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艦隊初出海

在遙遠南方的緬甸行省,這裡有後世最出名的翡翠礦,更有共和國的出海口。

仰光以南的軍港,此刻正是一片忙碌之中。

兩艘鐵甲船已經第三次常識在周邊航行,此刻卻是要正是離開軍港,向馬六甲海峽駛去。不僅僅是這兩艘船,後面還跟着五艘改良版的大明福船,以及五艘馬尼拉大帆船。

本來,若是要建造的話,光材料和零部件的製造就需要花費兩三年的時間。但張弘斌是直接在超市購買材料,所以只需要組裝就能夠完成,半年的時間在動用了大量的工匠之後,好歹是把這十二艘船組成的艦隊給拼裝完畢,正式下海。

最初在兩艘鐵甲船上訓練的海軍士卒已經初步適應了大海,而且以新代舊分配到其他十艘海船上。此刻就是所有新舊海軍第一次出征的試航,未必會有什麼軍事任務,但適當的習慣一下大海航行還是很有必要的。

軍官經過半年多的緊急培訓,至少已經知道了如何利用海圖和羅盤進行定位,也知道如何面對風暴和炮戰。炮兵都是在陸軍炮兵營徵調過去的優秀人才,但要適應海船和海上炮擊,多少花費了一些時間,也消耗掉了不少的炮彈。

這次他們的任務不僅僅是要到達馬六甲海峽,而且還要標誌出馬六甲海峽的準確經緯度。

經緯儀也屬於海軍標準配備之一,但最重要的還是對經緯度的掌控。緯度還好,這個基本上是固定的沒什麼好商量的。但經度上張弘斌自然不會便宜外國人,直接選定了長安城的皇宮爲零度經線,也就是本初子午線的所在地。

不僅僅是馬六甲海峽,若是可以這支鐵甲船還會直接登錄馬六甲,在那裡進行第一次海貿。

至於在那裡殖民的葡萄牙人是什麼想法,那就不是張弘斌需要考慮的問題。他已經明確下達了命令,若是對方膽敢有傷害到船支以及船員的行爲,那麼船隊可以炮轟馬六甲!

是的,天大地大共和國的百姓最大,共和國的軍人更是神聖不可侵犯。

膽敢傷害他們,那就要有接受共和國怒火的準備!

但話又說回來,這次真正進行海貿的可能性不會很高,畢竟船上載着的都是一羣菜鳥,運氣不好出海個百八十海里,或許就會因爲暈船的人太多,不得不返航了也說不定。說到底,這次一則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二則也不過是爲了讓士卒適應一下海上的航行和作戰而已。後者纔是最重要的事情,第一個任務不過是附帶的。

從莫塔馬灣出發,船隊浩浩蕩蕩的在大海上沿着傳統的航道,朝着馬六甲海峽駛去。說句實話,船隊真要到達馬六甲海峽,其實還真不會太難,因爲只需要演着岸邊一路南下,就會抵達目標。他們這次出航,也的確是按照這個基本原則出發的,畢竟他們還有附帶的第三個任務,記錄一下沿岸的大型城市,以及城市的經緯度。

有意思的是,沿路至少很長一段距離,依然屬於緬甸行省的海域。

從莫塔馬灣出發,船隊來到了耶城,來到了土瓦城,又沿岸南下來到了博烏城,最後到達澤代基島附近,才正式離開了共和國的境內,開始走向世界。

這支艦隊的龐大,同樣是讓沿路的緬甸本地人感到好奇,甚至有點恐懼。

畢竟船支兩側那一列火炮,給人一種肅殺感。很多人甚至不懷疑,若是這支船隊有這個念頭,他們的城市會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化爲一堆廢墟。他們是見過共和國那魔鬼一般的炮火的,那是真正的死亡之花!

不僅僅是他們,那些往返於海上絲綢之路的外國船支,也在爲這樣龐大的艦隊感到驚歎。尤其是那兩艘鐵甲船,他們甚至無法想象,這種鐵質而且沒有船帆的船支,到底是以什麼爲動力進行航行的。

老資格的船員甚至看得出來,這船其實航行速度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只是爲了顧及身後十艘傳統的帆船,不得不降低了行駛的速度。正因爲這樣,他們大呼“上帝”,彷彿看到了上帝在人世間創造的神蹟。

或許也是船隊的規模太大了的關係,所以一路過來或許遇到了一些不明身份的船支遊弋在艦隊附近,但很快就離開了。這些人很有可能是這一帶橫行的海盜,只是當他們看到這支船隊太過於強大之後,改變了打劫的初衷,乖乖的撤退了。這也使得,原本打算大打一場的炮手和海員們,多少有點遺憾。

經過三天的航行,一行人來到了馬六甲港口附近。

這個時候,一支船隊來到了他們的面前。這是一支超過五十艘大型帆船(略小於福船和大帆船)組成,應該是葡萄牙在南洋的精銳守門船隊。他們的責任其實很明確,那就是不允許別國的勢力,參與到對南洋的殖民遊戲之中。

這裡已經有葡萄牙和西班牙,已經夠亂了,利益也分走了不少,容不得別人再來分一杯羹。

按照慣例,他們也乎例行巡航,今天剛好發現了一支以前從來沒見過的國家的船隊,來到了他們的轄區。故而第一時間來到了共和國艦隊的前方。

很快,他們就打出了旗語:你們是哪個國家的艦隊?

處於禮貌,共和國艦隊也打出了旗語:我們來自華夏共和國!

誰知道對方根本不知道華夏共和國是什麼國家,直接回話到:滾回去!這裡是葡萄牙王國的領海,不歡迎你們!

所以,他們等到的是這樣的回覆:x你祖宗!

南洋自古都是大明的藩屬國,至少這裡大大小小的國家都承認大明的宗主國身份,同時也會派人去朝貢。換言之,這裡說是大明的附屬地盤也不爲過。更別說,這裡在一開始,就被共和國預定要成爲殖民地的,如今一個番邦蠻夷國家居然說這裡是屬於他們的,這不是挑釁共和國的權威麼?

對方很快給予了回覆:不想被擊沉的話,最好乖乖聽話投降!否則,我們將對你們展開攻擊!

皇圖號旗艦上很快就給出了回覆:找死!

於是乎,共和國的第一次正是海戰,就在這樣有那麼點胡鬧的氛圍下,展開了。

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13章 崇禎的決斷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137章 洪承疇被救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105章 大明的弱點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127章 蜀道遭遇戰第45章 華夏的形勢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7章 顧炎武見聞(下)第18章 計議救公主第85章 春香的逆襲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59章 我要回家啊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90章 且忍辱負重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121章 壯士攜勝歸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148章 崇禎要學習(上)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134章 坑了洪承疇第35章 黎落的規勸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121章 壯士攜勝歸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59章 我要回家啊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104章 決戰要開始第30章 明末足球賽(上)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50章 明年下長安第78章 獎品與異常第43章 低調的處理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133章 流寇式手段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46章 孔嶼逃走了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81章 靈臺縣會盟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65章 溫情與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