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寧遠城外的戰鬥

對一支軍隊來說,士氣最爲重要。士氣若在,哪怕面臨極大困難,也有挺過去的勇氣。而且,博洛還有一個必須出戰的理由,那就是山海關的代善部。

在山海關還有代善率領的五千清兵,雖然都是一些老弱兵卒,卻也是大清重要的力量。畢竟整個大清所有男丁加起來也就四萬餘人。

而若不能擊潰這兩萬明軍,代善所部將再無撤退之可能!

所以當博洛提到代善和那五千八旗兵時,濟爾哈朗也只能同意和明軍大戰上一場。

經過商議之後決定,由博洛帶着兩萬軍隊前去和勒克德渾會合,負責擊潰那支明軍。而剩下的一萬人則由濟爾哈朗帶領,依然守在寧遠城外,保持着對寧遠的威懾。畢竟還有很多百姓沒有安然越過寧遠。

“王爺。我帶軍走後,大軍營地依然保留,您多樹立旗幟,擺出大軍尚在的模樣,以迷惑寧遠的明軍。”博洛對濟爾哈朗道。

畢竟就留下一萬人,若是被寧遠的明軍察覺,必然會前來進攻。

“你放心。若是明軍敢來進攻,就算只有一萬人,本王也能擊敗明軍!”濟爾哈朗慨然道。他也是百戰沙場的老將,當年率軍打過蒙古,攻過大明,又豈會害怕!而且,關外還有五六千八旗兵聚集在海州一帶,已經接到命令前來支援。

趁着夜晚,博洛帶着兩萬八旗兵悄悄的出了營,向着西南方向而去。

清軍大舉出營,不可能沒有動靜。寧遠城下的明軍得報後還以爲清軍有夜襲的打算,開始緊張的堤防着。誰知一直到了天明,也沒有清軍前來。

“奇怪,昨晚清軍到底怎麼了?”看着遠處清軍的營地,吳平心中非常疑惑。

“將軍,今天清軍營地很平靜啊,好像沒有進攻咱們的打算。”營正侯毅道。

是啊,是有些平靜,吳平舉着千里鏡望去,就見清軍大營旗幟招展,營內守備森嚴,也看不出什麼異常,不過就是覺得那裡不對勁。清軍昨夜動靜很大,爲何現在如此平靜?

直到中午的時候,有信使從覺華島前來,報告了吳平山海關那邊的消息。吳平這才知道,原來金鑫正帶着軍隊攻來。

“糟糕,清軍大部肯定是去進攻金鑫去了!”吳平頓時明白了過來,“必須得給金鑫送信,告訴清軍要進攻他的消息!”

“清軍夜裡便走了,已經大半天時間,而且現在道路爲清軍所阻,咱們即使派人去送信,怎麼能躲開清軍的攔截?”侯毅卻道。

“走海路,你立刻原路返回,讓覺華島派出快船,繞到清軍前面,去給金鑫送信!”吳平吩咐信使道。

眼看着信使狂奔而去,吳平轉過臉來,開始下令,“既然清軍大部去進攻金鑫,那城外清軍大營裡便沒有多少軍隊,這正是咱們的機會!”

侯毅聞言大喜:“將軍您下令吧,我願帶隊爲先鋒,向清軍大營發起猛攻!”

吳平笑道:“不急,清軍不是想給咱們玩陰的嗎,好,老子就陪他們玩一玩!侯毅,我給你五千軍隊,你帶兵出寧遠向東一路進攻。”

“將軍,清軍在咱們西北方啊,爲何向東?”侯毅不解道。

“我沒讓你去攻打清軍,而是讓你帶部去截殺滿人百姓。滿人現在正急着往關外撤退,本來三萬清軍主力在,咱們不敢輕易離開寧遠對付他們。現在清軍自己找死,非要去對付金鑫,我看他們還怎麼護住他們的百姓!”吳平冷笑道。

