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吳三桂歸降

吳三桂當年打開山海關迎清兵入關時,手下擁有關寧軍四萬餘,當時是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其若是投降李自成,便是多爾袞帶着十萬大軍入侵,想打下北京也非常難。

可是李自成到底缺少雄才大略,看不清天下形勢,一連串的勝利使得順軍上下極度膨脹,不僅沒把吳三桂放在眼裡,甚至還瞧不上關外的清軍八旗兵,於是乎一片石大戰順軍折戟沉沙,大好的形勢一朝盡喪。

而吳三桂投降滿清之後,雖然被封爲平西王,看似得到了滿清朝廷的重用,其實過得也並不如意。在滿清朝廷的命令下,他手下的軍隊被勒令汰減老弱,從四萬多降到了一萬餘人。而他軍隊的家屬又被滿清朝廷勒令從關內永平府遷回寧遠老家,然後滿清朝廷任命滿清貴戚帶領八旗兵守住山海關。

山海關在滿清朝廷手裡,寧遠外面便是滿清的老巢遼東,寧遠等於是夾在清軍腹地之中,形同人質一樣。

所以,吳三桂及其手下根本不敢亂動,哪怕是南伐之時幾乎走到了絕境,吳三桂還是帶着手下殺回了北方,絲毫沒有重投大明的打算。

然而現在情勢卻發生了突變,當範天宇到達吳三桂軍中,見到吳三桂送上手裡的書信之後,吳三桂的臉色大變。

書信是大明齊王陳越所書,要求吳三桂帶着所部棄暗投明,可以赦免其昔日罪過云云。

吳三桂只是看了陳越書信一眼,便放在了一邊,目光盯在其他幾封書信之上。

有兩封是吳三桂妻妾所書,其筆跡吳三桂熟悉無比,另一封卻是寧遠遊擊孟勇所寫。三封信幾乎都是一個意思,那便是告訴吳三桂,寧遠已經被明軍攻下,他的家屬還有手下軍隊的家屬都落到了明軍手中。

“範公子,你們範家向來和大清關係良好,身爲大清國的皇商,什麼時候竟然又投靠大明瞭?”

吳三桂心中劇動,臉上神色卻絲毫未變,隨手把書信交給身邊的幕僚李友鬆。

“平西王,我範家不過是生意人,身處亂世若浮萍,完全身不由己,”範天宇苦笑道,“爲了保全家族,很多時候不得不做一些不得已的選擇。

滿清對我範家不薄,可我範家這些年也幫助過滿清不少,雙方合作不過是一場生意,現在大明強勢,選擇和大明做生意也是理所當然。”

吳三桂擺擺手,令人把範天宇帶了下去。

“李先生,劉先生,這事是真是假?”範天宇下去,吳三桂終於露出慌亂之色。

“王爺,書信筆跡是否二位夫人的?”李友鬆問道。

吳三桂點點頭:“是她們的。難道寧遠真的丟了?這怎麼可能!”

李友鬆道:“從孟勇書信來看,明軍是乘坐海船從登州攻打寧遠,明軍水師強大咱們都知道,南伐之時,多鐸和阿濟格兩路大軍便是敗在明軍水師之下,從登州攻打寧遠這樣的戰略實現起來不是太難。”

吳三桂:“可是爲何咱們卻沒有收到一點信息?”

負責情報工作的幕僚劉泰林說話了:“很明顯,消息被封鎖了。明軍是三月初浮海攻打寧遠,現在已經四月份,時間已經一個月了,咱們竟然一無所知,除了消息被封鎖再無第二種情況!

“劉先生的意思是?”

