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收稅的流寇

救世軍是義軍,只要是在救世軍的治下的百姓,都知道這點。

救世軍的確也收稅,但是稅收很公道,每年只需要支付一次稅收,而且農稅只收三成。唯一讓人遺憾的是,原本地主老爺的地有多少,救世軍沒有重新分配。那些過去爲了避稅,把稅掛在地主老財名下的佃戶都哭了。

若非地可以由自己家一直耕種下去,而且救世軍也有派人專門介紹如何養殖家禽來促進家庭經濟,並且規定的地主對佃戶的最高稅額,只怕自己真的有些受不了。如今土地依然不是自己的,但是收入卻比以前多了許多,苦過的百姓,也非常懂得知足常樂的道理。

稅收很順利,地主老財對救世軍沒有沒收他們的財產很滿意,也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救世軍既然打下了這裡,明朝的那些特權只怕是沒辦法繼續享受了。那些傳統的地主,對此沒什麼所謂,畢竟他們沒有功名在身,交稅已經習慣了,而且救世軍的稅率也公道,自己可以留下不少。

有商隊而且有功名的地主卻不太滿意,原本是不收稅的,商稅也收不了那麼多的,如今卻是要交了。還好,地租不高而且土地不回收,他們可以忍耐。至於商稅,這最讓他們不能忍受,畢竟救世軍的商稅比大明的要高得多。他們不會考慮合不合理,也不會去考慮着收的稅對他們賺的錢來說不過十之一二,但他們就是不爽。

能夠忍耐下來繼續交稅,只要還是救世軍許諾的一切都按約定履行了。在救世軍治下做生意,沒必要會遭到第二次乃至第三次的盤剝,路上不會有關卡,稅率也簡單不會複雜。出外面交易的情況下,甚至可以選擇僱傭一些救世軍的士卒進行保駕護航,價格也算公道。新開張的商店,可以免兩年的稅,可惜爲了人氣和名聲,沒辦法隔兩年換一個名字,否則只怕不少商人都會那麼做……對了,最近似乎已經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修改法規。

三地的稅收都很順利,僅三地的稅收就收上了十五萬兩銀子,糧食另外計算。就這十五萬兩銀子,張弘斌就可以再擴編五千人的部隊,是全副武裝的那種正規軍,不是武器簡單而且訓練也簡單的那種民兵。

僅僅一個西安府,類似白水縣的縣城就有數十個,哪怕按照三十個計算,以五萬兩作爲每年基礎稅收,則每年可產生一百五十萬兩銀子的稅收。當然,那些首府城市,比如同州、西安什麼的,每年的稅收自然不可能只有五萬。甚至日後擴大了經營的規模之後,這個稅收還能夠進一步提高。

很諷刺,一個州的稅收就差不多頂得上大明一個國家年收入的一半了……

當然,期望着這三個州提供的稅賦,能夠幫助救世軍儘快獲得提升,那是純粹的妄想。所謂‘人無橫財不富’,不想辦法在外面的敵佔區撈一筆的,都不是一個好的統領。

一萬救世軍,頓時傾巢而出,開始朝着周邊的幾個州縣進發。張弘斌允許他們糧食在當地自行解決,解決的辦法,卻不用他教,救世軍的規矩上面有規定。

李定國這樣的遊擊將軍,此刻也只能帶着五百個臨時編成的混合營士卒出戰。第一站,便是澄城縣東部的郃陽縣。

這裡曾經也出現過一支賊軍,不過自崇禎免稅之後,又偃旗息鼓了。大明的百姓畢竟都是一等一的順民,能不造反,而且朝廷願意重新接納他們,他們自然不會再造反。

不過畢竟是當過反賊的,當救世軍經過某座村莊的時候,村民自發的組織起來,做出了警備。

“各位鄉親,我們是救世軍,百姓的軍隊,真正的義軍。各位放心,我們不會爲難你們,我只是過來問問,你們這裡的大地主在哪裡?”李定國知道他們在害怕什麼,上前高呼。

救世軍在同州這一帶,也算是挺有名氣的,至少大家都聽過救世軍的事情,所以在仔細確認是救世軍之後,也就少了幾分恐懼和警惕。

“這裡的地主都逃到合陽縣裡面去了,就留了一個管事在這裡。”爲首的應該是村長的漢子說道。

“那勞煩鄉親帶我去他們家一趟!”李定國喊到。

“好嘞,請隨我過去便是!”漢子並沒有因爲李定國是一個小孩就放肆,實際上聽傳言救世軍最厲害的就是娃娃將軍。別的不說,似乎救贖大王都是一個半大的孩子。

一個半大的孩子居然能夠帶起一支隊伍造反,這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稀罕的事情。最後謠言傳了出來,不是說張弘斌是天上神仙轉世,看不慣百姓受苦故而來解救大家的;但更多的是官府的傳言,那就是張弘斌是九天真魔轉世,前來霍亂世界,要吃盡天下活人來了。

不管是聽信哪個謠言,對於救世軍的娃娃將軍,任何人都不敢輕易得罪。

李定國最後是來到了地主老財的家,此刻管事正在組織人手進行抵抗。不過似乎這個村子最大的地主也不過是一個傳統的地主老爺,所以下面的人手並不多。

“各位軍爺,不知道有何事前來我何家莊?若是需要錢糧,本莊倒是準備了一些,還望各位笑納。”裡面傳來一箇中年人的聲音,隨即數袋糧食和一小袋的銀子被丟了出來。

“裡面可是何管事,我們的救世軍的將士,此番前來,是來收稅的!至於這些糧食,該的稅的我們自然會收下,多出來的,你們自請收回。”李定國上前大喊。

那何管事最先是奇怪,爲什麼救世軍喊話的是一個娃娃。擡頭出院牆看了看,卻是穿着將軍鎧甲的娃娃,頓時嚇得他三魂丟了兩魂,這可是救世軍的娃娃將軍,天上的九天真魔啊!

