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初露崢嶸_第136章:大明朝的國歌



熱烈祝賀神舟十號圓滿成功,安全返回地面!

......

崇禎四年正月,金華朱家。

過年曆來是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所有的家人都要回家過年。但是今年朱家卻缺少了不少人口,首先,當家人朱大典在山東巡撫的任上,大老太太何氏、二老太太盧氏,和兩房小妾都跟隨在山東濟南,老四朱萬傑還在臺灣征戰。只有老大朱萬化、老二朱萬文、老三朱萬武、老五朱萬雄在家,無形中朱萬化成了朱家的當家人了。朱家是世代生活在金華的大門戶,這年下的迎來送往、拜年送禮的事情就壓倒了朱萬化身上。對此,朱萬化非常不習慣,但是也沒有辦法,只好牢牢的抓住新任的管家朱天慶,只是除夕夜放了朱天慶一天假,回家團圓,大年初一就把他找回來管理這些迎來送往的瑣事。

朱天慶是老管家朱寶森的長子,自從朱大典復職以後,朱寶森就一直跟隨朱大典到任所,現在還在山東,金華老宅就提拔了朱寶森的兒子朱天慶做新的管家。管家事情雜亂,沒有一個好頭腦真是不行,這朱天慶好似遺傳一般,甚是機靈,把雜事管理的井井有條,確實是個管家的好手。

今年過年又添了一個新的內容,這就是各個莊頭受佃戶委託給朱家拜年。往年這些莊頭都是年前來到朱家,送上過年用的土特產,正月就不來了。像前兩年一樣,今年年前朱家給每戶佃戶發放了大米10斤,麪粉5斤,豬肉2斤的年貨,再加上平時對佃戶的種種優惠政策,佃戶都得到了實惠。從崇禎元年起到現在已經連續三年,佃戶們已經把朱家當做自己的靠山,總要想法表示對朱家的忠心和孝敬。終於,今年他們不約而同的派出代表,委託莊頭帶路,來朱家叩頭拜年了,朱萬化兄弟分頭出面接待致謝,場面甚是感人。

也難怪朱萬化對於迎來送往的事情心煩,他名爲在家過年,實際上還有很多的事情等着他,需要他考慮、思索、決定、定出方針政策,寫出備忘文案。有些政策法規也要他來制定。縱然是在家裡過年,他也是一天不得閒,忙的團團轉。順帶着,他的三個私人班子也不能放假過年,也跟着忙忙碌碌。

佔領了臺灣,朱家的形勢就大變了。首當其衝的就是臺灣的施政,這又牽扯到今後秉承的施政理念。一些大政方針還要等他去濟南與朱大典商議敲定才能執行,所以,現在定下來的只能是臨時性的措施。即便是臨時的,也不能不決定,很多事情不能等。倪汝學已經被任命爲臺灣省的行政長官(當然這也是臨時的),但是,還等在金華。他就是在等着朱萬化的決策,有了朱萬化的決策,他才能去臺灣執行。

冥思苦想的朱萬化真想有個人能商量一下,這也是他急着要去濟南見朱大典的原因。在家的老二朱萬文,純粹是個書生,社會上的事稚嫩得很。朱萬武基本是個武夫,說打仗沒問題,聰明得很,政治上就差得遠了。朱萬雄到是塊好料,但是年齡太小了,還不成熟。孫家三兄弟的老三孫和京是個人物,但是,畢竟不是親兄弟。這等大事,並且自己還沒有拿準主意,怎麼能與他人商量?

......

首先是臺灣的地位問題。臺灣要執行新政是沒的說,否則自己何必費力去收復臺灣?需要考慮的是與大明朝廷的關係。獨立建國是不可取的。因爲,現在大明官方並沒有明確臺灣是大明的疆土,建國就意味着脫離大明朝,分裂了疆土。此後任何統一的行動,都成了外國入侵的侵略戰爭。地位還不如後金、更不如亂民,他們

還是民族問題、造反問題。一國的問題不容商議,這就必須要承認大明朝廷,承認崇禎這個皇帝。也就是說臺灣、遼寧都是大明的行省,剩下的就是爭取最大限度的自治權的問題了。因此,倪汝學的行政長官,能不能做下去,還要看與朝廷協商的結果。

