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抉擇

督師袁繼鹹陷入悲傷中久久沒有發聲,看黃澍屢屢看向自己的求助目光,徐勇嘆了口氣,只能選擇站了出來,畢竟他和黃澍已經是同盟關係。

“以在下看來,誰統領這支軍隊,咱們幾個嚷嚷沒用,應該聽朝廷的,由朝廷決定,按照朝廷制度辦事。”

“徐勇,早就看你和這姓黃的勾眉弄眼,你果然投靠了姓黃的,背叛了侯爺!”李國英大怒,指着徐勇怒道。

“什麼背叛了侯爺,姓李的你別血口噴人!我徐勇什麼時候做過對不起侯爺的事情?”徐勇怒道。

“你現在不就在做嗎?放着少侯爺不支持,去舔姓黃的臭腳。”郝效忠陰惻惻的說道。

“你!”徐勇指着郝效忠怒氣勃發,正要痛罵之時,卻被吳孝禮一把拉住。

“各位兄弟,咱們沒必要爭執傷了和氣,現在有袁督師在,咱們聽從袁督師的安排就是。”吳孝禮笑嘻嘻的道。

“對,咱們應該聽袁世伯的。”一直垂頭低聲抽泣的左夢庚說話了,“各位兄長,不管朝廷怎麼安排咱們這支軍隊,我希望大家都要心平氣和,咱們一切都聽朝廷的,相信朝廷會給咱們一個滿意的回覆。”

說着,左夢庚把目光看向了袁繼鹹:“袁世伯,您是督師,代表着朝廷,請問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在左夢庚看來,袁繼咸和父親左良玉關係良好,自己又得到了諸總兵的支持,爲了軍隊的穩定期間,袁繼鹹也沒有不支持自己反而支持只是監軍沒有兵權的黃澍的道理。

看着左夢庚期盼的目光,袁繼鹹知道自己不能再裝聾作啞,這件事情今日必須有個結果,否者恐怕這二十萬左軍會引起騷亂。

這支軍隊基本上是左家的私兵,對朝廷的命令從來是陰奉陽違,從穩定軍心的角度,應該讓左夢庚接替左良玉統領大軍,畢竟敵軍進攻在即,不可引起軍隊騷亂。

可是,現在左良玉驟然去世,正是朝廷掌控這支軍隊的天賜良機,這些年來,左良玉仗着兵力不肯聽從朝廷的調遣,朝廷早就想收回他的兵權,另派人領軍。可是現在這麼做合適嗎?畢竟闖賊和滿韃已經攻到了武昌。

就在袁繼鹹猶豫不決之時,黃澍說話了。

“袁大人一定要考慮清楚,莫要因私廢公纔是!”

這句話讓袁繼鹹心中陡然一驚,若是他今日敢把兵權交給左夢庚,恐怕這黃澍立刻就會上奏彈劾自己,他可是監軍御史,雖然只是七品文官,卻有專折上奏之權。

而一旦和敵軍交戰失利,恐怕這黃澍會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自己身上。想想崇禎對領兵的督撫文官的狠辣無情,想想袁崇煥、楊鎬、楊一鵬、楊嗣昌等督撫大臣的下場,袁繼鹹只覺得不寒而慄。

“左公子是寧南侯世子,繼承爵位理所應當,至於這支軍隊是否還由左公子承襲,那要等到朝廷下旨正式冊封才行。在那之前,還是按照朝廷慣例行事吧。”袁繼鹹道。

按照朝廷慣例,一軍統帥去世,軍隊理應交由監軍統領,等待朝廷派來新的統帥。也就是說,眼前這二十萬大軍現在只能暫時讓黃澍來帶領了。

李國英郝效忠等人雖有心爭執,左夢庚卻緩緩搖頭,現在左良玉屍骨未寒,他不願在父親靈前吵鬧這件事情。再說既然袁繼鹹以督師的身份做了決定,再爭執已是無用。

於是,黃澍得意洋洋的成爲了二十萬左軍的暫時統帥,雖然李國英郝效忠等人不聽他的,可是至少他得到了徐勇吳孝禮等人的支持,掌控了將近一半的軍隊。

接下來,只要能夠在敵軍進攻時打上一場漂亮仗,等待自己的將是無限光明的前途。

想啥來啥,還未等黃澍適應新的身份,在濛濛細雨之中,一支龐大的軍隊突然出現在了江北,距離九江只有二十里之遙。這支軍隊不是闖賊,而是清軍,不知道怎麼的竟然放着武昌的闖賊不打,出現在了九江城外!

