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九 大擴張的序幕1

雷時聲非常仗義,在衛拉特部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的時候毫不猶豫地選擇支持貼木兒。貼木兒帶着一千匹精壯的頓河馬,憂心忡忡的趕到烏蘭察布大營,然後帶着自信的微笑迅速返回衛拉特木城,和他一起回去的,還有三千多名自願加入衛拉特部的蒙古戰俘,四千多張弓,三十萬支精鋼箭鏃的利箭,以及幾千套皮甲,四千多把高碳鋼馬刀,兩千多支長矛。在他一再要求之下,雷時聲還向他提供了兩千多枚威力巨大的*,這些*給了他強大的自信————在應州城下他就見識過這些*的厲害了,明軍騎兵一手持刀一手投彈,所到之處血肉橫飛,人仰馬翻,蒙古軍空有比明軍多出十倍的騎兵,硬是無法組織起像樣的抵抗,被區區兩千餘騎衝得潰不成軍,這一幕已經成了他的噩夢,如今有這樣的利器在手,他有信心可以給伯顏一個血的教訓,讓他知道,衛拉特部不是好惹的!

“可惜這玩意兒太過精密,也太過昂貴了,我們無法仿製……要是我們能夠仿製,不信還有人敢打我們衛拉特部的主意!”他拿着一枚*反覆的看着,喃喃自語。

烏雲娜策馬追上他,蹙着眉頭說:“哥哥,這東西也太醜了,一個木柄一個鐵頭,有啥好看的?”拔出那支鍍成金色的燧發手槍得意地炫耀:“這個就不一樣了,瞧,多漂亮!輕輕一扣板機就會有灼熱的鉛彈呼嘯而出,在人的身上穿出一個大窟窿來!”

貼木兒微笑:“我的烏雲娜,別再炫耀雷將軍送給你的禮物了,你已經顯擺了很多次了!”

烏雲娜說:“這麼精緻的東西,再怎麼炫耀也不過份!”把手槍插回腰間,忽然有些鬱悶的說:“哥哥,你說我們蒙古人什麼時候才能製造這種精緻而威力巨大的武器啊?”

貼木兒同樣鬱悶:“這是不可能的,我的烏雲娜,想要大量製造這種武器,需要大量人手去開礦、鍊鋼,需要大量人手將鋼鐵加工成各種精密的零件,最後將它們組裝成起來,這些人都得專門從事這個,不能分心放牧的,我們哪有這麼多人手去搞?能有一口鋼刀用我們就該心滿意足了。”

烏雲娜說:“那就讓漢人專門生產火槍,我們從他們那裡買……對了,還有那個草餅,也可以從他們那裡買!有了火槍,再也不會有人敢打我們部落的主意,有了草餅,我們的牲畜哪怕是在隆冬季節也不會缺乏飼料,這樣一來我們的族羣很快就會興盛起來了!”

貼木兒說:“還是等我們熬過這一關之後再說吧。”腦海裡又迴響起雷時聲的話:“貼木兒兄弟,我一直認爲你比你岳父更適合成爲土默川的主人!”

也許他真的可以拼一把,看能不能在明軍的支持下成爲土默川的主人?如果他真的能統治土默川,就把那些適合耕種植的土地租給漢人讓他們耕種,把那些有大量鐵礦的土地拿出來讓漢人開採、建廠,而蒙古人一邊收取租金一邊放牧,憑着租金和放牧的收益,可以輕鬆的從漢人那裡買到大量糧食、棉花、布料、精鹽、茶葉、鐵器等等生活用品,這樣豈不是雙贏?幾百年來蒙古人拼死拼活,不就是爲了得到這些麼?如果能夠不流血就能得到充足的生活用品,鬼才願意送自己的孩子上戰場!

想到這一點,他不覺有些癡了。

蒙古草原戰雲密佈之際,天雄軍同樣沒閒着,在用鐵絲網圈地的同時,他們也在策劃着下一步的行動。

仗暫時是打不起來的,冬季的蒙古高原氣候太過惡劣,儘管天雄軍意志猶如鋼鐵,還是有點兒吃不消,所以整整一個冬天,他們都忙着積儲物資,給戰馬蓄膘,還有就是訓練新兵和蒙古新附軍,準備等到明年春天,再對土默川來一次大掃蕩。毫無疑問,蒙古高原那漫長而枯燥的冬季令人厭煩,天雄軍自成軍以來,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奔赴戰場的路上,很少碰到過一連幾個月都只能窩在大營裡哪也去不了的情況,枯燥乏味的冬季實在有點兒傷士氣。爲了給他們找點活幹,盧象升把目光投向西北更遙遠的地方。

蘭州!

