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兵分三路

如果按照原來的歷史,崇禎七年,農民軍詐降而陳奇瑜中計,使得起義軍從車廂峽脫困而出,陳奇瑜被崇禎罷免,但如今歷史已經大大不同,白蓮教在北方作亂,由京師三大營追剿,而紅衣軍沿運河南下作亂,不費一兵一卒拿下九達天衢,神京門戶的德州城,這下子整個朝野震動。

通州城就已經被紅衣軍破壞了,城中百萬石糧食不翼而飛,京城裡物價飛漲,一片哀鴻,朝中諸公無能爲力,只能任憑奸商囤積居奇的大肆剝削百姓,關鍵時候皇后張嫣力挽狂瀾,不知從何處運來了糧食,低價售於百姓,期間沒有任何人得到消息,糧商們一片恐慌,觀望了三天,但糧食依然足夠,糧價一泄千里,不少奸商們虧得血本無歸,嚴重者傾家蕩產,全家上吊。

對於這些可惡的奸商,嘗着自己釀造出來的惡果,不論是百姓還是官員,都是拍手稱快,沒有幾人同情。

這一次的糧荒,參與者幕後都有朝廷官吏坐鎮,更傳言有兩宮皇后的父親,田國丈和太康伯也參與其中,本以爲這事會很快被宮中平息下來,沒想到的是張嫣做事非常果決,下了一道中旨,昭告天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那意思就是要追究到底了。

她這是要同整個文官集團開戰,明眼人都知道,如今朝廷不能收取商稅,更不能開海貿易,其中就牽扯到了士大夫集團,這些奸商敢明目張膽的將糧食賣到一石糧銀子十多兩,其中就是士大夫撐腰。

如今被張嫣平了糧價,本該就此收手的她,非但沒有收手,反而想要釜底抽薪,甚至還要追究兩個參與其中的國丈,簡直就是豈有此理,不過這時候他們能怎麼辦,張嫣沒有雖然觸碰了他們的利益,卻沒有觸摸到規則的底線,依然還是在規則內同他們鬥,甚至不惜壯士斷腕,將她們的父親牽扯出來。

遇見這樣的狠辣的猛女,最終他們也只能妥協,交出犯法的糧商,並且查封了不少店鋪,也讓朝廷獲得了不少糧食,但仇恨的種子就此埋下。

不過兩方人早以是互相利用、互相仇恨了,正所謂債多不壓身,蝨子多了不怕癢,就這樣吧!讓她先勝一局。

常年的天災人禍,還有數不盡的戰爭,每一次向百姓徵稅攤派,都讓皇家的印象在百姓眼中一落千丈,如今懿安皇后的所作所爲,讓皇家的威望前所未有的大漲。

就連十二團營的招兵買馬,也有不少百姓自願加入了,而不再侷限於那些走投無路的流民,頓時十二團營的士氣也隨之大漲,有這麼一隻插不進勳貴或者士人的軍隊掌握在張嫣手中,讓朝廷上下很是不安。

更有士大夫操縱的御史言官不斷的上奏攻訐,問張嫣是不是要學那漢朝的呂后,把持朝政,謀害忠良,更有惡毒者,罵張嫣是武則天,想要謀朝篡位,言下之意,是她害死了天啓皇帝,扶上了一個崇禎,結果崇禎不願當她的傀儡,被她害得臥病在牀,所以選擇了年幼的太子,如今她掌握軍隊,想要當皇帝的野心已初露端倪,就是想要在政變之時以備不時之需。

一波一波的奏摺遞了上去,如狂風海浪一般,全部被內閣原封不動的交到了張嫣的案頭,更有某黃姓諸生羣情激奮在金水橋南遊走並大聲疾呼:“國家養士二百多年,堅守節操大義而死,就在今日。”

