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朱三太子的消息

和錢楓林進行了溝通交流,達成了默契,單明磊的心情格外之好,哼着小曲出了錢楓林的值房。

在平南軍中,最有野心的當非單明磊莫屬。

他只是一介秀才出身,按照大明的制度規矩,秀才出身的當一個小官也許可以,卻根本做不了朝廷大員。

非進士無以任正職,非翰林不能入內閣,這是大明官場的潛規則。

單明磊哪怕跟在陳越後面立下再多的功勞,這輩子也別想有當上部堂大臣甚至入閣秉政的可能。可單明磊卻不甘心不服氣的,他也有自己的理想抱負。

在大明的體制下他的理想很難達成,那就脫離大明的體系!所以他才經常蠱惑陳越,才試圖說服錢楓林。

現在和另一個對大明很是不滿的錢楓林達成了默契,單明磊的心情格外的好。

從錢楓林的值房向着自己鎮撫司的值房走去,在經過一道月亮門時,單明磊剛好看見了敵情司主事衛陽迎面走來。

“衛主事,是去見侯爺了?”單明磊笑着打招呼道。

衛陽點點頭:“剛剛去見侯爺,卻吃了個閉門羹,侯爺無心聊事,問我事情急不急,我說不急,就把我打發了出來.....”

“呵呵,侯爺也許心情不怎麼好。來,來我值房喝杯茶,咱哥倆好好聊聊。”單明磊笑着邀請道。

衛陽想想左右無事,便跟着單明磊向鎮撫司值房走去。

“上好的鐵觀音,衛主事請。”單明磊使人沏上茶來,笑着邀請道。

“不知衛主事去見侯爺所爲何事,能不能和我說說。”喝了一盞茶,單明磊試探着打聽道。

“也沒有什麼大事,就是敵情司派往山東的人傳回了消息,我去回稟侯爺。”衛陽道。

“山東的消息?難道是闖賊或者滿韃?”單明磊問道。

衛陽想了想,也不是什麼需要保密的大事,便回答道,“都不是,是我一個手下,在臨清發現了一個人,應該是當今的皇子。”

“是太子還是永王定王?”單明磊大驚,連忙問道。

當今皇帝崇禎離開北京太過倉促,三位皇子都陷於闖賊之手,若是其中一個皇子逃了出來,倒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應該是永王,他隱姓埋名呆在臨清。”衛陽道,“我這纔要請示侯爺,是否應該上奏朝廷,或者由咱們把永王接過來。”

眼下崇禎身邊無子,若是把永王接到南京,很可能會是下一任皇帝,單明磊自然能想明白這個道理。

可是!

“衛主事,你忠不忠於侯爺?”單明磊突然問道。

“在下原本是一貧困潦倒的軍戶,蒙侯爺賞識招入西山軍中,一路走來竟然做到了一司主事,侯爺對我有天高地厚之恩,宛如再生父母一般。我自然對侯爺忠心耿耿,誓死不渝!”

衛陽慨然發誓道。

“既然你忠於侯爺,就要全心爲侯爺着想,永王的消息就不要告訴侯爺了,就當作不知吧。”單明磊囑咐道。

“這是爲何?”衛陽驚訝的問道,找到永王可是大功,永王很有可能是下一任皇帝,能把他救出來就立下了救駕之功,這對侯爺對西山軍可是一件極好的事情啊!

“我問你,若是把永王救出,他會不會就是下一任皇帝?”單明磊問道。

“是啊,很可能。”衛陽答道,就是因爲他是下一任皇帝,這纔要救出啊。

“若是沒有永王呢?誰會是下一任皇帝?”單明磊突然問道。

“可能,可能會立一個宗室吧。”衛陽想了想,答道。若是皇帝無子,自然會從血緣近的宗室中挑選一個繼任,這在大明早有先例。

“哼,會不會立宗室,也得看咱平南軍,看侯爺答不答應!”單明磊冷笑道。

“這話怎麼說的?”衛陽詫異道。

“有什麼難理解的,你也知道侯爺和坤興公主的事。等坤興公主一過孝期就會和侯爺成婚。將來公主和侯爺生的兒子自然也是皇家血脈,若是皇帝無後,侯爺和公主的兒子自然也有繼承皇位的資格。”單明磊道。

“你,你是說?”衛陽頓時無比的震驚。

“咱們是侯爺的下屬,既然忠於侯爺,就要一心爲侯爺,爲侯爺的子嗣着想,所以永王的消息一定不能走漏出去。”單明磊冷冷道。

“可,可這麼大的事情,應該報告侯爺吧!”衛陽心緒凌亂了起來,頓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他原本是粗略的軍戶出身,心裡何曾有過這麼複雜的想法,單明磊的話彷彿推開了一扇窗戶,讓他看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他頓時無所適從了起來。

“咱們做下屬的,什麼事都要替侯爺想在前面,有些髒事要主動去做,儘量不要讓侯爺沾手。”單明磊諄諄善誘道。

“那到底該怎麼做?就當沒有聽過此事嗎?”衛陽茫然問道。

“把他殺了!”單明磊很想這麼說,可是卻不敢說出口。那畢竟是一位皇子,若是走漏了風聲事情實在太大,而且陳越根本不知道此時,若是自己瞞着他擅自做主,一旦被陳越知道,後果難以預料。

可是若是告訴陳越,憑陳越對坤興公主的感情,肯定會派人去把永王救回,那是單明磊所不願看到的。

“派人監視着他吧,最好是把他轉移到一個偏僻的場所,軟禁起來,封鎖一切消息。”單明磊想了想,說道。

......

