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聲東擊西閻應元

聞聽煮熟的鴨子飛了,千戶沈煉很是驚怒。

從接到消息到出發抓人也就一盞茶的功夫,目標怎麼就那麼巧出去,其中必然有貓膩!

也就是說,錦衣衛中必然有人爲敵人通風報信!

錦衣衛指揮使劉能在前線配合齊國公作戰,南京錦衣衛衙門便以千戶沈煉爲首。可沈煉畢竟只是一個千戶官,手下錦衣衛卻都是一羣老油子,原本都屬於前錦衣衛指揮使陸宗漢所轄,對他這個新任千戶並不服氣。

陸宗漢在時,因爲沒有靠山的原因底氣並不硬,東廠提督韓贊周強行插手錦衣衛事,錦衣衛衙門到底有多少東廠的密探,便是沈煉也不知道。

以區區千戶執掌整個錦衣衛衙門,沈煉感覺很累,要是劉指揮使在就好了,沈煉暗暗的說道。

而此時,被沈煉唸叨的錦衣衛指揮使劉能,正在江西跋山涉水。

一行五百餘人,沿着富水河繞到湖廣,經過通山縣,往南繞過幕府山,從瀏陽進入了袁州府,進入到江西境內。

雖然瀏陽和袁州之間依然山脈連連,道路崎嶇難走,根本不適合行走大軍。不過劉能率領的只是一支小規模的軍隊,也沒有太多的輜重物質,沿着山澗山路行走倒也勉強能行。

他此行的目的是前往吉安府,找到閻應元,把攜帶的物資送到閻應元軍中,並傳達陳越的命令。

之所以從湖廣繞道吉安,是因爲南昌一帶爲西賊盤踞,其他地方都是連綿羣山,根本沒有道路相同,從湖廣繞路雖然遠一些,好歹很是安全。

一路上所走的都是偏僻的地方,雖然湖廣一帶有着賊軍的軍隊,可賊軍大部分都集中在武昌,各地府縣軍隊人數稀少,劉能一行有五百人之多,裝備又精良之極,遇到小股賊軍和山匪怡然不懼。

一路上雖然小有麻煩,卻都輕鬆解決。從九江出發半個月後,一行人終於進入了江西境內,從地圖來看,前面不遠處應該就是袁州府城宜春。

劉能派出幾個錦衣衛士兵爲先鋒,小心接近府城查探,驚訝的看到,宜春城頭竟然飄揚着明軍的戰旗。

見到突然出現的一支軍隊,城頭的明軍如臨大敵,城頭旗幟招展,垛口影影倬倬到處都是士兵的身影。

......

“我們是兵備道閻大人的手下,十日前閻大人帶領我們從吉安府翻過武功山進入了袁州府,趁着賊兵毫無防備一舉攻下了袁州城。”

守城的是一個千戶銜守備,畢恭畢敬的向五省經略的使者劉能報告着,花費了很大的力氣,才讓此人相信雙方同屬一個陣營。

“閻大人呢?”劉能連忙問道。他此行的目的便是找到閻應元,傳達陳越的命令。

“閻大人五天前出發,帶兵攻打分宜縣城,這個時候應該已經打下。”該守備言語中充滿了對閻應元的崇敬。

劉能點點頭,沒再多說,請該守備爲自己手下找個宿營地,提供一些熱食,好好休息一晚再繼續出發。

然而還未等劉能一行出發,第二天一早,那個守備讓人請他,說是閻應元已經回到了宜春城。

“吉安兵備道閻應元見過劉指揮使!”驗過劉能的關防印信之後,閻應元向劉能躬身行禮。閻應元雖然是一個五品兵備道,論官階遠低於劉能這個錦衣衛指揮使。更何況劉能是奉五省經略齊國公陳越的命令前來。

“不知經略大人有何命令,應元必然誓死效勞。”閻應元肅然道,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從一個小小的九品主薄當上五品大員,齊國公陳越的超階提拔賞識是重要的原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閻應元已經是陳越的人。

不像一些進士出身的官員那樣,從底層小吏掙扎出頭的閻應元很現實沒有那麼清高,他深深的知道要想在官場走的更遠,沒有強大的靠山根本不行。

看着面前這個身材略顯矮小,卻精瘦很有精神的兵備道,從對方言語中聽出了對陳越的尊敬,劉能臉上露出了微笑。

不過劉能並沒有多說,而是先把陳越的命令遞給了閻應元。

命令很簡單,要閻應元從南面牽制賊軍,嘗試攻打南昌府,好爲九江戰場分擔一些壓力。對這道命令劉能早就爛熟於心,他只是仔細觀看看着命令的閻應元的神色。

讓劉能以外的是,閻應元的表情沒有多大變化,仔細看了兩遍之後,把信紙疊起踹在懷裡。

“經略大人的命令,下官便是拼死也會做到。”閻應元毅然說道。

沒有講條件、沒有擺困難,就那麼毅然決然的答應了下來,於是劉能臉上的笑容更盛了。

“閻大人之赤膽忠心,本官欽佩的很。”

......

