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勝利入東臺

增兵減竈、減兵增竈,靠着這種惑敵之計李成棟成功的讓東臺城裡的匪首漫天風以爲來了上萬的官兵,從而棄城而逃。然後在敵人逃跑的畢竟之路河流的橋邊設下埋伏,半渡而擊殺得匪軍大敗。

漫天風的匪軍雖然人數四五千人,是李成棟左哨的四倍之多,可畢竟都是未經訓練的竈戶鹽民,一羣烏合之衆而已。

這樣的烏合之衆就算是正面作戰憑李成棟的左哨一千人也能輕鬆擊敗,更不用說埋伏襲擊了。

只是一輪突擊,數千匪徒便被殺得大敗,狼奔豬突四散潰逃,再也不成樣子,更沒人敢於抵抗。

李成棟便指揮着手下分散追殺,一千二百人以百人隊爲單位,分成數路開始追擊。平南新軍雖然只是訓練三月的新軍,也只是重點訓練了隊列,士兵個人的武技生疏的很,可即便這樣,對付這些竈戶爲主的匪徒也是綽綽有餘。

李成棟帶着幾個親衛立在一處高崗上,看着手下軍隊隊形整齊進退有據的情形,不由得暗暗點頭。就軍隊的服從性紀律性整體配合而言,這支剛剛成立的軍隊要遠比他原來一直呆着的高傑軍要強得多。

在高傑手下時,軍隊雖然有數千上萬,但紀律卻鬆散的很,全憑將領們的心腹家丁撐着,其他絕大部分士兵都是破衣爛衫根本沒有戰鬥力的魚腩,打順風仗還行,一旦稍有挫敗,全軍立刻望風而逃潰不成軍。

而現在,整支軍隊再不分什麼家丁普通士兵,所有的士兵都是經過嚴格訓練、足糧足餉,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整支軍隊都和以前的家丁一樣。

更讓李成棟感到舒服的是整支軍隊的服從性紀律性,不管是平時的行軍還是紮營,一切都有規矩根本不需要他這個哨總費心,而戰場上指揮時,他的命令更是能得到很好的貫徹,指揮起來非常的順暢。

目前也就是沒有見過陣仗沒有經驗而已,一旦打過幾仗成熟起來,這支軍隊戰鬥力將不可限量!

“平南侯真乃一代人傑也!”不知不覺的,李成棟讚歎出聲。第一次,他對平南軍生出了歸屬感,對平南侯陳越更是滿心的都是佩服。

李成棟深知,幕府制度、平南軍體系,是這支只經過三個月訓練的新軍擁有如此戰鬥力的原因。而這一切,則都歸功於陳越設計的幕府體系。

騎馬站在旁邊的傳令兵李元胤詫異地看了李成棟一眼,又默默的扭回頭看向戰場,在李元胤心中,很少聽到李成棟如此佩服一個人。

戰場的廝殺已經到了尾聲,匪軍們根本沒有形成任何抵抗,而是四散潰逃,平南軍以百人隊爲單位對匪軍進行切割圍殺,大批無路可走的匪軍跪地投降,少部分則逃入了密林蘆葦蕩中。

“傳令,停止追殺!”李成棟傳令下去,既然已經大勝,再追殺下去毫無意義。

李成棟猶記得出兵前平南侯陳越的訓話,此戰以迅速平定騷亂穩定鹽區爲主,只要能把負責的區域迅速穩定下來就是大功一件,而不是看斬殺了多少叛匪。陳越反覆強調,參與騷亂的大都是被逼無奈的竈戶鹽民,對這些人要以安撫爲主。只誅首惡脅從不問,這就是此次出兵平亂的策略。

作爲新加入平南軍不久的新人,李成棟平日裡就戰戰兢兢生怕行差走錯,現在更不敢違拗陳越的軍令。

更何況,還有賊去城空的東臺縣城在等着他,比起收復東臺的大功來說,多抓多殺幾個叛匪又算不得什麼了。

隨着李成棟的命令傳下,各個百人隊停止了追殺,押解着俘虜迴轉了過來。

此戰平南軍的損失微乎其微,除了一個不小心崴了腳的,和兩個追殺到河邊不小心掉入河中淹了個半死的,其他人竟然毫髮無損。

當然叛軍的武器極差缺少火銃弓箭是最大原因,其實也不是沒有,漫天風打破了縣城又從幾個鹽檢司哪裡搶到不少火銃弓箭,可是他手下會用的卻少。

而平南軍因爲剛成軍其實盔甲並不全,畢竟軍械司在短短三個月根本造不出足以裝備全軍的鎧甲,不過軍中盾牌卻是不缺。每個小旗中都有三個盾牌手,以盾牌防護,以長槍手攻擊,火銃手弩箭手在後面攢射,在配合有素的平南軍面前,以鹽民竈戶組成的叛軍根本形不成任何抵抗,所以損失微乎其微。

