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 瓜分

入侵錦州是後金在崇禎七年頭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在錦州之戰結束之後,遼東和遼西均恢復了平靜,該發財的發財,該升官的升官,反正後金不打算再組織什麼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了,當然,東江軍和關寧軍也不打算冒着刺骨寒風主動出擊去捊建奴的虎鬚,這年頭大家都不容易,能和平共處的話還是和平共處吧。

趁着這難得的和平時光,楊夢龍開始消化他在日本所取得的戰果。

他這一通猛打,把大半個九州給打了個稀巴爛,殲敵過十萬,戰果無疑是非常輝煌的,僅壯丁就抓了好幾萬,還有數量龐大的戰俘,以及幾百萬兩白銀,兩萬多次鳥銃,十幾萬石大米。至於*,他看不上眼,繳獲一把就讓人照着石頭猛砍幾刀,通通給毀了————這種連最普通的皮甲都斬不動的破玩意兒,要它何用?在這些戰利品裡,他最看重的還是那幾萬壯勞力————銀子再多也有花完的時候,但是壯丁只要還活着,就能源源不斷的創造財富,幾萬壯勞力比幾百萬兩白銀強多了。

按照協議,荷蘭人拉走了兩萬壯丁,這些壯丁將被扔到臺灣、印尼那邊去,頂着有着獵取人頭的習俗的土著人的襲擊,毒蛇猛獸的攻擊,炎熱潮溼的氣候和這種氣候所滋生的種種疾病的折磨,從事伐木、採礦、修路等最爲艱苦的工作,估計他們很快就會開始羨慕死者了————不能說殖民主義者毫無節操,只是他們的節操真的很不值錢,買一杯可樂的錢都能拉回一車皮,落在他們手裡,算這些日本人倒黴。而楊夢龍自己留下來的壯丁多達五萬,這些傢伙可都是要吃飯要穿衣服的,必須儘快讓他們動起來,否則就虧大了。 Www ¸TтkΛ n ¸c○

“我給你六千壯丁,專門用來開礦怎麼樣?”楊夢龍向李惟鸞提議。

李惟鸞不怎麼給面子:“侯爺,我們不缺人手!我們東江軍今年纔剛剛能吃飽飯,哪裡有餘糧多養幾千廢物!”

楊夢龍說:“別這樣說,這些傢伙個子是挫了一點,但也挺生猛的,給他們一副甲一把刀,讓他們上陣砍建奴絕不含糊。最重要的是聽話,讓他們往東絕對不會往西!”

李惟鸞說:“我們真的不需要這麼多人手……”

楊夢龍說:“誰說的!難道你們碼頭不用苦力了?難道你們不用礦工開礦了?難道你們不用開荒了?這些苦活都可以讓這些矮子幹,隨便給碗飯吃,餓不死他們就行了!”眨巴一下眼睛,嘿嘿直笑:“難道你不覺得他們個子這麼小,特別適合採礦嗎?”

李惟鸞一想,覺得有點道理。東江軍在三個月前剛剛發現了一個煤礦,儲量還挺大的,打算明年就動手開採————現在整個大連地區的軍民都靠煤炭生火做飯,尤其是供暖系統推廣開來之後,對煤炭的需求量暴增,原本可有可無的煤炭現在已經變成了生活必須品,沒它就活不下去了,而從山東那邊購買的話,每個月所耗費的錢也不是小數目,能自己開採,節省一點成本當然是好的。只是採礦不僅辛苦,而且非常危險,塌方、礦井滲水、瓦斯爆炸、火災……這些事故會接連不斷,不出事則已,一出事就要死一堆人。再說了,遼東漢人和從河北、山東那邊移民過來的大多都是牛高馬大膀大腰圓的大漢,在狹隘的礦井裡活動頗爲困難……這麼一想,那幫矮子還真能派上用處。他說:“回侯爺的話,我們確實有個煤礦需要大量礦工,但是也用不了六千人那麼多啊!”

楊夢龍說:“六千人很多嗎?你弄個煤礦少說也得兩千人嘛?”

