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五年二月十一日,鄭芝龍的船隊在國防海軍的護送下到達了金甌地區。
金甌地區就是中南半島的最南端,是湄公河入海口的衝擊平原,這個三角形的地帶非常富庶。湄公河的入海口有數條寬大的河口,也可以看做的海灣。入海口處島嶼星羅棋佈,非常多,地形十分複雜。
既然要佔領這一地區,就要對周邊重要地區進行必要的探查,因此鄭芝龍派出多支小船隊進入湄公河口做比較仔細的探查。然後環繞着三角洲一直航行到西側,探查的結果鄭芝龍非常滿意,這裡的確是個好地方。
此時的法國人還沒有到達這裡,後世在這裡法國維持了100多年的殖民統治。
幾天勘察之後,鄭芝龍的船隊沿着河道直達金甌。這個地區河網密佈,河道四通八達,沿着水路幾乎可以到達所有的地方。
朱萬化曾告誡鄭芝龍,必須打着交口行省的旗號,用大明官軍的身份,進入該地區,建立官署設置官吏進行管理。這樣就站住了大義,出師有名,事實也證明這是最好的策略。此地人口還是不少的,當然遠遠達不到後世稠密的沿海地區人口的數量,只是相對於臺灣這種荒蕪的地區顯得人口多一些。這些人口大多數是兩廣、福建一帶過來的漢族人,本地黎族人還是少數。對於當地民衆來說,打出大明朝廷的旗幟還是很有權威的,他們都會服從官府的管理,不服管轄的是少數。
朱萬化還告誡鄭芝龍,對於少數民族的部族首領,只要他們不武裝反抗,就暫時不要動他們的利益,一切等穩定大局之後再進行治理。
金甌就是一個人口集中的大型集鎮,並沒有城池,也沒有像樣的軍隊,僅僅存在一些地方勢力的私人武裝。鄭芝龍的大隊人馬進入還比較順利,沒有遇到抵抗。
進入金甌,鄭芝龍立即發佈文告,聲稱遵照朝廷的命令,大明的官軍進入本地區,將設置官衙進行管理,所有民衆應遵紀守法,做大明的忠實子民,違法者按大明律處置。
這個時代,中文在這片土地上是唯一的權威文字。所以漢字的文告絕對管用。
同時在重要的水路通道設置哨卡,金甌鎮子上建兵營,先把這個中心地帶控制起來。
然後召集當地有地位的士紳、部族首領,宣佈幾條法令,收繳大型私人武裝的武器,解散隊伍,進行安民。
鄭芝龍也按照朱萬化的建議帶來一批讀書人協助行政事務,時間不長,在武力的協助下,這裡就被整理出一個安定的秩序。然後由金甌向周邊擴散徹底了佔領這一地區。鄭芝龍的後續部隊人員也陸續從福建來到金甌。最後福建只剩下了一個維持日本航線的船隊和對應的商務機構,鄭芝龍完全撤出了福建和東南沿海地區。這個地區的一些重要島嶼也由國防海軍陸續接手,從此,大明的海防全部由國防海軍控制,再也沒有其他的勢力了。
......