“很明顯,攝政王他不願讓咱們知道消息。要不然咱們怎麼可能一無所知,還要明軍派人告訴咱們才知道。”劉泰林嘆道。

“如今爲之奈何?”吳三桂失魂落魄的坐着,喃喃的道。

“王爺,事關重大,咱們必須確認消息的真假,僅憑几封信卻是不成。”李友鬆冷靜的道。近萬大軍的身價性命,豈能僅憑几封信便輕易決定,這件事必須搞個清楚。

“唉!”吳三桂長嘆口氣,“先生去吧。”

李友鬆向吳三桂行了禮,轉身出了大帳。

一處小帳裡,範天宇正愜意的喝着茶水,想想來前齊王陳越的許諾,他的心裡便火熱無比。

若是能促成吳三桂軍歸降,不管範家如何,自己前途一片光明。

“天宇兄,我要知道事情詳細經過。”李友鬆走進了帳篷,直接對範天宇道。

“詳細經過,難道那幾封信沒有寫清楚?”範天宇疑惑道。

李友鬆搖搖頭:“幾封信說明不了什麼,信可以僞造!”

範天宇點點頭:“我明白了,你們是要見到人證是吧,沒問題,齊王軍中便有,平西王的夫人陳氏便在齊王軍中。”

李友鬆大驚:“你說的是?”

“就是陳圓圓,當初平西王不是沖天一怒爲紅顏嗎?齊王讓我問問平西王,昔日的血性還在否?會否爲其妻妾家人再來個沖天一怒?

李先生,大戰將起,咱們都知道沒有那麼多時間墨跡,你們若是不信儘管派人跟我到臨清去便是。

不過齊王讓我轉告你們,機會只有一次,他沒時間陪你們玩。因爲即便沒有你們,他也有絕對的把握擊敗清軍!不過你們若是肯臨陣投降的話,齊王會饒恕你們昔日的罪過。若是執迷不悟,新賬老賬一起算,你們所有人都不能活命不說,你們這些將領的家屬也都會受到牽連!”

範天宇昂着頭,轉述着陳越的話,心中無比的激動。在往日,像李友鬆這樣的人何曾拿過正眼看自己,現在卻可以假齊王之勢訓斥他們,這個感覺真爽。

李友鬆看了範天宇一眼,轉身出了小帳。

“先生,怎麼樣?”吳三桂殷切的看着進帳的李友鬆,他多麼希望這消息是假的,是明軍施展的詭計。

“王爺,範天宇說,小夫人現在正在臨清城中,說咱們可是隨時派人跟他去臨清。”李友鬆垂頭喪氣道。

圓圓在臨清?吳三桂就是一驚。

劉泰林道:“王爺,友鬆兄,事情假不了。咱們還是商議一下對策吧。屬下以爲,咱們應該儘快派人隨範天宇去臨清,見見小夫人,再和陳越商議歸降之事。”

李友鬆:“陳越這一手太毒,拿住了咱們的軟肋。咱們除了歸降大明已經無路可走。

寧遠被攻佔,將士們的家屬都落在了明軍手中,消息一旦傳出,必然引起士氣大降,沒人再願和明軍作對。”

劉泰林:“是啊,而且以後咱們也得不到滿清朝廷的信任,消息被封鎖便是明證。即便咱們忠於滿清,多爾袞他們肯定也不會再信任咱們,因爲咱們的家屬都在明軍手中,他不知道咱們什麼時候會反正。”

兩個幕僚你一句我一句分析着,吳三桂咬着牙神色猙獰。

返回大明,對吳三桂這樣的武將來說對大明哪裡有絲毫的忠義之心,要不然當初他也不會先投降大順後投降大清。

誰給的利益多他便跟着誰幹,不僅是吳三桂,大明的大多數武將都是如此。

相對於大明來說,吳三桂其實更喜歡大清,因爲滿清朝廷遠比大明慷慨的多。明朝皇帝吝嗇的很,哪怕快要亡國了急需關寧軍救援,崇禎皇帝才肯封他個平西伯的爵位。而滿清朝廷卻封了他平西親王,並許諾一統天下後會封藩一省之地給他。

