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

昌平縣的百姓撤離後,縣城已被天津鎮調來的大明守軍填滿。

巢丕昌走在街上。

沿街的軍官、士兵,紛紛對着巢丕昌恭敬行禮。

在許多百姓看來,巢丕昌屬於貪官、昏官。不過在天津鎮的將士看來,巢總兵還是比較不錯的上司。

天津鎮的駐地是在天津,而天津的北方糧食運轉之地。糧餉、待遇方面,天津鎮可以與京營、關寧軍相提並論。

唯一的問題是,天津鎮並沒有經歷過什麼惡戰。缺乏實戰經驗錘鍊的天津鎮,自然算不上什麼精銳部隊。

這倒不是巢丕昌軍閥習氣、保全實力。事實上,在天津的軍隊,直接被朝廷遙控,天津總兵是不可能有本事做軍閥的。所以,巢丕昌最熱衷的並不是訓練士卒,而是辦法貪污掉天津鎮的糧餉。天津鎮三萬人,哪怕是每名士兵身上盤剝3兩多銀子,一年也能夠撈十萬兩以上。

當然了,撈取銀子手段的並不僅僅是剋扣軍餉、私賣軍器。組織軍隊,從長蘆鹽場弄一點私鹽販賣,也是天津鎮的一大財源。

天津鎮的士兵,與其說是士兵,不如說是一批在黑心商人手下做工的夥計。巢丕昌就是天津鎮這個大商號的掌櫃!

巢丕昌目光所及。

滿街的兵將,有的在聚賭,有的在和妓*女嬉玩。兵器、衣甲,亂拋一地,毫無身在前線戰場的意識。

原本,巢丕昌想要叱喝,不過轉眼又搖頭。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本身他自己上樑不正,如何能讓這些下樑不歪?

巢丕昌面色平靜,但是心中卻是掀起了波瀾,年紀越老,越容易回憶生平。巢丕昌已是年近五十歲,從一名粗鄙的小卒出身,年輕時他倒是擁有大志向,苦讀兵書、勤練軍陣,希望能夠建功立業,報效君王。

不過,青年時的巢丕昌在關寧軍中歷練,也參與過薩爾滸之戰,十萬精銳大軍被韃子五萬兵馬徹底擊敗,遼西之地不復爲大明國土。此後,關寧軍龜縮在遼東,更是敗多勝少。隨着經歷戰事越多,官越做越大,巢丕昌熱血逐漸消散。

見友軍遇難不救,見敵軍潰而不追。喝兵血、殺良冒功,用貪污來的錢財,賄賂上司。喪失了底線後,他一路平步青雲。於是,四十多歲熬成了天津鎮總兵官,此後,能貪更多的錢,擁有更多的靠山......

不過,用錢賄賂的靠山也並不靠譜,臨到朝廷調兵遣將時,巢丕昌也被調往了前線。

“如果,回到從前,還會走這條路嗎?”巢丕昌捫心自問。

很快,他搖頭了!

武人,在大明朝僅僅是棋子。

軍隊的腐化,本質是整個體制,已經爛到骨子裡面去了。

大明朝武將的巔峰就是總兵,總兵是一品武將,不過哪怕是三品文官,也足以統領一品武將。

而一名四品五品的太監,也能夠死死的壓制文臣。太監一般品級都不高,據說,劉伯溫預測“八千女鬼亂朝綱”,朱元璋認爲劉伯溫所指“女鬼”是宦官。於是,朱元璋刻意壓制官宦權利,使得明朝宦官,也是就宮中的內臣,最高只能是四品官。哪怕是司禮監掌印太監,相當於宰相級的大佬,其實也僅僅是四品官。

而燕王朱棣,在謀朝篡位時期,一堆文韜武略的太監們,幫他打天下。所以,朱棣認識到,太監也是能文能武,並且對於主上更爲忠心。所以,到了燕王登基成爲永樂皇帝之後,便不斷的提高了太監的權利。

司禮監權利逐步能夠與內閣抗衡,御馬監成爲了直接統帥30萬天子親兵,以及太監掌管了軍隊的錢糧補給。由於閹黨的能量不斷膨脹,所以纔會出現了劉瑾、魏忠賢這等權傾朝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官。

文官、武將、太監,這三者皆會貪污掉一部分軍費。而這三者之間,往往又內耗嚴重,不能同心協力,自然是讓大明軍隊各部,陷入了混亂、無序之中,容易被韃子各個擊破。

巢丕昌在清風樓前,久久不入。

清風樓掌櫃王澤瑞卻是堆着笑容迎道:“巢將軍,稀客啊,小的前不久,新買來幾名滿蒙異族姑娘,也是別有風韻,不知道大人......”

巢丕昌擺手道:“女人本官見的多了,心有餘力不足啊!王掌櫃,咱們今天喝酒,談談前幾天你說的那件事。”

“那件事?”王澤瑞一愣道。

“就是.....恩,哼......”巢丕昌含含糊糊,不想說的太明白。

王澤瑞警惕看了看四周,道:“裡面請,詳談.....”

兩者入了一間地下密室中。

那密室,四周都是用鑄鐵做制。

此時這個時代,鐵還是比較貴重的物品。一般家庭除了少數的鐵製品用具之外,還奢侈不到用鐵製密室的程度。

入了密室後。

密室並不是太大,不過是十多平米。關上門,除了通風口之下,隔絕內外,很難竊聽其內動靜。

“咱僅僅是一個小人物,不過咱東家在大明朝與總督、巡撫把酒言歡,而到了大清國那邊,也能隨時見大清的皇帝、重臣。”王澤瑞笑道,“做生意講究多一條朋友多一條路,咱東家便是深蘊其道。大明、大清,任誰當家做主,都不會影響我東家的賺錢。將軍,這大明是風雨飄搖的亂世,誰知道未來天下是誰家所有。您早作打算,多結交一些朋友,無疑的非常英明的決定.......”

巢丕昌連忙解釋說道:“咱可並未打算降清,也絕不會背叛大明......”

“瞧您說的,怎麼能說叛變呢,交朋友而已!咱大清向來優待朋友,您接受大清的友誼,大清自然將您當做朋友。多一個朋友,將來多一條出路.......”王澤瑞說道。

“好吧。巢某希望通過王掌櫃給那邊傳個信。大清不犯我昌平,我昌平絕不會犯大清。至於大清攻打居庸關,或者是兵臨京師,咱也一概不知——上面給我的命令僅僅是死守昌平!”巢丕昌心浮氣躁的將自己的底牌給攤開。

強烈推薦:

第201章 香水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233章 菸草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77章 年假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77章 創刊(一)第241章 問策(三)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77章 創刊(一)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263章 返航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86章 獨石口(四)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137章 探病第191章 鎮壓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11章 射擊訓練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48章 銀荒第86章 獨石口(四)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226章 鋼鐵的價值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48章 銀荒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98章 情報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60章 棱堡(二)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59章 棱堡(一)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162章 貨幣第226章 鋼鐵的價值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183章 暗流(四)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162章 貨幣第253章 願賭服輸第73章 民心沸騰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180章 暗流(一)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