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擊斃李闖賊

被“紅旗軍”捉了又放歸的“曹操”羅汝才、“闖塌天”劉國能見識過“紅旗軍”的強大。

切身體會到流寇跟“紅旗軍”之間的差距,已經沒有了造反的熱情。

秋後得知“漢王”打得建奴亡國滅種已經率軍入關的消息,更加沒了信心。

這一次羅汝才被點名率軍跟隨高迎祥,在潼關西線,劉國能帶領一萬餘人馬跟着李自成在東線。

他倆沒有一絲精氣神,早就在盤算着倒戈,他倆認爲上一次是被逼無奈舉手投降,故而得不到一官半職,被扔出來換幾位大明藩王。

他們受夠了終日做賊,這一次準備來一個窩裡反得些功勞,以後爭取成爲光明正大的“紅旗軍”佐領。

高迎祥得知東線的進攻受阻後正在煩躁之時又接到了漢中被包圍的消息,他做事不拖泥帶水,當天就命令各部丟下笨重的攻城器械撤退。

來時容易去時難,受挫的流寇士氣低落,逃亡者不知凡幾,屋漏偏遇連陰雨,又有壞消息傳來。

沒有得到大戰建奴的機會,憋悶壞了的房連棟此時已經率領四營山西“紅旗軍”和十個衛所軍千總小三萬人馬,西渡黃河一鼓作氣奪下延安府,全取三州十六縣。

沒想到駐守地方的人馬如此不堪一擊,本以爲擁有了爭奪天下實力的高迎祥被現實打臉了,他必須做出選擇,北上阻擊房連棟部南下,還是出兵攻擊川軍救援被圍困的漢中?

李自成接到了老丈人的撤退命令後,立刻退往洛陽方向,此時趙十三已經完全掌控了整個洛陽城,他決定採取關門打狗的辦法對付李自成。

靳明虎得到了通知,“插翅虎”部都在積極準備反戈一擊。

正在組織渡河的憨子也得知了趙十三的計劃,他立刻下達命令,已經渡河的騎兵往洛陽北集結。

屆時他會親自率領所有已經集結的騎兵突擊到達洛陽城外的流寇,策應趙十三的斬首行動。

李自成比較謹慎,他不可能冒冒失失進入洛陽城,肯定會帶着心腹人馬。

趙十三的計劃很簡單,只要發現李自成入城了,立刻斬斷城門口和甕城內的千斤閘阻斷後續人馬入城,阻斷已經通過甕城的人馬回援,然後集中力量襲殺陷入甕城的李自成。

只要能夠當場擒獲或者斬殺李自成,就能夠嚴重打擊流寇的士氣,就會有不少流寇頭領思想動搖。

進展順利,狡詐的李自成沒有率先打馬入城,而是派遣心腹部將劉芳亮率領三千老營鐵騎入城,他率領中軍緊跟其後。

當李自成剛剛通過城門洞,劉芳亮的三千人馬剛剛通過甕城,城牆上忽然冒出兩三千人,上百擡槍、小炮、上千火銃打響,城門口的千斤閘轟然落下。

“斬殺李自成,投奔‘紅旗軍’搏個前程似錦啊!”

“從賊沒有前途,早晚會送了命,兄弟們倒戈吧!”

洛陽城外的“插翅虎”部吶喊着衝向被千斤閘斬斷隊伍的李自成嫡系人馬,突生變故,“革裡眼”部、“射塌天”部流寇傻眼了,一時不知如何應對。

“闖塌天”劉國能反應還算可以,他立刻振臂高呼道:“兄弟們跟着老子上,擒拿李自成、田見秀、郝搖旗投奔‘紅旗軍’啊!”

城外頓時陷入混戰,太多流寇大頭領的第一反應不是揮刀子拼命,而是立刻帶領馬隊逃跑,爭取早一刻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趙十三之所以親自動手算計李自成,是因爲斬殺李自成的功勞乃是剿寇首功之一。

有可能因爲黃漢的穿越,崇禎十三年的李自成再也不是如歷史上那般鴻運當頭。

他在東路的地位最高,騎着高頭大馬如同衆星捧月般目標明顯,趙十三、韓滿枝親自參與射擊,有千百杆銃、十幾門小炮、幾十支擡槍都是往李自成這一邊招呼。

歷史上打不死的小強不強了,連人帶馬被打得千瘡百孔,當場死亡,身邊的幾個心腹將領和一百餘親衛也被殃及池魚。

被堵在甕城裡的一千餘流寇無法戰鬥,而是被一邊倒的屠殺,幾輪槍炮襲擊後,倖存的流寇無一例外大聲哭喊起來。

“兄弟們莫要打了,‘闖將’已經被打死了,我們投降……”

