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坑爹的郝搖旗

一個新王朝的建立,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攻陷了北京,“逼死”了崇禎皇帝,可大順也不過是佔據了小半個大明,直接掌控的土地不過河南大部荊襄四郡以及西北之地,而就連北京周圍,還有大片的土地沒有攻佔,比如東方的遼東山海關。

故,在劉宗敏帶人進行嚴酷的追贓助餉的同時,李自成和自己的謀臣們也在積極的部署,以求儘快的接管地方,掌控整個北方,然後才能聚集兵力,進行南征。

鑑於整個黃河以北都沒有了明朝多少軍隊,李自成便從隨軍的文士以及選拔的明朝降官中任命了大量的地方官員,發給印信,派遣他們去河北山東各地接管地方,當然隨同前往的也有少數軍隊。

這些大順官員接管地方政權後,要做的事情主要有兩件,一是在地方上追贓助餉,查抄地方士紳的家產,二是均田,把鄉紳們的田地均分給地方的平民。由於施行的是三年不徵的政策,追贓助餉得來的銀子財富可以用來供養官府和養軍,均分田地給平民,可以立刻獲得絕大部分百姓的擁護,可以幫助大順迅速穩定地方,鞏固統治。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順政府的政策就是掀起一場土地革命,若是能穩上兩年,取得整個天下當無意外。可惜此時的大順還只是一個新生的政權,雖然明軍已經被他們打垮,可是還有他們從未遇到過的無比強大的敵人,窺伺在一側,正準備分上一杯羹。而在東方的山海關,還有一股強大的明軍未曾解決,那就是遼東總兵吳三桂和山海關總兵高第兩部。吳三桂的寧遠軍有三萬餘人,高第的山海關也有一萬人馬,兩部加起來四萬多軍隊,是一支不弱的力量。

在攻下北京不久,李自成即召集謀臣們商議,是否繼續派出軍隊攻打遼東。由於輕鬆攻下北京,大部分順軍將領意得志滿,並沒有把寧遠山海關一帶的關寧軍看在眼裡,對於打敗他們沒有任何異議。不過軍師宋獻策道,沒必要再派遣大軍征伐,眼下明帝崇禎已死,只需要一道詔書,遼東總兵吳三桂和山海關總兵高第就會帶兵來降。

經過商議後,由李自成親筆寫下招降詔書,並讓被俘的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寫一封親筆信,派人前去招降吳三桂和高第,並命令他們帶兵到北京投降。

在所有人看來,吳三桂和高第肯定會帶兵來投降的,不過山海關必須得有人防守不是,所以得派出軍隊接替吳三桂部。

京師的大順軍老營只有七萬餘人,人數雖然不少也不算太多,必須留下來震懾各地投降的明軍,自然不能輕易派出。那麼就只有派降將前去了。

此刻在北京的明朝降將很多,除了留在大同的姜鑲和宣府的王承胤,其他如白廣恩牛成虎鄭家棟、左光先、陳永福和唐通等在北京。經過考慮後,決定任命唐通爲山海關總兵,帶領本部八千人前往山海關接替吳三桂,蓋因唐通有着和滿清八旗兵廝殺的經驗,是很合適的人選。

就在此時,果毅將軍郝搖旗突然建議,應派遣陳越同往山海關,並向衆人講述了陳越以往對滿韃兵的輝煌戰績。李自成聽後很感興趣,和衆人商議後,決定任命陳越爲遼東節度使,和唐通一起往山海關。

“坑爹啊,真是坑爹啊!”當郝搖旗興奮的來見陳越,告訴他好消息的時候,陳越在心裡怒罵着。

“我說郝兄啊,我想的是徐州那邊做個節度使,好帶兵南伐,爲陛下先鋒攻伐大明。你,你怎麼讓我去遼東啊!”陳越苦笑道,若是能被任命去徐州那裡,將可以名正言順的逃向南方。去山海關,那裡有吳三桂,關外有虎視眈眈的滿韃,就自己這點實力,如何能夠在山海關立足?

再說了,自己去了山海關,崇禎怎麼辦?應該儘快護送他去南京啊,若是晚了,史可法馬士英等人恐怕會像歷史上那樣擁立福王做皇帝!