羣情激奮的諸生,不顧某些官員好言相勸的阻攔挽留,在左順門前跪請光宗發出旨意,讓懿安皇后回乾西宮養老,就是要逼養病的崇禎出面,將張嫣這個皇嫂打入冷宮。

京城這時候真是熱鬧極了,不少人猜測這會不會又是一次大禮儀事件。

連張嫣也沒有想到,這些士大夫還擊如此之快,且如此噁心,而她卻碰不得那些左順門前的御史言官,她想要動這些官員最好的辦法就是朱由檢出面收拾,奈何這皇帝都失蹤了,去哪兒找人出面。

她更不可能下道懿旨下去,問旨拿人,那就坐實了她想要總攬朝政,居心叵測的陰謀。

最好的方法就是拖着,但這樣也有一個嚴重的後果,那就是影響十分惡劣,將她剛剛建立起來的名聲徹底敗壞,畢竟三人成虎,謠言不可能止於智者,何況這些謠言就是智者散佈,用以矇昧耍弄愚民。

進退兩難,果然與恐怖的士大夫集團作對,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張嫣回過頭來一想,才知道自己還是太過自信了,輕視了文官的手段與無恥,任憑謠言滿天飛,她卻無可奈何。也不知是老天實在看不下去,這麼多黑心官吏欺負一個弱小女子,一條意想不到的消息,暫時緩解了她的窘迫。

沒過幾日,災難再次降臨,糧食的價格又開始了緩慢爬升,有心人發現,糧食價格最先提升的是那幾個皇商,隨後消息傳來,德州被紅衣賊拿下了,稍微有些常識的就該知道,德州城衡桓在運河之上,並且是陸路南下的重要通道,佔據德州,掐斷了兩條重要通道,

糧食想要運進京城,那就只能走海路,其中風險太高,朝廷幾乎被紅衣軍抓住了痛腳。

這一次士大夫們徹底暈菜,糧食的價格狂漲,皇商們也發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條消息,各大米鋪關門,門上寫着售罄二字,那兩個字是如此的刺眼。

百姓們再一次的想到了張嫣的好,流言止住了,官吏們急了,先前查糧封鋪,所有的糧食都在張嫣手裡,如今這跡象看來,這女人發瘋了,不顧朝廷了,想要和他們同歸於盡。

京中缺糧,最急的不是百姓,而是官吏,畢竟官吏們要養的不止是他們一人,哪一個府中沒有來來去去使喚的奴僕,小一些的十幾張口,大些的幾百張口,銀子使出去了,卻買不到糧。

那幾間稍微有些存糧的米鋪,都被虎視眈眈的士兵看守着,只能排隊買米,敢漲價不賣給百姓的,一律抓人封鋪,看來前邊真是把她逼急了,撕破了臉皮要好好整一整這些家大業大的官們。

不少人暗自嘆息,爲什麼總是男人掌握世界,女人掌握男人,因爲女人都是感性的,喜歡率性而爲,男人理性,卻又喜歡她們的率性,看吧!如今把她逼急了,她發起瘋來不顧一切了。

不過可惜的是,五斗米不但能折腰更能讓人絕交,沒有幾人能夠爲了所謂的大義而再堅持,有人帶頭,又是如狂風海浪一般的摺子遞進了宮中,檢舉那幾個帶頭興風作浪的。

而當日在左順門前,帶頭的幾個諸生,各種罪行可謂罄竹難書,三歲偷看隔壁寡婦洗澡,五歲偷雞模狗,七歲逛青樓不給錢充大爺的滿地走,一時間幾人都成了過街老鼠,不得不黯然的回老家,這輩子仕途無望。

那些皇商們又以從海運緊急運來的糧食爲由,開門做起了生意,糧價普遍偏高,但依然供不應求,也有人悄悄地想要攻訐皇室大肆斂財與民爭利,有傷天和,但奈何張嫣手中有銀有糧,更有着他們插不進腳養得膘肥體壯的兵馬,一片和諧之下,全是歌功頌德的讚美聲。

