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把荷蘭滅了

看得出來,崇禎對海貿已經是迫不及待。

身爲一個臣子,黎落自然很想從實際出發,讓海軍完全成熟之後再出發,這樣可以確保安全性。再說最近在近海緝私,多少也確保了海關關稅穩定的收入,這應該也算是不錯的結果了。

只是崇禎到底是被共和國的航海經歷給震驚了,羨慕了嫉妒了,大腦發燒糊塗了。

那麼身爲臣子,只能選擇妥協,然後想辦法爲他擦屁股。

“姑且試試也行,但臣真的不保證一定安全。”黎落苦笑。

“正如愛卿所言,這出海哪有百分百安全的?就這樣吧,讓他們沿着近海慢慢南下便是!”崇禎定下了基調。

那麼剩下的事情,自然就是如何組織人手,迅速安排出海的事情了。

或許是崇禎真的心急了,所以船隊在十天內就離開了港口,朝着南方駛去。

卻不想,這個時候剛剛傳回了私人艦隊帶回的二十多艘船隻有七艘回來的噩耗。崇禎看了之後,一則嘲笑了一下共和國,說他們以軍工爲重,以商業爲重點,故而百姓貪婪,這下可算是吃到惡果了吧?

隨後,他就笑不起來了,自己的船隊,何嘗不和這支私人船隊一樣?

心中隱隱覺得不安,奈何船隊已經走遠,想要追趕,卻已經不可能了……爲今之計,只能祈禱,不要出事吧……

都說好的不靈壞的靈,三天後,有一艘破破爛爛的福船進入山東港,卻是大明遠洋貿易部隊的其中一艘船。海員匆匆下船,只爲了說一件事情:寶船被紅夷,也就是荷蘭人給劫走了!

市舶司新任提督史可法聽聞此事,立刻帶着這艘船上的倖存者,八百里加急來到了北京城,向皇上彙報此事。

崇禎驟然聽聞自己的艦隊,居然就這樣沒有了,整個人頓時覺得天地旋轉,日月無光,直接癱軟在皇位上。好不容易緩過氣來,頓時滿臉通紅,那是直接給氣的。此刻的他,就想知道是誰對大明的海軍動了手,大明海軍到底又是怎麼被對方擊敗的!

船員面對帝皇之怒,頓時嚇得整個人跪倒在地上,經過黎落多次鼓勵和安慰,好不容易纔能夠開口說話。

原來,隨着荷蘭的崛起,再加上大明天災人禍無暇顧及臺灣,故而荷蘭人不僅佔領了臺灣,還直接把盤踞在這上面的西班牙人給趕走。正想着以這個爲據點,往返新大陸也好,或者去日本做生意也罷,甚至劫掠一下大明沿岸也好,卻不想得到消息,一羣海上菜鳥,從山東開始南下。

有意思的是,通報消息的不是別人,正是鄭芝龍,只是崇禎是不會知道這個的。

之所以通報,只因爲大明海軍的南下,直接觸犯到了他的利益。但是爲了不和大明這個比南直隸還要強大的政權撕破臉,尤其意識到自己座下的船隊似乎奈何不了大明海軍的情況下,鄭芝龍選擇把消息告訴荷蘭人。

荷蘭人知道對方是海上菜鳥,再加上還帶着不少的絲綢瓷器茶葉什麼的要南下貿易,自然是要好好搶劫一番的。

於是有心算無心,遠海打近海,一個措手不及之下,雙方就碰面了。

大明的海軍對海戰的概念還比較籠統,而且經驗不足,再加上福船拖累了後退,被性能不錯的荷蘭帆船迅速搶佔了優勢位置,對福船進行炮擊。十艘福船被擊沉了七艘,剩下的三艘四散而逃。三艘大明寶船也是多出中彈,遍體鱗傷。

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展開了跳幫戰。

大明的海軍更加不習慣這樣的情況,於是在跳幫戰的情況下,被這羣海流氓以少勝多,硬生生劫持下了三艘寶船。

這一切,自然被之前逃散的三艘福船看到,只是此刻他們已經沒有作戰的能力,只能小心翼翼的北逃,只希望能夠回到大明,把這件事稟報上去。

卻不想,鄭芝龍早就等待他們的落網,早早的派人進行攔截。

其中兩艘船奮不顧身掩護第三艘船,這樣的情況下第三艘船才順利脫離了戰線,驚慌失措的回到了山東。否則,只怕大明登上半年,也不知道自己的寶船就這樣落入了別人的手裡。

但就算知道也沒什麼意義了,此刻大明的海軍徹底癱瘓,新的福船還沒有能夠造出來。再加上這次失誤,只怕國會也不會允許繼續遠洋貿易了。崇禎可以說心裡就算充滿了憋屈,也只能黯然消受。

“陛下,若要對付那荷蘭的話,微臣倒還有一個主意,但不知道對方上不上當。”黎落知道崇禎在鬱悶什麼,故而來到跟前想他稟報道。

“說!”此刻崇禎就想找荷蘭晦氣。

“共和國一直自稱華夏民族世界第一等,自然是不希望華夏人在蠻夷手中收到傷害。只需要把荷蘭人搶劫寶船的消息透露出去,不管是爲了寶船,還是爲了解救荷蘭人手中的華夏人,他們只怕都會出動的。更別說,他們的海軍就在南洋一帶遊蕩着,隨時可以北上。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副作用……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他們打下了臺灣,然後把那裡建設成爲他們的據點,這樣我們山東也會在對方的射程範圍,到時候當真是前後夾擊,一點後路都沒有了。”黎落把自己的想法,以及後果都給說了出來。

“就算我們可以出海,你認爲我們是他們艦隊的對手……就這樣吧!”崇禎知道兩害必取其輕的意思。

有了崇禎的允許,黎落自然第一時間就派人把消息散佈了出去,不過兩天多的時間,這個消息就讓張弘斌知曉了。

“借刀殺人?這大明也懂得動腦子啊?!”張弘斌眉頭一挑,饒有興致的看着手中的情報。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到底要不要去。”張弘武在議會席位上站起詢問。

“我們華夏人,憑什麼給外夷欺負?再說,打下臺灣,對我們攻略東海和東南亞也有好處不是?”張弘斌笑道。

張弘斌站了起來,大手一揮,大聲宣佈到:“出兵,給我滅了盤踞在臺灣的荷蘭人!”

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105章 大明的弱點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61章 藏兵死定了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62章 知識是力量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31章 最終的決戰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50章 人類升空時第58章 派邊軍剿匪第18章 計議救公主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45章 張纔要回家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3章 好貨人人想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65章 暗流在涌動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59章 演唱會落幕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116章 新產品兇猛第30章 明末足球賽(上)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50章 人類升空時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61章 藏兵死定了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35章 雲南沐王府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137章 洪承疇被救第88章 大明有悍將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19章 免勞勿相送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88章 徐光啓約談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40章 千金買馬骨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69章 對王族裁定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35章 收稅的流寇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50章 出仕火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