臨清州,距離運河十里遠的一個村子,永王朱慈炯隱居在一個偏僻的院子裡,現在的他已經改名王士元。

當初他和太子定王三兄弟被闖賊脅裹,在山海關被滿韃擊敗時,太子和定王均沒於亂軍之中。朱慈炯僥倖從亂軍中逃出,一路南逃。

逃到臨清時,由於沒有經驗,對一個王姓士紳說出了自己的身世,幸虧王士紳是心向大明之人,把他藏在自己家中,並給他改名王士元。

此刻的朱慈炯根本不知道崇禎還活着的消息,因爲古代消息傳遞的緩慢,崇禎到達南京的消息並未傳到這個偏僻的村落。

父皇身死,母后及一衆兄弟姐妹全都死亡,北京淪陷,這大明已經亡了!不諳世事的朱慈炯萬念俱灰,只想着能在這亂世中安穩的活下去。

至於振作精神,恢復祖宗的江山基業,朱慈炯想都沒有想過,兩軍陣前的慘狀已經嚇破了他的膽子。

他每天呆在院子裡,不敢出門,害怕被人見到。

可是這一日,數個彪形漢子來到了王家,找到了朱慈炯,口稱是大明軍士,要保護朱慈炯到一個安全的地方。

王士紳雖然心向大明,可也不想這個燙手山芋一直在自己家中,欣然答應了下來。

於是朱慈炯便隨着來人離開了王家,一路翻山越嶺,進入了沂蒙山中,在一個無比偏僻的村落裡住了下來。這個村落只有兩三戶山民,重重大山阻隔,山民根本不知道外面的消息,甚至不知道當今皇帝是誰。

在這樣一個村子裡,朱慈炯安心的住了下來,這裡雖然清苦,可再也不用擔心有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把自己抓去殺頭。

數日後的一天夜裡,臨清王家突然起了大火,王士紳一家陷身火海,無一生還......

第562章 到達杭州第520章 世代都是大明的忠臣第589章第八十八章 一統北京蜂窩煤第203章 大雪第623章 戰起第206章 崇禎十七年就要來了第616章 攻伐東番(上)第619章 築城第981章 你可曾爲朕想過?第378章 顧錦城和楊小磊第326章 銃聲響起半城驚第1035章 取澳門第341章 窮途末路第703章 竟然是唐王?第812章 得民心大事可成第848章 叩闕第873章 初戰第一百零九章 車兵與獎賞第513章 士氣低落蕪湖城第780章 史可法的對策第337章 劉澤清之死第300章 潰敗第371章 朱國弼的禮物第892章 大破鐵甲兵,吳三桂陣前反正第822章 綠營諸將第721章 劉能歸來第345章 佈置(第三更)第283章 逆第411章 發難第894章 多爾袞兵敗逃跑第264章 分別第1022章 這些銀子都是海貿賺的第417章 異心第354章 陪未來岳丈吃飯第452章 武昌第928章 冒雨撤退第318章 以文御武是傳統第782章 裂土封疆第932章 從龍之功的誘惑第273章第808 章 進退失據的多爾袞第631章 登陸禾寮港第689章 破軍斬旗第518章 援兵到第五十四章 再遇坤興公主第219章 大沽口第483章 定計第843章 決策第349章 各方反應第424章 板甲第301章 末路第817章 登州吳平第632章 很順第650章 崇禎病入膏肓第247章 面見李自成第662章 修築棱堡第十二章 喜氣洋洋陳江河第907章 佈局(上)第836章 堵住其退路第546章 賣地籌餉第229章 揮劍第911章 金鑫率兵抵天津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明不是滿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第698章 着急的是賊軍不是我們第一百三十章 七品兵備道(第四更)第410章 暴烈手段第765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572章 風漸起第805章 出兵第九十二章 孤獨的衝刺第334章 激戰第389章 風將起第271章 繼統之爭第388章 談判第447章 應敵之策第870章 清軍求援第478章 李自成之死(4000字大章)第886章 運河水戰第九十八章,我有妙計可破敵第844章 捷報傳南京第230章 金蟬脫殼第371章 朱國弼的禮物第745章 陳越要回京第一百二十八章 朝議(第二更)第1002章 抵達揚州第752章 堅定的史可法(加更)第340章 無題第十八章 做飯難吃的吳婉兒第689章 破軍斬旗第683章 陷阱第811章 膠州灣水師上岸第502章 水淹七軍(1)第197章 馬匪第197章 馬匪第264章 分別第933章 就等着種子生根發芽第356章 狼狽第216章 天津衛第317章 闖賊滿韃皆死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