“是,將軍!”雖然對派自己去追殺平民百姓不太情願,侯毅還是答應了下來。

“不要不情願,寧遠東北便是錦州,便是遼東,那裡還有好幾千清軍,很有可能被滿清朝廷調來支援。”吳平告誡道。

“是,我會小心的。”聽聞很可能遇到滿清軍隊,侯毅這才喜笑顏開的離開了。

侯毅帶軍離開了,吳平立刻開始進行部署。寧遠城內的軍隊都被調出城來,只留下一千士兵守城。這樣,吳平手裡還有一萬五千餘人,悉數部署在城外。不過他並沒有立刻進攻,而是在等待着時機。

“什麼,一支明軍出了寧遠,向東殺去?”清軍大營,接到報告之後濟爾哈朗大驚。

幾十萬滿清百姓正在撤退的路上,走的最遠的也剛剛到了錦州,若是這數千明軍追殺過去,還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會慘死在明軍手裡。身爲滿清攝政王,他又豈能眼睜睜看着這種事情發生?

“王爺,給博洛貝勒送信吧,讓他帶兵趕緊回來。”一個屬下緊張的道。

“慌什麼?”濟爾哈朗訓斥道,“博洛出兵已經一日時間,說不定快要和明軍幹上,豈能輕易返回?明軍有什麼好怕的,咱們不是還有一萬軍隊嗎!”

濟爾哈朗當即下令,分出三千八旗前去追擊,保護正在撤退的百姓。他自己則帶着剩下的七千軍隊悉數出營,於壕溝前列陣,威懾寧遠的明軍。

眼看清軍出營,吳平帶着一萬五千大軍也在壕溝內部列陣,和清軍遙遙對峙。

看着遠處嚴陣以待的明軍,濟爾哈朗冷笑着,明軍竟然分兵進攻大清百姓,豈不知關外的五千八旗已經到了錦州,正在兼程趕來,和自己派出的三千八旗兩面夾擊,滅掉這支明軍毫無問題!

“呵呵,狗日的滿躂,想和老子玩陰的!”看到清軍出兵追擊侯毅部,吳平冷笑了起來。當即又分出五千軍隊向東,向那支清軍追去。剩下的一萬人向着清軍大營壓去。

“轟轟轟”明軍火炮率先開火,數十顆炮彈飛入清軍陣列,拉開了大戰的序幕。

在吳平的指揮下,一萬明軍分成三部,向着清軍緩緩逼去。

而對此時的濟爾哈朗來說,已經沒有辦法再分兵去增援派出的那三千人,因爲他手中只剩下七千士兵,再分兵的話就沒有充足的兵力守住本陣。

殺吧,先擊退面前這支明軍,再分兵前去保護撤退的百姓,濟爾哈朗很快拿定了主意,開始指揮軍隊和明軍交戰。

明清兩軍再次隔着壕溝交戰在一起,箭矢紛飛,彈雨如幕,隔着一道窄窄的壕溝開始對射。

當然,這道壕溝根本無法阻擋大軍,事實上在前些天的戰鬥中,壕溝早就被填的足以正常通行。

濟爾哈朗心憂撤退的百姓,指揮手下率先發起進攻,越過壕溝和明軍廝殺在一起。

雙方的兵力一方七千,一方一萬,明軍的數量還要多一些,可論戰鬥力卻不如八旗兵,幸虧吳平手下有三千精兵爲中堅,這才勉強擋住清軍的攻勢。

寧遠城的西面,明清兩軍激烈交戰着。寧遠城以東,戰鬥也已經打響。眼看着一支五千人的明軍追來,出擊保護百姓的那三千八旗兵立刻調轉頭來,嚮明軍發動進攻,雙方交戰在一起。

明軍以方陣相迎,採取守勢,抵擋着八旗兵瘋狂的攻擊。吳平的這些手下大部分是剛加入軍隊不久的膠東兵,加入軍隊也纔不到一年時間,雖然經歷了嚴格的訓練,也有了數個月的戰鬥經驗,可是和真正的八旗兵相比,戰鬥力着實弱了一大截。