吳三桂不懷疑清廷會食言,因爲他知道滿洲人數實在太少,以數十萬的總人口統治億兆大明百姓,就必須依賴像自己這樣的漢人。所以一直以來,吳三桂都真心實意的爲滿清朝廷賣力,並真心希望滿清能夠一統天下,自己也好做一個名副其實的異姓藩王。

然而氣數已盡的大明竟然出現了一個陳越,幾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懸崖邊的大明,然後發兵北伐把大清逼到了絕路。

現在滿清佔據的大片土地被明軍收復,八萬八旗兵被陳越逼得進退失據。即便是這樣,吳三桂也沒想着重歸大明,可是卻得到了寧遠被明軍攻佔的消息。

吳三桂自己有野心,卻做不到滅情絕性,他知道若是自己不聽陳越的話,等待妻兒的將是極其悽慘的命運。

而且即便自己一意孤行,李友鬆、劉泰林乃至營中的將士又有幾人還會繼續聽自己的?所以,自己已經沒了選擇。

“派人去臨清和齊王陳越談判,咱們可以重歸大明,但也必須保證咱們的利益.......”

李友鬆和劉泰林還在喋喋不休的討論着下一步的動靜,吳三桂已經那定了主意下定了決心。

“李先生,我這就寫封信,麻煩你帶着信隨同範天宇去臨清城面見齊王,向齊王請罪,並表述我重歸大明之決心!”吳三桂打斷了二人的談論,斷然說道。

“不是應該討價還價一番嗎?”劉泰林愕然道。

吳三桂搖搖頭:“討什麼價,既然只有歸降這一條路,便只能示之以誠,如此才能給營中將士找一個出路。討價還價只會增加咱們在齊王心中的惡感。”

劉泰林還在發愣,李友鬆已經明白了吳三桂的意思。

“王爺英明,只要咱們在剿滅多爾袞八旗兵的戰鬥中立下功績,以前的一些過錯便能消除,齊王應該會繼續依仗王爺,依仗咱們關寧軍,討價還價確實落了下乘。”

吳三桂搖搖頭,黯然道:“以後不要再喊什麼王爺了,以後再也沒了什麼平西王!”

吳三桂非常果斷,決定歸順大明之後,立刻便派李友鬆化妝隨同範天宇去往臨清。

現在清營雖然有五萬軍隊,但騎兵就三千餘,其中多爾袞的驍騎營親兵不能亂動,哨探這樣的事情只能交給吳三桂手下騎兵去做。

李友鬆和範天宇扮做出去哨探的騎兵,在接近臨清時離開了隊伍,徑直馳入明軍勢力範圍內。

陳越在臨清城中接見了李友鬆,看着吳三桂的書信臉上露出了微笑。吳三桂書信中很是謙卑,以罪臣平西伯的名義稱呼他自己,口口聲聲說以前爲了報順賊攻陷北京崇禎殉國之仇,爲了國仇家恨這才借兵剿匪。然而滿清狼子野心,入關之後佔據了北京,控制了關寧軍將士的家屬,吳三桂不得已只能繼續和他們虛與委蛇。現在上天保佑,齊王您派出軍隊收復了寧遠,解救了關寧軍將士的家屬,吳三桂對此表示深深的感謝,併發誓會聽從齊王的調遣,會繼續爲大明效力,云云。

對吳三桂的選擇,陳越一點都不意外。滿清勢窮,寧遠被自己收復,吳三桂手下家屬都在自己手中,除了投降吳三桂已經無路可走。

“齊王殿下,聽聞平西伯的小夫人在您軍中,在下想見一見夫人,不知可否?”李友鬆向陳越提出了請求。

陳越點點頭:“當然可以,來人,令李先生去見陳夫人。”

手下人帶李友鬆去了,看着他的背影,陳越微笑着搖搖頭。吳平佔據寧遠之後,派船隻把吳三桂的家屬運往登州,可是不知出於什麼心理,竟然讓人把陳圓圓隨着報信的使者單獨送到濟南。陳越仔細想了想,好像吳平離開聊城前,自己和他提過一嘴陳圓圓,這廝便把她送了過來。

爲了好奇,陳越自然去看過陳圓圓,想看看是多麼的國色天香。於是他便被震撼了,陳圓圓長得果然極美,論姿色比寇白門還要勝出一籌,陳越幾乎沉淪了,憑藉強大的毅力才剋制住自己。

乖乖個隆,難怪劉宗敏和李自成明知吳三桂擁兵數萬對大順極爲重要,卻還要強佔陳圓圓。難怪吳三桂會衝冠一怒爲紅顏,不是沒有道理!天下第一美人果然名不虛傳!