在這樣的環境下,張嫣的權威大漲,發佈命令很快便傳遞下去了,陳奇瑜沒有被免職回京問罪,以戴罪之身輔助三邊總督洪承疇。並告之陳奇瑜,大事以洪承疇決斷之權,當盡力輔佐勸告以彌補不全,而後用心剿滅亂匪以求戴罪立功。

顯然張嫣的目光很準,知道陳奇瑜在關鍵大事上難以決斷,有些昏頭,而洪承疇在大事決斷上又顯得過於激進,將二人放在一起,正好互相彌補,但就不知實際效果如何了。

隨後又調集撫治鄖陽的盧象升北上追剿紅衣賊。

盧象升字建鬥,號九臺,常州宜興人,天啓進士。

要說這人可是個真正的猛人,天啓二年進士,後任大名知府。崇禎二年,後金軍入塞,兵逼京師,他募兵萬人入衛,從此塌入了崇禎皇帝的視線當中,開始了他一生彪悍的領軍之路。

本該是柔弱書生的樣子,可是他帶領的這一萬多人天雄軍着實厲害,加上他能與士兵同甘共苦,且揮舞着大刀領頭衝鋒陷陣,大多數的農民軍都怕他,稱他爲盧閻王。

而這諢號又與後世曾國藩的曾剃頭有得一拼。

如今張嫣命他北上德州千里追剿紅衣軍,而不是讓新組建的京師十二團營南下德州,其中爲不少人詬病,但也有聰明看出了張嫣的厲害之處,不止是以新兵爲由保持實力這麼簡單。

圍剿白蓮教的三大營現如今根本不可戰,對於作亂的白蓮教也略顯吃力,根本不能指望,關寧鐵騎要守着山海關,又要隨曹文詔抵擋入塞的黃臺吉,而兵力少又強悍的只有盧閻王的天雄軍和秦良玉的白桿兵,此時孫傳庭還沒有帶着秦兵出山。

張嫣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盧象升的天雄軍,實在是因爲白桿兵更擅長山林戰,天雄軍人少卻更擅長長途奔襲,後來的洛陽一戰,將長途奔襲發揮到了極致,數千騎兵擊潰闖王百里連營,足以見張嫣的眼光毒辣。

盧象升帶着不足一萬的天雄軍上路了,從鄖陽沿漢水而下入襄陽,接着走驛路經禹州過黃河,幾天時間就已經到了衛輝,行軍速度可謂神速。

面對着快速帶兵而來的盧象升,朱幹心中始終埋着陰霾,畢竟盧閻王的名頭太響,三十九歲亡,留下岳家哀,盧家尤哀之語。

如今這德州城裡,到處都被鬼神之說攪得不得安寧,要面對盧象升,首先不得不將自己的後路給安排好了。

在德州知州衙門裡,朱幹臨時當了一回知州大老爺,衙門外全是看熱鬧的百姓,而堂下跪着之人,不過一小販,之所以驚動朱乾親自開堂審問,實在是因爲這事情太過驚人。

這小販姓石,家中本來祖上留有幾畝薄田,結果因爲常年乾旱,田中根本長不出糧食,不得不將這幾畝薄田賣作價賣給一地主,這地主據說是一個回鄉養老的官,致仕之前聽說還當得挺大,一

方封疆大吏的知府。

幾畝薄田結果被幾兩銀子就將他打發了,他氣憤之下本想告官,奈何官官相護,他非但白捱了二十大板,更差點丟掉老命,只得無可奈何的嚥下這口惡氣,在德州城裡做點小生意謀生。

本來這樣也就完了,可是昨日鬧鬼,他的老妻不見了,第二天被發現吊死在了那官的府門前,看到的百姓都說舌頭伸得老長,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一臉的哀像,寫滿了冤屈。