另一個大問題就是糧食。爲解決中華大地缺糧的問題,興修水利,種植冬小麥、玉米等措施可以緩解天災帶來的損失。明末處於歷史上罕見的小冰河期是不可改變的現實,來自後世的朱萬化是非常清楚的。至少還要有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的氣象條件不利於農耕,人爲的努力能解決到什麼程度也是無法預測的。

因此,朱萬化就想到了南洋的稻米。南洋氣候炎熱,很多地區都盛產稻米,一年兩熟絕對沒有問題,三熟也是可能的。除了南洋的各處島嶼外,南亞大陸的南端,越南、泰國、馬來西亞以及印度,都是盛產稻米的地方。

通過貿易的方式大量進口稻米,也不失爲解決糧荒的良策。只要大明保持自己先進的科學技術、先進的工業技術、裝備。用高技術產品換取糧食,保持貿易平衡,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另一方面,在嚴重災荒,天下戰亂不斷的情況下,糧食絕對是最有力的武器,甚至要強於現代化的軍火。他能使朱萬化更有力的掌握話語權,從而掌握政治的主動權。

手中掌握大量的糧食,意義重大!

必須打開這條貿易通道,並且用強大的海軍保證這條貿易通道的安全。這就類似於後世的石油戰略了。控制石油產地,控制石油貿易交通線,就成了國家的核心利益。

現在這條交通線在西方殖民者手中,也在爲數衆多的海盜的手中。奪取、佔領這條貿易通道,就是下一步的戰略核心。否則,大明就會毀於糧荒!

掌握了糧食,也就掌握了後金、蒙古的命脈。不戰而收服他們就成爲可能。

乘收復臺灣的餘威,派艦隊出訪東印度羣島、呂宋,設立商館,建立貿易通道。成立南海艦隊控制貿易通道,是執行糧食戰略的第一步。而後,還要打開南亞幾個國家的貿易通道,開闢東南亞半島(後世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等地)的貿易市場,進而開闢印度市場。則糧食問題就徹底解決了。

......

大問題有個頭緒了,朱萬化也舒暢了不少。他也和朱萬雄一起商議了南海艦隊的組建,現有艦船的調配,軍官的配置,以及基地,常駐據點,補給點,巡航警戒範圍等等。

他又想到與西方人打交道有個外交禮儀問題,就是升國旗奏國歌。國旗沒問題,大明朝已經有了,國歌可是不知道。

朱萬化翻閱了資料才知道中國最早的法定國歌是1911年由清政府頒佈的,歌名叫“鞏金甄”,嚴復作詞,溥侗作曲。10月4日頒佈,就是辛亥革命的前六天。真事悲劇啊,國歌有了,朝廷倒臺了!在此之前有幾首代用國歌,也是與西方交往,無奈之下瞎湊合的。最早的大概是李鴻章的“李中堂樂”,歌詞還湊合,但是其中有一句“仙人掌上玉芙蓉”,於是遭人調侃,演繹出一則笑話(也可能是真事):

說是大清國駐法國大使到任時,舉行儀式。儀式中有唱國歌一項。法國是不是馬賽曲就不清楚了,反正法國人唱了。輪到大清國了,大使一着急,倒是急中生智,想起了吃花酒時唱的一個曲子。於是張口唱到:“月兒彎彎照樓臺,郎做文章姐做鞋(四川讀音hai)。郎說姐的針線好,姐說郎兒

好文采......”(共四段歌詞,僅寫出一段,其他從略)

哈哈!權當笑話聽吧。

大明朝的國歌也有個故事,挺有意思的,只是故事太長,寫在這裡離題太遠,不大合適,只能取其核心壓縮一下:

一日,明朝的開國元勳常遇春在出徵之前來看望徐達(也是開國元勳)。故友來訪,徐達自然高興,不禁想起了往日的戎馬生涯。再想想現在雖然貴爲丞相,卻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知道那天就丟了腦袋。徐達感慨萬千,便用花鼓戲的調子即興唱起了歌謠: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也香不過它,奴有心採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

“好一朵金銀花......”

