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危如累卵的南京城

各方的戰局時刻牽動着南京朝廷的神經,距離南京只有一江之隔的博洛部清軍更是讓南京羣臣惶恐不安。

崇禎皇帝已經接連數日不眠不休,就連賢妃張秀兒剛生下來的小公主他都沒時間過去探視。

召集朝臣日夜商議,處理各處緊急事務,每日裡忙的連軸轉。

危急的局勢彷彿一年前闖賊大軍渡河向東,太原大同宣府山西重鎮接連投降之時。而眼下的情形之危急比之一年前有過之而無不及。

滿韃大軍是比闖賊更爲兇狠的敵人,而現在的明軍也和一年前沒什麼兩樣。

局勢如此的令人絕望,換做一般人早已崩潰,而崇禎卻有着無比強大的神經,經歷過十多年來無數次兵敗失地打擊的他對打敗仗有了免疫力。

經歷過一年前北京危局的崇禎更是看淡了生死,再危急難道還能比北京時危險嗎?

這次崇禎已經下定決心不會再逃!上一次他是不甘心大明的社稷亡於自己手中,這纔來到了南京,而現在若是南京再丟失大明絕無翻身的機會。

所以,當有大臣提議遷都,效仿前宋高宗趙構避往杭州,以避清軍鋒芒之時,遭到了崇禎的訓斥。

崇禎聲言會與南京共存亡,若是南京城破他將殉國!

皇帝如此強硬,一些大臣也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至少不敢宣之於口。

在羣臣的共同協力下,整個南京動作了起來,招募民壯,修整城防,運送滾木擂石等守城器械往城頭,兵部軍械工坊連軸轉動,開始大量製作軍械。

在內閣的帶領下,各項準備有條不紊進行着。

不得不說,來南京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最起碼從國庫資金來說,現在的南京和北京有着天壤之別。

雖然夏稅還未開始徵收,來到南京之後也只是徵收了一年的稅負。可是少了九邊軍隊的支出,拋去了北方的牽累,朝廷的財政明顯好轉。

大明雖然丟掉了一半的國土,可是剩下的一半卻都是最爲富饒的地方,大明絕大部分的稅收都是南方提供。稅收沒有漸少多少,而支出卻少了一大半,國庫頓時豐盈了起來。

而且陳越先是查抄南京城內的勳貴,然後在揚州對鹽商動刀,更是爲朝廷弄到了大筆的銀子。

現在就銀錢來說,可能是崇禎登基這十多年來最好的時候。光是他的內庫裡積攢的銀錢就有數百萬兩之多。

有銀子,什麼事情都好辦。南京城內尚有京營士兵八萬多人,已經被足糧足餉養了很長時間,士氣和當初北京守軍不可同日而語。

而崇禎到了南京之後,立刻恢復了錦衣衛,重建了東廠,靠着廠衛掌控着整個南京,掌控着羣臣們的動向。

有心腹吳孟明掌控着京營,有廠衛爲爪牙,崇禎現在的掌控力度要大大超過他在北京之時。

這也是崇禎有底氣在南京和清兵硬頂的原因。

所以在另一個時空時,當清兵兵臨南京城下時,弘光帝倉皇棄城而走,文武大臣一起獻城而降的情形並未出現。這一切都是因爲一個穿越者到來所引起的改變。

不過,情勢雖然比歷史上另一個時空好了一些,也只是南京城沒有馬上崩潰。而大勢卻依然對大明不利。

雖然現在博洛部清軍無力攻破南京城,可是別忘了西南九江處,阿濟格逼降了左夢庚大軍,正督軍數十萬向南京殺來。一旦蕪湖的陳江河阻擋不住,數十萬清軍會直接殺到南京城下,那時的南京城還能撐住嗎?

正是看到了這點,整個南京城都處於驚懼之中。

“陛下,城北的清軍已經查明,只有三萬餘人,應該立刻命令鎮北侯帶兵出城攻擊,趕在西路清軍抵達之前把這支軍隊擊潰。如此才能迅速穩定南京的局勢。”

首輔史可法鄭重向崇禎建議道。在所有人看來,蕪湖的陳江河根本擋不住阿濟格部大軍,若是等到兩路清軍會師南京城下,到時將非常的麻煩。

“鎮北侯,你的意思呢?”崇禎把目光看向了吳孟明。

吳孟明聞言頓時苦笑了起來,他擔任京營總督有一段時間了,自然知道京營士兵的戰鬥力。這些人大部分都是軍戶出身,雖然這幾個月來足糧足餉之下過的不錯,士氣也有所提升。可用以守城尚可,拉出去打仗實在有些爲難。