滿城轟動,隨後紅衣軍破門而入,才發現這一家老小就早跑到了鄉下。

這事發生得蹊蹺,負責處理此事的原德州衛指揮使馬喬也沒怎麼在意,不過向着朱幹隨口一提,朱幹心中卻生起了疑惑,大罵馬喬糊塗,仔細追問那官員的背景。

馬喬派人去找來熟悉的人,一一道來,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不過一句話卻讓朱幹警醒,其中牽扯到了德州衛一個人,而這個人在德州的威望無人可比,幕後那隻黑手又開始在搗亂了,如果這事就這樣放過,恐怕會釀出大禍。

朱幹不敢大意,決定親自審理此案,穿着一身威風凜凜的明光鎧,肩後洗大紅披風,倒像是將軍升帳,不像文官審案,不過也震住了不少百姓,驚堂木一拍,殺氣騰騰的大喝道:“堂下何人,有何冤屈速速招來。”

石姓小販嚇得身子一抖,連忙磕頭說道:“小民石阿旺,本地人!狀告盛羽林,以不法手段謀奪小人家中田產,並害死小人老妻,求青天大老爺做主,求紅衣大王做主。”

此話一出,衙門外圍觀的百姓一陣議論聲,很多百姓都不知道這盛羽林是誰,不過卻有人知道他的老師是誰,知曉者當即一片譁然聲,這是要幹什麼,太歲頭上動土,老虎身上拔毛,或者是紅衣軍要露出本來面目了。

“肅靜!再有議論者,亂棍打出去。”朱幹一拍驚堂木,冷聲吼道。

兩邊站立的都是紅衣軍中膀大腰圓的士兵,一個個看起來凶神惡煞,此時朱幹一發怒,這些個士兵當即做怒目金剛狀,手中的水火棍用力的擊打着石面,咚咚作響,異常駭人,嚇得衆人立馬閉嘴。

朱幹這才說道:“我不是什麼紅衣大王,叫我朱大人就好,我來問你,可有確鑿證據證明盛羽林霸佔謀奪你的田產,並謀害你的結髮妻子。”

紅衣軍已經派軍去捉拿潛逃的盛羽林了,而朱幹現在時間緊迫,也不敢在德州城多待,得儘快解決這些瑣事,所以他需要快刀斬亂麻,如果能從石姓的小販身上入手解決,那就再好不過了。

一旁正在奮筆疾書的師爺也緊張的注視着那小販,他也得了朱乾的授意,儘量還原事實,絕不能出現任何差錯。

那小販顯得惶恐極了,渾身顫抖,結結巴巴的說道:“小民沒有證據,不過小民敢以性命擔保,絕對是盛家做的。”

衙門外一片鬨笑聲,沒有證據就敢亂咬,甚至一些人紛紛指責,這莫不是紅衣軍想要對德州城裡的某些人動手了,或者要耍什麼陰謀詭計,卻找來這麼一個爛人。

儘管料到這事情會很棘手,也沒想到這傢伙給自己來這麼一招,這還讓他怎麼審下去,在沒抓到盛羽林之前,似乎陷入了一個死衚衕,而這死衚衕看上去也挺好出來,置之不理,這或許纔是幕後操縱之人的真正殺招。

一定會出現很多的證據指向盛羽林,最後牽扯到他背後的那一位,要知道他一向是以剛正不阿的形象出現在百姓眼中,怎麼會縱容弟子幹出這等傷天害理之事。

進退兩難的局面,究竟該如何破局,朱幹只能退堂,押後審理。

正在朱幹回到後堂,思考着該如何解決此事之時,王承恩忽然語氣深沉的說了一句話:“陛下,老奴擅自做主將抓來的那刺客放了,但求一死。”

說完之後,他跪着頭磕到了地上,一副任憑處置的模樣。

朱幹此時心中正煩,一聽他的話,當即就怒了,一腳踹在他的背上,將他踹翻在地,咬牙切齒的說道:“死!死!死!每次都是死,爲何從沒見你死過,如果真要死,你現在就去死吧!”