李惟鸞說:“兩千人都有點多了,還有四千人怎麼安排?總不能讓他們去煮鹽、種田,搶我們自己人的飯碗吧?”

楊夢龍說:“朝鮮那邊不是有個大鐵礦嘛,也拿過來,然後讓這幫死矮子去採!”

李惟鸞嚇了一跳:“那是朝鮮的鐵山!”

楊夢龍翻了個白眼:“是朝鮮的沒錯,你不會想辦法弄過來呀?朝鮮就那麼點人口,這麼大一個鐵礦抓在他們手裡簡直就是浪費資源!”他興致勃勃的說:“把朝鮮的鐵山弄到手,開採出來之後你們就可以隨心所欲的鍊鋼,大量製造兵器,不必再依賴山東那邊輸血了。把鹽和鐵都抓在自己手裡,誰還能掐住你們的脖子?”

李惟鸞被他說得怦然心動……東江軍的戰史就是一部捱餓史,從以前的山東文臣集團到袁崇煥,都將他們當成軟柿子,愛怎麼捏就怎麼捏,山東文臣敢將原本應該撥付給東江軍的糧食棉布給漂沒三四成,袁崇煥更狠,直接給東江軍來個大封鎖,斷絕了東江軍從朝鮮,從關內商人那裡獲取補給的渠道,迫使東江軍放棄了遼南,放棄了整個朝鮮,餓着肚子跌跌撞撞的撤回旅順、皮島,一路上餓蜉盈野,屍首相望,那悲慘的畫面已經銘記在了每一個東江軍將士的腦海裡,永遠無法淡忘。爲什麼會這樣?說到底,還不是因爲他們太窮,實力太弱!如果他們能擁有自己的財源,能自己大量製造兵器,朝廷還敢拿他們當草芥嗎?顯然不敢,楊夢龍戳了多少次文臣集團的肺管,按照明末文臣的尿性,他死一百次都少了,但現在仍然活蹦亂跳,而且越活越精神,說聖眷什麼的都是扯淡,究其原因還是因爲河洛新軍兵精糧足,誰也奈何不了他們!

“我暫時只能給你六千壯丁,你先用着,如果用得順手再自己想辦法去日本抓,那個鬼地方別的沒有,人口特別多!”楊夢龍慷慨的說。

李惟鸞思考再三,還是收下了這六千壯丁,把他們攆進礦山,從事最艱苦、最危險的採礦工作。

一年之後,東江軍出動數千人馬,聯合登萊新軍在日本沿海地區登陸,大肆抓捕壯丁,拉開了亞洲版販賣黑奴運動的序幕。幾百年後日本歷史學家研究這段悲慘的歷史的時候不無悲憤的寫道:“中國東三省的繁榮是建立在千萬日本勞工的屍骨上的!那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夏,那四通八達的公路和鐵路,都是吸收了日本勞工的骨殖的養份瘋長出來的食人藤!”

還有四萬多壯丁,吳勝要了一萬。他的攤子也鋪得挺大,又要開礦又要修路,工廠更是長期用工荒,急需補充。那一萬壯丁早就在煙臺上岸,然後被扔到工地沒日沒夜的幹活了,爲此,一幫大儒義憤填膺找上門來,指着吳勝的鼻子罵了他整整半個鐘頭,衍聖公更是親自上門,用柺杖戳着地板痛心疾首的跟他說了一大通儒家以仁義治天下,以鄰爲善的大道理,煩得吳勝好想兩三百名日本武士拿起*跑到曲阜孔府去,看看這個死老頭如何用聖人之道說服這幫殺人如同有癮的惡狼!當然,只能想想,真要是那樣幹了事情可就大條了,衍聖公沒啥本事,但是有個好祖宗,孔子啊,真要滅了孔家,那絕對是天下皆敵。

最後,煩得不行的吳勝每個大儒送了幾名眉清止秀、脣紅齒白、可攻可受可SM的極品小白臉,這些小白臉出身高貴,從十二三歲就開始侍候各位大名、將軍了,擁有非常豐富的搞基經驗,收到這份大禮,那幫大儒包括衍聖公在內,通通都閉嘴了。