在他的命令之下,應州之戰中嶄露頭角的年輕參將鄭經率領一千五百名將士頂着朔雪風沙,一邊與前來襲擾的蒙古騎兵交戰一邊艱難前行,目標直指蘭州。眼下整個河西走廊都成了蒙古人的天下,蘭州是明朝在甘肅爲數不多的幾個還能控制在手裡的地區,黑災同樣瀰漫到甘肅,蒙古人都急了眼,打起了蘭州的主意,而蘭州那邊的衛所兵不堪一擊,形勢十分危急,現在天雄軍已經能騰出手來了,自然要去支援一下。

只是在這種鬼天氣作數百公里的遠距離行軍,對任何一支軍隊來說都是巨大的考驗,天雄軍將士有一個算一個,被冷得嘴脣開裂,鮮血直流,白天艱難地行軍,晚上要費很大的勁才能搭好帳篷,一個不小心,帳篷就被大風給吹飛了,那種辛苦,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副將金駿有些抱怨的對鄭經說:“真不知道我們到底哪裡做得不好,觸怒了侯爺,派我們到蘭州那個鬼地方去吃沙子!”

“觸怒?”鄭經眯着眼睛看着煙沙晦迷的前方,笑着說:“不不不,應該說是不知道哪裡得到了侯爺的賞識,將這種光榮而艱鉅的任務交給了我們!”

金駿眼都大了:“還賞識?賞識就是把我們打發到河西走廊那邊去吃沙子?”他是陝軍出身,在應州之戰中有比較好的表現,得到賞識,加入了天雄軍,對天雄軍還不是很瞭解,所以對自己被派往蘭州多有怨言。

鄭經說:“金老兄,我跟你說實話吧,侯爺不僅誓要拿下整個蒙古,還要將大明的疆界一直推到回疆去,將整個西域都置於大明的統治之下!”

金駿大吃一驚:“你是說,侯爺是要拿下整個西域!”

鄭經點頭:“對!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將蘭州經營成西進的跳板,控制住整個河西走廊,在蘭州站穩腳跟後再西進,拿下整個青海,進軍回疆,一直將戰旗插到蔥嶺、拉薩、捕魚兒海、杭愛山去,重現漢唐偉業!”

金駿說:“可是那些地方都很荒涼,就算拿下來也沒什麼益處!”

鄭經說:“不管有沒有益處,總得拿下來!安西四鎮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原王朝長刀上四顆明珠,當這四顆明珠閃閃發光的時候,萬國來朝,四方臣服,而當這四顆明珠黯然失色的時候,蠻族爭相襲擾,狼煙四起,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嗎?因爲當這四顆明珠從我們的刀柄上墜落的時候就說明我們漢人的刀鋒已經鈍了,沒有什麼殺傷力了!”

金駿本想反駁,但是想到明初明軍統治整個西域時萬國來朝,四方臣服的盛況,和現在疆域不斷萎縮,連小小的日本都敢跑到朝鮮跟大明扳手腕的頹勢,不禁用力點了一下頭。是有,自兩漢一直到隋唐,統治西域的那段時間總是中原王朝最強盛,最輝煌的時刻,而一旦失去了西域,中原王朝的國運就急轉直下了。他眼睛開始發亮:“真要是這樣,那我們就算是死在塞外也滿足了啊!這纔是男兒理應投身的事業!”

鄭經說:“誰說不是呢?錢總兵可是吼得震天響說他要親自領兵前去蘭州的,幾位總兵搶得很兇,最後侯爺是力排衆議,把這個任務給了我!老兄,知足吧,你一加入天雄軍就遇上了這樣的好機會,而我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好幾年了!”

金駿哈哈大笑:“說得有道理!虧我剛纔還抱怨呢,沒見識,真沒見識!”