“咳,不管你聽是不聽,我必須告訴你,你們何家在合陽縣有三家商鋪這件事情,我們救世軍已經查到了。我現在就像你索要這三家商品去年度的收入賬簿,希望何管事配合一些。對於不配合我們的,何管事相信知道會有什麼下場!”李定國大叫。

“好好,我交出去!”何管事哪敢不從,只是疑惑爲什麼賊軍居然要賬簿。

賬簿被丟了出去,隨即立刻有人專門進行驗算,一個小時之後,確定了今年的稅收額是三百兩銀子。

“何管事,按照你給出的賬簿,今年要徵收的稅額是三百兩銀子。按照朝廷的習慣,而且何家沒有功名,這就意味着至少已經繳納了二百兩以上的商稅,我說得可對?”李定國擡頭喊道。

“正是,今年我等從基礎的商稅到打點的銀子,用了二百三十兩之多。”何管事倒也記得清楚。

“打點的那是你們自己的事情,這個我不會計算進去。所以說今年你們已經繳納了二百兩銀子,所以此刻我們要按照我們救世軍的稅率,徵收一百兩的稅銀。你之前丟出來的銀子有一百八十兩,裡面一百兩是你們今年的稅賦,我們收走了,剩下的八十兩和這些糧食,你派人收回去。還有,這裡是我們救世軍的稅收規定,你可以拿去看看,明年這個時候,我們會再過來收稅的!”李定國拿出一百兩交給隨軍的書記官,然後喊了一聲。

何管事自然不會開門,但很快他們就聽到了大部隊離開的聲音。

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卻是李定國的大軍已經撤走了。於是,他這纔派人出去看看情況。結果意外的發現,這救世軍果然是說收多少銀子,就收了多少銀子。在這上面,還有一張公告,上面寫着救世軍的商稅和農稅收取標準。

何管事是經年的老管事,他只是按上面算了算,就發現今年他們的確只需要繳納三百兩銀子就足夠了。

只是,這反賊,什麼時候也學習官府來收稅了?

“將軍,我們既然是義軍,爲什麼不把這些地主老財都給打倒,把他們的錢財都給搶了分給百姓們?”路上,有一名低級軍官很疑惑的問了句。

“很簡單,建設需要付出的代價,是破壞的三倍。這就意味着當我們破壞了一個秩序之後,要重建必須要花費三倍的價錢。用最低的成本,改造這個世界,這才我們追求的最終目的。畢竟,我們不是流寇,只需要破壞而不需要考慮建設的問題。再則,我們每年按規矩收稅,地主一旦習慣了,覺得我們是懂規矩不會威脅到他們利益的,那麼我們日後佔據了這裡,受到的反彈和改造的成本都會降低許多。

至於後續對他們的處理,必須要等到我們救世軍的規模,達到他們聯合起來,也沒辦法撼動的地步,才能夠進行深入的改革。我們的少爺那麼英明神武,你害怕日後,那些地主老財會不把自己手裡面的土地,陸陸續續交出來?”李定國笑眯眯的說道。

“原來如此,果然這政治的東西,真不是我們這些當兵的可以理解的。”那軍官恍然大悟。

“所以少爺在開課的時候,一直強調軍隊就是國家的暴力工具,工具不需要有思想,也不需要理會自己到底會砍向誰。”李定國嚴肅的說道。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至少一個月的時間,一萬救世軍把同州和周邊的城鎮,都給去了一遍。

不交稅的被踏平莊園,土地分給了百姓,裡面的財富被全部收繳;願意交稅的,則按照稅收規定徵收,並給予完稅憑證。縣城沒有直接攻進去,實際上五百人的小部隊根本不具備攻擊縣城的資格,不過守軍不足十來個,而且城牆不高的小鎮,則是很難倖免的被攻了進去。

被攻佔的小鎮,現階段在澄城、黃龍、蒲城、白水四地相鄰的則納入統治範圍,太遠的只是搬空府庫和收完稅就離開了,甚至小鎮官員都沒有殺。

一個月後,天氣已經到了深秋,不少的樹木的樹葉已經開始變黃脫落。

落葉掉落在官道上,似乎成爲了一條金路,不過如今通往黃龍山的官道,卻成了一條貨真價實的金路。

絡繹不絕的繳獲和稅金被運了回來,卻是忙壞了統計的官吏。

足足統計了半個月,這才把這些稅賦和繳獲統計完畢。

白銀五十萬兩,其他繳獲比如古董珠寶什麼的另外計算,糧食則是被大軍作爲軍糧消耗掉了。不過就算這樣,在沒有公平縣城,而且各地明顯也有賊軍騷擾過地方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收回五十萬兩白銀,這真的讓不少人感到驚訝了。

很多人都開始相信張弘斌所言,若是大明這個機器開足了馬力,以它一年的稅賦全力打造一支精銳之師,並且安撫好災民,只怕他們就算再多十倍的部屬,也翻不起任何風浪。

奈何,大明這臺機器的運轉核心秀逗了,這真是天下義軍的福氣。

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85章 春香的逆襲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53章 爹惑兒來解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35章 雲南沐王府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127章 蜀道遭遇戰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116章 新產品兇猛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59章 演唱會落幕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107章 賞你顆手雷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44章 高調的滅族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107章 賞你顆手雷第35章 黎落的規勸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81章 靈臺縣會盟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9章 文化節開幕第104章 決戰要開始第132章 該瞎還得瞎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152章 軍制大改革第59章 我要回家啊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133章 流寇式手段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137章 洪承疇被救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6章 王二初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