不過眼下城外的清軍只有三萬餘,城內軍隊有八萬人,外面還有鄭家水陸軍隊協助,要是再不敢出戰的話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陛下,臣願帶軍出戰!”看着崇禎殷切的目光,吳孟明知道自己無法拒絕。

翌日,吳孟明帶領三萬軍隊從麒麟門出城,和觀音門外的鄭森部曾犄角之勢向清軍發起了進攻。與此同時,鄭鴻逵帶領水軍二百餘艘戰船在江上向綠營水軍發起了攻擊。

在博洛的指揮下,馬得功田雄高進庫李本深等綠營將領督率着兩萬多綠營兵和明軍交戰在一起。

戰事進行的焦灼而激烈,靠着人數的優勢,明軍把綠營兵打得節節後退,向長江邊逼去,眼看着就要把清軍逼入長江。

關鍵時刻,博洛帶領八旗兵精銳突然殺出,如同一把利劍一般插入明軍的陣列,所過之處明軍陣勢紛紛破裂。

明軍根本無法抵擋八旗騎兵的攻勢,吳孟明帶領的京營大陣率先被八旗兵擊破,京營兵如同潮水般敗了下去。八旗兵騎兵揮舞着着刀槍在背後追殺,南京城外屍橫遍野。

鄭森的軍隊表現稍好一些,鄭森親臨戰陣廝殺在第一線,海盜的兇性激發了出來,和清軍死戰不休,然後在城頭火炮的支援下保住陣勢沒有被清軍擊破,回到了觀音門外營地。

南京城頭,看着狂奔而逃的京營士兵,以及背後追殺凶神惡煞般的八旗兵,城頭的官員們駭然變色。

八旗兵戰力遠比想象中還要強大,還有誰能夠打敗他們?這個時候,所有人不約而同的想起一個人的名字來,也只有他能夠拯救大明瞭吧!

第927章 突如其來的大雨第948章 合圍(第三更)第1015章 天父地母,奉天靖難第860章 水路夾擊第418章 朱三太子的消息第八十四章 募兵第208章 陳越論農商第522章 初戰勝利第500章 前奏第913章 城破第420章 大明的工業已經落後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滿朝洶洶討陳越第798章 武備學院第一百二十六章 崇禎要奪取蜂窩煤生意第857章 狡兔三窟第五十三章 情挑吳婉兒第1014章 鄭森要復仇第220章 勢如破竹第599章 李國助的建議第974章 君臣博弈第231章 血戰棋盤街第816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725章 絕望第568章 陳越言志(下)第445章 閱兵(第二更)第1025章 東林黨的分裂第858章 還請王爺早做準備第277章 君臨(第一章)第907章 佈局(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526章 制衡第275章 希望在,夢就在第669章 炮轟九江城第353章 各司其職第512章 小公主長大了第796章 江西見聞錄(2)第646章 奪情第773章 女子怎能當監國第241章 醫治第373章 幕府各司第二十三章 陳家鐵匠鋪第616章 攻伐東番(上)第919章 收復北京第四十二章 比武前第965章 土崩瓦解第695章 陽謀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玉良言第568章 陳越言志(下)第626章 港口之戰第857章 狡兔三窟第750章 齊國公反了第551章 刀閃處人頭落地第665章 碾壓第223章 勸降第895章 抵定勝局第1027章 時來運轉第一百八十九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864章 圍攻復州第487章 死神的鐮刀第495章 綠營兵襲營第299章 吃驚第347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699章 西軍攻打九江之始第908章 佈局(下)第219章 大沽口第537章 擂鼓聚將第1007章 只剩一條路第444章 所向披靡第561章 封賞第887章 激戰第二章、必須要賺錢了第709章 聲東擊西閻應元第一百八十七章 問話第228章 陳越的心思第822章 綠營諸將第547章 水水第876章 騎兵衝營第421章 安東尼第1021章 陽光無限好,總統日遲遲第532章 雪中送炭第278章 封侯之賞第775章 牀榻上的君王第560章 含淚別公主第405章 勝利入東臺第902章 多爾袞吐血第765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365章 不打擾侯爺休息了第523章 反間(下)第796章 江西見聞錄(2)第232章 衝陣第596章 倭人的反應第六十二章 訓練第726章 飯食飄香千騎卷平岡第268章 武邑知縣錢楓林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山軍進駐礦區第489章 華夏之地豈容韃虜肆虐!第294章 序幕第1003章 鎮江第五十六章 合作第755章 大勝關(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