王承恩爬起來,連忙跪在地上,聽聞了朱幹怒極而笑的話語,重重的磕頭說道:“老奴謝主隆恩,以後都不能伺候陛下了。”

說完居然站起身,向着石壁撞去,朱幹能感覺出他周身沒有絲毫的氣感護體,顯然是真的想要尋死了,連忙將他拉住,卻一把抓了個空,心裡一急,幾乎是沒想脫口而出:“大伴!你真的要丟下朕嗎?”

這情真意切的話讓王承恩呆住了,也讓朱幹呆住了,那句話情到真處,脫口而出,絕不是自己能喊得出的口氣,簡直不可思議。

第二日,德州百姓震動,紅衣軍在德州只留守不到一千人,兵分三路而出。

(本章完)

第62章 是溫文還是儒雅第17章 兵逼通州第25章 一律砍頭(上)第161章 千古巾幗(上)第154章 春耕小敘第24章 人與狗,還有一個管家第27章 血戰八里橋(上)第15章 進軍通州第173章 天下大會(上)第60章 徐州一遊第114章 誰的手段更多(上)第128章 傳信四方第122章 畢生難忘(下)第44章 兵分三路第142章 對飲戲談第135章 雌鳳發威(上)第158章 大會第72章 打下一個江山送給你做嫁妝第15章 進軍通州第159章 盧象升歸心第35章 亡!百姓更苦第127章 天下風雲第122章 畢生難忘(下)第34章 一個小小書生的墮落第114章 誰的手段更多(上)第128章 傳信四方第140章 不染血不歸(下)第15章 進軍通州第111章 李名揚的計謀第116章 送你一場大勝第93章 我就是來欺負人的第76章 一僧一鬼一念頭(上)第55章 彪悍的男人第88章 江南鉅變第85章 誅你九族又如何(上)第169章 黃大仙第12章 杯酒共舉義(上)第134章 秘密第156章 四面危機第105章 對決還沒完第156章 四面危機第101章 朝中佈局與誰弈第97章 雨一直下,心別害怕(上)第126章 滅仇之戰第145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上)第95章 兩廣巡撫李明揚第69章 興之所至,計之所起(上)第1章 魂兮 歸來兮第103章 兩強的第一次對碰(下)第35章 亡!百姓更苦第145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上)第116章 送你一場大勝第58章 白蓮教匪妖第61章 殺人拂衣去第97章 雨一直下,心別害怕(上)第123章 衝動是魔鬼,謀動是智慧第117章 還你一場名聲第124章 戰魂,滅仇第26章 一律砍頭(下)第119章 收官第113章 軍歌嘹亮(下)第158章 大會第69章 興之所至,計之所起(上)第22章 請不要懷疑我(下)第142章 對飲戲談第54章 兇猛的女人第137章 作無賴戲美女(上)第127章 天下風雲第22章 請不要懷疑我(下)第79章 待到明年出暖花開第11章 劣根第20章 民怨與民心的艱難選擇第3章 攻心計第38章 密謀第59章 綠衣小娘第81章 中都鳳陽(上)第6章 夢想的舞臺第57章 天上掉鐵餅(下)第130章 潛移默化的改變(上)第13章 杯酒共舉義(下)第166章 生擒馬祥麟第137章 作無賴戲美女(上)第125章 上個套子第123章 衝動是魔鬼,謀動是智慧第70章 興之所至,計之所起(中)第27章 血戰八里橋(上)第74章 圖窮匕見第57章 天上掉鐵餅(下)第107章 暗流卷涌第172章 神話還是傳說第4章 試探第107章 暗流卷涌第112章 軍歌嘹亮(上)第105章 對決還沒完第94章 疙瘩梅林第26章 一律砍頭(下)第32章 更廣闊的天地第23章 一口唾沫一個釘第131章 潛移默化的改變(下)第89章 收買一人爲賊,收買天下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