在崇禎五年的年初,應該縱觀一下大明的整體形勢。
遼東的後金政權迴歸到皇太極的手中,皇太極經過崇禎三年到四年之間,突破邊牆進入京畿的入寇中原的戰爭中,遭受了重大的打擊,特別是與花皮的交手中,他知道了中原強大不可進犯。此後政權失落於阿敏的近兩年的時間裡,被邊緣化的他極度的失落,也使他有了更多的反思時間。他開始知道靠着屠殺劫掠日子是沒的混了。
遼東的災荒更甚於中原大地,原因是小冰河時期的東北更冷,農作物的生長期嚴重不足。雖然東北還不是特別的乾旱缺水,但是農業災害也已經連續多年。加之努爾哈赤時期對漢族人的大規模屠殺,使遼東人口極度稀少。女真族人不懂耕作,良田大面積的荒蕪,導致極度的糧荒。僅有的一點糧食也被阿敏的錦州征戰消耗殆盡。
現在的皇太極面臨着艱難的抉擇,冒險進攻大明或者朝鮮取得糧食,已經是不可能了,東西兩邊全部被花皮卡死了。還有一條路就是劫掠爭奪蒙古的牛羊,東部的蒙古已經被征服,或者說曾經被征服,還有西部、北部大片的蒙古草原。這是一條艱苦和充滿危險的路,蒙古同樣是馬上的民族,這種征戰的結果很難料定。
進入蒙古之後,還有一個宣化、大同,那裡遠離花皮的勢力範圍,也許存在進入大明腹地的機會,但是他實在有點不敢。原因是,東邊的花皮已經到了赫圖阿拉,到撫順城只差一步。遠征宣大就可能引來花皮進攻瀋陽,那麼自己的老窩就都沒有了!太可怕的後果。
如果原地不動,不出去征戰,不要說女真人不會耕種,就是會種地也要等到七八月的秋收,這半年多的時間,十萬之衆的人口吃什麼?後金的女真人口大約10萬,這個數字當然沒有計算他們的漢人奴隸。
從這個情況看,後金與蒙古之間的征戰是可以預期的,宣化、大同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除此之外大明朝沒有憂慮了。
大明朝堂上的大臣們未必能看到這一點,在他們的眼中,後金還是第一位的威脅力量。這也是朱家需要的態勢,對後金的打擊適當的留有餘地,實際上是在幫朱家自己。
大明還有一個威脅,就是西北的亂民。朱萬化的崛起過程中始終沒有介入西北民亂的事務,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國防軍兵力不足,不足以對遠離自己勢力範圍的西北用兵。二是朱萬化認爲民亂是政治問題,非軍事方法可以解決的。朱家沒有取得政權,對於西北地區的政治沒有發言權,暫時沒有辦法解決。
那麼西北地區現在是個什麼樣子呢?雖然朱家沒有介入,但是總體形勢也應該有一個介紹,因爲,西北的民亂就是由於崇禎五年的形勢變化,導致向山西發展。到崇禎五年底、崇禎六年就全面進入了河南,進而進入了中原大地,最終導致大明朝走向了滅亡。
那麼崇禎五年,也就是現在,西北都發生了那些事情呢?
我們先從崇禎五年初的西濠大捷說起。
西濠位於甘肅慶陽地區的鎮原縣境內,大明時屬於陝西。
西濠大捷的第一功臣是曹文詔。
曹文詔,山西大同人,行伍出身,這個時候的官職是副總兵。去年,就是崇禎四年,他在遼東作戰,手下有一支悍勇的關寧鐵騎。四年底、五年初他奉命來到了西北。
他跟隨過熊廷弼、孫承宗和袁崇煥。從努爾哈赤、皇太極到阿敏,他都打過。什麼世面都見過,什麼牛人都跟過,現在朝廷把他調到西北,打亂民軍。並且跟着他到西北來的有一千人的一支特殊的部隊——關寧鐵騎。
關寧鐵騎,是明朝最精銳的特種部隊,但人數並不多,大致在六千人左右,其中一半,在祖大壽的手中。祖寬進入山東所帶的騎兵,就是祖大壽麾下的部隊。
到了西北第一個和曹文昭對陣的是王嘉胤,王嘉胤是當時亂民的主力,有三萬人左右。
王嘉胤什麼來歷,說法很多,大多不靠譜,但在當時那一批亂民裡,他是很牛的。前面我說過,在他手下,有個叫張獻忠的小嘍羅,順便再說句,後來威震天下、被稱爲“闖王”的高迎祥(李自成是闖王2.0 版本),都是他的人,給他打工的。