劉能是一個八面玲瓏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人,閻應元更是從底層小吏做起,接人待物沒有說的。兩人雖然都是大官,卻都不是文人出身,沒有文人身上的那種迂腐,很快便相談甚歡相見恨晚。

從閻應元輕描淡寫的話語中,劉能震驚的得知,閻應元的勢力已經發展到極大。

得到陳越兵備道的委任之後,閻應元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掌控軍隊,略施手段,便把原來的吉安知府馬守德對軍隊的影響清除一空,把整個吉安的軍隊均納入手下。他有着陳越給的命令,懲處了幾個抗令的豪紳之後,所有軍隊莫敢不從。

短時間內,閻應元手下從原來的一千餘人發展到了數萬人之多,他立刻開始分派軍隊,攻打被賊軍攻佔的各個州縣,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吉安府全部州縣均從賊軍手裡奪回。

然而就在閻應元帶領軍隊準備沿着贛江順流而下攻打臨江府時,張獻忠派出大將馮雙禮帶領五萬軍隊到了臨江,堵住了閻應元的去路。

兩軍交戰,互有勝負,閻應元無法突破馮雙禮的攔截,兵鋒被阻止在臨江府峽江縣城。

經過考慮後,閻應元留下一大半的軍隊駐守峽江和馮雙禮對峙,自己帶着一萬餘人退回了吉安府內,順着瀘水逆流而上,翻過了武功山突入袁州府,從袁州沿着袁江順流而下,便可直達臨江府城。趁着賊軍主力被牽制在峽江縣附近,閻應元玩了一個數百里大挪移聲東擊西。卻恰好遇到從湖廣翻山而來的劉能一行。

第1041章 呂宋鄭家第490章 犯我大明者第603章 “倭寇”的突襲第930章 攻克山海關第573章 衣錦還鄉第851章 戰正酣第649章 破口大罵第914章 襲擾戰術第633章 大明之強你們紅毛鬼無法想象第734章 陰狠第856章 范文程的計策第一百八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574章 水師學堂第804章 再次北伐第二章、必須要賺錢了第779章 改旗異幟第552章 各方心思第429章 勾結(第三更)第554章 倉促北伐不可取第七十一章 不可思議的任職第一百八十九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871章 會不會有援軍?第432章 再遇郝搖旗第986章 叛軍繼續進攻第三十二章 被人嫉恨了第278章 封侯之賞第1011章 秀才鬧事第492章 石橋激戰第1020章 剿滅叛軍指日可待第851章 戰正酣第764章 南京攻略第七十二章 途遇第774章 竟無幾個是忠臣第333章 功敗垂成第四十五章 打贏後的收穫第758章 複雜的局面(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問話第一百一十七章 車陣顯威第382章 都督府日常第523章 反間(上)第407章 賣鹽第226章 絕望的崇禎第605章 席捲山東第263章 撤退第925章 這一仗不得不打第785章 封王第七十五章 暗夜陰謀第一百一十章 野心家就不能心善第199章 落寂第345章 佈置(第三更)第九十四章 考覈(下)第398章 驅逐陳越第340章 無題第416章 陳越的心思第500章 前奏第442章 刺許第353章 各司其職第一百四十五章 席捲西山的風暴第404章 惑敵第294章 序幕第三十九章 比鬥第968章 國姓爺第242章 荒誕第213章 大順立國第843章 決策第1022章 這些銀子都是海貿賺的第480章 騎兵營第890章 激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房山第一百八十一章 狼狽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場好戲第九十五章,腰牌第624章 矮牆第555章 陳越論自立第804章 再次北伐第241章 醫治第726章 飯食飄香千騎卷平岡第1033章 鄭森和陳永華第833章 絕路第890章 激戰第一百零三章 溝渠拒敵第974章 君臣博弈第一百七十一章 陷害第420章 大明的工業已經落後了第941章 坤興公主的心思第541章 傾覆第350章 巨大的繳獲第513章 士氣低落蕪湖城第415章 寇白門買舟下揚州第537章 擂鼓聚將第936章 史可法的無奈第321章 南京攻略(2)第491章 暴怒的多鐸第622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679章 自薦第842章 陳越入濟南第368章 各償所願第922章 榮華富貴就在眼前第200章 漢奴第一百四十七章 這下可解決了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