聖人之道是沒有錯,問題是掌握在一幫腐儒手裡,那就大錯特錯了。對這幫腐儒講道理是行不通的,唯有以糖衣炮彈將他們轟垮。

剩下三萬四千名壯丁由荷蘭海船運送着一路南下,到了長江口便兵分兩路,一路大約一萬人逆流而上,前往武漢,剩下兩萬四千人則直奔海南島。前往武漢的那些壯丁主要負責修路和到水泥廠、硫酸廠、硝酸廠工作,前者能能把人腰都給累折,後者職業病發病機率高得喪心病狂,工作壽命很少能超過五年的……這樣的苦活,能讓別的國家的人幹,還是儘量讓別的國家的人做好,別把自己人給禍害了。至於被送到海南島的壯丁,將在河洛新軍的監督之下披荊斬棘,砍伐林木,排幹沼澤,開墾農田,種植甘蔗、水稻、香蕉等作物。海南自古有着“天涯海角”之稱,是流放犯人的地方,那裡的條件極其惡劣,絕大多數犯人到了海南就再也沒能活着回來。明朝經過兩百多年的開發,已經在海南建立了一些城鎮,也斷斷續續修了不少驛道,但是由於條件實在太過艱苦,沒有人願意到那裡去,對海南的開發進展始終不快,楊夢龍是個追求效率的人,他當然無法容忍這種蝸牛式進度,兩萬多日本壯丁趕過去,不信搞不定!

如果兩萬人還是搞不定,那就再來兩萬,反正日本有的是人!

五十五 金山西見煙塵飛5第十四章 抗旱救災(一)一三一 孤家寡人九十一 決戰7二十三 倍受打擊四十六 楊夢龍剿匪記3五十四 新的防禦體系第六十六章 準備工作第五章 收穫一零九 雙勝七十三 嗆死你!十二 經濟(下)一一三 分贓一零三 封侯第二章 開始採鹽四十九 謀劃一二零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五十章 惡戰(一)第四十八章 開打(下)第三章 秋後算賬2第五章 興師問罪十七 破關1四十五 河洛風雷8一四四 強軍第三章 夷陵叛亂 3第四章 雄心勃勃,不過只有三分鐘四十六 吳淞口大海戰1第二章 荒野驚魂八十七 坑爹膠第五十九章 名將第四十四章 拔雞毛(上)九十一 決戰7八十三 土豪一二一 此消彼長第六章 朝天子6一四八 長談2第九章 總算回來了六十四 結怨十五 藍翔……不,南陽技工學校八十一 小人報仇,從早到晚一零一 血海四十八 第十九層地獄(中)八十八 決戰4十七 破關1三十九 擴充騎兵的天才設想一零四 黑色風暴六十九 橫掃千軍4第四章 美麗新世界4三十五 還欠頓打三十六 皇太極的煩惱2四十四 兩個二貨湊一對(上)二十五 練兵(上)一零六 封賞一一二 底線四十五 結盟8三十九 血戰吳淞口3四十 知府大人來襲(下)十九 果然不靠譜二十三 強制拆遷一零九 戰略3七十七 震動三十一 大遷徙六十四 時間差第八章 新朝氣象3十九 各方反應一四六 解決流寇11五十五 求包養一一八 判斷第十五章 抗旱救災(二)六十七 小夥伴們都驚呆了(三)六十六 小夥伴們都驚呆了(二)一二八 練兵狂人四十六第八章 土豪第二十二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七十四 騎兵牆五十八 各有各的打算六十二 負隅頑抗十八 大婚二十七 秘密武器第二章 朝天子2七十三 決戰8一四四 解決流寇9第十一章 計劃四十六 陽泉,死戰10第六章 又見追債二十五 練兵(上)七十二 倒黴的韃子九十七 危如疊卵第七十章 賞賜二十一 生命不息,作死不止一一四 刺殺一二一 坑人是門技術活(上)第四章 雄心勃勃,不過只有三分鐘第七章 後裝線膛炮三十二 唐世孫的憂慮五十六 麻煩來了十一 嗑瓜子決策八十四 財政危機一一七 雙雄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