此時的李自成是跟着不沾泥(張存孟)混的,任不沾泥麾下第八隊的隊長,所以後來李自成的核心力量被稱作‘老八隊’就是來源於此。崇禎五年四月,不沾泥戰敗投降後李自成帶領殘部東渡黃河到了山西,並投奔了他的舅舅高迎祥,從此號稱“闖將”。
王嘉胤的兵力是三萬人,而曹文詔是三千。這三千人是以一千關寧騎兵爲底子擴充到三千人。
王嘉胤認爲
,就算曹文詔再強,就算他手下有關寧鐵騎,但畢竟是十個打一個,無論如何,都是不會輸的,才三千人能咋地?所以他擺好了陣勢,準備迎敵。
王嘉胤太單純了,或者沒在正規軍了混過。
曹文詔之所以出名,不僅僅是因爲勇猛,也是因爲耍詐,就是計謀。此人行伍出身,身經百戰,通曉兵法。到了戰場,他沒動手,先斷了王嘉胤的糧道。
王嘉胤慌了,要堅守,沒有糧食,要突圍,又沒法衝過去。 就這樣,王嘉胤堅持了兩個月,在他無望之時,奇蹟出現了。
曹文詔的包圍圈,或者叫做阻擊線,竟然出現了漏洞,王嘉胤終於找到機會,衝出重圍。換個地方,還能接着幹。
可惜他並不知道,曹文詔是故意露出一個漏洞,放他出來的。因爲曹文昭知道,自己人少,雙方死磕,自己損失太大,最好的方法,是把他們放出來,然後一路追着打。
王嘉胤逃出來後,就後悔了。因爲從他逃出來那天起,曹文詔就跟在他屁股後面,緊追不放,追上就是一頓猛捶,五天之內打了五仗,王嘉胤一敗塗地。
追着打了兩個月,王嘉胤崩潰了,王嘉胤的部下也崩潰了,在某個混亂的夜晚,王嘉胤被部下殺死,部分投降了曹文詔。
在西北所有的亂民軍中,最能打的,最能堅持的,就是神一魁。
爲了徹底剷除這個心腹之患,洪承疇跟曹文詔合作共同對付神一魁。
其實這個時候,神一魁已經掛了,真正掌控軍權的,是四個人:紅軍友、李都司、杜三、楊老柴。這支部隊光主力就有五萬人,此時聚集在鎮原(甘肅)。
由於亂民力量太強洪承疇又調來了王承恩、賀虎臣等人,基本上西北最能打的幾個總兵,都到齊了。
一頓羣毆之後,民軍撐不住了,決定逃跑,可惜跑不了,因爲曹文詔的騎兵每人都有兩匹馬,騎累一匹就換一匹,機動性極強,跟幽靈似的,民軍往哪跑,他就等在哪。跑來跑去,沒能跑出去。雙方終於在鎮原附近的西濠決戰,史稱西濠大捷。
整個戰役的過程,大致相當於一堂生動的騎兵訓練課,剛開打,各方還沒有找到感覺,曹文詔就率軍衝入了敵軍,亂砍亂殺,大砍大殺,基本上是怎麼砍怎麼有。
砍完了,退回來,歇會,歇完了,再衝進去,接着砍,所謂如入無人之境,大致就是這個狀態。
民軍的陣腳大亂,與此同時,洪承疇派出了他的主力洪兵,連同賀虎臣的寧夏兵,王承恩的甘肅兵,發動總攻,敵軍就此徹底崩潰。
此戰,亂民軍損失數萬,首領杜三、楊老柴被生擒,殘餘部隊全部逃散。四個頭領,還剩兩個——紅軍友、李都司。
繼續追擊的任務,由曹文詔接手,他率領自己的三千騎兵,開始了追擊。面對曹文詔的追擊,幾萬軍隊幾乎無法抵抗,連戰連敗,死傷近萬,主要原因,還是曹文詔太猛。
曹總兵是見過大世面的,最猛的八旗軍他都沒怕過,打半業餘的民軍,自然沒問題,每次進攻,他都帶頭衝鋒,打得民軍頭目膽戰心驚,時人有云:“軍中有一曹,西賊聞之心膽搖”。
在追擊的路上,曹文詔的手下報告,他們抓住了一個叫李宮用的敵軍將領,按日常慣例,處理方法都是拉出去砍了,但曹文詔想了想,對手下說,放了這個人。
曹文昭不光是勇猛,還用反間計,利用這個李宮用忽悠了他的同黨,殺掉了四大首領中的紅軍友,於是就剩下李都司了。
跑不掉的李都司只好玩命,回頭伏擊曹文詔。他們伏擊的地點,叫做南原。
這一次伏擊的故事有點意思,欲知這意思在何處,且聽下回分解。
--- 第220章完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