“明朝的軍隊都是菜雞,只要咱們順軍一到肯定會紛紛投降,打他們有什麼意思?咱們西山軍是最強大的軍隊,陳兄弟你不是一直以滿韃爲最大的對手嗎,如此說來,遼東纔是西山軍,纔是你的用武之地啊。”郝搖旗自作聰明的說道。

“郝兄,你到底當不當我是朋友?”陳越的臉色沉了下來。

“我如何不當你是朋友了?”郝搖旗吃驚的說道,“我要是不把你當朋友,怎麼會據理力爭,爲你爭得遼東節度使這個職位。要知道,節度使可是我大順在地方上的最高官職了。”

“哼,做了遼東節度使又能怎樣,關外是彪悍的滿韃騎兵,就憑我和唐通的實力,打得過滿韃能收復關外的土地嗎?還不是守在山海關等着滿韃前來攻打,即使守住關口,又能掙得多大功勞。

而若是能當上徐州節度使,作爲陛下的先鋒攻打明軍,南方還有十數省的土地等着去攻佔,肯定能夠立下無數的戰功,豈不是比守在山海關好上十倍?”陳越故作憤怒的說着,表達着自己的強烈不滿。

“啊!”郝搖旗的嘴巴長大了,“我,我沒有想這麼多,只是以爲,以爲陳兄弟你的志向就是攻滅滿韃,所以,所以才......”

“我的志向當然是滅了滿韃,可是郝兄你也知道我是一介降將,對大順並無一點功績,只有先在攻打大明的戰場上立下足夠多的功勞,陛下和朝廷那裡纔會對我真正委以重任吧。要不然,雖然有個節度使的名義,可僅憑我手中的這點兵力,又如何能夠滅了滿韃呢?”陳越苦笑道。

“可是,陛下的命令已經下了啊,並且委任了董學禮爲淮鎮制將軍,命令他帶兵往徐州宿遷一帶,並且任命劉暴爲招降使,派他去招降明將高傑、劉澤清、劉良佐、黃得功等人。說不定,說不定不需要打仗,明軍都會投降的。”郝搖旗爲難道。

患懶癌,週六週日看了兩天電視劇,突然發現,碼字纔是人生的意義所在,艱苦的寫作纔是最大的幸福,於是繼續更新!

第598章 這個荷蘭人太討厭了第633章 大明之強你們紅毛鬼無法想象第一百四十五章 席捲西山的風暴第991章 是誰給你的膽量敢這麼對我說話(兩章合一)第四十三章 大戰鐵獅子(上)第565章 造船第599章 李國助的建議第884章 佔領臨清第498章 水攻之議(1)第396章 搶劫第613章 返航第710章 突飛猛進破臨江第九十三章 考覈(上)第937章 弒君之舉不能做第349章 各方反應第231章 血戰棋盤街第214章 興奮無比的陳越第333章 功敗垂成第426章 韃官安東尼第753章 錦衣衛大戰應天府第455章 分化第二十一章 創業第585章 固執己見第三十二章 被人嫉恨了第786章 天下形勢(1)第四十八章 趕盡殺絕第930章 攻克山海關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房山第231章 血戰棋盤街第353章 各司其職第945章 以待來日第六十五章 激戰(下)第442章 刺許第一百三十章 七品兵備道(第四更)第580章 俘獲第845章 糧餉危機第272章 淮揚巡撫路振飛第737章 中風第721章 劉能歸來第489章 華夏之地豈容韃虜肆虐!第257章 銀錢炮彈第895章 抵定勝局第655章 我有公主已長成第382章 都督府日常第648章 安排第516章 憤怒的阿濟格 (第三更)第802章第826章 略施小計第913章 城破第268章 武邑知縣錢楓林第218章 竹槓敲不成第244章 追贓助餉第586章 海上第936章 史可法的無奈第545章 難寫的報捷文書第801章 張煌言的選擇第一百六十八章 我有主意弄銀錢!第225章 城破(兩章合一)第650章 崇禎病入膏肓第411章 發難第555章 陳越論自立第211章 南遷之議第658章 賞與罰第一百一十三章 追擊第886章 運河水戰第791章 江西巡撫閻應元的奏疏(第一更)第430章 小懲大誡第550章 拒接聖旨第415章 寇白門買舟下揚州第449章 吞併第683章 陷阱第743章 王寅之憂(加更)第415章 寇白門買舟下揚州第589章第457章 不看好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636章 山東移民第941章 坤興公主的心思第870章 清軍求援第808 章 進退失據的多爾袞第460章 攻防第1004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191章 凱歌第966章 福州第八十章 兵發西山鎮第760章 痛苦的答應 (第三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狼狽第915章 兵發山海關第329章 攻城之戰的序幕第614章 山東遷民第965章 土崩瓦解第226章 絕望的崇禎第650章 崇禎病入膏肓第943章 走投無路的西軍第627章 大員第一百四十章 下一步的去處第1021章 陽光無限好,總統日遲遲第一章、不再做傻子第365章 不打擾侯爺休息了第338章 巧舌如簧侯方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