不過欣賞之後,陳越卻沒有佔有的心思。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過陳越更愛的是這萬里江山。

不過有了陳圓圓,應該能使吳三桂歸降。有了近萬關寧軍歸降,擊敗多爾袞的把握將更大一些。

所以,陳越才帶着陳圓圓到了臨清,當做是對付吳三桂的一張王牌。

書信可以僞造,人卻不能,見過陳圓圓,對寧遠失陷之事李友鬆再無懷疑。

陳越便把下一步的計劃以及對吳三桂的命令詳細說了,然後派人把李友鬆送出臨清。

ps:四千字就不分開了。

第633章 大明之強你們紅毛鬼無法想象第547章 水水第671章 陷阱第916章 巍然不動第948章 公主也可監國第191章 凱歌第954章 我明白了(第二更)第470章 清軍突來朝堂驚第946章 安排(加更)第九十五章,腰牌第932章 從龍之功的誘惑第931章 大軍凱旋入京師第206章 崇禎十七年就要來了第二十二章 買場地第557章 準第467章 萬箭齊發顯神威第一百零八章 戰後總結第651章 我心向明月第260章 南下之策第八十八章 一統北京蜂窩煤第375章 人才奇缺第243章 忠臣和識時務者第789章 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監國公主第818章 揮軍濟南第303章 坤興公主的心事第425章 比賽中第955章 崩掉幾顆牙齒再說(第三更)第874章 彈指間,三百韃騎灰飛煙滅第819章 對峙第371章 朱國弼的禮物第550章 拒接聖旨第259章 回師天津第594章 襲擊第822章 綠營諸將第471章 碧血照丹青第528章 吳三桂和鰲拜第九十四章 考覈(下)第454章 漢陽易手第584章 給誰賣命都一樣第670章 反間計第1002章 抵達揚州第847章 霸氣的坤興公主第337章 劉澤清之死第591章 本國公定會爲你做主第649章 破口大罵第212章 天津巡撫第945章 以待來日第1035章 取澳門第803章 冬季攻勢第458章 進兵第306章 崇禎的心思第691章 尾韻第620章 荷軍來攻第598章 這個荷蘭人太討厭了第841章 洪承疇被俘第369章 人生如戲第348章 無可奈何的史可法第640章 變第922章 榮華富貴就在眼前第961章 鄭芝龍之死第554章 倉促北伐不可取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房山第924章 殺滿躂啊第273章第476章 襲擊第475章 跑路的劉能第722章 瘋狂的張獻忠第840章 雪後第730章 郝鄭兩家再聯合第689章 破軍斬旗第605章 席捲山東第1040章 援兵的到來第193章 範天宇第639章 達成協議第一百五十八章第239章 坤興哭了第284章 福王“登基”第488章 輝煌的戰果第778章 朝廷誰主?(第二更)第802章第969章 鄭森談兵第664章 百炮齊發顯神威第566章 對頭要來杭州第689章 破軍斬旗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山軍進駐礦區第351章 起駕第659章 閻應元守吉安第816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31章 登陸禾寮港第721章 劉能歸來第701章 總有人想作死第492章 石橋激戰第338章 巧舌如簧侯方域第624章 矮牆第709章 聲東擊西閻應元第453章 郝搖旗渡江第五十八章 吳孟明第408章 暗潮第三十二章 被人嫉恨了第299章 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