黃澍立刻讓人稟告督師袁繼鹹,同時下令駐紮在江北的軍隊做好防備,防範滿韃的進攻。

江北左軍營地裡,李國英郝效忠等人正在密謀。

“清軍突然攻到了這裡,想必闖賊已然被清軍殲滅,咱們可如何是好?”李國英憂心忡忡的道。

“是啊,連闖賊都打不過八旗兵,咱們軍中人數雖多,大部分都是老弱之兵,真正的精銳家丁加起來沒有多少。真和八旗兵打起來肯定討不到便宜。”郝效忠也道。

衆人面面相覷,都看出了對方眼中隱含的怯意。何止是討不到便宜啊,肯定是打不過的。這些年來,明軍什麼時候打敗過八旗兵來着,關寧軍、宣大軍,九邊的精兵全部都敗在八旗兵手裡,無數的名將統帥或死或降,在李國英、郝效忠這些人心中,八旗兵已經是個無敵的存在。

“要不,咱們乾脆投了大清吧。反正朝廷也不信任咱們,袁督師竟讓黃澍那書生領兵,也不願把兵權交給少侯爺,這樣的大明這樣的朝廷咱們保他何用?”

李國英小心翼翼的提議道。

“對,咱們乾脆投降了大清。聽聞大清對待降將非常不錯,基本上是以原來的職位相酬,很多人都得到了重用,像吳三桂不過是一個平西伯,手中不過三四萬的兵力,竟然被大清封爲了平西王,咱們若是降清,少侯爺最少也能封侯,咱們個個還都是總兵,豈不是比留在大明有前途的多!”

郝效忠舞動着拳頭,低聲喝道。聽得連左夢庚也心動了起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人情況,江北還聽從自己指揮的軍隊雖然有十多萬人,數百條大小船隻,可要是和八旗兵對陣的話,恐怕撐不了多少時間。左夢庚自己有自知之明,若論領兵他比不上父親。

而父親左良玉不敢和闖賊對陣,闖賊卻被八旗兵攆的到處跑,雙方戰力強弱可見一般。

是否降清,好像也不難抉擇。

第903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薊遼總督的官職沒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明不是滿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第一百章 滿韃被嚇跑了第219章 大沽口第1038章 圍城第681章 各逞計謀(兩章合一)第445章 閱兵(第二更)第475章 跑路的劉能第八十九章 近在咫尺有人才第259章 回師天津第536章 風雨欲來第876章 騎兵衝營第220章 勢如破竹第890章 激戰第864章 圍攻復州第三十七章 走門路第223章 勸降第925章 這一仗不得不打第517章 別罵我(4000字大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家事第740章 儲君之爭第909章 滿清要撤回關外第五十二章 練兵一日第862章 水師出兵第588章 發了第344章 戰後第699章 西軍攻打九江之始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京(第五更)第931章 大軍凱旋入京師第四十九章 組建家丁隊伍第一百三十二章 奏對第648章 安排第293章 劉良佐和高傑第470章 清軍突來朝堂驚第194章 西山軍編制與建設第一百五十三章 白虎堂上血光濺第485章 殲滅第845章 糧餉危機第541章 傾覆第886章 運河水戰第602章第730章 郝鄭兩家再聯合第501章 大雨開個單章,說一下吧第210章 罪己詔第1039章 西班牙人的突襲第447章 應敵之策第八十五章 編製成伍第328章 兵臨城下招兵忙 (第四更)第247章 面見李自成第一百零九章 車兵與獎賞第523章 反間(上)第241章 醫治第一百二十八章 朝議(第二更)第831章 胡茂楨的選擇第817章 登州吳平第六十四章 “激戰”第246章 決策第436章 擒獲第740章 儲君之爭第524章 盤算第一百八十四章 朝堂第637章 該如何對朝廷去說?第675章 名聲大震閻應元第434章 途遇滿韃第900章 縱橫家範天宇第766章 精銳之師(加更)第636章 山東移民第986章 叛軍繼續進攻第933章 就等着種子生根發芽第234章 自縊(第二更)第599章 李國助的建議第一百八十九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74章 該來的總歸會來第977章 中埋伏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陷害第487章 死神的鐮刀第773章 女子怎能當監國第482章 就食於敵第619章 築城第八十八章 一統北京蜂窩煤第199章 落寂第767章 排隊槍斃(兩章合一)第一百五十章第684章 破岳陽第836章 堵住其退路第464章 八旗破陣第552章 各方心思第243章 忠臣和識時務者第四十二章 比武前第528章 吳三桂和鰲拜第374章 步入正規第636章 山東移民第340章 無題第一百四十九章 明清雙方共宴飲第778章 朝廷誰主?(第二更)第340章 無題第1017章 要給丈人面子第949章 叛軍入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