“好一朵玫瑰花......”(刪減,是爲了減少字數,無他)

這首歌詞看似意思淺顯,其實寓意隱晦深刻,它反映了徐達當時複雜的心情。歌詞中所提到的三種花分別代表了名、利、權。如果你要想擁有它,就要有受懲罰的心理準備。還是個不錯的歌。

這個歌在大明廣爲傳唱,經年不衰,幾乎無人不知。朱萬化一想,它也就相當於國歌了,到底不是朝廷明令頒佈的國歌,僅僅代用而已。

朱萬化幹很多事都是湊合着幹,鍊鋼如此,軋鋼、加工、造機牀如此,燈光通信、電報也是如此。久而久之湊合的思想根深蒂固了,這回他又想湊合。不湊合不行啊。這個年代的社會精英們說話都文縐縐的,寫國歌不得像離騷那樣古雅難懂啊!朱萬化可沒有那個本事,炒個後世的歌曲改改詞也不行,這個年代白話文章太輕佻了,沒人認可。茉莉花的歌詞也比較白話,但那是徐達唱的,本朝的典故,誰敢說個不字!

於是茉莉花歌就被朱萬化拿來,朱萬文長於詩詞樂曲,略作修飾,並按軍樂隊的樂器配曲,去掉一些浮漂,使其更顯莊重一些,教會軍樂隊奏曲,歌唱,湊合着就成了大明國歌。

不但有國歌,還有奏國歌的樂隊,樂隊是去年組建的。作爲後世的人,朱萬化是知道禮儀儀仗的用途的。因此,去年在金華就組織了一支儀仗部隊,連級編制。

一排是儀仗兵,全部選一米七五的身高。明代人個子矮,一米七五已經是高個子了。毛料的禮儀軍裝特別漂亮,以新式火銃爲樣本特製的禮儀用槍,刺刀都是鍍銀的。這槍根本就打不響的,就是好看,分量也輕。由於鋼鐵質量問題,朱家造的槍支都比較笨重,不適合禮儀上展示使用。儀仗兵的任務就是每天練習隊列和各種持槍動作。

二排是軍樂隊。這個年代歐洲有沒有銅管樂朱萬化不知道,但是,銅管樂威武雄壯,朱萬化是知道的。爲了簡化,朱萬化只是製造了一種次中音號,帶三個按鍵,很標準的。一個軍樂隊有三隻次中音號,另外配三隻加長的軍號,加長是爲了漂亮好看。因爲軍號上沒有改變管子長度的機構(按鍵),所以音律不全,只是點綴幾個音,以壯聲色而已。次中音號和軍號都是銀鎳合金打造的,純銀白色。再加西洋小軍鼓、大軍鼓、銅鈸,另外還有三名歌手,按和鉉配樂合唱(不是齊唱哦)。歌手及樂隊指揮是特意從戲班子中選來的。古代沒有擴音裝置,戲曲演員全憑一副好嗓子,所以這三位歌手的嗓音絕對洪亮。這個樂隊在這個時代絕對夠氣派。

三排是警衛加後勤。這個儀仗隊這次就要跟隨倪汝學到臺灣,他們有隨艦隊出使南洋的任務。

--- 第136章完 ---

(本章完)