洛陽城外的混戰也沒有持續太久,那是因爲憨子帶着一萬餘“紅旗軍”鐵騎及時趕到戰場。

力量懸殊,“紅旗軍”打流寇真是殺雞用牛刀,三下五除二塵埃落定,俘獲流寇不低於五萬,戰場上留下了不足一萬具屍體,絕大多數是李自成的嫡系。

被堵在洛陽城裡的劉芳亮帶着李自成苦心經營多年的老營馬匪負隅頑抗,然陷入巷戰後,騎兵的優勢不復存在,“插翅虎”部的銃手佔了大便宜。

再加上趙十三割下李自成的人頭挑在竹竿上,表明了“紅旗軍”的身份進行勸降,動搖了一部分馬賊,流寇的抵抗力越來越弱。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劉芳亮被“插翅虎”部爲數不多的狙擊手擊斃,一千五百多幸存的老營馬匪知道跑不脫,不得不選擇了投降。

裴大能、盛玉花早就帶領幾十旗衛潛入開封城聯絡前期潛伏的老部下,打入流寇內部的旗衛基本上都混到了一官半職,也策反了不少流寇。

張守中率領“插翅虎”部幾千人馬進入開封后,只不過用了三天時間就基本控制了這座大城。

因此開封的情況還要好於洛陽,相當於是不戰而下,幾千流寇反正,幾千流寇成爲了俘虜。

接下來幾天形勢更加明朗,主要原因當然是黃河北岸的二十萬人馬陸續渡河,中原戰場多出六七萬精銳騎兵,十幾萬步兵,其中還有裝備自行車的足三萬人,流寇哪裡有能力對抗?

憨子、孫傳庭、陳奇瑜得知流寇東路主將李自成授首,都認爲河南不會再有重頭戲。

留下張揚、尚可義諸將協助趙坤、谷如山等等將領清繳河南的流寇殘部,憨子、孫傳庭等等文官武將率領五萬鐵騎五萬步兵穿過潼關追擊高迎祥而去。

第四百四十七章:天知道第八百零九章:崇禎十一年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六十章:出色又出衆第八百零五章:功虧一簣第四十一章:子弟兵第七百四十三章:封鎖消息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七百四十二章:誤會第三百零二章:圍困復州第七百六十五章:雙重禍害第四百六十二章:狂熱第二百九十一章:聯合東江鎮第九百零二章:警覺第五百六十八章:孔聞詩第二百八十三章: 擁有氺營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網打盡第三百四十六章:奴酋也痛苦第一百六十章: 奪門而入第五十二章:奪城第七百八十四章:攤上壞事第二百七十九章:打預防針第八百二十二章:土崩瓦解第七百零八章:怕啥來啥第二百五十章:不離不棄第六百三十九章: 沐猴而冠第一百九十四章:秘密戰線第九百二十六章:賣直取名第八百章:兩股壞蛋第七百四十三章:封鎖消息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平侯第二百四十六章:無比幸運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稱帝第三百四十三章:假炮位第九十七章:得手第一百八十六章:躺着中槍第三百一十四章:清洗第七百二十四章:人喊馬嘶第三百六十一章:靖海第六十二章:天使來了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第一百一十八章:橫衝直撞第八百八十四章:末路狂飆第八百四十三章:閉關鎖國第三百六十五章:攻防戰第七百六十八章:鐵了心第二百零五章:下一步行動第六百四十八章:狼煙滾滾第三百四十三章:假炮位第五百三十九章:大事第九百三十三章:奪取熱蘭遮城第六百八十七章:大決戰第一百九十一章:一聲嘆息第一百二十九章:中計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屍百萬第九百三十七章:求心所安第二百三十九章:活捉大臺吉第九百一十六章:架空第七百五十三章:各懷鬼胎第八百零五章:功虧一簣第二百九十七章:永平副將第八百四十九章:裡外不是人第四百四十五章:五搶行動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見見血第三百零五章:復州攻防戰第二百六十二章:迴光返照第六百一十七章:三年不殺第三百四十章:挨天譴第四百零四章:餿主意第三十八章:遇敵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殺機第五百八十四章:敗北第一百一十四章:孰不可忍第五百三十六章:狗第九百三十八章:何處容身第三百三十九章:炮擊金州第一百七十六章:補充兵額第一百五十章: 鬧大鬧僵第一百零四章:裴家西溝村第六百三十六章:權衡再三第九十章: 瓦克達第七百一十三章:春季攻勢第六百四十八章:狼煙滾滾第二百一十五章:擡槓第四百七十七章:維穩東江鎮第三百六十章:脈門第九百二十八章:司馬昭之心第二百七十一章:順水推舟第一百八十一章:東奴不滅無以家爲第一百四十六章:出風頭第九百一十六章:架空第五百四十二章:揮汗如雨第一百二十三章:南門有活路第八百八十九章:竹籃打水第二百八十章:燧發槍第一百三十五章:驕傲第三十六章:人馬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貴險中求第八百八十四章:末路狂飆第三百九十一章: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