畢竟,和職業軍人從小訓練的八旗兵相比,剛從農民變成軍人的明軍根本無法與之相比。

不過靠着嚴格的訓練,靠着列成的嚴密陣列,明軍依然死死當着八旗兵的進攻。

八旗兵的弓箭非常厲害,箭矢不時從明軍盾牌縫隙飛入,射入明軍身體,不時有明軍慘叫着倒在箭下,然後被拖到陣中,後面的士兵立刻補上前來,保持着方陣的完整。

方陣裡,明軍火銃手也還以顏色,不過火銃破甲能力雖強,射速實在太慢,根本壓制不住清軍,相反卻不時有火銃手倒在清軍的箭下。

明明人數五千人,是清軍的將近兩倍,卻被清軍壓着打。

“哈哈哈”眼看着用不了多少時間就能擊破明軍防禦,清軍帶隊的梅勒額真狂笑了起來。

就在此時,一個清軍哨探騎着快馬狂奔而來,“額真大人,明軍從東面殺來了,咱們很快要遭到明軍夾擊。”

“什麼?”梅勒額真大驚失色。

“快,快,加快速度!”侯毅焦急的催促着,五千士兵快速行進着。

率兵出擊,做出追殺滿清百姓的態勢,事實上也真的殺了逃到寧遠東面的不少滿清百姓。可這只是迷惑清軍罷了,吳平派他出擊的真正目的是調動城外的清軍,創造擊敗清軍的時機。

而現在,一支清軍追殺了過來,時機終於來了,先吃掉這支追擊的清軍,再返過頭來和吳平將軍夾擊寧遠城外的清軍主力,如此大勝可期!

侯毅帶兵出城也就十多裡,一路返回趕到戰場時也就下午時分,而此刻,三千八旗正壓着五千明軍進攻,明軍戰陣眼看着搖搖欲墜。

“殺啊!”顧不得休息恢復體力,侯毅立刻指揮軍隊發起進攻。

“砰砰砰”火銃兵在前,向着清軍射出如雨點般的彈幕,三疊陣展開,前排的火銃兵射過,後排的火銃手立刻向前繼續射擊,射出的彈幕連綿不絕,分兵迎擊過來的清軍紛紛倒地。

五千士兵,有火銃手一千五百人,分成三排輪換射擊。彈雨是如此的密集,梅勒額真分出的一千八旗兵根本無法阻止明軍的進攻,還未和夾擊的這支明軍短兵相接,已經被射殺三四百人,剩下的士兵膽色已寒!

火銃兵,在這個特殊的戰場,終於發揮出了它的威力!清兵雖然有弓箭兵,在遭到明軍兩面夾擊的情況下,能調動的弓箭兵數量有限,根本壓制不住明軍火銃手。

見侯毅帶兵返回,正在和清軍激戰眼看就要崩潰的明軍士氣頓時大漲,現在己方人數遠多於清軍,又是兩面夾擊,正是殲滅清軍立大功的時候!

“額真大人,撐不住了!”一個清兵滿臉鮮血的跑了過來,向梅勒額真稟告道。

不需要他再多說,梅勒額真已經看到阻擋的那一千士兵已經被射殺的寥寥無幾,而大隊的明軍步兵正從兩翼包抄過來。

“快去給輔政王送信,告訴他這裡的狀況!”梅勒額真喊過一個手下,命其去給濟爾哈朗送信。自己逃是逃不了了,但至少需要把這裡的情況告訴濟爾哈朗,明軍滅了自己以後,肯定會回師寧遠城下,夾擊濟爾哈朗本部。

除了火銃兵正面強攻以外,侯毅又分出了兩支人馬從兩翼包抄,將近一萬明軍把不到兩千的清兵四面包圍,猛攻不休。

很快,隨着最後一個清兵被殺死,戰鬥終於停了下來,兩支明軍會合在一起。

“侯參將!”援兵營正向侯毅見禮,“咱們是不是立刻返回寧遠增援吳將軍?”