卷二:初露崢嶸_第73章:備戰卷三:嶄露頭角_第185章:出擊山西卷二:初露崢嶸_第89章:佈局永平府卷三:嶄露頭角_第209章:覺華島卷二:初露崢嶸_第74章:進駐遵化卷七:巍巍中華_第532章:火攻之烏龍卷七:巍巍中華_第555章:收琉球卷三:嶄露頭角_第166章:興旺的工業園區卷五:縱橫天下_第347章:內戰要避免卷五:縱橫天下_第380章:阿巴坎決戰(四)卷三:嶄露頭角_第208章:和談卷六:楊威天下_第509章:康南繼續擴張卷五:縱橫天下_第359章:鐵路通車卷一:藏龍臥虎_第10章:工業母機卷二:初露崢嶸_第141章:南洋貿易卷六:楊威天下_第472章:強勢的談判卷五:縱橫天下_第381章:督軍府議事卷四:九州風雲_第299章:老回回復出卷七:巍巍中華_第530章:浦口烽煙起卷一:藏龍臥虎_第5章: 組建軍隊和通信(一)卷七:巍巍中華_第530章:浦口烽煙起卷三:嶄露頭角_第162章:後金進攻朝鮮卷三:嶄露頭角_第183章:西北的民亂卷四:九州風雲_第315章:一箭雙鵰卷一:藏龍臥虎_第1章: 我是朱萬化卷七:巍巍中華_第568章:跨越喜馬拉雅山卷五:縱橫天下_第411章:用火炮偷襲卷四:九州風雲_第281章:老回回到了卷五:縱橫天下_第397章:品茶論天下卷四:九州風雲_第291章:狹路相逢卷五:縱橫天下_第411章:用火炮偷襲卷二:初露崢嶸_第83章:直筒子趙率教卷四:九州風雲_第265章:永陵聯絡站卷四:九州風雲_第288章:減丁卷五:縱橫天下_第383章:外蒙古建省卷五:縱橫天下_第343章:開槍爲他們送行卷三:嶄露頭角_第148章:那個字不講理卷五:縱橫天下_第348章:形勢大好卷一:藏龍臥虎_第27章:有了步槍卷二:初露崢嶸_第137章:執行新政卷七:巍巍中華_第553章:冊封朝鮮卷五:縱橫天下_第382章:安定北疆的要訣卷六:楊威天下_第504章:瘋狂卷二:初露崢嶸_第61章:建設舟山卷四:九州風雲_第318章:澳王國卷四:九州風雲_第282章:滎陽大捷卷六:楊威天下_第512章:準格爾的出路卷六:楊威天下_第479章:暗流涌動卷一:藏龍臥虎_第26章:槍炮系列卷三:嶄露頭角_第154章:背水一戰卷六:楊威天下_第440章:出征印度洋卷四:九州風雲_第251章:電報大樓卷三:嶄露頭角_第212章:正陽門協議卷四:九州風雲_第298章:漢水航運卷七:巍巍中華_第553章:冊封朝鮮卷七:巍巍中華_第558章:巡視各省卷四:九州風雲_第315章:一箭雙鵰卷三:嶄露頭角_第219章:金蘭灣卷六:楊威天下_第433章:進駐陽泉卷五:縱橫天下_第384章:喬遷之喜卷四:九州風雲_第294章:艱難的談判卷六:楊威天下_第476章:改造靈渠卷四:九州風雲_第306章:貪心害死人卷二:初露崢嶸_第85章:慘烈的遵化攻防戰卷三:嶄露頭角_第222章:航運公司卷四:九州風雲_第245章:河南之變卷五:縱橫天下_第366章:特色游擊戰卷五:縱橫天下_第353章:各得其所卷二:初露崢嶸_第114章:佔領基隆卷六:楊威天下_第494章:虛君立憲卷一:藏龍臥虎_第17章:龍門刨卷七:巍巍中華_第561章:官軍初戰左良玉卷四:九州風雲_第321章:活佛也有貢獻卷六:楊威天下_第426章:牧草之戰卷二:初露崢嶸_第114章:佔領基隆卷二:初露崢嶸_第72章:大海上的潛規則卷五:縱橫天下_第411章:用火炮偷襲卷二:初露崢嶸_第123章:朱大典進京卷七:巍巍中華_第540章:不要戰爭卷二:初露崢嶸_第118章:平臺奏對(一)卷二:初露崢嶸_第74章:進駐遵化卷七:巍巍中華_第558章:巡視各省卷四:九州風雲_第265章:永陵聯絡站卷四:九州風雲_第309章:黃雀在後卷六:楊威天下_第505章:草原烽煙又起卷五:縱橫天下_第405章:想親征不容易卷二:初露崢嶸_第76章:大戰在即卷四:九州風雲_第327章:嶽西軍練兵卷五:縱橫天下_第366章:特色游擊戰卷五:縱橫天下_第355章:給羅汝纔出路卷六:楊威天下_第462章:鋼索斜拉橋卷一:藏龍臥虎_第6章:組建軍隊和通信(二)卷三:嶄露頭角_第215章:攻克大淩河卷五:縱橫天下_第418章:進爵風波卷四:九州風雲_第255章:跋扈的太監卷七:巍巍中華_第574章:謀劃卷七:巍巍中華_第543章:富饒的康南省卷二:初露崢嶸_第124章:覲見皇帝卷五:縱橫天下_第392章:提前防災卷四:九州風雲_第291章:狹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