統一了認識之後,天雄軍再無人抱怨,勁頭十足的頂着風沙艱難跋涉,餓了把罐頭推進火裡烤烤就吃,喝了隨手抓一把雪粉塞進嘴裡,帳篷被風吹走了,繼續呆在睡袋裡呼呼大睡,第二天大家總是要花上相當長一段時間把被黃沙埋住的同伴挖出來,相互取笑一番,然後繼續上路。經過整整二十多天的艱苦跋涉,付出近一半人被凍傷,十幾個人失蹤的慘重代價之後,這支部隊終於抵達蘭州。

蘭州人以極大的熱情歡迎這支部隊的到來,給他們送來大量平時捨不得吃的羊肉乾,讓他們將養身體,恢復體力。現在被黑災折磨着的蒙古人在蘭州周邊地區徘徊,越聚越多,大有發動進攻劫掠蘭州之勢,蘭州軍民都提心吊膽,看到天雄軍抵達,他們終於安心了。

————在整個西北地區,除了天雄軍之外,能讓大明百姓安心的東西真的是太少了。

鄭經所部分兵進駐各個形同虛設的衛所,修繕這些損毀嚴重的防禦設施,鞏固城防。他們的到來讓蘭州的防禦力量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最重要的是,他們不僅帶來了大量槍支彈藥,還帶來了土豆種子,春天一到就組織人手開始種植。蘭州周邊的土地似乎特別適合種植土豆,第一季土豆就獲得了大豐收,不僅解決了蘭州百姓的吃飯難題,還有餘糧出售。這樣一來,老百姓種植土豆的熱情空前的高漲,短短几年,蘭州便變成了土豆種植大戶,海量的土地不僅解決了甘肅百姓的溫飽問題,也讓明軍重返西域成爲可能。

一二二 坑人是門技術活(下)六十四 孤獨的守衛者第四章 明末歡迎你四十一 河洛風雷4一一八 判斷十六 自作聰明一一五 託付四十八 打落水狗四十六 吳淞口大海戰1九十九 回家五十二 破裂一零五 九州戰紀10一二三 霹靂九十七 拜見女王大人一零四 九州戰紀9八十六 王省長一四四 強軍一四三 走向未來一零零 撤七十四 神轉折九十六 斷刀七十二 高起潛的憤怒二十八 針鋒相對第九章 化學課第十五章 抗旱救災(二)四十一 走向世界六十七 血色帝都3四十八 戰爭機器啓動七十三 嗆死你!一零八 戰略2六十四 不滿五十七 濃霧青光一三九 崇禎的結局七十二 高起潛的憤怒第一章 離別與開始一三七 梟雄的結局第四十六章 官匪一家親十七 充滿成就感的一賣九十八 揆一的決斷三十 恩威並施一六六 氣合風雲11五十七 作死小能手三十一 坑爹一零七 笑裡藏刀五十七 風雲際會三十五 陽泉攻防5一一一 抓狂的范文程九十九 登陸二十 密謀四十七 第十九層地獄(上)三十八 外行指揮內行七十三 是正紅旗就行了八十三 近墨者黑一一六 前哨戰4一四九 倒黴的老高1第十章 郊遊踏青(三)七十三 帝國主義的鐵拳3一三二 窮途末路四十三 桐柏衛所十九 各方反應一二九 烽火離歌一二五 殊死之戰2第七章 大忽悠第三十七章 豬隊友五十七 變本加厲九十五 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來五十四 致命的選擇一零二 寫給歐洲的信三十一 冠軍侯八十一 一戰定勝負第八章 和天鬥3四十六 結盟9七十四 神轉折七十六 交易二十五 虐菜一一六 陰謀始動一零八 部署八十一 窮追1五十五 抓花姑娘的幹活一四三 走向未來一二四 送錢的來了1八十五 震動1六十一 難啃的鐵核桃2九十二 再戰大淩河3二十九 蝗災記(中)九十 踢場子八十 潰逃三十五 陽泉攻防5十八 好事連連八十七 安南攻略1九十六 夜戰4二十六 *八十八 決戰4九十六 九州戰紀1三十一 磷肥(上)第五章 夷陵叛亂 5九十一 苦勸二十六 *一零三 困獸六十九 夕陽下的獅子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