侯毅看了看天色:“天馬上要黑了,距離寧遠還有六七裡。等到咱們趕到戰場,戰鬥肯定早就結束了,清兵已經知道了這裡的事情,不會再等着咱們去夾擊。”

清軍不是傻子,被吃掉了一支軍隊以後,哪裡還會幹等着被繼續幹掉,這點大家都懂。

“可是吳將軍還在和清軍激戰。”營正猶豫道,雖然明知道即便現在趕回也趕不上趟,可主將在和清軍大戰,自己至少得表明一個態度。

侯毅不禁笑了:“你這便返回吧。”

“侯參將你呢?”

“我在這歇口氣,然後掉頭去追殺滿清百姓!”

天色已經黃昏,營正依然帶着手下行走在回寧遠的路上,六七裡的路程看似不遠,對一支打了半天的軍隊來說,卻很漫長。

不過營正不急,因爲根本聽不到廝殺聲,說明寧遠城外的戰事也已經停歇了下來。

果然,當他帶兵趕回寧遠時,戰鬥已經結束。

聞聽派出追趕的軍隊落到明軍的陷阱,濟爾哈朗知道中了計,果斷的下令軍隊後撤,和明軍結束戰鬥。

而打了大半天,也無法擊敗清軍,明軍也已經力疲,天色又暗了下來,吳平也沒有下令追趕。戰鬥就這樣結束了,吳平帶兵返回了寧遠城下營地。至於濟爾哈朗,損失了三千士兵之後,相對明軍處於絕對劣勢,不敢在寧遠多留,趁夜帶兵西追趕博洛去了。

第301章 末路第719章 形勢險惡第684章 破岳陽第353章 各司其職第868章 寧遠第五十五章 要做生意的公主第496章 鄭森第483章 定計第951章 鄭芝龍要談判第699章 西軍攻打九江之始第657章 殺人立威(加更)第664章 百炮齊發顯神威第208章 陳越論農商第578章 秋後算賬第923章 天理循環 報應不爽第355章 號脈第475章 跑路的劉能第六十章 鎩羽而歸第726章 飯食飄香千騎卷平岡第1030章 商稅第418章 朱三太子的消息第438章 戰爭越來越近了第730章 郝鄭兩家再聯合第377章 朝廷大事(4000字大章)第771章 該殺的殺第199章 落寂第706章 流言第803章 冬季攻勢第679章 自薦第267章 武邑縣第614章 山東遷民第348章 無可奈何的史可法第二章、必須要賺錢了第710章 突飛猛進破臨江第740章 儲君之爭第一百六十二章 畫風突變第338章 巧舌如簧侯方域第209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朝堂第1028章 中舉第362章 幺蛾子第526章 制衡第754章 談判(第一更)第三十五章 當衆打臉第576章 不要肆意妄爲第395章 恐慌第424章 板甲第492章 石橋激戰第592章 義薄雲天第339章 撥亂反正看吾輩第705章 朱聿鍵的野望第483章 定計第248章 毒蛇第940章 爵位大派送第770章 入城第864章 圍攻復州第546章 賣地籌餉第448章 固鎮之戰第198章 喀爾喀部落(第三更,求訂閱求打賞)第二十六章 推銷第661章 攻佔湖口第769章 叫不開的城門(第二更)第738章 內閣的決定第二章、必須要賺錢了第888章 醞釀第567章 陳越言志(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473章 抉擇第487章 死神的鐮刀第849章 處置第367章 毆打第460章 攻防第454章 漢陽易手第280章 形勢第925章 這一仗不得不打第440章 歸德風雲第346章 兵圍魏國公府第764章 南京攻略第1024章 牧齋公的選擇第242章 荒誕第961章 鄭芝龍之死第538章 敗局已定第212章 天津巡撫第485章 殲滅第八十八章 一統北京蜂窩煤第640章 變第一百五十章第791章 江西巡撫閻應元的奏疏(第一更)第719章 形勢險惡第1013章 鄭森反了第845章 糧餉危機第518章 援兵到第634章 荷蘭人投降第599章 李國助的建議第451章 顧君恩獻策第263章 撤退第995章 解釋第597章 顧君恩的建議。第676章 閻應元帶兵出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