此戰,殺死了叛匪三百多,俘虜了三千餘人,剩下的叛匪逃的不知所蹤。

李成棟不再耽擱,簡單打掃了戰場,埋了死掉的叛匪,留下了大半軍隊押解着俘虜,自己帶着兩個百人隊迅速向東臺縣城而去。

東臺縣城,剛經歷過一番蹂躪的城池滿目瘡痍,百姓們正悲哀的整理着家園,救治着被打傷的親人,收斂着死去的屍體,修補着破爛的家門。

匪徒已經離去,自己總要繼續生活。而對滿城近萬百姓來說,還有更大的恐懼在他們心中。他們自然知道匪軍離開是因爲官兵來了的原因,而官軍可並不比匪徒好多少!匪過如梳,兵過如篦,是這個年代對軍隊最好的寫照。

絕大部分百姓戰戰兢兢,躲在了家門裡等待着官兵的入城,迎接着未知的命運。

在漫天風帶領匪軍攻城時,東臺縣令自盡,主薄等其他官吏被匪軍殺死,整個城中已經沒有了官員,也就沒有人組織迎接軍隊的入城。

李成棟帶領軍隊入城時,看到的是城門大開,而整個城內家家關門閉戶,街道上空無一人,唯有路邊的屍體、街道上暗紅斑駁的血跡,被打破的家門,以及縣衙後宅仍在冒着的黑煙說明了這是一座剛剛經歷了浩劫的城池,而不是一座空城。

“傳令下去,俘虜暫且押在城西的軍營,派人給蕭營正報信,其他人先救火!”李成棟傳下了軍令。

剿滅叛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穩定地方,解決竈戶食鹽賣不掉無錢買糧的問題,不過那都和他這個哨總無關了,屬於李成棟的戰鬥已經結束。

第460章 攻防第665章 碾壓第356章 狼狽第822章 綠營諸將第四十四章 大戰鐵獅子(下)第856章 范文程的計策第483章 定計第692章 陳越之憂第749章 清君側、安社稷(加更)第674章 西軍的戰略第955章 崩掉幾顆牙齒再說(第三更)第410章 暴烈手段第641章 順西合流出夔州第690章 驅潰兵破陣第九十一章 兵分三等第595章 奪船第579章 季風起,海貿時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明不是滿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第480章 騎兵營第736章 間諜案第549章 陳江河逝世第350章 巨大的繳獲第270章 兵至徐州第249章 欲把公主許功臣第844章 捷報傳南京第215章 再聞坤興公主的消息第903章第704章 殺掉三皇子!第264章 分別第800章 妥協第326章 銃聲響起半城驚第887章 激戰第278章 封侯之賞第949章 叛軍入泉州第636章 山東移民第921章 事急從權,何罪之有第986章 叛軍繼續進攻第645章 克荊州,何騰蛟殉國第957章 左懋第駕臨福州第534章 勸降第842章 陳越入濟南第七十一章 不可思議的任職第795章 江西見聞錄(1)第502章 水淹七軍(1)第450章 阻擊第364章 餘波第786章 天下形勢(1)第842章 陳越入濟南第891章 重甲步兵第575章 寇白門買舟去杭州第九十九章 伏擊第九十八章,我有妙計可破敵第七章 騙局第665章 碾壓第755章 大勝關(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城門難進第629章 談判第960章 富可敵國第589章第543章 尾波第641章 順西合流出夔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賦詩一首第二十一章 創業第467章 萬箭齊發顯神威第642章 荊州攻防第502章 水淹七軍(1)第八十一章 清兵打下房山縣第765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776章 柔情(加更)第十九章 軍姿和蜂窩煤第573章 衣錦還鄉第853章 局勢第664章 百炮齊發顯神威第990章 勸說吳孟明第824章 陰謀第753章 錦衣衛大戰應天府第252章 襲營第一百七十章 你要嫁人不要嫁給別人第665章 碾壓第831章 胡茂楨的選擇第693章 襄陽戰局第734章 陰狠第237章 降第788章 可憐的小公主第一百六十八章 我有主意弄銀錢!第256章 天津突變第九十七章,惺惺作態給誰看?第277章 君臨(第一章)第977章 中埋伏了!第598章 這個荷蘭人太討厭了第九十四章 考覈(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磐石第262章 敵退第482章 就食於敵第641章 順西合流出夔州第374章 步入正規第638章 鄭芝龍的打算第889章 吳三桂歸降第1029章 一路向西第246章 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