱橫天下_第371章:李巖立威卷六:楊威天下_第474章:穀賤傷農作品相關_標題:崇禎三年重組海軍卷一:藏龍臥虎_第14章:火燒海盜船(一)卷三:嶄露頭角_第150章:有人囤積糧食卷四:九州風雲_第282章:滎陽大捷卷五:縱橫天下_第385章:福王朱常洵卷七:巍巍中華_第547章:特區卷五:縱橫天下_第407章:遭遇戰卷一:藏龍臥虎_第46章:造訪南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